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贴敷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用于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肺切除术后效果观察
1
作者 吴凤青 曹杨荣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对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肺切除术后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兰溪市人民医院与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13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对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肺切除术后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兰溪市人民医院与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13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入院时均接受常规检查、对症支持治疗和肺切除术,对照组同时接受卷曲霉素或利福喷丁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治疗第3、6个月末两组痰液转阴率,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肺功能、不良情绪、免疫细胞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6个月末痰液转阴率[60.0%(39/65)、90.8%(59/65)]均高于对照组[46.2%(30/65)、72.3%(47/6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不良情绪、细胞免疫功能(除IgA)、血糖、血脂指标水平优于治疗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13/65)略高于对照组(15.4%,10/6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用于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肺切除术后,可有效提高痰液转阴率,改善患者肺功能、细胞免疫功能、血糖和血脂水平,疏导焦虑和抑郁情绪,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左氧氟沙星片 肺切除术 肺结核 糖尿病 痰液转阴 肺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苷酸结合蛋白5基因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曹杨荣 郭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06-1608,共3页
目的探讨鸟苷酸结合蛋白(GBP)5基因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肺结核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肺结核组给予标准化抗结... 目的探讨鸟苷酸结合蛋白(GBP)5基因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肺结核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肺结核组给予标准化抗结核方案(2HRZE/4HR)治疗。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BP5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肺结核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BP5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结核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BP5诊断老年肺结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6(95%CI:0.778~0.964,P=0.000),灵敏性为67.83%,特异性为92.75%。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BP5与血清TNF-α、IL-6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BP5表达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BP5表达量升高,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关系密切,在其诊断及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苷酸结合蛋白5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杨荣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2期1016-1018,共3页
支气管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侵袭主要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结核病,肉芽增殖型、瘢痕狭窄型是常见类型,可引起支气管组织增生、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抗结核药物全身治疗和局部雾化效果欠佳[1]。近年来,支气管镜下介入逐渐应... 支气管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侵袭主要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结核病,肉芽增殖型、瘢痕狭窄型是常见类型,可引起支气管组织增生、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抗结核药物全身治疗和局部雾化效果欠佳[1]。近年来,支气管镜下介入逐渐应用临床治疗支气管结核,具有创伤小、起效较快及可重复操作等优点。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经支气管镜冷冻进行治疗支气管结核,观察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并评估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镜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布汀联合多种药物长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罗惠倩 赵承杰 +2 位作者 曹杨荣 冯炜 王进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3期464-466,共3页
目的:评价利福布汀联合多种药物长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氧氟沙星和帕司烟肼及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等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加用... 目的:评价利福布汀联合多种药物长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氧氟沙星和帕司烟肼及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等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加用利福喷汀;观察组加用利福布汀。均连续治疗18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涂片及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转率、X线胸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痰液涂片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转率分别为41.86%、32.56%,与对照组相当(P>0.05)。两组X线胸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利福喷汀或利福布汀联合多种药物长效治疗均可加速患者痰液细菌学转阴和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利福布汀 利福喷汀 长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6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杨荣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1期71-73,共3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是除了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的其他分枝杆菌,可以侵犯人肺部、淋巴结、骨骼、关节等组织器官,从而能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1]。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则是由于非结核分... 非结核分枝杆菌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是除了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的其他分枝杆菌,可以侵犯人肺部、淋巴结、骨骼、关节等组织器官,从而能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1]。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则是由于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且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根据我国2010年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发生率达到22.9%,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临床诊断、治疗出血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利奈唑胺 白细胞介素 临床疗效 克拉霉素 结核分支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养阴汤辅助化疗药物对初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罗惠倩 吴晓茹 +2 位作者 徐艳芳 曹杨荣 康香平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9期680-680,共1页
本文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取清肺养阴汤联合化疗药物干预效果作如下分析。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0年8月初治涂阳肺结核[1]肺阴亏虚证[2]患者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763岁,平均43.78... 本文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采取清肺养阴汤联合化疗药物干预效果作如下分析。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0年8月初治涂阳肺结核[1]肺阴亏虚证[2]患者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763岁,平均43.78±7.28岁。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364岁,平均44.35±5.9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清肺养阴汤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对重症结核病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曹杨荣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2097-2100,共4页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对重症结核病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金华广福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治疗的重症结核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个性化抗结核方案治...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对重症结核病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金华广福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治疗的重症结核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个性化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奈唑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9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及CD3+、CD4+、CD8+、CD4+/CD8+变化,比较两组肝功能受损、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IL-1、TNF-α、IL-6、IL-10及CD4+、CD8+、CD8+、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9个月,对照组IL-1、TNF-α、IL-6、IL-10分别为(10.94±1.31) ng/L、(3.03±0.49) ng/L、(183.43±13.24)ng/L、(134.93±34.51) ng/L,观察组分别为(6.89±1.29) ng/L、(2.49±0.45) ng/L、(129.48±10.74) ng/L、(189.35±43.27) n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95、11.214、8.414、11.291,均P<0.05);对照组CD3+、CD4+、CD8+、CD4+/CD8+分别为(47.61±7.16)%、(15.49±6.64)%、(20.58±5.61)%、(0.79±0.19),观察组分别为(65.46±8.31)%、(30.23±7.85)%、(34.59±7.41)%、(0.87±0.2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97、7.865、12.128、10.291,均P<0.05).两组肝功能受损、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奈唑胺用于治疗重症结核病,有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免疫 细胞 肝功能试验 炎症介导素类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A 利奈陞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