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模糊数学的电站设备故障风险定量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曹先常
史进渊
+1 位作者
蒋安众
张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19-123,共5页
在大型电站关键设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状态检修定性分析中会发现其零部件有众多的故障模式。为了提高电站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将重要的故障模式从大量的故障模式中挑选出来,以集中有限人力、物力优先处理这些重要的故障模式,从而...
在大型电站关键设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状态检修定性分析中会发现其零部件有众多的故障模式。为了提高电站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将重要的故障模式从大量的故障模式中挑选出来,以集中有限人力、物力优先处理这些重要的故障模式,从而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该文在对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以故障影响严重度、故障模式发生概率和可检测性为关键指标,提出电站设备故障风险定量评价方法,即模糊推理法,并以电站风机为例详细阐述如何运用模糊推理法定量评价故障风险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设备
故障风险
状态可靠性检修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00MW火电站热力系统性能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
被引量:
3
2
作者
曹先常
蒋安众
+1 位作者
张春发
闫顺林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针对大型火电站的复杂热力系统 ,以电厂现有的数据采集系统 (DAS)为基础 ,利用热力系统汽水分布矩阵方程建立火电站热力系统模型 ,并通过矩阵比较的办法统一分析加热器侧各项因素对能损的影响 ,给出诊断结果 ,最终实现实时监测诊断各热...
针对大型火电站的复杂热力系统 ,以电厂现有的数据采集系统 (DAS)为基础 ,利用热力系统汽水分布矩阵方程建立火电站热力系统模型 ,并通过矩阵比较的办法统一分析加热器侧各项因素对能损的影响 ,给出诊断结果 ,最终实现实时监测诊断各热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本系统采用先进的可视化开发平台BorlandDelphi 3.0实现 ,结合现场进行了试验和验证 ,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站
热力系统
性能
在线监测
诊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火电站锅炉送引风机的可靠性增长模型及预测
被引量:
2
3
作者
曹先常
史进渊
蒋安众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8期20-22,14,共4页
提出了大型火电站锅炉送、引风机可靠性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拟合检验。根据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统计数据 ,说明了该模型完全符合该类型风机的可靠性增长变化趋势。分析结果也说明了通过改正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缺陷以...
提出了大型火电站锅炉送、引风机可靠性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拟合检验。根据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统计数据 ,说明了该模型完全符合该类型风机的可靠性增长变化趋势。分析结果也说明了通过改正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缺陷以及运行人员素质的提高、操作水平的熟练、生产设施及其运行状况的改善 ,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得到逐步提高 ,同时为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
火电站
锅炉
引风机
可靠性
增长模型
预测
状态检修
逆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火电站高压加热器可靠性增长模型验证及预测
被引量:
1
4
作者
曹先常
钟志强
+1 位作者
蒋安众
史进渊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6-398,共3页
文中提出了大型火电站高压加热器可靠性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拟合检验。根据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统计数据 ,说明了该模型完全符合被统计的高压加热器可靠性增长变化趋势。分析结果也说明了通过改正 ,产品设计和制造中...
文中提出了大型火电站高压加热器可靠性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拟合检验。根据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统计数据 ,说明了该模型完全符合被统计的高压加热器可靠性增长变化趋势。分析结果也说明了通过改正 ,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缺陷 ,提高运行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水平 ,改善设施及运行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站
加热器
可靠性
增长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站锅炉引风机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曹先常
蒋安众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57,共4页
随着电力企业的改革 ,发电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为了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增强发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降低发电成本 ,特别是降低庞大的维修费用 ,变得日益迫切。简要介绍了某火电站锅炉引风机的故障模式...
随着电力企业的改革 ,发电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为了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增强发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降低发电成本 ,特别是降低庞大的维修费用 ,变得日益迫切。简要介绍了某火电站锅炉引风机的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程序 (FMEA) ,供有关单位在开展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引风机状态检修 (RC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
引风机
状态检修
检修优化
电站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轧钢低品位余热资源综合梯级利用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曹先常
《宝钢技术》
CAS
2011年第3期15-19,共5页
综述了宝钢余热资源利用技术应用现状,并对宝钢低品位余热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钢铁企业有大量余热资源由于量小、分散而无法合理经济利用。针对这种情况,综合分析了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技术、低温热水闪蒸发电技术、炉窑...
综述了宝钢余热资源利用技术应用现状,并对宝钢低品位余热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钢铁企业有大量余热资源由于量小、分散而无法合理经济利用。针对这种情况,综合分析了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技术、低温热水闪蒸发电技术、炉窑烟气余热梯级回收、热泵技术等,提出了按区域综合考虑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的设想。最后以宝钢三期轧钢区域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低品位余热资源提出了综合梯级利用的基本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炉窑
余热
梯级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发电设备维修技术研究
被引量:
11
7
作者
曹先常
蒋安众
史进渊
《发电设备》
2002年第4期18-21,共4页
随着火电站机组容量的大型化 ,设备的维护要求越来越复杂 ,维修的费用也越来越高。该文从技术的角度全面探讨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RCM )技术 ,讨论了采用RCM技术的关键和方法 ,从而促进电力检修事业发展。参
关键词
可靠性
火力发电厂
发电设备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宝钢余热(能)回收技术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
6
8
作者
曹先常
李关定
《上海节能》
2009年第5期8-11,共4页
1前言 宝钢作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作为国内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成效不仅能够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中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
1前言 宝钢作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作为国内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成效不仅能够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中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多年来,宝钢在通过生产工艺革新降低能耗的同时,更是大力推进余热(能)回收技术研究应用,以降低宝钢吨钢综合能耗(见图1),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技术
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宝钢
应用
余热
企业节能
国民经济发展
吨钢综合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遗传算法的复杂系统可靠性冗余优化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曹先常
于鹃
《机械工程师》
2005年第7期66-67,共2页
由于复杂系统可靠度函数常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因此如何确定复杂系统各单元冗余数,既满足设计可靠度要求、又使系统成本最小是冗余优化问题中的一个难点。文中针对复杂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可靠性冗余优化方法。同时,...
由于复杂系统可靠度函数常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因此如何确定复杂系统各单元冗余数,既满足设计可靠度要求、又使系统成本最小是冗余优化问题中的一个难点。文中针对复杂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可靠性冗余优化方法。同时,将其和现有的可靠性冗余优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全局最优和更强的适应性与求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冗余
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电机组热力系统汽水分布通用矩阵方程
被引量:
120
10
作者
闫顺林
张春发
+1 位作者
李永华
曹先常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9-73,78,共6页
通过严密的推导论证 ,首次给出了火电机组热力系统汽水分布的通用矩阵方程。该方程全面反映了主系统及各种辅助系统的影响 ,构造容易 ,各项含义明确。不仅可以简化传统的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计算 ,为编制通用的热力系统计算程序提供了依...
通过严密的推导论证 ,首次给出了火电机组热力系统汽水分布的通用矩阵方程。该方程全面反映了主系统及各种辅助系统的影响 ,构造容易 ,各项含义明确。不仅可以简化传统的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计算 ,为编制通用的热力系统计算程序提供了依据 ,而且为火电机组热力系统节能分析特别是为进行局部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热力系统
汽水分布方程
矩阵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蒸汽梯级利用技术在大型蒸汽管网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1
作者
伊新
郁鸿凌
+3 位作者
李明君
桂其林
张如章
曹先常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1-284,共4页
针对目前钢铁企业蒸汽管网系统利用率不高的现实,提出蒸汽梯级利用的方法.对不同参数蒸汽运用热力学原理,采用分析和能分析方法对蒸汽利用过程中减温减压的能质损失、一次使用后高参数蒸汽和冷凝水能量损失进行热力学和经济性分析,提...
针对目前钢铁企业蒸汽管网系统利用率不高的现实,提出蒸汽梯级利用的方法.对不同参数蒸汽运用热力学原理,采用分析和能分析方法对蒸汽利用过程中减温减压的能质损失、一次使用后高参数蒸汽和冷凝水能量损失进行热力学和经济性分析,提出减少损失的方法,以提高蒸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利用
蒸汽管网
热效率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蒸汽管网降压运行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李明君
郁鸿凌
+3 位作者
伊新
曹先常
张如章
桂其林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某大型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满足蒸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对当前运行压力为1.6 MPa低压管网提出降压运行方案.分别对汽源及管网进行降压可行性分析,并做出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针对大型蒸汽管网用户普...
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某大型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满足蒸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对当前运行压力为1.6 MPa低压管网提出降压运行方案.分别对汽源及管网进行降压可行性分析,并做出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针对大型蒸汽管网用户普遍用汽压力较低的情况,管网降压运行可有效减少蒸汽在节流减压过程中的能质损失,提高汽源发电负荷,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管网
降压运行
可行性
能质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有多排管的复杂回路锅炉水动力计算
被引量:
4
13
作者
蒋安众
邹宽
+3 位作者
虞亚辉
于立军
王国强
曹先常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9,共5页
在中、低压锅炉中,由于蒸发吸热比例较大,常采用带有多排对流管的蒸发受热面与水冷壁组成复杂循环回路,结合宝山钢铁公司一台“三菱-CE34VP-18W”型低压锅炉的水循环编程计算,分析说明其计算特点。
关键词
锅炉
复杂回路
水动力计算
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余热蒸汽制冷技术在宝钢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
被引量:
5
14
作者
桂其林
曹先常
《宝钢技术》
CAS
2007年第1期58-61,77,共5页
针对宝钢夏季低压蒸汽放散率高的问题,结合能源系统的平衡情况,对目前宝钢使用的21台利用蒸汽的余热制冷溴化锂机组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分析表明,溴化锂蒸汽制冷机组运行可靠,能够满足用户需要,极少出现能力衰减现象,在加强运行监控和...
针对宝钢夏季低压蒸汽放散率高的问题,结合能源系统的平衡情况,对目前宝钢使用的21台利用蒸汽的余热制冷溴化锂机组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分析表明,溴化锂蒸汽制冷机组运行可靠,能够满足用户需要,极少出现能力衰减现象,在加强运行监控和水质管理的前提下,能够避免机组结晶。据此结合宝钢实际情况,提出推广余热蒸汽制冷增加夏季低压蒸汽负荷以解决夏季蒸汽放散率高的方案,并有利于减少电力消耗,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最后给出了宝钢推广使用蒸汽制冷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
吸收式制冷
蒸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冶金煤气锅炉热效率在线计算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
3
15
作者
汤晓帆
曹先常
《冶金动力》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在现场运行数据的基础上,以某公司135 t/h冶金煤气锅炉为例进行热平衡计算分析,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合理简化,减少锅炉热效率的传统计算时需要的输入量,提出了基于现场数据的燃用多种燃料的锅炉热效率在线实时计算方法,并开发界面友好软件...
在现场运行数据的基础上,以某公司135 t/h冶金煤气锅炉为例进行热平衡计算分析,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合理简化,减少锅炉热效率的传统计算时需要的输入量,提出了基于现场数据的燃用多种燃料的锅炉热效率在线实时计算方法,并开发界面友好软件供现场人员使用。结合相关性能考核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采用常规计算方法和在线实时计算方法,两种相对误差约为0.3%。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简捷,而且准确可靠,有利于现场实时把握设备状态,实现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煤气
燃气锅炉
热效率
在线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燃煤发电新目标是超临界压力机组
16
作者
蒋安众
马银辉
+3 位作者
钟志强
张海燕
曹先常
虞亚辉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我国的电力工业中,火电是主要的发电方式,而燃料又以煤为主,这种格局要长期存在。火电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发展超临界压力机组,再加烟气净化,可降低煤耗率,减少污染排放物,必然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燃煤发电
超临界压力机组
火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LCA的带钢碳排放强度研究与分析
17
作者
杜建宇
曹先常
+1 位作者
姜未汀
朱杰人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8-403,共6页
以国内某长流程钢铁公司为研究主体,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了该公司生产1 t带钢的碳排放强度.根据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的定义和解释,以“摇篮”到“大门”作为系统边界,确定了生命周期清单,并对1 t带钢生产...
以国内某长流程钢铁公司为研究主体,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了该公司生产1 t带钢的碳排放强度.根据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的定义和解释,以“摇篮”到“大门”作为系统边界,确定了生命周期清单,并对1 t带钢生产期间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最终结果显示,生产1 t带钢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CO_(2)当量值)为1.967 tCO_(2)e.对比国内外不同工艺流程下的碳排放后发现,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铁水比例较高会导致总的碳排放量较大.为此,重点探究了氢基竖炉利用4种不同成分气体作为燃料和还原性气体的碳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强度
氢基竖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煤焦油黏温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
16
18
作者
史强
张忠孝
+2 位作者
曹先常
王芳
顾凯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35-2339,共5页
为了解决焦炉荒煤气在换热管道表面结焦后焦油堵塞问题,采用高温高压黏度仪对高温煤焦油的黏度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黏温特性曲线和回归方程,并与褐煤油煤浆的黏温特性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高温煤焦油黏度变化的...
为了解决焦炉荒煤气在换热管道表面结焦后焦油堵塞问题,采用高温高压黏度仪对高温煤焦油的黏度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黏温特性曲线和回归方程,并与褐煤油煤浆的黏温特性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高温煤焦油黏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黏度与温度之间呈指数关系;高温煤焦油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当温度低于200℃时,温度对高温煤焦油的黏度影响较大,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快速下降,当温度高于200℃时,温度对高温煤焦油的黏度影响较小,黏度随温度的升高基本保持不变;高温煤焦油与褐煤油煤浆的黏温特性曲线随温度的升高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在整个温度范围内高温煤焦油的黏温性质明显优于褐煤油煤浆的黏温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煤焦油
黏度
荒煤气
结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烧结环冷机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系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7
19
作者
张秀芬
曹先常
+1 位作者
姜未汀
陈志良
《节能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251-254,共4页
钢铁生产中烧结工序存在大量的余热资源,遵循"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原则设计形成新型烧结环冷机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系统,并与常规烧结环冷机冷却系统进行余热利用率、效率、节能量、经济效益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新...
钢铁生产中烧结工序存在大量的余热资源,遵循"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原则设计形成新型烧结环冷机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系统,并与常规烧结环冷机冷却系统进行余热利用率、效率、节能量、经济效益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新型烧结环冷机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系统后余热利用率提高了25.1%,效率提高了18.7%,节能量(万t标煤)增加了17.1%。极大的提高了余热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中低温余热
梯级利用
余热利用率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铁全流程余热资源梯级利用(RRUC)方法研究
被引量:
12
20
作者
曹先常
桂其林
张颖
《冶金能源》
2018年第5期3-7,共5页
文章针对钢铁流程中大量余热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层级"的余热资源梯级利用(RRUC)方法,以填补"能源梯级利用"理论与"现场工程师"实践之间的鸿沟。以某大型烧结冷却...
文章针对钢铁流程中大量余热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层级"的余热资源梯级利用(RRUC)方法,以填补"能源梯级利用"理论与"现场工程师"实践之间的鸿沟。以某大型烧结冷却机为对象,采用"RRUC"规划方法前后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后节能效果明显,实现了效率与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流程
余热回收
梯级利用
RRU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糊数学的电站设备故障风险定量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曹先常
史进渊
蒋安众
张勇
机构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分公司能源部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华东电网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19-123,共5页
文摘
在大型电站关键设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状态检修定性分析中会发现其零部件有众多的故障模式。为了提高电站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将重要的故障模式从大量的故障模式中挑选出来,以集中有限人力、物力优先处理这些重要的故障模式,从而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该文在对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以故障影响严重度、故障模式发生概率和可检测性为关键指标,提出电站设备故障风险定量评价方法,即模糊推理法,并以电站风机为例详细阐述如何运用模糊推理法定量评价故障风险的过程。
关键词
电站设备
故障风险
状态可靠性检修
模糊数学
Keywords
Power station equipment
Failure risk
RCM
Fuzzy mathematics
分类号
TM6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00MW火电站热力系统性能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
被引量:
3
2
作者
曹先常
蒋安众
张春发
闫顺林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系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
出处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文摘
针对大型火电站的复杂热力系统 ,以电厂现有的数据采集系统 (DAS)为基础 ,利用热力系统汽水分布矩阵方程建立火电站热力系统模型 ,并通过矩阵比较的办法统一分析加热器侧各项因素对能损的影响 ,给出诊断结果 ,最终实现实时监测诊断各热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本系统采用先进的可视化开发平台BorlandDelphi 3.0实现 ,结合现场进行了试验和验证 ,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火电站
热力系统
性能
在线监测
诊断系统
Keywords
power plant
thermal system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分类号
TM6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火电站锅炉送引风机的可靠性增长模型及预测
被引量:
2
3
作者
曹先常
史进渊
蒋安众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
出处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8期20-22,14,共4页
文摘
提出了大型火电站锅炉送、引风机可靠性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拟合检验。根据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统计数据 ,说明了该模型完全符合该类型风机的可靠性增长变化趋势。分析结果也说明了通过改正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缺陷以及运行人员素质的提高、操作水平的熟练、生产设施及其运行状况的改善 ,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得到逐步提高 ,同时为送。
关键词
大型
火电站
锅炉
引风机
可靠性
增长模型
预测
状态检修
逆风机
Keywords
fan
reliability
growth model
predictive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分类号
TM621.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B114.3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火电站高压加热器可靠性增长模型验证及预测
被引量:
1
4
作者
曹先常
钟志强
蒋安众
史进渊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系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
出处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6-398,共3页
文摘
文中提出了大型火电站高压加热器可靠性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拟合检验。根据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统计数据 ,说明了该模型完全符合被统计的高压加热器可靠性增长变化趋势。分析结果也说明了通过改正 ,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缺陷 ,提高运行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水平 ,改善设施及运行状况 。
关键词
火电站
加热器
可靠性
增长模型
预测
Keywords
high-pressure heaters, reliability, growth model, prediction
分类号
TM6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站锅炉引风机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曹先常
蒋安众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系
出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57,共4页
文摘
随着电力企业的改革 ,发电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为了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增强发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降低发电成本 ,特别是降低庞大的维修费用 ,变得日益迫切。简要介绍了某火电站锅炉引风机的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程序 (FMEA) ,供有关单位在开展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引风机状态检修 (RCM )
关键词
FMEA
引风机
状态检修
检修优化
电站锅炉
Keywords
FMEA
induced fans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M621.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轧钢低品位余热资源综合梯级利用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曹先常
机构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宝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宝钢技术》
CAS
2011年第3期15-19,共5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09QB1400100资助
文摘
综述了宝钢余热资源利用技术应用现状,并对宝钢低品位余热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钢铁企业有大量余热资源由于量小、分散而无法合理经济利用。针对这种情况,综合分析了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技术、低温热水闪蒸发电技术、炉窑烟气余热梯级回收、热泵技术等,提出了按区域综合考虑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的设想。最后以宝钢三期轧钢区域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低品位余热资源提出了综合梯级利用的基本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
工业炉窑
余热
梯级利用
Keywords
industry furnace
waste heat
cascade utilization
分类号
X75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发电设备维修技术研究
被引量:
11
7
作者
曹先常
蒋安众
史进渊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系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
出处
《发电设备》
2002年第4期18-21,共4页
文摘
随着火电站机组容量的大型化 ,设备的维护要求越来越复杂 ,维修的费用也越来越高。该文从技术的角度全面探讨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RCM )技术 ,讨论了采用RCM技术的关键和方法 ,从而促进电力检修事业发展。参
关键词
可靠性
火力发电厂
发电设备
维修
Keywords
power plant
equipment
maintenance
reliability
分类号
TM621.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宝钢余热(能)回收技术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
6
8
作者
曹先常
李关定
机构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
出处
《上海节能》
2009年第5期8-11,共4页
文摘
1前言 宝钢作为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作为国内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成效不仅能够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中国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多年来,宝钢在通过生产工艺革新降低能耗的同时,更是大力推进余热(能)回收技术研究应用,以降低宝钢吨钢综合能耗(见图1),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关键词
回收技术
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宝钢
应用
余热
企业节能
国民经济发展
吨钢综合能耗
分类号
F426.3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遗传算法的复杂系统可靠性冗余优化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曹先常
于鹃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能源部
出处
《机械工程师》
2005年第7期66-67,共2页
文摘
由于复杂系统可靠度函数常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因此如何确定复杂系统各单元冗余数,既满足设计可靠度要求、又使系统成本最小是冗余优化问题中的一个难点。文中针对复杂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可靠性冗余优化方法。同时,将其和现有的可靠性冗余优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全局最优和更强的适应性与求解能力。
关键词
可靠性
冗余
优化
遗传算法
Keywords
Reliability
redundancy
optimization
GA
分类号
TP18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电机组热力系统汽水分布通用矩阵方程
被引量:
120
10
作者
闫顺林
张春发
李永华
曹先常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系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9-73,78,共6页
文摘
通过严密的推导论证 ,首次给出了火电机组热力系统汽水分布的通用矩阵方程。该方程全面反映了主系统及各种辅助系统的影响 ,构造容易 ,各项含义明确。不仅可以简化传统的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计算 ,为编制通用的热力系统计算程序提供了依据 ,而且为火电机组热力系统节能分析特别是为进行局部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火电机组
热力系统
汽水分布方程
矩阵方程
Keywords
coal fired power unit
thermal system
steam water distribution equation
分类号
TK284.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蒸汽梯级利用技术在大型蒸汽管网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1
作者
伊新
郁鸿凌
李明君
桂其林
张如章
曹先常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能源部
出处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1-284,共4页
文摘
针对目前钢铁企业蒸汽管网系统利用率不高的现实,提出蒸汽梯级利用的方法.对不同参数蒸汽运用热力学原理,采用分析和能分析方法对蒸汽利用过程中减温减压的能质损失、一次使用后高参数蒸汽和冷凝水能量损失进行热力学和经济性分析,提出减少损失的方法,以提高蒸汽利用率.
关键词
梯级利用
蒸汽管网
热效率
[火用]效率
Keywords
steam cascade utilization
steam network
thermal efficiency
exergy efficiency
分类号
TK01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蒸汽管网降压运行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李明君
郁鸿凌
伊新
曹先常
张如章
桂其林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宝山钢铁股份公司能源部
出处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文摘
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某大型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满足蒸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对当前运行压力为1.6 MPa低压管网提出降压运行方案.分别对汽源及管网进行降压可行性分析,并做出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针对大型蒸汽管网用户普遍用汽压力较低的情况,管网降压运行可有效减少蒸汽在节流减压过程中的能质损失,提高汽源发电负荷,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
蒸汽管网
降压运行
可行性
能质损失
Keywords
steam network
pressure-decreasing operation
feasibility
energy quality loss
分类号
TK01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有多排管的复杂回路锅炉水动力计算
被引量:
4
13
作者
蒋安众
邹宽
虞亚辉
于立军
王国强
曹先常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出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9,共5页
文摘
在中、低压锅炉中,由于蒸发吸热比例较大,常采用带有多排对流管的蒸发受热面与水冷壁组成复杂循环回路,结合宝山钢铁公司一台“三菱-CE34VP-18W”型低压锅炉的水循环编程计算,分析说明其计算特点。
关键词
锅炉
复杂回路
水动力计算
排管
Keywords
BoilerComplex loopHydrodynamic Calculation
分类号
TK22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余热蒸汽制冷技术在宝钢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
被引量:
5
14
作者
桂其林
曹先常
机构
宝钢分公司能源部
出处
《宝钢技术》
CAS
2007年第1期58-61,77,共5页
文摘
针对宝钢夏季低压蒸汽放散率高的问题,结合能源系统的平衡情况,对目前宝钢使用的21台利用蒸汽的余热制冷溴化锂机组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分析表明,溴化锂蒸汽制冷机组运行可靠,能够满足用户需要,极少出现能力衰减现象,在加强运行监控和水质管理的前提下,能够避免机组结晶。据此结合宝钢实际情况,提出推广余热蒸汽制冷增加夏季低压蒸汽负荷以解决夏季蒸汽放散率高的方案,并有利于减少电力消耗,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最后给出了宝钢推广使用蒸汽制冷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余热
吸收式制冷
蒸汽
Keywords
waste heat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team
分类号
TB66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冶金煤气锅炉热效率在线计算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
3
15
作者
汤晓帆
曹先常
机构
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能源环保部
出处
《冶金动力》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文摘
在现场运行数据的基础上,以某公司135 t/h冶金煤气锅炉为例进行热平衡计算分析,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合理简化,减少锅炉热效率的传统计算时需要的输入量,提出了基于现场数据的燃用多种燃料的锅炉热效率在线实时计算方法,并开发界面友好软件供现场人员使用。结合相关性能考核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采用常规计算方法和在线实时计算方法,两种相对误差约为0.3%。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简捷,而且准确可靠,有利于现场实时把握设备状态,实现经济运行。
关键词
冶金煤气
燃气锅炉
热效率
在线
软件
Keywords
metallurgical gas
gas boiler
thermal efficiency
on-line
software
分类号
TK229.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燃煤发电新目标是超临界压力机组
16
作者
蒋安众
马银辉
钟志强
张海燕
曹先常
虞亚辉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新华电站工程公司
出处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文摘
我国的电力工业中,火电是主要的发电方式,而燃料又以煤为主,这种格局要长期存在。火电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发展超临界压力机组,再加烟气净化,可降低煤耗率,减少污染排放物,必然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燃煤发电
超临界压力机组
火力发电
Keywords
power generating,fired coal,supercritical pressure generating units
分类号
TM61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TK229.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CA的带钢碳排放强度研究与分析
17
作者
杜建宇
曹先常
姜未汀
朱杰人
机构
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8-403,共6页
基金
上海市双碳专项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1DZ1207002)。
文摘
以国内某长流程钢铁公司为研究主体,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了该公司生产1 t带钢的碳排放强度.根据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的定义和解释,以“摇篮”到“大门”作为系统边界,确定了生命周期清单,并对1 t带钢生产期间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最终结果显示,生产1 t带钢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CO_(2)当量值)为1.967 tCO_(2)e.对比国内外不同工艺流程下的碳排放后发现,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铁水比例较高会导致总的碳排放量较大.为此,重点探究了氢基竖炉利用4种不同成分气体作为燃料和还原性气体的碳减排效果.
关键词
钢铁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强度
氢基竖炉
Keywords
steel
life cycle assessment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hydrogen based vertical furnace
分类号
TF02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煤焦油黏温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
16
18
作者
史强
张忠孝
曹先常
王芳
顾凯颖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35-2339,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A03B00)
文摘
为了解决焦炉荒煤气在换热管道表面结焦后焦油堵塞问题,采用高温高压黏度仪对高温煤焦油的黏度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黏温特性曲线和回归方程,并与褐煤油煤浆的黏温特性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高温煤焦油黏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黏度与温度之间呈指数关系;高温煤焦油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当温度低于200℃时,温度对高温煤焦油的黏度影响较大,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快速下降,当温度高于200℃时,温度对高温煤焦油的黏度影响较小,黏度随温度的升高基本保持不变;高温煤焦油与褐煤油煤浆的黏温特性曲线随温度的升高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在整个温度范围内高温煤焦油的黏温性质明显优于褐煤油煤浆的黏温性质。
关键词
高温煤焦油
黏度
荒煤气
结焦
Keywords
high temperature coal tar
viscosity
coke oven gas
coking
分类号
TQ522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烧结环冷机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系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7
19
作者
张秀芬
曹先常
姜未汀
陈志良
机构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节能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3DZ0510200)
文摘
钢铁生产中烧结工序存在大量的余热资源,遵循"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原则设计形成新型烧结环冷机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系统,并与常规烧结环冷机冷却系统进行余热利用率、效率、节能量、经济效益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新型烧结环冷机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系统后余热利用率提高了25.1%,效率提高了18.7%,节能量(万t标煤)增加了17.1%。极大的提高了余热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烧结
中低温余热
梯级利用
余热利用率
[火用]效率
Keywords
sinter
middle - low temperature waster heat
cascade utilization
waste heat utilization rate
exergy efficiency
分类号
TK17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铁全流程余热资源梯级利用(RRUC)方法研究
被引量:
12
20
作者
曹先常
桂其林
张颖
机构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冶金能源》
2018年第5期3-7,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资助(2016YFB0601402)
文摘
文章针对钢铁流程中大量余热资源利用效率低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层级"的余热资源梯级利用(RRUC)方法,以填补"能源梯级利用"理论与"现场工程师"实践之间的鸿沟。以某大型烧结冷却机为对象,采用"RRUC"规划方法前后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后节能效果明显,实现了效率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钢铁流程
余热回收
梯级利用
RRUC方法
Keywords
iron and steel process
waste heat recovelT
cascade utilization
RRUC method
分类号
TF083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模糊数学的电站设备故障风险定量研究
曹先常
史进渊
蒋安众
张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00MW火电站热力系统性能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
曹先常
蒋安众
张春发
闫顺林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型火电站锅炉送引风机的可靠性增长模型及预测
曹先常
史进渊
蒋安众
《流体机械》
CSCD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型火电站高压加热器可靠性增长模型验证及预测
曹先常
钟志强
蒋安众
史进渊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电站锅炉引风机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
曹先常
蒋安众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轧钢低品位余热资源综合梯级利用研究
曹先常
《宝钢技术》
CAS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发电设备维修技术研究
曹先常
蒋安众
史进渊
《发电设备》
200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宝钢余热(能)回收技术应用与发展
曹先常
李关定
《上海节能》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遗传算法的复杂系统可靠性冗余优化研究
曹先常
于鹃
《机械工程师》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火电机组热力系统汽水分布通用矩阵方程
闫顺林
张春发
李永华
曹先常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蒸汽梯级利用技术在大型蒸汽管网系统中的应用
伊新
郁鸿凌
李明君
桂其林
张如章
曹先常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大型蒸汽管网降压运行的可行性分析
李明君
郁鸿凌
伊新
曹先常
张如章
桂其林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带有多排管的复杂回路锅炉水动力计算
蒋安众
邹宽
虞亚辉
于立军
王国强
曹先常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余热蒸汽制冷技术在宝钢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
桂其林
曹先常
《宝钢技术》
CAS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冶金煤气锅炉热效率在线计算方法研究与实现
汤晓帆
曹先常
《冶金动力》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我国燃煤发电新目标是超临界压力机组
蒋安众
马银辉
钟志强
张海燕
曹先常
虞亚辉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LCA的带钢碳排放强度研究与分析
杜建宇
曹先常
姜未汀
朱杰人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高温煤焦油黏温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史强
张忠孝
曹先常
王芳
顾凯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烧结环冷机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系统分析与研究
张秀芬
曹先常
姜未汀
陈志良
《节能技术》
CAS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钢铁全流程余热资源梯级利用(RRUC)方法研究
曹先常
桂其林
张颖
《冶金能源》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