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的动态和平衡态热刺激电流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万强 王勇 李景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090-1093,共4页
通常的热刺激电流谱是等速升温测量结果,但解谱时要假设热平衡态的两个基本方程成立,若改进为采用阶跃升温方法,则可不必用这两个假设;实验将直接给出冷冻下来的极化电荷和弛豫时间随温度的变化,以聚丙烯为例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 通常的热刺激电流谱是等速升温测量结果,但解谱时要假设热平衡态的两个基本方程成立,若改进为采用阶跃升温方法,则可不必用这两个假设;实验将直接给出冷冻下来的极化电荷和弛豫时间随温度的变化,以聚丙烯为例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热刺激电流 介电谱 高聚物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中极化的冷冻和热刺激 被引量:5
2
作者 曹万强 王勇 +2 位作者 刘俊刁 肖忠模 李景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用等速升温、阶路升温、冷冻电荷、剩余电商等方法测量了聚丙烯的热刺激电流.对于α和β峰,冷冻电荷方法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称的线型.热刺激电流包含了快极化和慢极化机构的贡献,但线型主要决定于后者.慢极化涉及聚合物长分子链局... 用等速升温、阶路升温、冷冻电荷、剩余电商等方法测量了聚丙烯的热刺激电流.对于α和β峰,冷冻电荷方法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称的线型.热刺激电流包含了快极化和慢极化机构的贡献,但线型主要决定于后者.慢极化涉及聚合物长分子链局部链段的运动与束缚空间电荷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热刺激电流 慢极化 极化 冷冻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体中偶极子的滞后对剩余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万强 刘培朝 +2 位作者 陈勇 潘瑞琨 祁亚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56-262,共7页
铁电体的剩余极化强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的特性引起了人们对铁电体存储数据失效的担心.运用铁电体的唯象理论和偶极子对交变电场的响应,提出了在电滞回线测量中偶极子的滞后冷冻效应模型,对极化的低温退化现象做了合理解释:温度下降导致... 铁电体的剩余极化强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的特性引起了人们对铁电体存储数据失效的担心.运用铁电体的唯象理论和偶极子对交变电场的响应,提出了在电滞回线测量中偶极子的滞后冷冻效应模型,对极化的低温退化现象做了合理解释:温度下降导致吉布斯自由能势垒增大,致使偶极子对交变电场的响应时间延长.引入响应的滞后因子发现,极化强度随温度降低会出现峰值,在低温下降直至为零,可用偶极子的滞后与冻结效应描述.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因材料组份变化导致热力学参量的变化是重要因素:铁电-顺电相变中软模系数的增大会导致剩余极化峰移向高温;铁电性的增强,温度极化系数的增大和耐压强度或饱和电场的增强均会抑制滞后效应,从而使低温滞后效应移向低温.运用导出的公式数值模拟Ba Ti O_3/Bi Sc O_3复合陶瓷剩余极化强度的实验结果发现,Bi Sc O3含量的增加,使居里温度略有减小,但导致了软模系数较大幅度的增加,其结果是使偶极子的滞后效应发生在较高的温度.软模系数与铁电体的极化特性、铁电性、介电性和力学性均密切相关.研究结论表明:在低温下铁电体的铁电性没有失效,偶极子的低温冻结效应更有利于铁电体长久地保存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 极化强度 低温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电子学科创新实践、实训基地的探索 被引量:38
4
作者 曹万强 潘永才 王晓临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10期12-14,共3页
针对提高本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通过系统地研究和设计各实践环节(专业实验、开放设计性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建立专业实验基地,创建开放性与设计性实验等环节,筹建创新实践基地,逐步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针对提高本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通过系统地研究和设计各实践环节(专业实验、开放设计性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建立专业实验基地,创建开放性与设计性实验等环节,筹建创新实践基地,逐步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理解能力、自主设计能力、综合测评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践基地 设计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形式下电子类专业实习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曹万强 杨向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7期86-88,共3页
作者尝试了以4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本科实习,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本科实习的规律,解决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提高实习效果的办法。通过实践的比较,在分析各种方式利弊的基础上,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基本的规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实习 实习效果 电子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教学及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5
6
作者 曹万强 常素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2年第5期135-137,共3页
基于可视化数据库系统 ,开发了一套适应于大学实验教学和设备管理的软件。软件具有直观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说明 ,具备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和教师批改学生实验结果的能力。同时提供了所操作实验的相关设备的信息及实验设备的全方位的管... 基于可视化数据库系统 ,开发了一套适应于大学实验教学和设备管理的软件。软件具有直观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说明 ,具备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和教师批改学生实验结果的能力。同时提供了所操作实验的相关设备的信息及实验设备的全方位的管理 ,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工作和实验管理人员对实验设备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及设备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 高校 软件开发 系统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流过程中的致冷与致热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曹万强 胡俊丽 万莲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1,47,共3页
在真实气体物态方程中,压强和体积的修正项导致了节流过程的致冷和致热.通过对范德瓦耳斯方程的分解,从理论上得到了压强的修正项导致气体致冷,体积的修正项导致气体致热的结论.结合节流过程,从实验角度进一步分析了致冷和致热的物理原... 在真实气体物态方程中,压强和体积的修正项导致了节流过程的致冷和致热.通过对范德瓦耳斯方程的分解,从理论上得到了压强的修正项导致气体致冷,体积的修正项导致气体致热的结论.结合节流过程,从实验角度进一步分析了致冷和致热的物理原因.最后,从真实气体分子相互作用势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分子间的吸引作用导致气体致冷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过程 致冷 真实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的热力学函数与分子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曹万强 成元发 +1 位作者 刘俊刁 幸国坤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39-43,共5页
在已获得的C6 0 分子取向几率与温度关系的基础上 ,考虑C6 0 晶体两种最优取向构成的双能级系统 ,探讨了C6 0 晶体的各种热力学函数在 2 6 0K温度下的表现形式 .着重分析了 87K附近二阶相变两侧热力学函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已报道的C6 0... 在已获得的C6 0 分子取向几率与温度关系的基础上 ,考虑C6 0 晶体两种最优取向构成的双能级系统 ,探讨了C6 0 晶体的各种热力学函数在 2 6 0K温度下的表现形式 .着重分析了 87K附近二阶相变两侧热力学函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已报道的C6 0 晶体在有序相两端点温度 87K和 2 6 0K的取向分布实验结果 ,将较高能级分子取向 (38°)的几率转化成分数值 1 6和 3 8.由热力学基本原理 ,得到了两端点温度的 38°取向分子的三维排列结构 ,并对其随温度的转变作了初步的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级系统 热力学函数 分子结构 碳60 分子取向几率 二维排列结构 晶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化液体中构型熵与展宽弛豫函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万强 胡俊丽 刘霞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0-514,共5页
运用Adam Gibbs关于构型重排区域的构型熵理论和极值动力学模型得到的弛豫时间的理论公式,提出了KWW型弛豫函数中的非指数展宽因子等于液体中构型重排区域的相对构型熵;并与一个构型重排区域内构型变换的临界分子数成反比,从而赋予了展... 运用Adam Gibbs关于构型重排区域的构型熵理论和极值动力学模型得到的弛豫时间的理论公式,提出了KWW型弛豫函数中的非指数展宽因子等于液体中构型重排区域的相对构型熵;并与一个构型重排区域内构型变换的临界分子数成反比,从而赋予了展宽因子新的关于玻璃化结构的物理意义,建立了结构弛豫与构型熵之间的关联.为了消除Vogel Fulcher Tamann方程拟合粘度实验数据在高温区的偏差,用温度的高阶项修正展宽因子与温度的关系,其结果在低于200K时符合得很好,其修正项等效于等压与等容热容量之差对构型熵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液体 构型重排区域 展宽因子 构型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锆SnO_2陶瓷的乙醇气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万强 邝安祥 成元发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4年第6期15-18,共4页
在研究SnO_2乙醇气体敏感陶瓷中,比较添加物,发现ZrO_2对乙醇气体有较高的灵敏度。进而从工艺上研究了添加ZrO_2时的最佳烧结温度和预烧温度。分析了烧结温度与测试初始电阻的关系。总结出不同条件下乙醇的分解物不同。提出ZrO_2的催化... 在研究SnO_2乙醇气体敏感陶瓷中,比较添加物,发现ZrO_2对乙醇气体有较高的灵敏度。进而从工艺上研究了添加ZrO_2时的最佳烧结温度和预烧温度。分析了烧结温度与测试初始电阻的关系。总结出不同条件下乙醇的分解物不同。提出ZrO_2的催化机理是活化表面羟基,释放占有的电子,释放表面的吸附位,从而提高氧离子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气敏特性 掺杂 氧化锆 氧化锡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万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提出了一套"双轨制"的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内容是:以科研实践训练为基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提升实践能力为基础,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文章探讨了模式的基本理念、内容与实施方案,总结了目前实施的效果。提出以发展学生的... 提出了一套"双轨制"的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内容是:以科研实践训练为基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提升实践能力为基础,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文章探讨了模式的基本理念、内容与实施方案,总结了目前实施的效果。提出以发展学生的潜能为中心,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实践过程,使实践教育合乎教育的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制 实践教学体系 科研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的极化冷冻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万强 李景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43-947,共5页
测量了聚丙烯的极化冷冻效应 ,发现冷冻过程极化强度增加 .用循环变温极化的热刺激电流方法分析 ,结果表明 ,在极化温度低于峰温时峰值增大 ;高于峰温时峰高温侧的电荷量增加 .认为极化冷冻过程促进了聚合物的极化 .
关键词 聚丙烯 极化冷冻 热刺激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教指委指导下,积极开展专业建设活动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万强 顾豪爽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年第S1期128-129,132,共3页
自2003年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和制订了专业发展规划。从2003年开始,在原有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方向上先后发展了光电子方向和微电子方向,2007年成立了独立招生的微电子本科专业。并建... 自2003年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和制订了专业发展规划。从2003年开始,在原有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方向上先后发展了光电子方向和微电子方向,2007年成立了独立招生的微电子本科专业。并建立健全本科各方面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 课程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联合,完善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万强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年第3期53-54,57,共3页
针对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实践竞争力不足等工科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了强化校企合作;利用硕士生的实践过程带动本科生的实践;在企业实现工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的产学合作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了以... 针对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实践竞争力不足等工科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了强化校企合作;利用硕士生的实践过程带动本科生的实践;在企业实现工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的产学合作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了以企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带动课程改革及用创新基金带动学生实践活动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实验教学 创新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万强 杨向荣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20期160-160,共1页
认为基础的专业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性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设计性实验重点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数据处理及模拟分析方面。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 设计性实验 动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晶体在有序相的分子取向结构
16
作者 曹万强 刘俊刁 李景德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7-392,共6页
以C60 晶体中分子两种取向排列形成的双能级系统为基础 ,通过探讨C60 晶体在有序相的热力学性质 ,得到了 38o 和 98o 两种取向排列的分子在晶体中均匀分布的结构稳定性结论 .根据已报道的C60 晶体在有序相两端点温度 85K和 2 6 0K取向... 以C60 晶体中分子两种取向排列形成的双能级系统为基础 ,通过探讨C60 晶体在有序相的热力学性质 ,得到了 38o 和 98o 两种取向排列的分子在晶体中均匀分布的结构稳定性结论 .根据已报道的C60 晶体在有序相两端点温度 85K和 2 6 0K取向分布的实验结果 ,将较高的分子取向 (38o)能级的概率转化成分数值 1/ 6和 3/ 8,得到了有序相两种取向分子在两温度端点的分布规律 .当概率的分数值为 1/ 4和 1/ 3时 ,C60 晶体将具有较大的结构稳定性和较小的介电损耗及内耗值 ,对应的温度分别为 12 2 .6和 194 .3K .因而解释了介电实验结果出现异常的现象是由 38o 取向分子均匀分布的“规则 无规 规则”变化所造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晶体 有序相 双能级系统 分子取向结构 富勒烯 热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带电微粒的成核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万强 管焱俊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4,38,共4页
大气中臭气层的减薄与雾霾的形成密切相关:紫外线照射下,煤燃烧和汽车排出的SO2和CO发生两次连续反应:CO和O2反应生成臭氧,臭氧与SO2和H2O反应生成H2SO4!H2O气溶胶分子;气溶胶分子受周围极性小分子的屏蔽形成了等离子屏蔽势,当极性小分... 大气中臭气层的减薄与雾霾的形成密切相关:紫外线照射下,煤燃烧和汽车排出的SO2和CO发生两次连续反应:CO和O2反应生成臭氧,臭氧与SO2和H2O反应生成H2SO4!H2O气溶胶分子;气溶胶分子受周围极性小分子的屏蔽形成了等离子屏蔽势,当极性小分子在两个气溶胶微粒间的等效诱导电荷量达到气溶胶所带电荷量的1/4时,气溶胶微粒将发生聚集.空气中极性小分子的电荷量增大或浓度增大时会导致气溶胶微粒间的吸引力增强,颗粒增大.气溶胶吸附微小固体颗粒形成了雾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微粒 成核机理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序材料在液-玻相变区域的时间温度关系
18
作者 曹万强 胡俊丽 刘俊刁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10-11,共2页
运用极限动力学模型和Adam-Gibbs理论,由β的温度关系容易得出玻璃化液体的VFI方程.根据关联区域内构型熵S_c的概念及其与弛豫时间的基本关系式,可得出伸展因子与构型熵的关系式;描述了液-玻相变温区构型熵的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与等压热... 运用极限动力学模型和Adam-Gibbs理论,由β的温度关系容易得出玻璃化液体的VFI方程.根据关联区域内构型熵S_c的概念及其与弛豫时间的基本关系式,可得出伸展因子与构型熵的关系式;描述了液-玻相变温区构型熵的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与等压热容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序材料 液-玻相变区域 时间温度关系 玻璃化液体 构型重排区域 构型熵 VFT方程 极限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晶体的分子结构相变
19
作者 曹万强 成元发 +1 位作者 刘俊刁 幸国坤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考虑C60 晶体两种最优取向构成的双能级系统 ,探讨了 4个热力学函数在C60 晶体中的一阶相变和二阶相变两侧的变化规律 。
关键词 双能级系统 相变 热力学函数 C60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取向驰豫的极限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曹万强 成元发 黄汉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用极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C60 分子在有序 -无序相变和玻璃态相变间的驰豫行为 .结果表明 :KWW方程的非指数因子 β与双取向态间的能极差有关 ,则其值与实验结果相符 ;导出了 38°取向态的密度表达式 ,计算结果在 85K和 90K与实验值吻... 用极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C60 分子在有序 -无序相变和玻璃态相变间的驰豫行为 .结果表明 :KWW方程的非指数因子 β与双取向态间的能极差有关 ,则其值与实验结果相符 ;导出了 38°取向态的密度表达式 ,计算结果在 85K和 90K与实验值吻合 ;讨论了双能级的C60 分子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驰豫行为 ,其总的驰豫时间决定于其中一个较短的驰豫时间 ,伸展指数形式保持不变 .在 85K以下 ,具有较长驰豫时间的近邻分子会咬合跳跃单元以冻结取向态间的比例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 双能级系统 极限动力学 驰豫时间 取向态 玻璃态相变 密度函数 非指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