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利出海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被引量:1
1
作者 曲如晓 王陆舰 杜毓琦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30,共19页
专利出海作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本文选取2003—2021年中国专利出海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专利出海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专利出海能够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专利出海作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本文选取2003—2021年中国专利出海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专利出海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专利出海能够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其动态滞后效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在考虑多维专利出海质量、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专利出海通过技术领先效应和声誉传递效应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专利出海对数字化企业、顺向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中国企业向投资网络社区内东道国、高知识产权保护东道国的投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为依托创新全球化布局推动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微观依据,对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出海 创新 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生产率 企业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与对外直接投资新优势——基于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的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卫辉 张天硕 曲如晓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3,共11页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优势。本文基于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并匹配具有代表性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研究数字化优势对我国企业OFD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能够显...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新优势。本文基于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并匹配具有代表性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研究数字化优势对我国企业OFD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能够显著且稳健地提高我国企业OFDI的可能性、投资广度和投资深度,进而提升我国OFDI的活力和韧性,并且解释力度高达企业OFDI传统优势研发密度的48.3%~53.8%。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海外经营成本降低是数字化优势促进企业OFDI的两条潜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优势的OFDI促进效应在绿地投资、传统行业和高竞争性行业中表现更加突出。此外,我国OFDI“走进东道国”过程中,跨国公司数字化优势与东道国数字化优势间的竞争效应大于互补效应,因而数字化优势对我国企业OFDI的正向作用在高数字化水平东道国的样本中受到抑制。本文研究结论对新形势下我国如何利用数字化优势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数字化优势 海外经营成本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专利申请驱动了国际贸易网络吗?
3
作者 王叶 曲如晓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81,共15页
跨国专利申请作为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加速了国际技术创新的扩散和转移,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关系的形成和维系。文章基于1998—2020年贸易数据以及跨国专利申请数据,在网络研究框架下,比较分析了国际贸易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 跨国专利申请作为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加速了国际技术创新的扩散和转移,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关系的形成和维系。文章基于1998—2020年贸易数据以及跨国专利申请数据,在网络研究框架下,比较分析了国际贸易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利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估计跨国专利申请对贸易网络结构演进的影响。通过对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分析发现,全球创新网络与贸易网络结构有一定相似性,但国际贸易网络更加紧密,有着更高的集聚性。在专利申请关系密切的国家(地区)之间有着更紧密的贸易联系。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地区)在贸易网络中也更具重要性和影响力,反之则不然。进一步研究发现,全球创新网络显著驱动了国际贸易网络的演进,而贸易网络的内生自组织过程强化了创新网络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网络 跨国专利申请 全球创新网络 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合作伙伴建设下中欧绿色贸易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5
4
作者 曲如晓 李婧 杨修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40,共9页
后疫情时代,欧盟和中国坚持绿色复苏。为实现共同的碳中和目标,中欧决定建立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并顺利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绿色贸易符合中欧绿色复苏的共同战略需求,将成为未来中欧贸易的主题。中欧绿色贸易基础良好,产业内贸易潜力巨... 后疫情时代,欧盟和中国坚持绿色复苏。为实现共同的碳中和目标,中欧决定建立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并顺利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绿色贸易符合中欧绿色复苏的共同战略需求,将成为未来中欧贸易的主题。中欧绿色贸易基础良好,产业内贸易潜力巨大,中国数字技术和欧盟氢能源战略将为中欧绿色贸易开辟新市场。同时,中国面临新的绿色贸易壁垒,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以及绿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挑战。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中欧绿色政策对接、加快绿色金融建设、加强绿色技术科技转化、加速数字技术融合以及加深中德绿色合作,促进中欧绿色贸易发展,从而推动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合作伙伴 中欧绿色贸易 欧盟绿色新政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3
5
作者 曲如晓 杨修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33,共6页
中欧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是通向欧洲市场的“桥头堡”。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据了1/4,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板块。作为世界主要的新兴市场,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发展阶段相似,人均收入相近,经... 中欧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是通向欧洲市场的“桥头堡”。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据了1/4,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板块。作为世界主要的新兴市场,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发展阶段相似,人均收入相近,经济互补性较强,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欧国家 经贸合作 中国 欧洲市场 经济互补性 欧亚大陆 人均收入 中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规模、结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41
6
作者 曲如晓 江铨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7,共8页
目前关于人口对碳排放影响的经验研究,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基于这种背景,本文以STIRPAT模型为研究起点,运用中国1997~200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Driscoll和Kraay基于固定效应中纠正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截面相关的估计方法,具体考... 目前关于人口对碳排放影响的经验研究,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基于这种背景,本文以STIRPAT模型为研究起点,运用中国1997~200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Driscoll和Kraay基于固定效应中纠正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截面相关的估计方法,具体考察了地区人口规模、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考虑人口结构因素的情况下,人口规模的排放弹性显著为1,因此,以中国为样本研究碳库兹涅茨曲线(CKC)并不会产生太大偏误。在反映人口结构的变量中,劳动年龄人口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户规模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城镇化率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人口结构 碳排放 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商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7
7
作者 曲如晓 韩丽丽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31,共13页
本文以1992-2008年间中国与9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利用引力模型对中国文化商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对象国的经济规模、居民购买力、国土面积、科技应用水平以及与中国的文化距离等因素对中国文... 本文以1992-2008年间中国与9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利用引力模型对中国文化商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对象国的经济规模、居民购买力、国土面积、科技应用水平以及与中国的文化距离等因素对中国文化商品的出口有正向的影响;贸易对象国的贸易条件及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因素与中国文化商品的出口规模成负相关;与中国使用共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会进口更多的中国文化商品;中国的经济规模、居民购买力以及是否与贸易伙伴加入同一贸易自由区等因素则对本国文化商品出口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商品贸易 影响因素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与气候变化:国际贸易的新热点 被引量:18
8
作者 曲如晓 马建平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国际贸易关系 贸易政策工具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排放 贸易限制措施 国际社会 社会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才流入、技术距离与中国企业创新 被引量:11
9
作者 曲如晓 李婧 杨修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106,共16页
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背景下,吸引国际化人才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本文梳理了国际人才流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际人才流入能够显著提高中国... 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背景下,吸引国际化人才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本文梳理了国际人才流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际人才流入能够显著提高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对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工艺创新。影响机制方面,国际人才流入通过提高投入研发的人力资本,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技术距离越大,国际人才流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用就会被削弱。本文将国际人才流入对创新的影响拓展到微观企业层面,为国家开展引才引智工作、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才流入 技术距离 创新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碳关税的福利效应 被引量:24
10
作者 曲如晓 吴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2,共6页
哥本哈根会议上碳关税引发热议,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讨论的焦点。本文从碳关税的内涵出发,梳理了有关碳关税问题的已有研究,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局部均衡模型,对征收碳关税情况下进口国、出口国的福利以及全球福利变化进行了分析,... 哥本哈根会议上碳关税引发热议,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讨论的焦点。本文从碳关税的内涵出发,梳理了有关碳关税问题的已有研究,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局部均衡模型,对征收碳关税情况下进口国、出口国的福利以及全球福利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进口国征收碳关税能提高本国福利水平,减低出口国的福利水平,但福利变化程度取决于进口国国内碳税、出口国是否征税国内碳税、进出口国国内碳密集度水平等情况。进一步,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公共品,用全球福利最大化代替进口国福利最大的约束条件,探讨了最优碳关税的确定方法,认为最优碳关税取决于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值,由出口国国内碳税与外部性的差异与进口国国内碳税与外部性差异的比值来决定。温室气体减排是国际贸易面临的新问题,碳关税仅仅拉开了以气候变化之名进行国际贸易保护的序幕,如何有效地将国际气候变化规则纳入国际贸易利益的维护中是我们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关税 局部均衡 福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同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曲如晓 李婧 杨修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3,共6页
摘要:笔者基于1996年-2012年来华留学生中排名前九的来源国的面板数据,采用中国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额作为度量文化认同程度的指标,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认同对于来华留学生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摘要:笔者基于1996年-2012年来华留学生中排名前九的来源国的面板数据,采用中国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额作为度量文化认同程度的指标,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认同对于来华留学生规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化认同每提高1%,来华留学生人数约增加0.116%。为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除了促进经济、教育和科技因素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外,还应该扩大中国文化的传播、提高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来华留学生 文化产品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曲如晓 曾燕萍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76,共8页
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孔子学院增强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感知和认同,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本文在利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倍差法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的情况下,实证检验了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 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孔子学院增强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感知和认同,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本文在利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倍差法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的情况下,实证检验了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短期内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作用不显著,但长期内,每成立一所孔子学院,中国出口到成立国的文化产品贸易额平均增加1.19%。表明长期来看,孔子学院不仅有助于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会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文化产品出口 倍差法 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的环境效应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曲如晓 吴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134,共8页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京都议定书》认定的碳交易机制,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开放经济下,若真实收入的边际损失弹性大于1,两国之间的排放交易将导致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目前国际上已形成多个碳排放权交易市...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京都议定书》认定的碳交易机制,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开放经济下,若真实收入的边际损失弹性大于1,两国之间的排放交易将导致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目前国际上已形成多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但是各个交易市场之间流动性差,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也逐步建立并迅速壮大,庞大的贸易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在增长规模需要中国积极参与多边气候协商机制,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扶持政策,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动碳排放交易的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气候变化 贸易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框架下解决动物福利问题的思路 被引量:8
14
作者 曲如晓 邵愚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动物福利问题 WTO框架 GATT/WTO 非政府组织 西方发达国家 贸易争端 自由贸易 非贸易关注 不容忽视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贸易与环境的最佳途径——环境成本内部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曲如晓 张业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4期17-22,共6页
面对经济发展带来人类福利增加的同时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国际贸易被指责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甚至连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也受到质疑。围绕贸易与环境可否协调以及如何协调的问题,由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在理论和实... 面对经济发展带来人类福利增加的同时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国际贸易被指责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甚至连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也受到质疑。围绕贸易与环境可否协调以及如何协调的问题,由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冲突引出贸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进一步的经济学分析得出结论:环境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国际贸易,而是环境成本的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而国际贸易只是加重了这种市场失灵,二者可以协调发展。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达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贸易自由化 环境成本 外部性 环境成本内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曲如晓 刘霞 于晓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5,共8页
选取2003—2016年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扩展边际来体现。在分样本回归中,发明专利合作与... 选取2003—2016年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扩展边际来体现。在分样本回归中,发明专利合作与外观专利合作对出口的扩展边际均体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对集约边际影响较小。此外,外国所有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国所有的外国发明专利以及中国和外国共同的发明专利都能够显著地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且对出口扩展边际的作用都强于集约边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出口贸易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制品出口贸易与环境目标的相容性评估--基于环境效应分解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曲如晓 马建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0,共6页
贸易与环境是否相容,理论上存在争论,实证结论则相互排斥。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环境目标的相容性检验表明,各行业污染强度全面下降,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下降幅度大于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技术效应增进过程连续稳定,出口商品结构朝着更清洁... 贸易与环境是否相容,理论上存在争论,实证结论则相互排斥。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环境目标的相容性检验表明,各行业污染强度全面下降,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下降幅度大于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技术效应增进过程连续稳定,出口商品结构朝着更清洁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虽然总体上因规模效应较大使工业制品出口与环境不相容,但新变化有利于两者实现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制品出口 环境效应分解模型 相容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倾销、生态倾销与社会倾销的比较及应对 被引量:9
18
作者 曲如晓 焦志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8,共4页
反倾销是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贸易保护措施之一。不仅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生态倾销和社会倾销等术语也应运而生,并对国际贸易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有必要界定各种倾销的概念,深入剖析其实质,帮助人们采取有效措施,抵制各种形... 反倾销是目前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贸易保护措施之一。不仅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生态倾销和社会倾销等术语也应运而生,并对国际贸易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有必要界定各种倾销的概念,深入剖析其实质,帮助人们采取有效措施,抵制各种形式贸易保护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倾销 生态倾销 社会倾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发展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曲如晓 杨修 李婧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90,共10页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文化产品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也面临着文化产品贸易发展不平衡、核心文化产品贸易占比偏低、贸易伙伴过于集中等问题。本文认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文化产品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也面临着文化产品贸易发展不平衡、核心文化产品贸易占比偏低、贸易伙伴过于集中等问题。本文认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中国文化产品市场过度保护以及双方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偏低是制约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中东欧地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引进中东欧地区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开展同中东欧优势文化企业国际创新合作,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品贸易 文化交流 文化差异 贸易开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的道德贸易 被引量:5
20
作者 曲如晓 田桐桐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6,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道德贸易(ethical trade)字眼频繁出现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发达国家直接把社会标准与经济贸易挂钩,而且具有了道义的理由,从而引申出国际贸易冲突中新的话语权.
关键词 道德贸易 国际贸易 经济全球化 道德标准 劳工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