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地区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32
1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3 位作者 马中 王中生 邓自发 李红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30-2039,共10页
采用Tessier A连续提取法对鄂尔多斯地区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Pb、Zn、Cu、Ni、Cr)化学形态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土壤pH值、重金属含量和公路绿化植物重金属(Cd、Hg、Pb、Cu、Zn、Ni、Cr、As和Se)含量进行了分析,对该区域重金属的生物有效... 采用Tessier A连续提取法对鄂尔多斯地区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Pb、Zn、Cu、Ni、Cr)化学形态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土壤pH值、重金属含量和公路绿化植物重金属(Cd、Hg、Pb、Cu、Zn、Ni、Cr、As和Se)含量进行了分析,对该区域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与潜在生态风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为Zn>Pb>Ni、Cr>Cu,与重金属元素在绿化植物中含量大小序列Zn>Cu>Ni、Cr、As、Pb>Cd>Hg并非完全趋于一致。不同公路段土壤重金属与其不同形态存在较大的变幅。公路沿线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占其总量为G109(东胜-准格尔段)15.7%~46.1%,G210(达拉特-东胜段)8.0%~40.9%,G109(东胜-鄂托克段)9.1%~33.9%,而且以有机态和Fe-Mn氧化结合态的比例较大,为各元素有效态的主要形态特征。Cu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较高,可能在鄂尔多斯地区特定环境条件下随植物的蒸腾拉力、水分和营养盐运移的生理生态作用下使其在植物体中富集。土壤重金属Zn的有效态含量较高,而残渣态含量低,须特别注意其对区域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特征 生物有效性 土壤-植物系统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濒危肇因与机制 被引量:27
2
作者 智颖飙 杨持 +5 位作者 王中生 安树青 王再岚 李红丽 宿志安 王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7-776,共10页
对我国特有单属种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的地理分布、生境条件、种群数量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系、种群的生命表、生殖力表、有性生殖、无性繁殖和遗传变异等种群生态学特征及其濒危肇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 对我国特有单属种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的地理分布、生境条件、种群数量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系、种群的生命表、生殖力表、有性生殖、无性繁殖和遗传变异等种群生态学特征及其濒危肇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合木种群为高群集分布,种群曲线属Leak凸型。年龄结构不合理,其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毢型,且将演化为小种群,群落内的生境异质性显著,种群处于不稳定阶段。四合木从开花期到结果期,生殖分配(RA)呈下降的趋势,生殖过程中胚胎发生败育、种子向幼苗难以转化使其有性生殖受阻,生活史趋于断裂,是最终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内因。分布区城市化、工业化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造成其种群孤立和生境破碎化是物种导致濒危的外因,四合木生态适应性和生境适宜性下降造成遗传多样性逐步丧失。同时提出对我国特有植物四合木进行异地保护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木 孑遗植物 濒危机制 胚胎败育 异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 被引量:16
3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5 位作者 王中生 马中 姚一萍 李红丽 崔艳 刘建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63-1872,共10页
对内蒙古西部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小叶杨(Populussimonii)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Cu、Zn、Ni、Cr)和类金属元素(As和Se)含量以及根际土壤重金属(Cu、Zn、Pb、Ni和Cr)形态、土壤pH值进行了测定。对比... 对内蒙古西部公路绿化植物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小叶杨(Populussimonii)及其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Hg、Pb、Cu、Zn、Ni、Cr)和类金属元素(As和Se)含量以及根际土壤重金属(Cu、Zn、Pb、Ni和Cr)形态、土壤pH值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公路沿线不同绿化植物及其不同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特征。结果表明:绿化植物根际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以Cd为最高。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小叶杨和油松两种植物的根部和茎叶两种营养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表现出“N”字形变动趋势。而且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具有Zn>Cu>Ni,Cr,As,Pb>Cd>Hg的基本规律。小叶杨茎叶对重金属元素Cr、Ni和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为强,油松茎叶对重金属元素Cr、Ni、Cu和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为强。绿化植物根际土壤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为Zn>Pb>Ni、Cr>Cu,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Zn>Cu>Ni、Cr、As、Pb>Cd>Hg并非趋于一致。公路绿化植物对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与重金属元素有效态所占的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小叶杨 公路 重金属 形态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资源环境绩效及其变动态势 被引量:15
4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6 位作者 马中 韩雪 李静敏 任鹏 李红丽 高天云 白凤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490-6498,共9页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脆弱敏感区进行生物修复的核心和关键。利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宁夏的资源环境绩效指...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脆弱敏感区进行生物修复的核心和关键。利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宁夏的资源环境绩效指数水平从2000年的38.7上升为2007年的66.9,年递增8.13%,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藏除外)3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水平。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在全国的第30位徘徊。其中建设用地绩效指数和固定资产绩效指数提升明显,COD排放绩效指数呈现"N"型剧烈变动态势;SO2排放绩效指数、能源绩效指数、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绩效指数、用水绩效指数变动不明显。宁夏面临生态环境的整体不稳定性和对外力干预敏感性的双重压力,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下降态势并不稳定。同时,根据近8a变动态势推断,未来15~20a宁夏资源环境综合绩效的提升空间巨大。实施"CIRCLE"(即压缩城市发展(C)、个人行动(I)、减少潜在废弃物量(R)、碳减排战略(C)、土地管理(L)和提高能效(E))等综合发展策略,通过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的互利耦合提升综合竞争力,宁夏完全有能力到2015年步入我国西部资源环境绩效中等水平地区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生物丰度指数 归一化系数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鄂尔多斯地区土壤与四合木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智颖飙 杨持 +2 位作者 姚一萍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高天云 黄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96-400,共5页
从西鄂尔多斯地区生境适宜性特征的角度 ,研究四合木 (Tetraenamongolia)的生态适应性 ,探讨迁地保护不易成活的原因 .对不同生境条件下四合木分布区土壤和植株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四合木分布区土壤中Cu、Fe、Mn、Zn、B、Mo、S... 从西鄂尔多斯地区生境适宜性特征的角度 ,研究四合木 (Tetraenamongolia)的生态适应性 ,探讨迁地保护不易成活的原因 .对不同生境条件下四合木分布区土壤和植株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四合木分布区土壤中Cu、Fe、Mn、Zn、B、Mo、Se、Co、CI 9种微量元素中 ,除B的含量明显高于国内土壤平均含量水平和荒漠区土壤平均含量水平 ;其它元素都低于国内土壤的平均含量 ;迁地实验区土壤中除Cu的有效量略低于荒漠区土壤和四合木分布区土壤的含量外 ,Fe、Mn、Zn、B、Mo的有效量均略高于荒漠区土壤和四合木分布区土壤 .四合木植株中Fe、Cu、Zn、B、Se、Co的含量远高于各种类型草原植物 ,而Mo含量高于植物体含量均值 ,但低于荒漠草原植物 ,仅为荒漠草原植物的 5 0 % .四合木分布区土壤与四合木成株、幼苗 9种微量元素相关性不显著 ,而且植物体中 9种元素含量远远大于土壤中的有效量 .从四合木植株中各元素含量与各类型草原植物 (包括荒漠草原植物 )和土壤中含量比较表明 ,四合木在生长过程中对各种元素呈富集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鄂尔多斯地区 土壤 四合木 微量元素含量 生态适应性 草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荒漠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智颖飙 刘珮 +10 位作者 马慧 路战远 崔艳 孙安安 姚一萍 张德健 刘海英 红鸽 刘钟龄 李雪飞 张荷亮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5,共9页
化学计量学已成为生态学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1995-2015年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对中国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区、高寒荒漠半荒漠生态区的荒漠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研究... 化学计量学已成为生态学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1995-2015年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对中国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区、高寒荒漠半荒漠生态区的荒漠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在荒漠生态系统中,N和P是主要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不同生活型植物的C、N、P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C、N、P含量在3种生活型的大小顺序为草本>灌木>乔木;(2)荒漠区主要灌木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比在整个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不同;单个荒漠植物物种叶片C、N含量及C:N的季节变异较小,叶片P含量及C:P和N:P季节变异较大;(3)荒漠植物叶片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一生活型的植物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该研究以期为维护荒漠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指导与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循环 化学计量学 荒漠植物 驱动因素 C:N:P
原文传递
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迁地保护中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与生理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智颖飙 李红丽 +12 位作者 崔艳 路战远 刘珮 叶学华 张荷亮 杨持 刘钟龄 王云飞 华宇鹏 红鸽 赵凯 魏玲玲 王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共8页
为了进一步廓清迁地保护条件下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在分析了瞬时光合效率的基础上,应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迁地保护试验区的四合木以及原生境伴生种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的光合作... 为了进一步廓清迁地保护条件下孑遗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在分析了瞬时光合效率的基础上,应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迁地保护试验区的四合木以及原生境伴生种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并测定了其生长量。结果表明:四合木实生苗的生长南北冠幅大小依次为乌海四合木核心区实生苗(26.48cm×27.26 cm)>鄂尔多斯实生苗(21.27 cm×21.75 cm)>阿拉善实生苗(19.25 cm×18.27 cm)。在原生境地乌海四合木核心区种植的实生苗与阿拉善实生苗之间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鄂尔多斯实生苗之间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迁地保护条件下四合木生实生苗植株叶片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不同试验区四合木光合作用日变化(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均表现出明显的分异。迁地保护四合木条件下原生境地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的光合速率>鄂尔多斯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的光合速率>阿拉善栽培的四合木实生苗。鉴此可以作进一步推论,孑遗濒危植物四合木从原生境地西鄂尔多斯核心区(乌海)东移进行迁地保护具有更高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和生境适宜性。但完成"从种子到种子"进而实现"保存性和代表性",最终实现四合木迁地保护的"保持性和防止性",保持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稳定性,最终成功实现四合木的迁地保护仍有待作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地保护 生境适宜性 光合作用 保持力 多基因库 四合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货币化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智颖飙 韩雪 +3 位作者 吴建军 王中生 邓自发 李红丽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4,共5页
采用市场价值法,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的角度对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的服务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结果表明:(1)洪泽湖其鸟类、植物产品、旅游价值、科研文化价值等直接使用价值为52 503×104元,占总价值的10.07%;(2)间接使... 采用市场价值法,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的角度对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的服务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结果表明:(1)洪泽湖其鸟类、植物产品、旅游价值、科研文化价值等直接使用价值为52 503×104元,占总价值的10.07%;(2)间接使用价值(固定CO2及释放O2价值、涵养水源及调蓄洪水价值、控制水土流失和侵蚀价值、废物处理价值和生物避难所价值)为30 4307.7×104元,占总价值的58.38%.目前非使用类价值、有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为164 467×104元,占总价值的31.55%;(3)洪泽湖湿地每年服务于人类的各种价值总和可达52×108元人民币.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可为其他湿地价值评价和生态恢复与保育提供借鉴.有关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湿地 货币化 服务价值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资源环境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3 位作者 韩雪 王中生 邓自发 李红丽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0,共4页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I)对安徽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中等的...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I)对安徽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中等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基本国情和省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迅速提升其地区综合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区域竞争力 环境治理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氨基酸含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智颖飙 杨持 +4 位作者 王再岚 姚一萍 高天云 郝星 刘建平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6-312,共7页
西鄂尔多斯地区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Maxim)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表明:四合木中含有动物必须的8种氨基酸,其含量为:成株13.65g·kg-1,幼苗15.46g·kg-1,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6.77%和32.645%.四合木成株与幼苗的根、茎、叶... 西鄂尔多斯地区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Maxim)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表明:四合木中含有动物必须的8种氨基酸,其含量为:成株13.65g·kg-1,幼苗15.46g·kg-1,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6.77%和32.645%.四合木成株与幼苗的根、茎、叶之间部分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差异,除苏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含量特征为幼苗>成株;四合木11种氨基酸含量高于沙打旺、紫花苜蓿而小于沙生灌木、沙棘、花棒、柠条和多枝柽柳.与其它5种优良牧草(箭舌豌豆、苦卖菜、沙打旺、白三叶、紫花苜蓿)必须氨基酸含量相比较,部分氨基酸含量高于箭舌豌豆和白三叶.与荒漠濒危植物比较,其脯氨酸含量具有特殊性.四合木幼苗根与茎之间脯氨酸含量有显著差异,且根的脯氨酸含量为茎的2倍.由于脯氨酸含量与植物的抗旱能力呈正相关,因此,十分有利于四合木幼苗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鄂尔多斯 四合木 氨基酸含量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产资源禀赋与静态储产比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4 位作者 马中 崔艳 韩雪 李静敏 刘建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21-324,共4页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禀赋的基本特征和矿产资源的供求态势,分析我国矿产资源(能源资源、金属资源和非金属资源)储量格局以及国际地位。结果表明:截止2007年,全国共发现矿产171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和20多种矿产的查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禀赋的基本特征和矿产资源的供求态势,分析我国矿产资源(能源资源、金属资源和非金属资源)储量格局以及国际地位。结果表明:截止2007年,全国共发现矿产171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和20多种矿产的查明储量居世界前列。但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占世界的比例较低,同时认为,矿产资源秉赋与国际储量格局是研究资源供给与需求均衡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源储量国际格局是国家(或地区)全球性安全、区域性安全和地方性安全的组成部分。矿产资源禀赋的时空格局以及变动趋势决定了我国结构性资源矛盾化解的方式选择和目的取向。资源储量以及基础储量决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资源安全。建立资源保护、流通、消费、利用、回收、贸易和管理战略,形成完整的国家自然资源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变动趋势 时空发布 静态储产比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及其基本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智颖飙 赵利清 王再岚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7-662,共6页
对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且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10种野生植物——发菜、钻天柳、黄檗(黄波罗)、野大豆、瓣鳞花、水曲柳、革苞菊、毛披碱草、沙芦草和内蒙古大麦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给出了蒙古名、地方名称及其生态环境特... 对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且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10种野生植物——发菜、钻天柳、黄檗(黄波罗)、野大豆、瓣鳞花、水曲柳、革苞菊、毛披碱草、沙芦草和内蒙古大麦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给出了蒙古名、地方名称及其生态环境特点,同时分析了其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并对其保护价值和科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 基本特征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球生态负债的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4 位作者 邓先德 韩雪 张纪卯 李静敏 杨淑宝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7,共7页
应用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地球生命力指数(L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地球的生态赤字背景下区域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与发展力进行比较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负债背景下,我国中部省份之一的安徽省虽然1995-2005年区域发展力呈上升趋势... 应用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地球生命力指数(L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地球的生态赤字背景下区域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与发展力进行比较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负债背景下,我国中部省份之一的安徽省虽然1995-2005年区域发展力呈上升趋势,变动趋势从99.8上升到111.2,但持续发展力在16~19位徘徊;生存支持系统变动趋势上升为2005年的103.9;环境支持系统变动趋势上升为2005年的111.8;资源转化效率呈不稳定变动态势.区域抗逆水平指数趋势在100~105.5之间变动;土地资源指数生物转化效率指数呈现下降趋势,排放强度指数趋势在100.0左右徘徊;环境管理指数趋势在100~121.2之间变动。年生物转化效率指数下降为2005的94.4;农药和化肥使用强度呈现动态下降,但万元GDP使用量均高于我国中部、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这对长江、巢湖和芜湖等我国重要湿地的生态承载力改善构成极大威胁.安徽生态承载力的提高和环境支持系统的改善仍面临严峻挑战.该结果可以为其他区域生物承载力改善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供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生命力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生物承载力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资源环境绩效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智颖飙 邱爱军 +2 位作者 王再岚 吴建军 韩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5,共5页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综合绩效指数...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综合绩效指数由2000年的212.8逐步下降为2006年的148.1,资源综合绩效虽有提高,但仍然处于全国(西藏除外)第27位。建设用地占用强度明显下降,COD排放强度逐步下降,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有所增加,用水强度降幅明显,能源消耗总量显著提高,用水总量略有上升。建设用地总量先降后升。SO2总体绩效均高于西部平均水平,SO2排放绩效指数呈现"S"型曲线。COD排放绩效指数下降不够明显,基本保持88.44的均值水平。绩效高于2000-2006年西部平均水平和2000-2003年中部平均水平,但远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提高新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任重而道远。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新疆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区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提升新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环境友好型社会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近12年资源环境绩效演进的时序性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4 位作者 张荷亮 李红丽 崔艳 红鸽 姚一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2-45,共4页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提升资源环境绩效是生物修复的与保育的关键。利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的内蒙古近12a来的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 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提升资源环境绩效是生物修复的与保育的关键。利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的内蒙古近12a来的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2011年综合绩效指数从2000年的63.9上升为2011年的183.6,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在全国的第23位左右徘徊。②近12a中用水绩效及其指数提升明显,建设用地绩效指数呈现"N"型不稳定变动态势;COD排放绩效指数和工业固定废物排放绩效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但SO2排放绩效指数呈现线性增加趋势,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与态势没有根本转变。③2010年内蒙古综合现代化水平居全国第15位,第一次现代化水平均位居全国第9位,列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首。未来15-20年内蒙古资源环境综合绩效的提升空间巨大。实施"CIRCLE"(即压缩城市发展(C)、个人行动(I)、减少潜在废弃物量(R)、碳减排战略(C)、土地荒漠化治理(L)和提高能效(E))综合发展策略,通过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的互利耦合提升综合竞争力,内蒙古完全有能力到2025年步入我国西部资源环境绩效中等水平地区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物丰度指数 荒漠化 资源环境绩效 归一化系数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生态整体性水平测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智颖飙 陶文辉 +6 位作者 王再岚 马中 张荷亮 郭喜 Emmy Komada 刘秀珍 旺扎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00-2606,共7页
为了探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地处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西藏的生态整体性特征,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现代化指数(EMI)对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西藏地区的生态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生态现代化水平在区域之间存在比较明... 为了探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地处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西藏的生态整体性特征,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现代化指数(EMI)对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西藏地区的生态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生态现代化水平在区域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异。2004年西藏生态现代化指数为50,在全国排名为3位,较2000年的排名16位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态进步指数、经济生态化指数好于其他4个少数民族地区,但社会生态化指数落后于其他4个少数民族地区,人均SO2排放与新疆、广西相同,但高于内蒙古和宁夏;1980—2007年西藏现代化程度虽然有所提升,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平均水平和其他4个少数民族地区;1996—2007年西藏区域环境水平呈"W"型变动态势。资源转化率和水污染指数呈"N"型不稳定变动,生态保护指数和环境治理指数呈剧烈变动,生态脆弱性和环境支持系统的不稳定性没有明显改观。因此,西藏应立足地缘和资源优势,充分考虑西藏生态地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资产、生态敏感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胁迫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依据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大区和高寒草甸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山草原、高寒草甸生态地区生态区划,发展人工设计生态方案的生态重建途径。建立严格的生态补偿制度,逐步提升生态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整体性 环境可持续性指数 现代化 归一化系数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浩特市成吉思汗庙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智颖飙 王莹 +4 位作者 张荷亮 崔艳 郭海 李慧 红鸽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247-252,共6页
旅游景区的有序开发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已经成为生态恢复与保育研究的的热点问题之一.运用计算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方法,对乌兰浩特市成吉思汗庙的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成吉思汗庙的环境固体垃圾承载力为32 500人... 旅游景区的有序开发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已经成为生态恢复与保育研究的的热点问题之一.运用计算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方法,对乌兰浩特市成吉思汗庙的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成吉思汗庙的环境固体垃圾承载力为32 500人/d,旅游空间承载力为2 836人/d,游客的心理承载力为50 620人/d,居民的心理承载力为1 580人/d.成吉思汗庙生态旅游承载力的综合值为8 653人/d,大于目前每天889人的游客量,没有超过生态旅游承载力阈值.可以推论,目前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呈现良好的安全状态,但景区的部分基础设施和植被恢复影响了成吉思汗庙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对成吉思汗庙进行符合自然规律的科学规划与生物保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承载力 环境 乌兰浩特 成吉思汗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资源环境绩效的量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5 位作者 邓先德 韩雪 张纪卯 李静敏 高天云 崔燕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2-66,共5页
为了对我国生态敏感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和相关理论对近8年来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藏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逐步提高,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绩效呈现"N"型变... 为了对我国生态敏感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和相关理论对近8年来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藏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逐步提高,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绩效呈现"N"型变动趋势;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绩效呈现"S"型变动趋势;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绩效呈现不稳定变动态势,其中COD排放绩效指数在2001—2004年迅速超过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和东部地区,2004年后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但明显低于东部地区;SO2排放绩效指数和工业废物排放绩效指数巨幅波动;建设用地绩效指数从2002年之后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占国土面积1/8的西藏面临生态环境的整体不稳定性和对外力干预的敏感性的双重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 资源环境绩效指数 生态承载力 归一化系数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吉思汗陵景区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19
作者 智颖飙 张文杰 +7 位作者 张荷亮 崔艳 姚一萍 王再岚 旺扎拉 李红丽 郭海 红鸽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94-400,共7页
用30m分辨率的Landsat TM卫星影像数据,并进行几何纠正、融合和变化信息提取技术对研究区用地进行监测和实地勘查.应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进行了环境容量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成吉思汗陵景... 用30m分辨率的Landsat TM卫星影像数据,并进行几何纠正、融合和变化信息提取技术对研究区用地进行监测和实地勘查.应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进行了环境容量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成吉思汗陵景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064 hm2,其中旺季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098 8hm2,人均生态足迹为0.067 6hm2,目前的生态盈余为0.031 1hm2/人,生态压力指数为0.684hm2,处于相对安全状态.但景区旅游生态扩充率显示出景区片面追求规模而忽视软实力的提升.可为我国西北地区干旱草原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建设和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环境容量 旅游 成吉思汗陵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板蓝根的生态适应性与生境适宜性研究
20
作者 智颖飙 张宇 +4 位作者 门果桃 任龙梅 王云飞 张荷亮 董艳君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5期7-8,共2页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以根、叶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和消斑的作用。主产于河北安国和江苏南通.全国各地广泛引种。
关键词 板蓝根 生境适宜性 生态适应性 中药材 十字花科 清热解毒 菘蓝属 入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