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转移——论“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智学 田宝军 徐爱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9-192,共4页
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一些学者作出了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理论推断。如何理解和把握这种推断,其本质内涵及表现特征如何,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加以厘清,唯有此,在推动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 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一些学者作出了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理论推断。如何理解和把握这种推断,其本质内涵及表现特征如何,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加以厘清,唯有此,在推动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才会更加明确,才能让高等教育为社会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中心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高品质的学前教育 被引量:1
2
作者 智学 田宝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3期93-96,共4页
高品质学前教育是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学前教育过程以及学前教育结果的高品质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主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儿童能否获得高品质的学前教育给予了较大关注。政府、学前教育机构... 高品质学前教育是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学前教育过程以及学前教育结果的高品质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主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儿童能否获得高品质的学前教育给予了较大关注。政府、学前教育机构、家庭对实现高品质的学前教育应承担各自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过程 教育发展 教育机构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动力因素与动力集团
3
作者 智学 王金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0-62,64,共4页
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是在内外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起步的,是一个人为引进并积极推动的过程,而并非西方国家那样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精英、绅商阶层,教会势力,留学生群体构成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基本动力集团。
关键词 教育早期现代化 动力因素 动力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条件和原则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宝军 智学 徐爱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共5页
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使得学者做出了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的理论推断。但这个过程的形成与发展,历经漫长岁月,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伴而生,既需要充分的内外部条件,又需要把握科学的原则,惟有此,在推... 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使得学者做出了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的理论推断。但这个过程的形成与发展,历经漫长岁月,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伴而生,既需要充分的内外部条件,又需要把握科学的原则,惟有此,在推动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征程中,人们的行为才更加明确和清醒,才能让高等教育对社会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拟对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条件及其基本原则作系统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边缘—中心 社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取向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宝军 智学 徐爱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4-207,共4页
河北省高等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核心的功能体系,具备了良性发展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发展过程中不容回避的矛盾。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作了梳理,总结了... 河北省高等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核心的功能体系,具备了良性发展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发展过程中不容回避的矛盾。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作了梳理,总结了各个时期的基本特点,并在对现实矛盾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高等教育 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原则和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智学 田宝军 《社会科学论坛》 2003年第9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育体制 改革 中国 专业标准 课程结构 人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研究出核磁共振检癌法
7
作者 智学 智勇 学文 《科技情报(兰州)》 1989年第1期23-23,共1页
只需抽取3毫升血液就能测出人体有无癌细胞生长的方法,4月初由兰州军区总医院泌尿科和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实验科技人员共同研究成功。这一核磁共振检癌法,经临床200余例诊断证明,准确率达91%以上。
关键词 诊断 癌细胞生长 泌尿科 兰州军区 核磁共振 临床 血液 证明 兰州大学 总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你是一盏灯(散文诗)
8
作者 智学 《佛教文化》 1996年第3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散文诗 热引燃 影子 佛学 四川 灯花 行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田宝军 智学 李长城 《社会科学论坛》 2002年第1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教育平等 策略 弱势群体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构建教师教育培养新机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智学 徐爱新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2,共6页
当前教师需求市场存在着总体需求结构不平衡、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堪忧等问题。编制、财政和招聘等供给侧制度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有效需求。适应教师需求结构发展变化,必须通过教师供给侧改革,构建教师教育培养新机制,建立有中国... 当前教师需求市场存在着总体需求结构不平衡、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堪忧等问题。编制、财政和招聘等供给侧制度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有效需求。适应教师需求结构发展变化,必须通过教师供给侧改革,构建教师教育培养新机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培育精品化教师培养机构,实施精英化教师培养制度,创新精准化教师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供给侧改革 培养机制
原文传递
科学的教育政策: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支柱 被引量:5
11
作者 智学 王金霞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5-59,共5页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育政策的支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首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教育政策,这是由教育政策的基本属性决定的:一方面,科学的教育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取向,受教育发展规律的指导,具有教育理论的特征;另一方面,科学的教...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育政策的支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首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教育政策,这是由教育政策的基本属性决定的:一方面,科学的教育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取向,受教育发展规律的指导,具有教育理论的特征;另一方面,科学的教育政策作为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支柱,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又具有教育实践的特征。科学的教育政策是将教育理论通过复杂、合理的构建,并系统地作用于教育实践的桥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发生作用的过程也是科学的教育政策系统运行的过程、完善的过程、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科学发展观 价值取向 可持续发展 中国
原文传递
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智学 《中国教师》 2018年第3期5-11,共7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国必先强教育,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和教育现代化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国必先强教育,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师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 统领 精神 党的教育方针 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现代化
原文传递
送培到县,重心下移,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助力
13
作者 智学 《中国教师》 2017年第19期24-28,共5页
2010年,国家开始实施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为宗旨,以推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下文简称"国培计划"),2011年又增设了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这一计划的实施使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享受了一... 2010年,国家开始实施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为宗旨,以推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下文简称"国培计划"),2011年又增设了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这一计划的实施使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享受了一次特殊的福利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标准 幼儿园教师 国家级培训 中央财政 促进改革 中西部省份 专业思想 福利待遇 培训管理体系 乡村教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