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北笙管乐字谱考略 被引量:7
1
作者 景蔚岗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9,共9页
晋北笙管乐字谱是诸重要谱系之一。早在五十年代,晋北笙管乐字谱以《五台山寺院传管子谱》发表引起学术界重视,后在众家文论中常见引用。但,发表时很为粗略,广为引用以后,在这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基础上弄成许多谬传和误解。今天把该... 晋北笙管乐字谱是诸重要谱系之一。早在五十年代,晋北笙管乐字谱以《五台山寺院传管子谱》发表引起学术界重视,后在众家文论中常见引用。但,发表时很为粗略,广为引用以后,在这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基础上弄成许多谬传和误解。今天把该谱系列专题研究,必要性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北 笙管 谱字 普庵咒 读谱 音乐舞蹈 上字调 子谱 民间音乐 钞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晋陕民间歌调探究传统清商音阶的滥觞
2
作者 夏琳 刘思思 景蔚岗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
黄翔鹏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同均三宫”理论,有学者在讨论中对清商音阶是否真实存在提出质疑,认为清商音阶无论在历史记载或现实应用方面都最有争议。因此“同均三宫”的首要问题是要证明清商音阶的历史存在。本文作者通过对晋陕地... 黄翔鹏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同均三宫”理论,有学者在讨论中对清商音阶是否真实存在提出质疑,认为清商音阶无论在历史记载或现实应用方面都最有争议。因此“同均三宫”的首要问题是要证明清商音阶的历史存在。本文作者通过对晋陕地区流传在民间的锣鼓杂戏、劝善调、盲人说书歌调的考察和具体分析,梳理出清商音阶在晋陕民间口头歌唱实践中由简到繁、由点到面的形成脉络,以期反映出清商音阶在中国本土生成发展的事实。作者强调中国民族音乐调式音阶的实际聆听感受在中国传统音乐音阶调式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不认同当下有的学者在讨论调式音阶的乐律学问题时,忽视人对音乐的听觉感受,习惯以十二平均律的教条和等音程观念,在谱面上做简单的音关系的比划和乐学描述。重温杨荫浏、黄翔鹏、袁静芳等前辈学者注重细节、求真务实的治学理念和治学精神,改进目前虚而不实的学风,真正提高中国传统音乐音阶调式理论的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商音阶 锣鼓杂戏 劝善调 盲人说书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笙管乐的乐律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景蔚岗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44,共3页
中国传统笙管乐泛指以中国传统乐器笙、笛、管、箫、筹等吹管乐器为主干乐器,辅以丝弦和打击乐器组合演奏,兼容声乐和器乐的综合性表演形式,至今广泛流布在中国大陆北部地区佛教法事、道教法事、民间音乐会、雅集型乐社演奏活动中,... 中国传统笙管乐泛指以中国传统乐器笙、笛、管、箫、筹等吹管乐器为主干乐器,辅以丝弦和打击乐器组合演奏,兼容声乐和器乐的综合性表演形式,至今广泛流布在中国大陆北部地区佛教法事、道教法事、民间音乐会、雅集型乐社演奏活动中,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少有的贯通古今数千年传承不断的重要乐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吹管乐器 律学研究 传统乐器 演奏活动 乐器组合 表演形式
原文传递
笙管乐与鼓乐的系属分类及乐种冠名的从俗原则 被引量:1
4
作者 景蔚岗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2,共8页
本文回顾了20世纪下半叶笙管系乐种研究与乐种冠名的大致情况,针对现行乐种分类法把笙管系乐种和鼓乐系乐种两个完全不同的乐种类型都划入鼓吹乐类型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要解决好传统乐种现行分类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首先对各类乐种... 本文回顾了20世纪下半叶笙管系乐种研究与乐种冠名的大致情况,针对现行乐种分类法把笙管系乐种和鼓乐系乐种两个完全不同的乐种类型都划入鼓吹乐类型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要解决好传统乐种现行分类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首先对各类乐种的文化渊源、历史演变、乐律学规律进行全面扎实的基础性研究,只有把乐种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了,乐种的系属分类和冠名就有了可靠依据。在基础性研究尚不到位的情况下,乐种冠名从俗应作为第一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笙管乐 鼓乐 鼓吹乐 系属分类 乐种冠名
原文传递
山西民间吹打乐申论 被引量:12
5
作者 景蔚岗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35,共8页
从音乐的曲体结构和乐器配置区分民间鼓乐和吹打乐 ,有其方法上的局限性。山西民间约定成俗的吹打乐和鼓乐的区分标准是 :1 乐人出身 ,2 乐班历史 ,3 音乐功能。本文从山西民间吹打乐的历史、吹打乐与鼓乐的区分、吹打乐的演出活动。
关键词 山西 乐种研究 吹打乐 彭乐 乐种特征 民间音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