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除脂祛湿生发丸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普娟 马云淑 +3 位作者 张贵华 梅佳华 高家菊 叶建州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9期82-86,共5页
目的建立除脂祛湿生发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方中菟丝子、枸杞子、生地黄、当归、茯苓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菟丝子、当归指标性成分金丝桃苷和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Eclipse Plus C_(18)柱(250 mm×... 目的建立除脂祛湿生发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方中菟丝子、枸杞子、生地黄、当归、茯苓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菟丝子、当归指标性成分金丝桃苷和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为Eclipse Plus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2∶78,V/V,金丝桃苷)和甲醇-1%醋酸溶液(25∶75,V/V,阿魏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金丝桃苷)和316 nm(阿魏酸),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108丸剂项下规定,检查制剂的性状、重量差异、水分、溶散时限。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特征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金丝桃苷、阿魏酸进样量分别在0.021~0.270μg和0.016~0.4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1,1.0000,n=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0%和101.19%,RSD分别为2.07%和1.38%(n=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0%;3批样品平均含量分别为0.2231 mg/g和0.0895 mg/g。3批样品的性状、重量差异(2.55%)、水分(7.30%)、溶散时限(4.52 min)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规定。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除脂祛湿生发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脂祛湿生发丸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新时代党建质量的理论指导及实践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普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70-74,共5页
党的建设质量决定了党"伟大工程"的价值和意义。各级党组织要想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就必须要以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根本,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通过科学长效性的制度化管理方式来逐步实现党建工作的各... 党的建设质量决定了党"伟大工程"的价值和意义。各级党组织要想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就必须要以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根本,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通过科学长效性的制度化管理方式来逐步实现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文章在论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集中阐明了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的四大关键和三项要求,倡导构建以服务人民为主轴的党建质量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理论研究 实践价值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皮给药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普娟 高家菊 +1 位作者 梅佳华 马云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7期890-893,896,共5页
心血管疾病(CVD)是我国一种高发性疾病,其治疗药物多为化学药,不良反应较多。同时,心血管药物传统给药方式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患者依从性较差;其静脉注射的临床用药剂量大、安全性低。透皮给药系统(TDDS)具有给药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心血管疾病(CVD)是我国一种高发性疾病,其治疗药物多为化学药,不良反应较多。同时,心血管药物传统给药方式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患者依从性较差;其静脉注射的临床用药剂量大、安全性低。透皮给药系统(TDDS)具有给药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将药物靶向输送至患者的心血管病变部位,能使药物治疗CVD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因此,TDDS可为CVD的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TDDS在CVD治疗中的必要性及其应用现状,旨在为TDDS在CVD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透皮给药系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进”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普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5-27,共3页
大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管理视角出发,探析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进",即"进公寓""进社团"和"进网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 大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管理视角出发,探析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进",即"进公寓""进社团"和"进网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三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企业“营改增”之后税务筹划与税收风险防控 被引量:2
5
作者 普娟 《现代国企研究》 2017年第8期27-,共1页
文章主要对"营改增"实施以后,建筑企业降低税收风险率的对策进行研究,具体是结合现阶段大多数建筑企业税负压力繁重、核算体系发生巨大变化等实况,提出了有效应用国家优惠政策,增强对企业建筑项目管理能力等对策,希望建筑企业... 文章主要对"营改增"实施以后,建筑企业降低税收风险率的对策进行研究,具体是结合现阶段大多数建筑企业税负压力繁重、核算体系发生巨大变化等实况,提出了有效应用国家优惠政策,增强对企业建筑项目管理能力等对策,希望建筑企业在"营改增"环境下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企业 “营改增” 税收风险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的影响因素及合理应对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普娟 《现代国企研究》 2017年第4期18-,共1页
近年来,建筑企业的营改增政策正在不断实施,而税负问题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文章重点分析了建筑企业营改增税负增加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建筑企业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建筑企业 营改增 税负增加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创新途径之研究论述
7
作者 普娟 《现代国企研究》 2017年第6期33-,共1页
文章主要对国有建筑改革创新的路径进行研究,具体是结合现阶段国内众多建筑企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管理水平与建筑企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等实况,提出了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企业项目管理体制等对策。希望上述路径的践行,帮助国有建筑企业获... 文章主要对国有建筑改革创新的路径进行研究,具体是结合现阶段国内众多建筑企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管理水平与建筑企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等实况,提出了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企业项目管理体制等对策。希望上述路径的践行,帮助国有建筑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建筑企业 改革创新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J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茂春 刘亮 +4 位作者 普娟 陈慧 刘学良 徐斌 郑晓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0-475,共6页
目的目前载脂蛋白J(Apo J)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携带载脂蛋白J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通过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 EGFP-N1-Apo J... 目的目前载脂蛋白J(Apo J)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携带载脂蛋白J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通过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 EGFP-N1-Apo J转染BMSCs。将96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po J/BMSCs组、BMSCs组和对照组,通过"二次注血法"制作大鼠脑出血(ICH)模型,造模成功后24 h分别移植等体积转染Apo J基因的BMSCs悬液、BMSCs悬液和等渗盐水至3组大鼠脑出血部位。在移植后1、3、5、7d的不同时间点,利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 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补体C3表达的差异。结果 3组大鼠移植后1 d的m 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3、5、7 d时Apo J/BMSCs组的m Nss评分[(8.13±0.99、6.75±1.04、5.63±0.52)分]显著低于BMSCs组[(9.25±1.28、8.50±1.41、7.00±0.54)分]和对照组[(10.88±0.84、9.75±0.89、7.88±1.25)分],且BMSC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po J/BMSCs组1、3、5、7 d脑组织含水量[(78.17±0.82)%、(78.68±0.55)%、(77.00±0.58)%、(75.89±0.46)%]显著低于同时间点BMSCs组[(78.83±0.56)%、(79.12±0.26)%、(78.13±0.46)%、(76.86±0.29)%]和对照组[(80.38±0.35)%、(81.47±0.26)%、(79.74±0.41)%、(78.44±0.44)%],其中BMSC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po J/BMSCs组1、3、5、7 d的C3表达(0.096±0.011、0.083±0.005、0.064±0.009、0.045±0.007)较BMSCs组(0.212±0.014、0.164±0.013、0.105±0.010、0.091±0.004)和对照组(0.440±0.006、0.604±0.011、0.333±0.010、0.141±0.003)显著下调(P<0.05),其中BMSCs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po J可通过抑制补体激活介导的继发性脑损伤,减轻脑水肿,从而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J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出血 脑含水量 神经功能评分 补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果油纳米柔性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梅佳华 普娟 +4 位作者 高家菊 郝佳旭 范晓 查丽春 马云淑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51-1456,共6页
目的:制备草果油纳米柔性脂质体,考察其性质及体外透皮行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草果油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草果油纳米柔性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利用透皮扩散试... 目的:制备草果油纳米柔性脂质体,考察其性质及体外透皮行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草果油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草果油纳米柔性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利用透皮扩散试验仪考察其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结果:草果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草果粗粉中加12倍量水,浸泡3 h,提取4 h,提取含量为2 mL/100 g;通过优选制得的草果油纳米柔性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8.04±0.08 nm(n=3),PDI为0.266±0.130(n=3),Zeta电位(-48.59±0.16)mV(n=3)。体外经皮渗透结果显示,草果油纳米柔性脂质体相比草果油具有更高的累积渗透量。结论:该草果油提取工艺及其纳米柔性脂质体制备工艺方便科学、稳定可行,且能够增加草果油的经皮渗透,是一种良好的经皮给药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油 Box-Behnken响应面 脂质体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药子抗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杏倩 田璟 +3 位作者 梅佳华 普娟 高家菊 马云淑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24-230,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筛查白药子化学成分及其抗肺癌的研究报道,阐释白药子生物碱成分治疗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合适的活性成分,使用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抗肺癌相关靶点。利用PP...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筛查白药子化学成分及其抗肺癌的研究报道,阐释白药子生物碱成分治疗肺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合适的活性成分,使用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抗肺癌相关靶点。利用PPI数据库构建白药子和肺癌交集的靶标,并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的网络关系图,以活性成分为配体,用CB-Dock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通过DAVID数据库对活性成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白药子抗肺癌主要涉及6种活性化合物、88种潜在靶点、20种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其中以铵离子结合受体、神经递质受体等为主要候选靶点,以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和多巴胺能神经突触进行网状综合调节为白药子抗肿瘤的主要调节机制。结论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构成白药子抗肺癌“多种化合物、多种靶点和多种途径”的网络,为进一步阐明白药子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药子 肺癌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炮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鹏辉 高家菊 +3 位作者 普娟 蔡俊飞 侯安国 马云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01-105,共5页
高良姜是一味著名南药,也是常见的药食同源药材,临床应用广泛。该文通过查阅有关高良姜炮制的历代医家典籍、国家及地方炮制标准与现代研究文献,对高良姜的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研究,炮制前后变化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进行整理,总... 高良姜是一味著名南药,也是常见的药食同源药材,临床应用广泛。该文通过查阅有关高良姜炮制的历代医家典籍、国家及地方炮制标准与现代研究文献,对高良姜的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研究,炮制前后变化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进行整理,总结高良姜相关炮制研究,分析其发展方向,为高良姜的临床合理用药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炮制方法 历史沿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针经皮给药系统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佳旭 范晓 +3 位作者 查丽春 梅佳华 普娟 马云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00-107,共8页
微针经皮给药系统是通过尖锐针体刺破皮肤角质层,使药物高效进入皮肤的一种新型无痛、微创给药系统。微针经皮给药不仅保有传统经皮给药的优点,且可以克服传统经皮给药系统难以使亲水性或大分子物质透过皮肤的缺点。近年来微针经皮给药... 微针经皮给药系统是通过尖锐针体刺破皮肤角质层,使药物高效进入皮肤的一种新型无痛、微创给药系统。微针经皮给药不仅保有传统经皮给药的优点,且可以克服传统经皮给药系统难以使亲水性或大分子物质透过皮肤的缺点。近年来微针经皮给药系统发展十分迅速,已由最初的固体微针发展成现今固体微针、空心微针、涂层微针、可溶性微针及水凝胶微针5类。目前微针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治疗癌症、接种疫苗、治疗糖尿病、汲取组织间液用于临床检测、治疗皮肤病及美容等多个方面。微针近年来在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文章简要概述了微针的分类、组成材料、常见用途。此外,还对微针目前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经皮给药 材料 应用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透皮贴剂小儿临床用药规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梅佳华 高家菊 +1 位作者 普娟 马云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53-57,共5页
因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发育特点和药物动力学特性,不同年龄的儿童对于药物的安全性阈值各不相同,中药经皮给药制剂能够随时停止给药,改善儿童用药安全性阈值不同等问题,因此在儿童中具有广泛应用。且与传统口... 因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发育特点和药物动力学特性,不同年龄的儿童对于药物的安全性阈值各不相同,中药经皮给药制剂能够随时停止给药,改善儿童用药安全性阈值不同等问题,因此在儿童中具有广泛应用。且与传统口服制剂相比,中药透皮贴剂能克服口服给药带来的肝脏首过消除、较难保持血药浓度等缺点,同时具有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等优势,应用于儿童能够显著性增加用药依从性,避免儿童用药超说明书现象的发生。近年来,中药透皮贴剂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疾病的治疗且疗效确切,其中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占比超过50%,消化系统次之,主要应用于肺炎、腹泻、哮喘和厌食症等疾病的治疗。经过查阅文献,对近10年间中药透皮贴剂在儿科临床疾病治疗中的用药规律进行综述,为临床推广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皮贴剂 中药 小儿疾病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风藤碱血液和关节在体微透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晓 查丽春 +4 位作者 郝佳旭 普娟 梅佳华 高家菊 马云淑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4-948,共5页
目的建立青风藤碱血液和关节在体微透析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青风藤碱体外回收率和传递率为指标,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灌流液的体积流量和青风藤碱的质量浓度对回收率和传递率的影响,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佳体积流量;采... 目的建立青风藤碱血液和关节在体微透析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青风藤碱体外回收率和传递率为指标,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灌流液的体积流量和青风藤碱的质量浓度对回收率和传递率的影响,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佳体积流量;采用减量法,测定血液和关节探针在大鼠体内微透析的传递率,并考察其在10 h内的稳定性。结果青风藤碱血液和关节探针体外回收率和传递率随着灌流液体积流量(1.0、1.5、2.0、2.5、3.0μL·min^(-1))的增大而降低;体积流量为1.0μL·min^(-1),青风藤碱质量浓度为5、10、15、20μL·mL^(-1)时,回收率和传递率稳定且基本一致,说明质量浓度对微透析探针的回收率和传递率影响较小,可以用减量法的传递率代替增量法的回收率;青风藤碱血液和关节探针在大鼠体内10 h的传递率保持相对稳定,分别为(55.94±2.23)%、(33.74±1.34)%。结论建立的青风藤碱血液和关节微透析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青风藤碱大鼠血液和关节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风藤碱 微透析 血液 关节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茂春 郑晓梅 普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99例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30例同期无心脑血管疾病,并经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无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99例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30例同期无心脑血管疾病,并经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无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纳入者的外周血MPV水平,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按病变程度将观察组分为IMT正常组、IMT轻度狭窄组、IMT中重度狭窄组;根据头颅CT或MRI提示的梗死面积大小将观察组分为小面积、中等面积、大面积脑梗死组。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亚组间MPV水平的差异,并分析MPV与IMT及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外周血MPV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组外周血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MPV与IMT值呈正相关(r=0.331,P=0.000),MPV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386,P=0.000);ROC曲线显示MPV对急性脑梗死的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682,最佳界值是11.45,敏感度为41.4%,特异性为86.7%。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MPV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且对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J基因修饰的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C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茂春 刘亮 +4 位作者 普娟 陈慧 徐斌 刘学良 郑晓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64-1369,共6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J(Apo J)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补体3(C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并纯化大鼠BMSCs,利用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 EGFP-N1-Apo J转染BMSCs。建立大鼠尾状核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J(Apo J)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补体3(C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并纯化大鼠BMSCs,利用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 EGFP-N1-Apo J转染BMSCs。建立大鼠尾状核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Apo J/BMSCs组、BMSCs组和NS组,每组24只,三组分别于建模后24 h在脑出血部位移植等体积转染Apo J基因的BMSCs悬液、BMSCs悬液、生理盐水,各组再根据移植后喂养时间不同分为1、3、5、7 d 4个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分别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C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应用全骨髓贴壁法成功分离、培养出活性及纯度较高的BMSCs,携带Apo J基因的BMSCs能够表达外源性Apo J。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NS组和BMSCs组比较,Apo J/BMSCs组各时间点C3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且BMSCs组亦低于NS组(P<0.05)。结论Apo J基因修饰的BMSCs能明显下调C3的表达,证实Apo J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补体激活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J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出血 补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抗心律失常离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查丽春 范晓 +4 位作者 郝佳旭 普娟 曾鹏辉 高家菊 马云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50,I0015,I0016,共12页
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BIAs)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中的一类,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可分为小檗碱(Berberine, BBR)和原小檗碱类、阿朴菲类、苄基四氢异喹啉类、普罗托品类、双苄基异喹啉类等。此类生物碱来源中... 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BIAs)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中的一类,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可分为小檗碱(Berberine, BBR)和原小檗碱类、阿朴菲类、苄基四氢异喹啉类、普罗托品类、双苄基异喹啉类等。此类生物碱来源中药及中药组方在治疗心悸、怔忡、厥证、胸痹等心血管相关疾病方面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现代研究表明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活性,从中药中开发抗心律失常单体活性成分,毒性、不良反应更清楚,开发成本更低。基于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复杂的特点,通过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在临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大多属于单离子通道阻滞剂,具有致心律失常风险,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可通过影响Na+、K+、Ca2+多条离子通道、抗炎及氧化应激途径达到治疗多种心律失常的目的,极具开发前景。通过查阅、整理近40年的国内外文献,结合中医药理论对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抗心律失常离子机制进行总结,可为开发安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 心律失常 离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香果健消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梅佳华 田璟 +3 位作者 孙杏倩 高家菊 普娟 马云淑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3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香果健消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和基因与化学... 目的:探讨香果健消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和基因与化学物质相互作用预测数据库(STITCH)检索,以及文献挖掘收集香果健消片配方中草果、木香、蜘蛛香的有效成分与潜在靶点,借助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预测IBS作用靶点,通过VENNY平台得到IBS与中药有效成分的共同作用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平台筛选人类且置信度高于0.4的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互作网络图,通过R软件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B-Dock数据库对中药治疗IBS的核心靶点与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通过筛选得到有效活性成分草果8个,木香7个,蜘蛛香3个,IBS相关靶点2027个,中药与IBS共同靶点73个,主要通过作用于TP53基因、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胱天蛋白酶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关键基因参与调控肿瘤坏死因子、Hepatitis B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IBS的作用。与关键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是表儿茶素和橙皮苷。结论:草果、木香、蜘蛛香3药配方治疗IBS的主要药效物质及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印证了香果健消片多成分、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草果 木香 蜘蛛香 香果健消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文献探讨异喹啉类生物碱抗肝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杏倩 蔡俊飞 +2 位作者 高家菊 普娟 马云淑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1期122-130,共9页
探索五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抗肝癌的作用机制。借助TCMSP、String、venny数据库与WebGestalt在线分析软件获取靶点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基因本体(GO)、基因相互作用(KEGG)功能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同时查阅文献并进... 探索五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抗肝癌的作用机制。借助TCMSP、String、venny数据库与WebGestalt在线分析软件获取靶点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PI)、基因本体(GO)、基因相互作用(KEGG)功能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同时查阅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得到小檗碱型中的小檗碱、双苄基类生物碱的粉防己碱、苯菲啶喹啉类的血根碱、吗啡烷类中的青藤碱和吡咯菲里啶中的石蒜碱等几种常见的生物碱,根据结构作用机制阐述每一类代表性异喹啉类生物碱治疗肝癌的潜力及抗肝癌作用机制。五个活性成分共筛选得到52个作用靶标如p53(抑癌基因)、NCOA2(核受体共激活剂2)、IL-2(白介素2),主要涉及钙离子信号通路、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等通路。通过网络药理学和文献收集证实异喹啉类生物碱可能参与调控PI3K-Akt通路等,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对肝癌产生治疗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异喹啉类生物碱抗肝癌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喹啉类生物碱 肝癌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腰椎开放手术中血液管理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阳正昌 马刚 +3 位作者 罗效萍 刘晶晶 普娟 杨海涛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腰椎开放手术中血液管理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0月开展的62例腰椎融合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手术前后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HCT和HGB、患者住院时间、拔引流管...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腰椎开放手术中血液管理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0月开展的62例腰椎融合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手术前后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HCT和HGB、患者住院时间、拔引流管时间的差异。结果手术出血量、手术中异体输血量、自体血回收、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总引流量、理论失血量、术后HGB变化值、术后HCT变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使用一次氨甲环酸与术中使用2次氨甲环酸,术后总引流量、理论失血量、术后HGB变化值、术后HCT变化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统计,研究组病例中无下肢深静脉及肺栓塞发生。结论氨甲环酸术前及术中静脉滴注在腰椎融合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控制失血量、减少血液丢失、在促进患者加速康复具有非常重要临床意义,并不增加血栓发生的意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腰椎退行性病变 腰椎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