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厚煤层含夹矸顶煤综放覆岩移动规律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磊 王蒙 +2 位作者 任玉琦 王佳源 易蔚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3,共9页
针对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时,夹矸分布不均、顶煤夹矸强度较大等引起的顶煤冒放块度大、顶煤冒放性差的问题,以大同矿区塔山矿8230工作面3-5#特厚煤层赋存条件作为背景,采用相似模拟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特厚煤层含夹矸顶煤综放开采... 针对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时,夹矸分布不均、顶煤夹矸强度较大等引起的顶煤冒放块度大、顶煤冒放性差的问题,以大同矿区塔山矿8230工作面3-5#特厚煤层赋存条件作为背景,采用相似模拟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特厚煤层含夹矸顶煤综放开采夹矸与顶板破断对覆岩移动规律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综放工作面推进至64m与92m时,直接顶与基本顶依次发生初次来压;直接顶与基本顶初次来压时的支承压力峰值分别达到940.51MPa和1027.86MPa,来压结束后,支承压力瞬间下降至最低点,分别为626.81MPa和702.96MPa。同时,含夹矸顶煤在放煤期间,由于夹矸强度较大易形成“短悬臂梁”结构,会发生与直接顶或基本顶相类似的周期破断从而带动直接顶与基本顶的同步破断,造成局部来压显现剧烈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工作面的开采安全与生产效率。顶煤夹矸形成的“短悬臂梁”结构的周期性破断,导致直接顶、基本顶形成的“悬臂梁”结构的长度依次增加,造成直接顶、基本顶周期同步来压。此外,顶煤夹矸越靠近顶煤且夹矸层越厚越容易产生“短悬臂梁”结构,“短悬臂梁”极限破断长度与岩性、夹矸层厚度成正比,与“短悬臂梁”结构上部煤层煤厚成反比。研究结果为与塔山矿类似的煤层赋存条件的矿井,以及其他煤层赋存条件的矿区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夹矸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相似模拟实验 顶煤运移规律 短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G-YOLOv5s的矿井人员装备检测算法研究
2
作者 易蔚勋 张磊 +3 位作者 陶虹京 王佳源 王蒙 郑玉鸿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21-25,共5页
为了解决矿井人员装备检测算法中存在的精度低、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模型的EG-YOLOv5s模型。在骨干网络中引入ECA注意力机制,以突出目标的重要特征。使用GIOU作为损失函数,提高了目标定位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改... 为了解决矿井人员装备检测算法中存在的精度低、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模型的EG-YOLOv5s模型。在骨干网络中引入ECA注意力机制,以突出目标的重要特征。使用GIOU作为损失函数,提高了目标定位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优于YOLOv5s模型,准确率提升5.6%,均值平均精度提升3.6%,检测实时性达到了106.3 fra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人员装备检测 目标检测 EG-YOLOv5s网络模型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