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平原黄鳝苗种开口饵料探究
1
作者 余康泉 马腾 +1 位作者 杨代勤 易提林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5期169-171,共3页
随着黄鳝养殖产业规模的扩大,黄鳝苗种的成活率及生长率愈发重要。而黄鳝苗种的开口饵料作为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已然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因此,系统地研究整理黄鳝苗种的开口饵料对保证黄鳝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 随着黄鳝养殖产业规模的扩大,黄鳝苗种的成活率及生长率愈发重要。而黄鳝苗种的开口饵料作为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已然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因此,系统地研究整理黄鳝苗种的开口饵料对保证黄鳝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黄鳝苗种的开口饵料种类进行了探究,旨在促进黄鳝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开口饵料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与斑鳜杂交F_1代食性驯化及主要形态性状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进 梁旭方 +5 位作者 易提林 窦亚琪 王乾 余锐 符云 叶卫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对翘嘴鳜(♀)和斑鳜(♂)杂交F1代进行程序性的驯化,挑选出易驯化和不易驯化的2组。采用一维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易驯化和不易驯化杂交鳜的形态差异;对易驯化杂交鳜全长、体长、体宽、体高、吻长、头长、眼径、眼间距、尾长、尾... 对翘嘴鳜(♀)和斑鳜(♂)杂交F1代进行程序性的驯化,挑选出易驯化和不易驯化的2组。采用一维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易驯化和不易驯化杂交鳜的形态差异;对易驯化杂交鳜全长、体长、体宽、体高、吻长、头长、眼径、眼间距、尾长、尾柄高、尾柄长和体质量等12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所选易驯化杂交鳜F1代体长、体高和眼径3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达0.435;所选3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r2=0.949,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质量为依变量(Y),体长(X2)、体高(X4)和眼径(X7)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15.527+0.127 X2+0.344 X4+0.903 X7。试验结果说明,翘嘴鳜和斑鳜杂交F1代存在易驯化和不易驯化个体的食性分化;用体长、体高和眼径估计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易驯化杂交鳜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鳜 食性驯化 形态性状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进 梁旭方 +4 位作者 郭小泽 易提林 窦亚琪 王乾 骆小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对不同月龄的3个翘嘴鳜群体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等9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测量形态性状与体质量... 对不同月龄的3个翘嘴鳜群体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等9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测量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全长和体高等对体质量的回归系数在3个群体中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建立3个群体不同月龄的回归方程。剔除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形态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全长和体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随着月龄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全长和体高的综合决定系数变化不大,说明全长和体高是影响翘嘴鳜早期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体质量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不同月龄性状的主成分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窦亚琪 梁旭方 +4 位作者 易提林 张进 田昌绪 骆小年 孙龙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6-1124,共9页
为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早期阶段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征,并判定其最佳生长季节体格与月龄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6月龄翘嘴鳜的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质量等9个性... 为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早期阶段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征,并判定其最佳生长季节体格与月龄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6月龄翘嘴鳜的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质量等9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各月龄各性状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各月龄体质量、全长、体长和体高之间显著相关,眼径与其他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较小;各月龄第一主成分始终指向翘嘴鳜的生长发育情况,第二主成分有所不同,2~4月龄指向眼睛发育情况,5和6月龄分别指向头部发育和尾部发育情况。通过建立判别式来判断错过最佳生长季节翘嘴鳜的体格与大小相符的月龄,判别结果表明,总的判别准确率为98.87%。翘嘴鳜早期阶段的体长(L)–体质量(W)关系式为: W=2.58×10–2L2.9985(R2=0.994),表明翘嘴鳜早期生长属于等速生长。本研究证明了体质量、体长和体高是影响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最重要的性状指标,建立了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的判别式,发现了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为等速生长,为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形态性状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3个养殖群体经济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余锐 梁旭方 +3 位作者 易提林 张进 骆小年 王乾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1-515,共5页
测量了1、2月龄广东、湖南和湖北鳜鱼3个养殖群体的各性状指标,分析了2月龄鳜鱼全长、体长等主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性,并对鳜鱼3个养殖群体的mtDNA控制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形态-体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全长—体质量、体长—体... 测量了1、2月龄广东、湖南和湖北鳜鱼3个养殖群体的各性状指标,分析了2月龄鳜鱼全长、体长等主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性,并对鳜鱼3个养殖群体的mtDNA控制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形态-体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全长—体质量、体长—体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r>0.9,P<0.01)。对鳜鱼3个养殖群体经济性状的比较结果显示,长江中游鳜鱼养殖群体的体长和体高日增长率均比广东鳜鱼养殖群体高。采用特异性引物对鳜鱼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得到3个地区鳜鱼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全序列(830~834bp)。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鳜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广东鳜鱼养殖群体高。因此,与广东鳜鱼养殖群体相比,长江中游群体具有更高的养殖经济价值和育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经济性状 相关系数 MTDNA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食水平对翘嘴鳜幼鱼体组成、生长、排粪、排泄及氮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乾 梁旭方 +4 位作者 刘奕鸿 蒋浩 刘沫洋 易提林 张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4,共6页
利用生物能量学的方法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幼鱼(初始体质量2.52~3.79 g,平均体质量3.11 g)在不同摄食水平(饥饿、1%、2%、3%、4%、饱食)下的体组成、生长、排泄、排粪及氮收支,建立生长、氮排泄、排粪与摄食水... 利用生物能量学的方法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幼鱼(初始体质量2.52~3.79 g,平均体质量3.11 g)在不同摄食水平(饥饿、1%、2%、3%、4%、饱食)下的体组成、生长、排泄、排粪及氮收支,建立生长、氮排泄、排粪与摄食水平的回归方程。试验水温为26.5~28.0℃,平均水温27.3℃。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鱼体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灰分含量呈降低趋势。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食物转化效率呈增大趋势,吸收效率略微增加,特定生长率呈线性增长趋势。排泄氮(UN)、粪便氮(FN)随着摄食水平增加显著增加,排泄氮、粪便氮与摄食水平(LR)的关系可分别用回归方程描述为:UN=0.449 6LR+0.097 9,FN=0.078 1LR+0.019 2。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用于生长的氮所占比例呈增大趋势,排泄氮和粪便氮比例呈减少趋势,饱食时的氮收支方程为:100CN=45.20GN+7.46FN+47.34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幼鱼 摄食水平 体组成 生长 排粪 排泄 氮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鳜养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骆小年 梁旭方 +5 位作者 周怡 袁勇超 易提林 田昌绪 杨敏 张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2,共7页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又名石鳜、岩鳜、鳌花、花鲫子,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素有“淡水石斑”之美誉,深受国内及韩国、新加坡等地消费者欢迎,是我国重要淡水出口创汇鱼类之一。
关键词 斑鳜 生物学特性 人工繁殖 人工养殖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分养策略对翘嘴鳜幼鱼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方刘 梁旭方 +5 位作者 郭小泽 易提林 李娇 孙龙芳 骆小年 沈丹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为了解早期多级分养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的生长及水质影响,用网箱将翘嘴鳜幼鱼在不同培育密度(1000,1500,2000尾/m2)下进行连续三级筛选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各密度组鳜幼鱼的生长速度存在差异,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鱼体生长速度... 为了解早期多级分养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的生长及水质影响,用网箱将翘嘴鳜幼鱼在不同培育密度(1000,1500,2000尾/m2)下进行连续三级筛选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各密度组鳜幼鱼的生长速度存在差异,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鱼体生长速度降低;存活率在中等密度(1500尾/m2)组最高;在鱼苗3 cm之后,水体氨氮含量显著性升高。结果表明,三级分养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苗种规格整齐度;使存活率显著性提高。鱼种在幼鱼早期生长速度快,需注意此阶段的营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幼鱼 多级分养 生长 存活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斑鳜杂交子代F_1及其自交子代F_2胚胎发育的研究及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袁勇超 梁旭方 +4 位作者 田昌绪 严伟 蔡文静 窦亚琪 易提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920-4923,共4页
利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杂交子代F1及F1的自交子代F2,并对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后代F1和F1自交后代F2的胚胎和胚后发育进行了初步观察与比较,并采... 利用人工催产、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杂交子代F1及F1的自交子代F2,并对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后代F1和F1自交后代F2的胚胎和胚后发育进行了初步观察与比较,并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翘嘴鳜、斑鳜及其正交子代F1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翘嘴鳜卵径为(1.09±0.05) mm,正交F1雌鱼卵径为(1.26±0.05)mm、F2卵径(1.19±0.04) mm,显著小于斑鳜的卵径(1.83±0.09) mm (P< 0.05).翘嘴鳜受精卵在水温23.4-25.1℃经过46 h孵化破膜,F1受精卵在水温23.1-24.8℃经过49 h孵化破膜,F2受精卵在22.6-24.5℃经过51h孵化破膜,斑鳜受精卵在水温23.5-25.7℃经过107 h孵化破膜.翘嘴鳜、斑鳜、F1和F2初孵仔鱼大小分别为(4.06±0.50) mm、(4.58±0.30) mm、(4.21±0.30) mm和(4.14±0.20) mm.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根据DNA带型的不同可以成功鉴别出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子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杂交 微卫星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关山羊促卵泡素β受体(FSHβ)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提林 赵素梅 +1 位作者 程美玲 高士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9-644,共6页
采用RT-PCR方法从马关山羊垂体组织中克隆FSHβ基因,分析其序列特征与组织表达量,并对其表达量与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FSHβ基因mRNA全长为583 bp,包含一个390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9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GU3590... 采用RT-PCR方法从马关山羊垂体组织中克隆FSHβ基因,分析其序列特征与组织表达量,并对其表达量与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FSHβ基因mRNA全长为583 bp,包含一个390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9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GU359044.1)。马关山羊与云岭黑山羊和波尔山羊FSHβ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同源性分别为99.2%和98.7%。与云岭黑山羊相比,马关山羊FSHβ基因的编码区存在3处突变,分别为第10,26,343碱基处;与波尔山羊相比,该基因编码区存在5处突变,分别为第10,26,151,343,360碱基处,以上密码子突变均为错义突变。序列进化树分析显示,马关山羊FSHβ蛋白与波尔山羊和云岭黑山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次是牛、猪、人和鼠。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马关山羊FSHβ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云岭黑山羊(P<0.01),且表达量与产羔数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为0.973 2,0.954 4,0.947 1。本文为深入研究马关山羊产羔性状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FSHΒ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人工雌核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锐 梁旭方 +3 位作者 张进 易提林 符云 叶卫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7,共4页
采用紫外线照射灭活精子,经冷休克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进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育种。灭活翘嘴鳜精子,紫外线照射剂量80 mJ/cm2是最佳的辐射剂量。冷休克结果表明,在0~3℃冰水下,冷休克起始时间为授精后3~7 ... 采用紫外线照射灭活精子,经冷休克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进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育种。灭活翘嘴鳜精子,紫外线照射剂量80 mJ/cm2是最佳的辐射剂量。冷休克结果表明,在0~3℃冰水下,冷休克起始时间为授精后3~7 min均有效,以5 min为最适;冷休克持续时间10-50 min均有效,以30 min最佳。综合以上两项因素,授精5 min后,休克时间持续30 min组的原肠胚存活率和孵化率均为最高,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此时雌核发育率最高,达到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雌核发育 紫外线灭活 冷休克 二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开口饵料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姣 梁旭方 +6 位作者 方刘 易提林 许艳 孙龙芳 章文婧 霍达 钱艳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1-815,共5页
碳水化合物是水产饲料三大能源中最廉价的饲料能源,适当提高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节约饲料蛋白质和脂肪[1]。近20年来,关于鱼类糖营养的研究比较活跃,在糖的生理功能、鱼类对饲料糖的利用特点、影响因素和需求... 碳水化合物是水产饲料三大能源中最廉价的饲料能源,适当提高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节约饲料蛋白质和脂肪[1]。近20年来,关于鱼类糖营养的研究比较活跃,在糖的生理功能、鱼类对饲料糖的利用特点、影响因素和需求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饵料 糖代谢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养殖模式鲮鱼生长、水质及胃肠道饵料生物结构比较研究
13
作者 方刘 梁旭方 +5 位作者 李姣 易提林 许巧情 房进广 张进 杨章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43-148,共6页
通过分析定期施用发酵猪粪和不施肥两种养殖模式麦瑞加拉鲮鱼(Cirrhina mrigola)的生长、水质及胃肠道饵料生物结构,探索发酵粪肥在鲮鱼高密度养殖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适量的发酵粪肥投入池塘可以促进鲮鱼生长,肠道充塞度指标增加;... 通过分析定期施用发酵猪粪和不施肥两种养殖模式麦瑞加拉鲮鱼(Cirrhina mrigola)的生长、水质及胃肠道饵料生物结构,探索发酵粪肥在鲮鱼高密度养殖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适量的发酵粪肥投入池塘可以促进鲮鱼生长,肠道充塞度指标增加;投喂发酵粪肥可有效降低池塘水体氨态氮浓度,表明粪肥可以作为一种有机碳源补充,调节池塘水体碳氮平衡,促进异养细菌繁殖,但投喂粪肥池塘的悬浮固体物总量显著升高;投入粪肥池塘浮游动物枝角类数量显著性多于未投入粪肥的池塘,浮游植物藻类的数量也显著增加;投喂粪肥池塘的鲮鱼肠道内容物含量较未投喂粪肥的池塘呈现显著增加,鲮鱼肠道轮虫和原生动物数量在投入粪肥的池塘显著高于未投粪肥的池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鲮鱼 养殖模式 发酵粪肥 饵料生物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连续4代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郑荷子 易提林 +4 位作者 梁旭方 杨敏 田昌绪 张进 赵程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2,共5页
利用微卫鳜星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选育群体世代F1至F4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以长江中游野生翘嘴作为对照群体。结果显示:筛选出的7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实验群体中共检测到了149个等位基因;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 利用微卫鳜星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选育群体世代F1至F4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以长江中游野生翘嘴作为对照群体。结果显示:筛选出的7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实验群体中共检测到了149个等位基因;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逐代下降,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14下降到2.57,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405下降到0.22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702下降到0.424。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逐代增加(从0.345 4到0.751 7),遗传相似度逐代减小(从0.707 9到0.471 6),遗传分化指数逐代增大(从0.093 8到0.239 7)。结果表明,经过连续4代选育,部分位点的基因型逐渐趋向纯合,在多数位点上4代群体仍表现出较高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选育群体 微卫星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F_3~F_5群体选育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龙芳 李姣 +5 位作者 梁旭方 易提林 李彬 方刘 郭稳杰 窦亚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14-118,共5页
采用群体选育方法获得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F3、F4和F5子3代,通过与对照组生长性能对比评估翘嘴鳜选育效果。结果表明,选育组F3、F4和F5代的体重、体长、全长和体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51%、17.34%和20.79%... 采用群体选育方法获得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F3、F4和F5子3代,通过与对照组生长性能对比评估翘嘴鳜选育效果。结果表明,选育组F3、F4和F5代的体重、体长、全长和体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51%、17.34%和20.79%。各生长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选育组3代的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18.17%、16.37%和14.86%,体长变异系数分别为11.29%、9.47%和8.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3、F4和F5代的代均选育效应分别为3.8%、4.5%和4.2%,翘嘴鳜的选育效果明显,F3、F4和F5代的生长性能均有了显著性提高,个体的生长速度更加趋于一致。同时,F5代仍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可继续对其进行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选育效应 变异系数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分级筛选对加州鲈和乌斑(乌鳢♀×斑鳢♂)生长、成活率及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龙芳 梁旭方 +7 位作者 黄威 方刘 易提林 骆小年 李姣 余德光 谢骏 白俊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6-130,共5页
为了解早期分级筛选对加州鲈和乌斑的生长及水质影响,用网箱将加州鲈(3.15±0.12 cm)和乌斑鱼苗(1.59±0.08 cm)3次分级培养,每次分级将试验鱼按规格大小分成3个密度培养7 d。结果发现,经过21 d的分级培养,两种鱼体质量和全长... 为了解早期分级筛选对加州鲈和乌斑的生长及水质影响,用网箱将加州鲈(3.15±0.12 cm)和乌斑鱼苗(1.59±0.08 cm)3次分级培养,每次分级将试验鱼按规格大小分成3个密度培养7 d。结果发现,经过21 d的分级培养,两种鱼体质量和全长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乌斑成活率随着分级培养显著提高。加州鲈和乌斑的整齐度随分级显著提高,体长变异系数平均值却随分级下降,并且差异显著。经过分级培育,饲养水体中氨氮、总氮和亚硝酸水平显著升高,总磷指标也随分级升高,并且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早期分级培养有助于提高加州鲈和乌斑鱼体规格齐整性,并让乌斑的成活率提高21.92%,但对加州鲈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 乌斑 分级培养 存活率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辅助提取荷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捷 李亚娜 +6 位作者 夏瑾瑾 闫普普 刘佳丽 郭利伟 杨小林 刘国平 易提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15-121,共7页
以荷叶为原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pH值、温度、液料比、复合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质量比1∶1)、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荷叶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五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荷叶多糖提取工艺,同时测定荷叶多糖对DPP... 以荷叶为原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pH值、温度、液料比、复合酶添加量(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质量比1∶1)、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荷叶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五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荷叶多糖提取工艺,同时测定荷叶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工艺为pH7.0、温度52℃、液料比39∶1(mL/g)、复合酶添加量0.7%、提取时间116 min,多糖得率为3.26%,与预测值相符。荷叶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355、0.3312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多糖 工艺优化 复合酶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发酵饲料在水产应用中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志强 杨代勤 +1 位作者 易提林 裴梦婷 《河北渔业》 2023年第7期36-43,共8页
生物发酵饲料是由微生物代谢作用产生的一种饲料,具有营养丰富,价格低廉,能够降解原料中抗营养因子含量,改善饲料适口性,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生产性能等特点及功效。综述了生物发酵饲料的现状及其优势,饲料工艺以及... 生物发酵饲料是由微生物代谢作用产生的一种饲料,具有营养丰富,价格低廉,能够降解原料中抗营养因子含量,改善饲料适口性,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生产性能等特点及功效。综述了生物发酵饲料的现状及其优势,饲料工艺以及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饲料 抗营养因子 微生物发酵 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技术在黄鳝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从武 裴梦婷 +2 位作者 易提林 袁汉文 杨代勤 《河北渔业》 2021年第10期31-36,共6页
通过对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介绍,总结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研究、性别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
关键词 分子标记 黄鳝(Monopterus albus) 遗传多样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镜鲤邻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抗菌药物筛选
20
作者 王玲玲 杜苏兰 +4 位作者 侯天牧 雷连成 易提林 袁汉文 张付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45,共7页
为了确定引起湖北荆州某养殖场框镜鲤患病的病原,筛选出用于控制病原感染的抗菌药物和中药。从患病框镜鲤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QPB1,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特征进行鉴定,结合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并从39种中药中... 为了确定引起湖北荆州某养殖场框镜鲤患病的病原,筛选出用于控制病原感染的抗菌药物和中药。从患病框镜鲤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QPB1,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特征进行鉴定,结合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并从39种中药中筛选有抑菌效果的药物。结果显示,分离菌株QPB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类志贺邻单胞菌(MK397781.1)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79%;药敏试验表明QPB1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13种抗菌药物敏感,对红霉素、哌拉西林等7种抗菌药物耐药,并携带耐药基因tetA、tetM、sulⅠ、sulⅡ;中药抑菌试验表明,丁香、连翘、黄连等9种中药对QPB1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从患病框镜鲤中分离的优势菌株QPB1为类志贺邻单胞菌,其生物学特性、耐药基因型及抗菌药物的筛选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临床诊断和精准施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镜鲤 类志贺邻单胞菌 耐药基因 药物敏感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