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动态变形中的绝热剪切带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索涛 汪存显 +1 位作者 杭超 明璐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对材料动态变形中的绝热剪切带研究现状进行了大致的总结。从绝热剪切产生机理和失稳判据、剪切带内微观织构、实验技术研究与发展与数值模拟四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比较,认为热粘塑性本构关系应该考虑微观结构变化及材料的... 对材料动态变形中的绝热剪切带研究现状进行了大致的总结。从绝热剪切产生机理和失稳判据、剪切带内微观织构、实验技术研究与发展与数值模拟四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比较,认为热粘塑性本构关系应该考虑微观结构变化及材料的应力状态,才能够有效地分析微观结构变化对宏观变形局域化的影响;绝热剪切带内部组织结构和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仍旧存在不足,绝热剪切带微观组织的演化进程不够明确;数值模拟技术考虑的影响因素不够全面等。对绝热剪切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剪切 热粘塑性本构关系 演化进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及其胶粘剂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卫朋 郝壮 明璐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62,共5页
综述了环氧树脂(EP)及其胶粘剂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介绍了EP增韧方法[包括橡胶类弹性体增韧改性EP、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增韧改性EP、聚硅氧烷(PDMS)增韧改性EP、纳米粒子增韧改性EP和超支化聚合物(HBP)增韧改性EP等]及相关增韧机制。... 综述了环氧树脂(EP)及其胶粘剂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介绍了EP增韧方法[包括橡胶类弹性体增韧改性EP、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增韧改性EP、聚硅氧烷(PDMS)增韧改性EP、纳米粒子增韧改性EP和超支化聚合物(HBP)增韧改性EP等]及相关增韧机制。展望了今后EP及其胶粘剂的增韧改性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胶粘剂 增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微粉化双氰胺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郝壮 宁荣昌 +1 位作者 明璐 杨卫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3,共4页
采用微粉化处理过的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自制FH-1作为促进剂制备出一种可中温固化、具有一定潜伏性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通过偏光显微镜对比微粉化前后双氰胺在环氧中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微粉化双氰胺在环氧树脂中均匀分散且不会沉淀,... 采用微粉化处理过的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自制FH-1作为促进剂制备出一种可中温固化、具有一定潜伏性的环氧树脂固化体系,通过偏光显微镜对比微粉化前后双氰胺在环氧中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微粉化双氰胺在环氧树脂中均匀分散且不会沉淀,贮存期可达3个月以上。自制FH-1促进剂使得固化反应温度下降40~50℃。浇注体冲击强度为56.3kJ/m2,拉伸强度为91.4MPa,断裂伸长率为4.6%,固化体系具有较高的韧性。单向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湿态保持率在70%以上,树脂与纤维浸润性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粉化双氰胺 预浸料 韧性 湿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室温固化体系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卫朋 宁荣昌 +1 位作者 明璐 郝壮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26,共4页
以兼具引发剂和稀释剂功能的自制BH-1为固化剂,通过引入低黏度活性稀释剂,制备室温固化EP(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以EP/BH-1/活性稀释剂为基体、单向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制备相应的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w(BH-1)=4%时,EP浇铸体的室温... 以兼具引发剂和稀释剂功能的自制BH-1为固化剂,通过引入低黏度活性稀释剂,制备室温固化EP(环氧树脂)胶粘剂;然后以EP/BH-1/活性稀释剂为基体、单向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制备相应的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w(BH-1)=4%时,EP浇铸体的室温(25℃)凝胶时间约为8.5 h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30.9℃,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冲击强度为50.0 kJ/m2、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为0.075 GPa和2.80 GPa、弯曲强度和模量分别为0.136 GPa和3.02 GPa;当m(EP)∶m(BH-1)∶m(活性稀释剂)=100∶4∶10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0.984 GPa)和层间剪切强度(56.1 MPa)分别提高了26.4%和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室温固化 多功能固化剂 活性稀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化EP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郝壮 杨卫鹏 明璐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8,共5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中温固化环氧树脂(EP)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双氰胺、酸酐和咪唑等常用固化剂及其促进剂的固化机制,最后对EP中温固化体系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双氰胺 咪唑 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黏度环氧树脂室温固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卫朋 宁荣昌 +1 位作者 郝壮 明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0-123,132,共5页
用一种新的耐热型环氧树脂JEh-031研究了一种室温固化体系,通过凝胶化时间的测定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固化体系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活性稀释剂对浇铸体性能和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 phr固... 用一种新的耐热型环氧树脂JEh-031研究了一种室温固化体系,通过凝胶化时间的测定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固化体系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活性稀释剂对浇铸体性能和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 phr固化剂(GH-3)时,该固化体系在室温(25℃)下凝胶化时间为10 h;力学性能优异,拉伸强度91.4 MPa,拉伸模量4.0 GPa,弯曲强度176.9 MPa,弯曲模量3.5 GPa;玻璃化转变温度(Tg)144.7℃;添加5 phr活性稀释剂,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1 322.5 MPa,提高了39.3%,层间剪切强度69.3 MPa,提高了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室温固化 树脂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油、带水表面粘接技术研究
7
作者 郝壮 宁荣昌 +1 位作者 杨卫鹏 明璐 《粘接》 CAS 2012年第3期64-66,共3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快固丙烯酸酯胶粘剂,讨论了被粘表面存在的油、水以及水和油混合物对于粘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面抗剪切强度最高可达32.6MPa,比非油面提高4%~9%。此外,还对水中粘接堵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丙烯酸酯胶粘剂 双组分 油面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固化耐温200℃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文峰 宁荣昌 +2 位作者 赵为 马尔皮亚.乌拉依木 明璐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2,共4页
以高活性EP(环氧树脂)[即AFG-90(缩水甘油胺型EP)]为基体树脂、耐热的多官能度BTDA(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为固化剂和ME-1为叔胺类促进剂,制备了一种室温固化型耐高温EP胶粘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凝胶试验和热失重分析(... 以高活性EP(环氧树脂)[即AFG-90(缩水甘油胺型EP)]为基体树脂、耐热的多官能度BTDA(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为固化剂和ME-1为叔胺类促进剂,制备了一种室温固化型耐高温EP胶粘剂。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凝胶试验和热失重分析(TGA)法研究了该胶粘剂的固化反应特性和热性能,并探讨了a∶e[即n(酸酐基团)∶n(环氧基团)]比值、促进剂含量等对该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胶粘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并且可室温固化,其25℃时的凝胶时间为80 min,失重5%时的温度为311℃;当a∶e=0.80∶1、w(ME-1)=1.0%(相对于EP质量而言)时,该胶粘剂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其室温、200℃时的拉伸剪切强度(钢-钢)分别为21.86、18.5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胶粘剂 室温固化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缺陷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孟祥福 陈美玉 明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23-125,共3页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简称"RTM")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制品表面常常存在气孔、干斑和富树脂等缺陷,严重影响制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讨论了RTM制品表面气孔、干斑和富树脂等缺陷的形成机理,并分别从真空度、注射压力和注射流量3方面入手,...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简称"RTM")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制品表面常常存在气孔、干斑和富树脂等缺陷,严重影响制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讨论了RTM制品表面气孔、干斑和富树脂等缺陷的形成机理,并分别从真空度、注射压力和注射流量3方面入手,对比了不同工艺参数下复合材料制品表面缺陷状态。结果表明:采用真空辅助,低注射压力和小注射流量注射得到的复合材料制品缺陷数量较少,表面较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 工艺参数 缺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宇晨 明璐 刘延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33,37,共3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抗疲劳性能优、阻尼性能好和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中兵器和水下运载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耐海水腐蚀、电偶腐蚀、耐老化性能及在海洋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评估已经成...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抗疲劳性能优、阻尼性能好和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中兵器和水下运载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耐海水腐蚀、电偶腐蚀、耐老化性能及在海洋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评估已经成为舰艇及水中兵器复合材料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工作者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改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环境适应性的措施,以期对我国海洋环境下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耐腐蚀性 耐老化性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模具用树脂基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为 宁荣昌 +1 位作者 朱文峰 明璐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1,共5页
以自制改性咪唑为固化剂,酚醛型EP(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制备出复合材料模具用中温固化的耐高温EP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当w(改性咪唑)=4%(相对于EP质量而言)时,EP浇铸体的中温(80℃)凝胶时间约为50 min、冲击强度为12.8 kJ/m2、弯曲强度... 以自制改性咪唑为固化剂,酚醛型EP(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制备出复合材料模具用中温固化的耐高温EP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当w(改性咪唑)=4%(相对于EP质量而言)时,EP浇铸体的中温(80℃)凝胶时间约为50 min、冲击强度为12.8 kJ/m2、弯曲强度为125 MPa、弯曲模量为3.20 GPa和热变形温度为280℃,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满足复合材料模具中温固化高温使用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中温固化 耐高温 复合材料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龙混合酶最佳酶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静 顾正位 +3 位作者 史磊 黄志强 明璐 孙琪琪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30-32,共3页
研究天龙混合酶的最佳酶解工艺,使这一动物类中药得到更好的发展利用。选择"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加酶量"四个因素,设计L_(16)(4)~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以蛋白质水解度为指标,确定天龙混合酶的酶解最佳条件。正交试验得... 研究天龙混合酶的最佳酶解工艺,使这一动物类中药得到更好的发展利用。选择"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加酶量"四个因素,设计L_(16)(4)~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以蛋白质水解度为指标,确定天龙混合酶的酶解最佳条件。正交试验得A_4B_4C_4D_4的蛋白质水解度最高,由正交试验得到45℃下、pH值=8.5、培养时间5 h、加酶量2500U为最佳工艺,并确定影响程度大小: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解时间>加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龙 混合酶解 水解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塑料耐热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明璐 赵武学 +2 位作者 康凯尔 李菲菲 韩利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97-100,共4页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制品、农业、医疗和服装等众多领域,但是由于耐热性差、韧性差等缺点一直制约着聚乳酸的进一步发展。实现PLA的快速结晶,提高制品的... 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制品、农业、医疗和服装等众多领域,但是由于耐热性差、韧性差等缺点一直制约着聚乳酸的进一步发展。实现PLA的快速结晶,提高制品的耐热温度是研究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从结晶改性、共混改性、纳米填充改性和复合改性等四个方面综述国内外聚乳酸耐热改性技术,并对聚乳酸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可降解 耐热性 结晶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环氧树脂浇铸体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明璐 宁荣昌 +1 位作者 杨卫朋 郝壮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0,共4页
采用多官能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为基体,甲基四氢苯酐(MeTHPA)为固化剂,BH-1为促进剂,制备了环氧树脂浇铸体。研究了该体系的凝胶时间,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和固化特性,确定了最佳固化工艺,并对浇铸体进行了弯曲和拉伸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采用多官能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为基体,甲基四氢苯酐(MeTHPA)为固化剂,BH-1为促进剂,制备了环氧树脂浇铸体。研究了该体系的凝胶时间,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和固化特性,确定了最佳固化工艺,并对浇铸体进行了弯曲和拉伸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体系最佳固化条件为80℃/2 h+100℃/1 h+120℃/1 h,然后在150℃下后处理2 h。浇注体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达到202 MPa和99.9 MPa,弯曲模量和拉伸模量分别达到4.26 GPa和3.48 GPa,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60.85℃,具有较低的粘度、良好的浸渍性,耐热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浇铸体 低粘度 耐热性 弯曲强度 拉伸强度
原文传递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明璐 宋键 《基层农技推广》 2024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农产品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产品质量检测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但仍...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农产品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产品质量检测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但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和改进的问题,尤其是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检测体系不健全、检测设备性能差、检测技术落后等,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难以满足当前要求。对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提出了优化对策,为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 农产品质量安全 检验检测 存在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推拿点穴配合展筋丹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56例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恒斌 付春松 明璐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439-1439,共1页
目的探讨推拿点穴配合展筋丹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对门诊5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推拿点穴配合展筋丹治疗。结果治愈35例,占62.5%;显效14例,占25%;有效7例,占12.5%。结论推拿点穴配合展筋丹治疗桡骨茎突部... 目的探讨推拿点穴配合展筋丹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对门诊5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推拿点穴配合展筋丹治疗。结果治愈35例,占62.5%;显效14例,占25%;有效7例,占12.5%。结论推拿点穴配合展筋丹治疗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Quervain病/中医疗法 推拿 气功点穴 人类
原文传递
平乐推按法联合葛根祛湿合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明璐 付春松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412-1412,共1页
关键词 颈椎病/按摩疗法/中药疗法 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坚持从严治校培养良好校风——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学改革和学员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18
作者 明璐 《党的生活(河南)》 2007年第9期18-19,共2页
近年来,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现由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的培训转变的战略任务及目标要求,把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创... 近年来,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现由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的培训转变的战略任务及目标要求,把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员管理,培养良好校风,圆满地完成了省委安排的各轮培训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省委党校 学员管理 成效显著 管理工作 从严治校 河南 中共
原文传递
不同耕作模式对花生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中侠 明璐 《基层农技推广》 2024年第3期36-39,共4页
分析不同耕作模式下花生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具体表现,从而促进花生有效生长,提升花生产量。以豫花9326花生品种为试验对象,试验组为玉米花生间作、玉米花生轮作,对照组为花生多年连作,分析不同耕作模式对花生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 分析不同耕作模式下花生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具体表现,从而促进花生有效生长,提升花生产量。以豫花9326花生品种为试验对象,试验组为玉米花生间作、玉米花生轮作,对照组为花生多年连作,分析不同耕作模式对花生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结荚期、饱果期、收获期,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花生轮作模式的花生植株主茎高和侧枝长、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玉米花生间作模式最高;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花生轮作模式的花生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玉米花生间作模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花生轮作模式的花生单株结果数、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千克果数、千克仁数、出仁率较高,其中以玉米花生间作最高。综合来看,玉米花生间作模式表现最佳,其次是玉米花生轮作模式,均可以促进花生的生长,增加花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玉米 耕作模式 间作 轮作 光合特性 产量
原文传递
探访工业老城的古与今
20
作者 祝璇 王晓丹 +2 位作者 张博伦(摄影) 方统江 明璐 《党员生活(湖北)》 2024年第25期60-63,共4页
黄石,被誉为“矿冶之城”“钢铁摇篮”“水泥之乡”。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之一,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华中地区最早的铁路、水泥厂电厂都诞生于此。除了工业文明史,这里还有着光荣而悠久的革命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创... 黄石,被誉为“矿冶之城”“钢铁摇篮”“水泥之乡”。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之一,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华中地区最早的铁路、水泥厂电厂都诞生于此。除了工业文明史,这里还有着光荣而悠久的革命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初期,黄石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之一和最早成立工会组织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人运动 工会组织 中国近代工业 革命史 古与今 露天铁矿 华中地区 黄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