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弹药毁伤评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彦 柳明 +4 位作者 吕中杰 晏江 初善勇 时振清 黄风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30,共12页
为厘清弹药毁伤评估技术演进规律,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1993-2022年收录的911篇毁伤评估技术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弹药毁伤评估技术研究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并... 为厘清弹药毁伤评估技术演进规律,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1993-2022年收录的911篇毁伤评估技术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弹药毁伤评估技术研究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毁伤评估技术对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战斗性能、作战水平、火力打击方案、合理配置作战资源有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通过关键词词频、聚类、时间线以及突现分析,提出弹药毁伤评估技术应在协同毁伤、毁伤评估实时性、计算机技术与毁伤评估技术融合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将更好地完善弹药毁伤评估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伤评估 科学知识图谱 CITESPACE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彻作用下负泊松比蜂窝夹芯结构动态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彦 王百川 +3 位作者 闫俊伯 闫子辰 时振清 黄风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38-1953,共16页
随着战争的不断加剧,弹丸对高价值设施有严重威胁,提高各类设施的抗侵彻性能尤为关键。通过弹道枪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3D打印蜂窝夹芯结构的抗侵彻性能。通过弹道冲击实验对比分析7块试件的动态响应。夹芯结构由Q345钢顶板、碳纤维... 随着战争的不断加剧,弹丸对高价值设施有严重威胁,提高各类设施的抗侵彻性能尤为关键。通过弹道枪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3D打印蜂窝夹芯结构的抗侵彻性能。通过弹道冲击实验对比分析7块试件的动态响应。夹芯结构由Q345钢顶板、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背板和铝合金蜂窝芯层组成。实验对比了3种蜂窝芯层构型:泡沫铝、正六边形及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内凹六边形。对比结果表明,与蜂窝芯层为泡沫铝和正泊松比的蜂窝夹芯结构相比,负泊松比蜂窝夹芯结构残余速度较低,抗侵彻性能较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负泊松比蜂窝夹芯结构的动态响应过程。通过参数分析进一步得到胞元内折角度、背板厚度以及背板类型对负泊松比蜂窝夹芯结构抗侵彻性能的影响规律。数值研究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蜂窝夹芯结构抗侵彻性能均存在一定影响。运用非支配遗传算法对初始蜂窝夹芯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在保证相同弹道极限速度的前提下使得其质量减轻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芯结构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负泊松比 抗弹性能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划分并行填充的混凝土细观建模方法及其在弹体超高速侵彻中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旭 刘彦 +4 位作者 闫俊伯 时振清 王虹富 许迎亮 黄风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43-3561,共19页
基于超高速深侵彻细观模拟中对大型复杂模型快速生成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材料属性关联和区块划分并行填充的混凝土细观模型构建方法,并基于界面过渡区(ITZ)表征方法的差异化建模验证其在准静态与超高速侵彻条件下的表征能力。研究结果表... 基于超高速深侵彻细观模拟中对大型复杂模型快速生成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材料属性关联和区块划分并行填充的混凝土细观模型构建方法,并基于界面过渡区(ITZ)表征方法的差异化建模验证其在准静态与超高速侵彻条件下的表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该加速建模方法在建模效率与精确度上具备显著优势,可实现大型复杂形状混凝土构件的快速建模和细观组分的精确占比投放。进一步总结了ITZ实体单元法、无ITZ法和粘结失效接触法3种不同ITZ表征方法的适用条件与材料参数初判标准,不同于准静态模拟中的普遍优越性,超高速侵彻模拟中ITZ实体单元法对侵深与弹坑尺寸的预测效果最佳(偏差小于10%),粘结失效接触法则因未引入应变率效应与易出现数值不稳定现象而在弹坑尺寸预测中表现相对最差。此外,细观模拟中对侵蚀弹体的响应计算和形貌表征与已建立的头部演化高速侵彻模型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该研究成果可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大型复杂细观靶体建模困难,并为超高速深侵彻的细观尺度机理探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模拟 并行加速 界面表征 超高速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与生物起源及演化的时序特征
4
作者 时振清 《地理教育》 2008年第5期20-21,共2页
大约140亿年或更久以前,宇宙起始于一次大爆炸,在这次大爆炸中,时间、空间和物质随之诞生,而且宇宙在大爆炸以后并没有静止不动,它还在不断地膨胀,不断地冷却,太空中所有的物质都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这就是目前天文学和物... 大约140亿年或更久以前,宇宙起始于一次大爆炸,在这次大爆炸中,时间、空间和物质随之诞生,而且宇宙在大爆炸以后并没有静止不动,它还在不断地膨胀,不断地冷却,太空中所有的物质都在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这就是目前天文学和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宇宙大爆炸假说。与该学说类似的观点最早由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在1927年提出,而后这一观点得到不断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大爆炸 时序 演化 起源 生物 天文学家 理学研究 比利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