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浆SOST表达变化及其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时宇博 朱福良 +3 位作者 李立军 王云国 宗强 倪东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浆SOST基因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者60例(观察组),绝经后无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外周血,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浆SOST mRNA相对表达量,...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浆SOST基因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者60例(观察组),绝经后无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外周血,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浆SOST mRNA相对表达量,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SOST基因甲基化情况,分析SOST mRNA表达与其基因甲基化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SOST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126±0.304)×10-5、(1.936±0.358)×10-5,两组比较P<0.05;SOS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6.67%(40/60)、83.33%(50/60),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SOST基因甲基化阳性及阴性者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25±0.046)×10-5、(4.253±0.039)×10-5,SOST基因甲基化阳性阳性率与其mRNA表达呈负相关(r=-0.996,P<0.01)。对照组SOST基因甲基化阳性及阴性者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62±0.091)×10-5、(5.251±0.042)×10-5,SOST基因甲基化率与其mRNA表达呈负相关(r=-0.985,P<0.01)。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浆SOST mRNA表达升高,可能与其基因低甲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SOST基因 甲基化 绝经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福良 郑道明 +6 位作者 时宇博 王云国 倪东馗 李立军 姜竹岩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雪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7-1822,共6页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均采用后路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4-14 d,平均7.8 d。随机分为2组,单纯撑开组38例行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固定,反弓折顶植骨组40例行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固定。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目测类比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10-22个月随访;②单纯撑开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反弓折顶植骨组(P<0.01);③2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④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⑤术后2组均未发生深部感染,反弓折顶植骨组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椎体高度过度丢失等并发症;单纯撑开组发生内固定失败螺钉拔出3例,钛棒断裂2例,椎体高度明显丢失10例;⑥提示与单纯撑开复位固定相比,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植骨并伤椎置钉固定可形成伤椎压缩中心骨性支撑,重建前、中柱高度方面疗效确切,具有力学强度高、椎体高度维持好、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反弓折顶 经椎弓根植骨 椎弓根钉 固定 骨折愈合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应用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立军 时宇博 +2 位作者 宗强 朱福良 倪东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827-4831,共5页
背景:有研究尝试将外源性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局部,发现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促进损伤神经修复,且局部应用效果优于全身应用。目的:评价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单一... 背景:有研究尝试将外源性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局部,发现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促进损伤神经修复,且局部应用效果优于全身应用。目的:评价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单一、完全断裂周围神经损伤患者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8-4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实验组急诊行清创、神经端端直接吻合,术中将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明胶海绵环绕包裹于神经吻合处;对照组急诊行清创、神经端端直接吻合,吻合神经处不予特殊处理。两组术后常规石膏固定,抗炎、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治疗。治疗后4周进行电生理检查,治疗后6个月进行神经损伤远端感觉、运动功能评价。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感觉电位恢复14例,恢复率为78%;运动电位恢复15例,恢复率为83%。对照组感觉电位恢复10例,恢复率为57%;运动电位恢复12例,恢复率为66%。两组间感觉、运动电位恢复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17例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15例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总有效率为83%,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局部应用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神经生长因子 明胶海绵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胶原α1 Sp1多态性与骨密度和骨折关联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宗强 李立军 +2 位作者 姜竹岩 时宇博 倪东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5395-5401,共7页
背景:到目前为止,多项研究已经对Sp1多态性对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做出了评估。有报道称这种多态性与骨密度降低和骨折有密切联系,但也有研究称未发现类似联系,这些结果导致了很大的争议。目的:通过仅纳入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来评价... 背景:到目前为止,多项研究已经对Sp1多态性对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做出了评估。有报道称这种多态性与骨密度降低和骨折有密切联系,但也有研究称未发现类似联系,这些结果导致了很大的争议。目的:通过仅纳入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来评价Ⅰ型胶原α1 Sp1多态性对骨密度和骨折的影响。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Pub Med数据库有关Ⅰ型胶原α1 Sp1对骨密度和骨折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计算合并效应值比值比(ORs)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并对异质性和偏倚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共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22项研究评价了Sp1多态性对骨折的影响,在5个基因模型中均可发现Sp1多态性与骨折危险性有关联,但在亚组分析中,仅在欧洲人群有类似结果。有13项研究评价了Sp1多态性对骨密度降低的影响,结果发现Sp1与骨密度降低有密切关系,亚组分析在欧洲和美洲人群中有类似结果,但是在亚洲人群中并无类似发现。总体来说,Ⅰ型胶原α1 Sp1多态性是骨折和骨密度降低的危险因素,但也存在地区即地理性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胶原Ⅰ型 骨密度 META分析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Ⅰ型胶原α1 SP1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骨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立军 宗强 +3 位作者 时宇博 朱福良 王云国 倪东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95-3797,共3页
糖尿病是一组慢性常见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1-2]。糖尿病主要分为3种,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引起;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第3种是妊娠期糖尿病。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糖尿病是一组慢性常见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1-2]。糖尿病主要分为3种,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引起;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第3种是妊娠期糖尿病。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糖尿患者的数量迅速增长[3]。从最新的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球已有3.82亿人患2型糖尿病,并且预计到2035年达到5.92亿人,其中80%的糖尿病死亡人数出现在中低水平国家[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骨性关节炎 糖尿患者 亿人 关节软骨 葡萄糖浓度 软骨基质 妊娠期糖尿病 空腹血糖 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新鲜骨折
6
作者 姜竹岩 朱福良 +5 位作者 时宇博 李立军 王云国 宗强 郑道明 倪东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56-56,共1页
背景:股骨颈骨折多采用内固定和假体置换置换治疗。目的t分析股骨颈新鲜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股骨颈新鲜骨折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n=31)进行全髓关节置换治疗,试验组(n=31)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背景:股骨颈骨折多采用内固定和假体置换置换治疗。目的t分析股骨颈新鲜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股骨颈新鲜骨折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n=31)进行全髓关节置换治疗,试验组(n=31)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优良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对股骨颈新鲜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指标更优,全髋关节置换术预后效果更佳,提示医师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资源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程琳 时宇博 +2 位作者 袁九宇 曹明杰 葛爱丽 《大众汽车》 2023年第12期5-7,共3页
汽车试验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汽车产品性能的重要手段,试验汽车的资源管理是整个试验验证的基础,因此,对汽车试验资源的合理利用极为关键,测试资源管理软件可以提高企业的测试资源管理水平。文章主要介绍了测试资源管理软... 汽车试验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汽车产品性能的重要手段,试验汽车的资源管理是整个试验验证的基础,因此,对汽车试验资源的合理利用极为关键,测试资源管理软件可以提高企业的测试资源管理水平。文章主要介绍了测试资源管理软件的软件结构和软件功能,包括用户信息管理、车辆管理、车位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测试资源管理软件 信息化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TileB型和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福良 贾健 +5 位作者 郑道明 张银光 刘兆杰 时宇博 王云国 李立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6-202,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联合人路处理TileB型和C型陈旧性骨盆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2009年7月-2014年7月收治19例TileB型和C型陈旧性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5~66岁,平均53.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4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 目的探讨应用联合人路处理TileB型和C型陈旧性骨盆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2009年7月-2014年7月收治19例TileB型和C型陈旧性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5~66岁,平均53.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4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0.3个月。根据Tile分型方法,B2型5例,B3型5例,C1型3例,C2型4例,C3型2例;4例B型和2例C型合并髋臼骨折。B型骨折畸形采取前路髂腹股沟入路,骨折畸形愈合处骨刀截骨重建钢板固定;C型骨折采取前路髂腹股沟入路截骨,后路骶骨截骨或骶髂关节截骨后髂腰固定术。如合并髋臼后壁或后柱骨折,采用附加Kocher—Langenbeck后方入路,漂浮体位双侧窗口复位骨折同时固定治疗。根据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定标准对复位进行评价。根据M^eed评分标准对术前、术后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9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1.4个月(3~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2个月(3—7个月),骨折均I期愈合。Mears和Velyvis影像学评定标准:解剖复位10例,满意6例,不满意3例。Majeed评分标准:优6例,良10例,可3例。术后2例存在伤时骶神经损伤残留致小便控制不佳;1例髋臼陈旧性骨折致髋关节疼痛,但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能控制疼痛;2例存在骶髂关节酸痛症状。无发生断钉及内固定失效病例。结论通过骨盆联合入路对TileB型和C型骨盆前后环陈旧性畸形愈合骨折处截骨矫形并坚强固定,恢复完整闭合骨盆环结构,是提高复位质量、纠正患侧肢体短缩、改善术后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骨折固定术 髂腰固定
原文传递
捆绑带使用与骨折愈合障碍相关因素临床对比分析
9
作者 倪东馗 万春友 +3 位作者 胡茂忠 李立军 庞小建 时宇博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7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捆绑带治疗长骨骨折出现的骨折愈合障碍与捆绑带的使用以及与骨折类型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三家医院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205例因长管状骨骨折住院治疗的患者,对采用钢板、髓内针以及髓内针结合捆绑带的手术治疗病例进行... 目的探讨应用捆绑带治疗长骨骨折出现的骨折愈合障碍与捆绑带的使用以及与骨折类型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三家医院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205例因长管状骨骨折住院治疗的患者,对采用钢板、髓内针以及髓内针结合捆绑带的手术治疗病例进行研究,按骨折部位、AO骨折分型及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3±3.3)个月。出现延迟愈合7处,不愈合12处,对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以及不同骨折类型的骨折愈合效果差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法 ,骨折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骨折类型手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型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率最高,B型骨折其次。而在C型骨折中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法对比分析结果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捆绑带的使用对骨折愈合无明显不良影响,骨折愈合结果与骨折分型密切相关,与捆绑带的应用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捆绑带 治疗
原文传递
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钢板治疗C2、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6
10
作者 朱福良 郑道明 +6 位作者 时宇博 王云国 倪东馗 李立军 姜竹岩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雪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目的探讨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钢板固定治疗AO分型c2、c3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4~72岁[(45.6... 目的探讨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钢板固定治疗AO分型c2、c3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4~72岁[(45.6±2.5)岁]。骨折AO分型:c2型24例,c3型1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4~16d,平均7.5d。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侧股骨髁单钢板固定组(单钢板组,20例)和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锁定钢板固定组(锁定钢板组,1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0~24个月[(12.2±1.8)个月]。单钢板组手术时间为(110.5±35.4)min,锁定钢板组为(116.7±42.3)min(P〉0.05)。单钢板组术中出血量为(450.5±120.7)ml,锁定板组为(455.2±130.4)ml(P〉0.05)。单钢板组早期负重时间为(28.5±8.6)d,锁定钢板组为(18.7±4.9)d(P〈0.01)。单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为(8.5±2.2)个月,锁定钢板组为(6.5±1.6)个月(P〈0.01)。术后1,6,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锁定钢板组明显优于单钢板组(P〈0.01)。术后6,12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锁定钢板组明显优于单钢板组(P〈0.01)。术后两组均未发生感染。锁定板组未发生内固定失败、膝内外翻、下肢外旋畸形或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单钢板组发生钢板断裂2例,膝关节外翻1例,膝关节内翻2例(P〈0.01)。结论与单钢板固定比较,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AO分型c2、c3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具有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该类型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交锁髓内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