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拔对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普珍 秦珊珊 +2 位作者 白玛央吉 罗布占堆 旦增顿珠 《西藏科技》 2024年第6期35-41,共7页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据估计,全球每年有940万人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致死。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Gutmicrobiota,Gm)与高血压的发病息息相关。为了探究高海拔对人类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在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据估计,全球每年有940万人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致死。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Gutmicrobiota,Gm)与高血压的发病息息相关。为了探究高海拔对人类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在高血压中发挥的作用,文章从高原特殊环境入手,重点探讨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相互作用,高海拔环境下人体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肠道菌群在调节血压和预防高血压方面的治疗潜力。为高海拔地区高血压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高血压 高海拔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纳米颗粒联合可注射水凝胶用于改善心肌梗死后微环境的体外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岳田 黄刚 +6 位作者 杨佳丽 何建 旦增顿珠 高寒 秦珊珊 侯君 徐俊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为探索心肌梗死后的新治疗策略,本研究结合生物材料探索心肌梗死后恶劣微环境的改善策略。方法通过对生物相容的透明质酸改性与羧甲基壳聚糖共同制备可注射水凝胶,同时制备纳米胶束包载的姜黄素(PP@Cur)用以改善心肌细胞的凋亡。通... 目的为探索心肌梗死后的新治疗策略,本研究结合生物材料探索心肌梗死后恶劣微环境的改善策略。方法通过对生物相容的透明质酸改性与羧甲基壳聚糖共同制备可注射水凝胶,同时制备纳米胶束包载的姜黄素(PP@Cur)用以改善心肌细胞的凋亡。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染色验证PP@Cur的微环境改善作用以及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结果姜黄素纳米颗粒结合水凝胶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的高炎症和高活性氧环境。结论生物材料结合纳米递送平台用于心肌梗死后微环境改善是可行的,并且有望成为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微环境 炎症 活性氧 心肌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秦珊珊 高寒 +2 位作者 任海龙 张宇鹏 旦增顿珠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4期90-98,共9页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在西藏自治区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01例,按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分为非HUA组(117例)和HUA组(184例),收集...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在西藏自治区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01例,按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分为非HUA组(117例)和HUA组(18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合并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指标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UA和高血压患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西藏地区高血压人群HUA的患病率为61.0%(184/301),其中男132例(71.7%)、女52例(28.3%),藏族74例(40.2%)、汉族110例(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OR=5.720,95%CI:2.174~15.048)、饮酒(OR=3.165,95%CI:1.331~7.525)、肥胖(OR=2.977,95%CI:1.157~7.664)、血红蛋白(HB)偏高(OR=3.069,95%CI:1.202~7.836)、高甘油三酯血症(OR=2.466,95%CI:1.065~5.70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偏低(OR=2.610,95%CI:1.147~5.939)、利尿剂(OR=3.221,95%CI:1.444~7.187)、尿素(OR=1.649,95%CI:1.251~2.173)、血肌酐(SCR)(OR=1.039,95%CI:1.013~1.065)为高血压患HUA危险因素,女性(OR=0.444,95%CI:0.199~0.988)为保护因素。结论:西藏地区高血压HUA患病率较高,HUA患者以男性和汉族为主。肥胖、饮酒、HB偏高、肌酐异常、尿素氮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利尿剂药物使用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发生HUA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南地区农牧区医疗制度建设与问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旦增顿珠 欧珠罗布 +2 位作者 王振 陈晓 朱明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57-60,81,共5页
文章根据西藏山南地区的调研数据,阐述了该地区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及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分析了该地区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结果表明,政府在资金筹集及其管理协调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是广大... 文章根据西藏山南地区的调研数据,阐述了该地区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及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分析了该地区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结果表明,政府在资金筹集及其管理协调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是广大农牧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短时间内得以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时,加强西藏农牧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西藏广大农牧区医疗制度以及改善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对于促进西藏农牧区医疗制度的长期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山南地区 农牧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关怀度对农牧区藏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以西藏日喀则某县初中生为个案 被引量:3
5
作者 旦增顿珠 陈晓 王振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了解农牧区家庭关怀度及其对藏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评定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786名藏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关怀度总分为(6.34±1.92),家庭功能重度障... 目的:了解农牧区家庭关怀度及其对藏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评定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786名藏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关怀度总分为(6.34±1.92),家庭功能重度障碍者占7.6%,中度障碍者占46.3%,中重度家庭功能障碍者(53.9%)高于家庭功能良好者(4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牧区藏族青少年的家庭关怀度相对较低。回归分析发现,家庭关怀度对农牧区藏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家庭关怀度、年级、是否为留守儿童为负影响,性别、学习成绩怎样、上学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为正影响。结论:学习成绩差、家庭关怀度低、留守儿童、一年级、寄宿、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家长和教师在关注学生生活和学习成绩的同时应注重良好的心理素养,为其提供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生活环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关怀度 心理健康 藏族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先天性心脏病低氧环境和遗传因素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秦珊珊 高寒 +1 位作者 旦增顿珠 张宇鹏 《西藏医药》 2024年第6期139-140,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幼儿出生缺陷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婴幼儿生命和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高海拔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远高于平原地区,大量研究证明高海拔地区低氧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因素。因此,明确高海拔地区低...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幼儿出生缺陷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婴幼儿生命和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高海拔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远高于平原地区,大量研究证明高海拔地区低氧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因素。因此,明确高海拔地区低氧环境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机制,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本综述总结了高海拔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中遗传和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低氧 高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在西藏病理生理学课程中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旦增顿珠 张勇仓 刘兰 《西藏科技》 2011年第1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病理生理学中引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西藏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以病理生理学中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四大系统分为四大章节总共10学时作为实验内容,选择典型病例,学生课前准备—通过提问—分析讨论—查阅... 目的探讨病理生理学中引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西藏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以病理生理学中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四大系统分为四大章节总共10学时作为实验内容,选择典型病例,学生课前准备—通过提问—分析讨论—查阅资料—讨论并解答问题—总结汇报—教师总结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结果 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藏汉名族学生之间的团结。结论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中能够创造出一种适合西藏学生的一种PBL教学模式并得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教学模式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材罗堆多吉显微鉴定
8
作者 旦增顿珠 赵丽萍 +2 位作者 汪圣 杨冬璠 徐福春 《西藏医药》 2022年第5期147-149,共3页
目的 对藏药材罗堆多吉进行生药学研究,明确罗堆多吉显微特征。方法 通过显微鉴定观察罗堆多吉粉末和组织结构的特征区别。结果 五种罗堆多吉粉末鉴定均含有单细胞非腺毛、导管、淀粉粒、石细胞;石蜡切片均含有木栓层、皮层、韧皮部、... 目的 对藏药材罗堆多吉进行生药学研究,明确罗堆多吉显微特征。方法 通过显微鉴定观察罗堆多吉粉末和组织结构的特征区别。结果 五种罗堆多吉粉末鉴定均含有单细胞非腺毛、导管、淀粉粒、石细胞;石蜡切片均含有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射线、髓部、导管、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维管束为主。显微鉴别中均以非腺毛及表皮细胞等出现次数上具有一定的区别。结论 为建立罗堆多吉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鉴定 藏药 罗堆多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CK教学培养适应西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的探究
9
作者 旦增顿珠 次仁央宗 +3 位作者 付振琳 谭利霞 高寒 普珍 《西藏医药》 2022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TPCK教学模式是否适应培养西藏基层医疗服务人才。方法随机抽取19级护理本科班、19级临床本科含全科班,20级临床本科含全科班共345名学生,进行TPCK教学后的反馈问卷调查。结果VR教学的知晓率:女生为32.1%(72/345),男生21.5%(26/... 目的探讨TPCK教学模式是否适应培养西藏基层医疗服务人才。方法随机抽取19级护理本科班、19级临床本科含全科班,20级临床本科含全科班共345名学生,进行TPCK教学后的反馈问卷调查。结果VR教学的知晓率:女生为32.1%(72/345),男生21.5%(26/345),差异有意义(p<0.05);对VR的评价: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TPCK教学模式受到西藏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尤其适合培养女性西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CK 教学模式 基层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城”拉萨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3
10
作者 周长艳 杨秀海 +1 位作者 旦增顿珠 李跃清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00-1104,共5页
利用拉萨1970年~2004年的日照时数、水汽压、降水、云量等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讨论了35年来拉萨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拉萨年日照时数达2980h;一年中10月份的日照时数最长,长达281h,8月份日照时数... 利用拉萨1970年~2004年的日照时数、水汽压、降水、云量等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讨论了35年来拉萨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拉萨年日照时数达2980h;一年中10月份的日照时数最长,长达281h,8月份日照时数最短,为219h。4个季节中,秋季日照最丰富,长达777h,其次是春季、冬季,分别为769h、736h,夏季最少为698h。1970年~2004年以来拉萨的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近58h,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日照时数更是显著减少;4个季节中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幅度最大,减幅为27h/10年。六气水汽压、降水是影响拉萨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子,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们的显著增加对该时期日照时数的减少有着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日照时数 气候变化 水汽压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6年西藏农区作物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小萍 旦增顿珠 +2 位作者 格桑 张核真 杜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9-254,共6页
利用西藏高原主要农区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作物生长季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并采用费希尔最优分割法对各要素的突变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近46 a来,除昌都呈微弱的降温趋势外,西藏农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均表现为... 利用西藏高原主要农区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作物生长季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并采用费希尔最优分割法对各要素的突变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近46 a来,除昌都呈微弱的降温趋势外,西藏农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均表现为显著的升温趋势,升幅为0.09-0.31℃/10a;前20 a(1961-1980年)降水表现为减少的趋势,自1981年开始呈现增多趋势,日照的变化正好与之相反,前20 a呈增多趋势,1981年之后为减少趋势。沿江河谷农区的突变点较一致,1982为气温由冷到暖的转折点,降水和日照的突变点出现在199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生长季 气候变化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土的渗透特性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介玉新 旦增顿珠 魏弋峰 《岩土工程技术》 2005年第6期307-310,共4页
用取自京郊某垃圾堆填场的垃圾土样进行渗透试验,比较不同密度情况下渗透系数的差别.试验中同时记录了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土的渗透系数随密度的不同,可以在(10-3~10-7)cm/s之间变动.试验中也发现垃圾土的渗透... 用取自京郊某垃圾堆填场的垃圾土样进行渗透试验,比较不同密度情况下渗透系数的差别.试验中同时记录了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土的渗透系数随密度的不同,可以在(10-3~10-7)cm/s之间变动.试验中也发现垃圾土的渗透系数随时间而逐渐减小,大约6天左右趋于稳定.对垃圾土的渗透系数室内试验测定应以观测7天时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土 渗透试验 渗透系数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普珍 龚嘎蓝孜 +2 位作者 次仁央宗 旦增顿珠 卓玛次仁 《西藏科技》 2022年第6期50-52,56,共4页
目的 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叙事教学法,并调查其教学效果,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2018级护理本科班学生进行随机访谈,访谈人数以资料饱和,无新信息出现为止。按照主题框架分析法提炼文字中的观... 目的 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叙事教学法,并调查其教学效果,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2018级护理本科班学生进行随机访谈,访谈人数以资料饱和,无新信息出现为止。按照主题框架分析法提炼文字中的观点,调查学生对叙事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结果 文章研究对14位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叙事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胜任力,包括沟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及临床护理能力。结论 叙事教学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学生胜任力,值得提倡广泛应用于各类教学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教学法 儿科护理学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课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嘎蓝孜 白玛多吉 +3 位作者 谭利霞 旦增顿珠 普珍 多吉卓玛 《西藏科技》 2021年第8期41-43,共3页
目的探索适合西藏高校慕课教学的科学有效慕课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的慕课课程评价体系对慕课课程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从慕课教学质量、教学监控、教学反馈三大方面着手,通过七个一级指标和十九个二级指标进行... 目的探索适合西藏高校慕课教学的科学有效慕课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的慕课课程评价体系对慕课课程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从慕课教学质量、教学监控、教学反馈三大方面着手,通过七个一级指标和十九个二级指标进行对慕课的评价,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慕课课程的质量。结论慕课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慕课的教学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相关领域开发更多、更优质的慕课课程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教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抗高原条件下家兔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忠 四郎曲扎 +7 位作者 达普 次德吉 杨阳 赵连宜 觉阿泽仁 杨宏伟 旦增顿珠 扎桑 《西藏科技》 2009年第11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对家兔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观察用药前、后微循环系统毛细血管开放数目、毛细血管血流流态、微血管管径等指标的恢复情况。每隔5min观察一次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 目的观察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对家兔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观察用药前、后微循环系统毛细血管开放数目、毛细血管血流流态、微血管管径等指标的恢复情况。每隔5min观察一次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可使微血管口径扩大(P〈0.05);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可使微血管开放数目增多(P〈0.05);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在高原条件下可使微血管血液流态改善(P〈0.05);结论藏药红景天口服液对家兔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高原条件 肠系膜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玛康卓 达娃卓玛 +3 位作者 格桑曲珍 李勇 旦增顿珠 德吉央宗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5期785-786,共2页
PBL教学法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现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PBL教学法在该院2009级本科班生理学教学中的开展,使抽象难懂的生理学课程变得生动容易,基础联系临床更加密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 PBL教学法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现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PBL教学法在该院2009级本科班生理学教学中的开展,使抽象难懂的生理学课程变得生动容易,基础联系临床更加密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说明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院校的生理学教学是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生理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在西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嘎蓝孜 旦增顿珠 +1 位作者 谭利霞 小扎桑 《西藏教育》 2021年第9期46-49,共4页
通过对西藏大学医学院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以及传统教学法之间的比较,发现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考试成绩、学生评教以及教师自评等方面均要优于其他教学方法,故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可以提高... 通过对西藏大学医学院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以及传统教学法之间的比较,发现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考试成绩、学生评教以及教师自评等方面均要优于其他教学方法,故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西藏医学教育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翻转课堂 医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灌木苏嘎纯提取液抑制H_2O_2诱导的角朊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东艳 白玛多吉 +3 位作者 潘永越 旦增顿珠 徐福春 王苹 《西藏医药》 2018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山灌木苏嘎纯提取液是否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0、50、25 mg/L的苏嘎纯提取液对角朊细胞存活率影响;利用体外培养人角朊细胞系,给予H2O 2处理造成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采用100mg/L的苏嘎纯提... 目的探讨高山灌木苏嘎纯提取液是否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0、50、25 mg/L的苏嘎纯提取液对角朊细胞存活率影响;利用体外培养人角朊细胞系,给予H2O 2处理造成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采用100mg/L的苏嘎纯提取液预先作用角朊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用Annexin V的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通过MTT法检测,发现浓度为100mg/L以下的苏嘎纯提取液对细胞生长没有明显损伤;采用100mg/L的苏嘎纯提取液预处理角朊细胞,使该细胞存活明显增加;经过Annexin V细胞凋亡检测,发现100mg/L的苏嘎纯提取液能够抑制H_2O_2诱导的角朊细胞凋亡。结论苏嘎提取取液具有抑制角朊细胞凋亡,拮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嘎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角朊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海拔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在风电基础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旦增顿珠 田江伟 +2 位作者 范添 李砚海 白玛多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3期1-4,共4页
随着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风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风电基础工程中,常规混凝土在高海拔环境下面临着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研究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在风电基础工程中的应用。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随着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风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风电基础工程中,常规混凝土在高海拔环境下面临着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研究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在风电基础工程中的应用。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高性能纤维混凝土风电基础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集中荷载的增加,风电基础的承载能力逐渐增强,但其所受到的最应力的增长幅度逐渐减小;同时,最大应力出现在圆形承台的正下方,并且随着集中荷载的增加,最大应力所在区域的范围也逐渐扩大。随着所施加的集中荷载逐渐增大,风电基础的横向位移和竖向位移均逐渐增大。等待风电基础达到相应的强度等级后,对其现场混凝土强度、地基承载能力等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均满足工程规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海拔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 风电基础工程 数值模拟 工程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医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次仁央宗 旦增顿珠 +3 位作者 四郎曲扎 刘松 巩建红 高寒 《西藏医药》 2022年第6期141-142,共2页
目的 探讨对预防医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评价。方法 选取西藏某医学院2019级学生84名(包括护理学1班、2班及口腔班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并以问卷形式在开课前及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①学生对改革总体效果:授课... 目的 探讨对预防医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评价。方法 选取西藏某医学院2019级学生84名(包括护理学1班、2班及口腔班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试点,并以问卷形式在开课前及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①学生对改革总体效果:授课内容安排的合理、充实性评分为8.40±1.26分,课程氛围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评分为8.20±1.29分,进度安排的评分为7.74±1.51分,课程的满意程度评分为8.43±1.19分,课程的适应程度评分为7.93±1.33分;②研究性教学改革,开课前与课程结束后,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的能力、案例分析、其他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性教学改革授课效果良好,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其他素质都有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 研究性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