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医学——生命科学的重要前沿学科 被引量:8
1
作者 施新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比较医学 生命科学 实验医学 宿主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乙型脑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2
作者 施新猷 张明杰 王玉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95-95,共1页
我们新设计了与人自然感染途径相似,并选用恒河猴背部皮下接种JEV方法,成功地复制成具有典型脑炎症状及病理改变的乙型脑炎动物模型,并进行了单克隆抗体(McAb)治疗JEV感染恒河猴的实验研究。JEV感染猴体温升到39℃以上的第2天,注射制剂... 我们新设计了与人自然感染途径相似,并选用恒河猴背部皮下接种JEV方法,成功地复制成具有典型脑炎症状及病理改变的乙型脑炎动物模型,并进行了单克隆抗体(McAb)治疗JEV感染恒河猴的实验研究。JEV感染猴体温升到39℃以上的第2天,注射制剂进行实验治疗。结果显示,McAb经肌肉、静脉、硬脑膜下加肌肉等不同途径注射后,均有良好的疗效,对恒河猴的保护率达100%,其中以硬脑膜下加肌肉途径注射的效果最佳。恒河猴的JEV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为深入研究日本脑炎的发病机理及其特异性防治创造了有力工具,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动物模型 实验治疗 注射制剂 皮下接种 硬脑膜 单克隆抗体 日本脑炎 炎症状 细胞渗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施新猷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5年第1期53-57,共5页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施新猷(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西安)转基因动物技术(TransgenicAnimal Techqiques)是近些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生物高新技术,经过科学家们近十年来的辛勤努...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施新猷(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西安)转基因动物技术(TransgenicAnimal Techqiques)是近些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生物高新技术,经过科学家们近十年来的辛勤努力,无论在该技术的研究本身,还是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技术 生物医学研究 应用 分子遗传学 分子免疫学 肿瘤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皮醛对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特点 被引量:66
4
作者 黄敬群 罗晓星 +2 位作者 王四旺 谢艳华 施新猷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桂皮醛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11在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制备大鼠洗涤血小板,观察0.15,0.30和0.60mmol/L桂皮醛对胶原蛋白(100mg/L)和凝血酶(3U/mL)诱... 目的:观察桂皮醛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11在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制备大鼠洗涤血小板,观察0.15,0.30和0.60mmol/L桂皮醛对胶原蛋白(100mg/L)和凝血酶(3U/mL)诱导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桂皮醛购自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纯度>98%。②出、凝血时间测定及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体内血栓形成实验:取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n=10),生理盐水组灌胃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组灌胃阿司匹林100mg/kg为阳性对照;还设置桂皮醛灌胃(250,500mg/kg)和腹腔注射(50,100mg/kg)4个剂量组。所有动物每天给药1次,10μL/g,连续11d。第10天给药后1h采用断尾法和玻片法测定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第11天给药后1h观察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3.57mg/kg)-肾上腺素(0.143mg/kg)混合血栓诱导剂后5min内的存活率。③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实验: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8),生理盐水组灌胃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组灌胃阿司匹林80mg/kg为阳性对照;桂皮醛分为灌胃200,400mg/kg组和腹腔注射40,80mg/kg4个剂量组。所有动物每天给药1次,10μL/g,连续10d。末次给药后1h测定动-静脉旁路丝线上的血栓湿质量。结果:小鼠60只和大鼠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桂皮醛能够明显抑制胶原蛋白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②桂皮醛显著延长小鼠出、凝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③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性小鼠肺动脉栓塞存活率:生理盐水组为10%,阿司匹林组为80%,桂皮醛各剂量组为70%~100%。④动-静脉旁路丝线上的血栓湿质量:阿司匹林组和桂皮醛各剂量组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桂皮醛各剂量组对大鼠血栓的抑制率范围为30%~43.4%。结论:桂皮醛体外能够明显抑制胶原蛋白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浆中血小板的聚集;体内能够显著延长小鼠断尾后的出、凝血时间,减轻大鼠动-静脉旁路丝线上血栓的质量。提示桂皮醛具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和体内抗血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南肉桂 出血时间 血液凝固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体外诱导骨肉瘤细胞系pl-1的凋亡 被引量:10
5
作者 彭磊 王臻 +5 位作者 王庆良 曹云新 朱德生 张志培 吴银松 施新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多西紫杉醇对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应用细胞计数、形态学观察、蛋白含量测定、流式细胞术和电镜等方法对多西紫杉醇诱导的骨肉瘤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 :多西杉醇在浓度为 4mg·L- 1时 ,对骨肉瘤细胞... 目的 :研究多西紫杉醇对骨肉瘤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应用细胞计数、形态学观察、蛋白含量测定、流式细胞术和电镜等方法对多西紫杉醇诱导的骨肉瘤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 :多西杉醇在浓度为 4mg·L- 1时 ,对骨肉瘤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 ,并且存在着时间依赖关系和一定范围内的剂量依赖关系。多西紫杉醇可将骨肉瘤细胞阻断于G1期 ,并诱导凋亡 ,其凋亡细胞具有典型凋亡细胞特征。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 ,可见明显的凋亡峰。电镜观察染色质沿皱缩的核膜下凝聚 ,细胞表面出现凋亡小体 ,基质呈絮状致密化 ,紫杉醇作用短时间去除后再培养比持续作用更易促使细胞凋亡。结论 :多西紫杉醇对骨肉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诱导其凋亡的结果 ,这种诱导凋亡的能力是紫杉醇疗效的基础 ,在对骨肉瘤的治疗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骨肉瘤 细胞凋亡 抗癌药 中药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尔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春越 施新猷 +7 位作者 周绍娟 张经济 任登先 桂郁富 巴善铎 孙桂华 李兴培 孙起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研究临床观察了胃尔康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阴虚证的疗效。采用单盲法,对照药为维酶素。两组服药前后作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结果:治疗组323例中临床治愈118例(36.53%),显效135例(41.79%),... 本研究临床观察了胃尔康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阴虚证的疗效。采用单盲法,对照药为维酶素。两组服药前后作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结果:治疗组323例中临床治愈118例(36.53%),显效135例(41.79%),有效61例(18.89%),无效9例(2.79%);总有效率97.21%。对照组105例中显效8例(7.62%),有效35例(33.33%),无效62例(59.05%);总有效率40.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66.6,P<0.01)。病理检查显示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消失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研究采用Wistar大鼠作CAG模型及胃尔康的长期毒性试验,应用狗作胃尔康对胃肠电活动影响的试验。结果:胃尔康长期毒性试验表明,高剂量(10g/kg)组有轻度兴奋反应,中(5g/kg)、低(1g/kg)剂量组无毒副反应。动物CAG模型试验表明,胃尔康有显著的消炎、强壮、健脾作用外,还有促进萎缩腺体再生和修复之功效。对狗胃肠电活动影响,主要起兴奋作用,优于吗丁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尔康片 脾胃阴虚证 萎缩性胃炎 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煅烧骨支架与成骨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许永华 施新猷 +3 位作者 胡蕴玉 顾为望 殷学军 张保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8-359,共2页
目的 :用胶原修饰煅烧骨载体表面 ,增加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牛松质骨经脱脂、脱蛋白、煅烧等工艺制成煅烧骨 (TrueboneceramicTBC)作为载体 ,载体表面经胶原处理后将体外培养的兔骨膜成骨细胞复合到TBC ,分别于 5日 ,10日和 2 0日取材 ... 目的 :用胶原修饰煅烧骨载体表面 ,增加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牛松质骨经脱脂、脱蛋白、煅烧等工艺制成煅烧骨 (TrueboneceramicTBC)作为载体 ,载体表面经胶原处理后将体外培养的兔骨膜成骨细胞复合到TBC ,分别于 5日 ,10日和 2 0日取材 ,行扫描电镜观察 ,设对照组。结果 :5日后 ,煅烧骨面及孔内即有了细胞贴附生长 ,2 0日全部长满 ,有胶原纤维形成 ;对照组则没有。结论 :以煅烧骨作为载体 ,其表面经胶原处理后与成骨细胞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骨 成骨细胞 胶原 组织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膜细胞复合胶原涂层煅烧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许永华 顾为望 +5 位作者 施新猷 张保东 刘丹平 彭磊 卢开柏 殷学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 :观察骨膜成骨细胞 (periosteal derivedosteoblast .POB)与胶原涂层煅烧骨 (trueboneceramiccollage ,TBCc)移植的成骨性能 ,探讨治疗骨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选牛松质骨制备胶原涂层煅烧骨载体。用兔骨膜成骨细胞与TBCc复合并自... 目的 :观察骨膜成骨细胞 (periosteal derivedosteoblast .POB)与胶原涂层煅烧骨 (trueboneceramiccollage ,TBCc)移植的成骨性能 ,探讨治疗骨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选牛松质骨制备胶原涂层煅烧骨载体。用兔骨膜成骨细胞与TBCc复合并自体移植到桡骨 15mm骨缺损模型 ,移植后 4、8、12、16周取材 ,行组织学、X线拍片和X射线能谱分析 ,计算机图像分析新生骨面积。结果 :复合细胞的TBCc组骨生成、新骨面积和骨连接情况明显优于单纯TBCc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骨缺损 实验研究 成骨细胞 胶原涂层煅烧骨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原位移植转移模型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师长宏 王晓武 +3 位作者 王文勇 施新猷 朱德生 李六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 建立人肝癌细胞系HCC - 972 4 (简称H)淋巴结转移模型 ,研究肿瘤转移机理。方法 采用裸鼠肝脏原位移植法 ,接种肿瘤细胞 ,取其淋巴结转移灶反复肝内接种 ,连续传三代后 ,观察其转移特性 ,采用SABC法测定淋巴结中nm2 3和Ⅳ型胶原... 目的 建立人肝癌细胞系HCC - 972 4 (简称H)淋巴结转移模型 ,研究肿瘤转移机理。方法 采用裸鼠肝脏原位移植法 ,接种肿瘤细胞 ,取其淋巴结转移灶反复肝内接种 ,连续传三代后 ,观察其转移特性 ,采用SABC法测定淋巴结中nm2 3和Ⅳ型胶原酶表达。结果 裸鼠原位接种 50d ,肝内长出约 1 7cm× 6 0cm大小的肿瘤 ,呈分叶状 ,质地较软 ,周围血供丰富 ,瘤组织与邻近脏器粘连 ,有明显的浸润和转移 ,经裸鼠三次筛选后肿瘤潜伏期短 (1 5d) ,瘤体大 ,形成广泛的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中Ⅳ型胶原酶表达呈强阳性 ;而nm2 3呈弱阳性。结论 采用裸鼠肝原位移植法 ,反复筛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移植 裸鼠 肿瘤 人肝癌 淋巴结 Ⅳ型胶原酶 肝内 接种 筛选 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煅烧骨复合物动物体内植入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永华 施新猷 +5 位作者 胡蕴玉 张保东 殷学军 蒋维中 卢开柏 张东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煅烧骨 -成骨细胞复合物植入动物体内后成骨性能 .方法 以牛松质骨制成煅烧骨 (TBC)为载体 ,培养兔骨膜成骨细胞 (POB)构建复合物 ,把该复合物移植到 BAL B/ c裸鼠皮下和兔臀部肌袋内 ,以单纯 TBC植入做为对照 ,2 8...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煅烧骨 -成骨细胞复合物植入动物体内后成骨性能 .方法 以牛松质骨制成煅烧骨 (TBC)为载体 ,培养兔骨膜成骨细胞 (POB)构建复合物 ,把该复合物移植到 BAL B/ c裸鼠皮下和兔臀部肌袋内 ,以单纯 TBC植入做为对照 ,2 8d后取材 ,制成不脱钙组织切片、HE染色 .结果 裸鼠实验组 TBC材料内部 :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 .细胞排列紧密 ,形态多样 ,有的已变为软骨细胞 ,TBC表面有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环绕 .组织间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同时可见片状类骨质 .兔子实验组 TBC材料内部有结缔组织及细小血管长入 ,孔内充满软骨细胞并可见软骨组织钙化、崩解、成骨现象、有片状骨组织形成 ;而单纯 TBC对照组孔隙内有大量结缔组织及细小血管长入 ,未见骨组织形成 .结论 将TBC- POB材料植入体内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骨 成骨细胞 植入 骨组织 同种异体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JH-OS人骨肉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师长宏 施新猷 朱德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用人成骨肉瘤细胞系LJH- OS的传代移植瘤组织作为移植材料,进行胫骨原位移植及皮下移植。结果发现胫骨原位移植的潜伏期较短,生长快。皮下移植瘤呈局限性膨胀性生长,有不完整的纤维包膜,未见肺转移,观察7 周无明显消瘦;而胫骨原位移植... 用人成骨肉瘤细胞系LJH- OS的传代移植瘤组织作为移植材料,进行胫骨原位移植及皮下移植。结果发现胫骨原位移植的潜伏期较短,生长快。皮下移植瘤呈局限性膨胀性生长,有不完整的纤维包膜,未见肺转移,观察7 周无明显消瘦;而胫骨原位移植瘤浸润基层,无纤维包膜,且发生肺转移,7 周时有明显消瘦。原位移植的裸鼠血清ALP水平高于皮下移植者。说明裸鼠胫骨微环境较皮下组织更适于人骨肉瘤的浸润及转移表达,裸鼠胫骨原位移植模型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临床骨肉瘤患者的实际情况,该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为骨肉瘤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原位移植模型 裸鼠 人骨肉瘤 肺转移 皮下移植 纤维包膜 生长 生物学特性 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素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纪元 王四旺 +3 位作者 谢艳华 缪珊 施新猷 贺中民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 探讨染料木素对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6 0只 ,随机分为 7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尼尔雌醇组和染料木素大、中、小剂量组。各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 (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 ) ,术后第 8天开始i... 目的 探讨染料木素对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6 0只 ,随机分为 7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尼尔雌醇组和染料木素大、中、小剂量组。各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 (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 ) ,术后第 8天开始ig给药 ,并分别于不同时间点从各组取 10只大鼠对体质量、血生化、BMD和生物力学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染料木素可抑制去卵巢模型大鼠的体质量增加 ,使模型大鼠的血清Ca、Mg、P、CT水平明显升高 ,BGP、ALP水平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在 4 .5、9mg·kg-1时可显著增强模型大鼠的股骨、胫骨和腰椎L2 - 4的BMD ;对模型大鼠的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染料木素可明显改善去卵巢模型大鼠的血生化指标、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指标 ,对骨质疏松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去卵巢大鼠 骨代谢 影响 股骨 胫骨 腰椎 骨质疏松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系HCC-9724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师长宏 施阳 +2 位作者 施新猷 朱德生 李六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709-712,共4页
目的 建立一株肝癌细胞系 HCC- 972 4,为肝癌研究提供实验模型 .方法 无菌切除肝癌手术标本 ,6只裸鼠右后肢皮下包埋 ,体内连续传 3代后 ,取移植瘤体外培养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并进行细胞周期和染色体核形分... 目的 建立一株肝癌细胞系 HCC- 972 4,为肝癌研究提供实验模型 .方法 无菌切除肝癌手术标本 ,6只裸鼠右后肢皮下包埋 ,体内连续传 3代后 ,取移植瘤体外培养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并进行细胞周期和染色体核形分析 ,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荷瘤鼠中 AFP的表达 .结果 移植模型原代获得率为 33.3% ,潜伏期为 5 2 d,自第 3代后肿瘤获得率为 10 0 .0 % ,潜伏期为 16 d,该模型移植瘤具有生长稳定 ,移植成功率高 (10 0 % ) ,潜伏期短 (10 d) ,无自发消退等特点 ,裸鼠移植瘤标本体外培养得到肝癌细胞系 HCC-972 4(简称 H) ,其形态结构 ,排列方式和移植瘤的分化程度与原发瘤保持一致 ,且遗传学特性包括染色体形态仍为人类核型 ,众数维持在 6 2~ 6 6之间 ,占 75 .0 % ,细胞周期分析 G1 期5 3.5 % ,G2 期 19.5 % ,S1 期 2 7.0 % ,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 2 3d,建立的裸小鼠人肝癌模型具有典型的肝细胞癌特征 ,持续分泌甲胎蛋白 (AFP) .结论 通过裸鼠体内移植瘤建立的肝癌细胞系 HCC- 972 4,与原发癌保持相同的生物学特性 ,体外连续传代 6 mo以上 ,细胞形态不变 ,生长周期恒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HCC-9724 肝细胞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动物传代细胞系对裸鼠的致瘤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六金 李秦 +3 位作者 施新猷 赵世君 张海 师长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738-740,共3页
目的 观察 5种动物传代细胞系对裸鼠是否具有致瘤性 .方法 犬肾细胞系 (MDCK)、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系(Vero)、猫肾细胞系 (F81 )、地鼠肾传代细胞系 (BHK2 1 )和恒河猴肾细胞系 (MA- 10 4)分别培养后 ,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消化... 目的 观察 5种动物传代细胞系对裸鼠是否具有致瘤性 .方法 犬肾细胞系 (MDCK)、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系(Vero)、猫肾细胞系 (F81 )、地鼠肾传代细胞系 (BHK2 1 )和恒河猴肾细胞系 (MA- 10 4)分别培养后 ,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消化、离心、计数后 ,制备细胞悬液 ,接种裸鼠 ,定期观察 ,通过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判定结节是否具有肿瘤的特性 .结果  Vero、F81 、MA- 10 4接种裸鼠后全部有肿块形成 ,经病理形态学检查 ,均为炎性组织 ,其致瘤率为零 .MDCK在 30代以内 ,致瘤率为零 ,第 30~ 6 6代致瘤率为 10 %~ 40 % ,BHK2 1 致瘤率为 10 0 % .结论  F81 ,Vero和 MA- 10 4属非致瘤性细胞系 ,MDCK属低致瘤性细胞系 ,但经冻融或超声波裂解后对裸鼠无致瘤性 ,BHK2 1 属致瘤性细胞系 ,其正常细胞经裂解后仍具有致瘤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代细胞系 致瘤性 裸鼠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裸鼠建立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细胞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鹏飞 师长宏 +3 位作者 邵晨 施新猷 邵国兴 王中琨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 建立人泌尿系肿瘤无限细胞系 ,为泌尿系肿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无菌取下肿瘤标本后 ,将标本剪成大小约 1 0mm3的组织块 ,在裸鼠右后肢皮下包埋 ,当皮下肿瘤块发生明显增殖并长到一定程度后 ,再行裸鼠体内传代两次 ,最后取... 目的 建立人泌尿系肿瘤无限细胞系 ,为泌尿系肿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无菌取下肿瘤标本后 ,将标本剪成大小约 1 0mm3的组织块 ,在裸鼠右后肢皮下包埋 ,当皮下肿瘤块发生明显增殖并长到一定程度后 ,再行裸鼠体内传代两次 ,最后取下组织块进行原代培养。培养细胞传代超过 2 0代后按建系标准[2 ] 进行检测。结果 共取 40例标本 ,裸鼠体内传代F1代成功 6例 ,F3代成功 3例 ,该 3例标本行原代培养后建成 3个无限细胞系 :人肾透明细胞癌RCC 9863,人膀胱癌BC 6,人前列腺癌PC 981 0 6,全部细胞传代 1年以上 ,生长稳定 ,传代周期固定 ,其形态结构 ,分化程度与原发瘤保持一致 ,染色体形态仍为人类核型。结论 裸鼠肿瘤皮下种植法是泌尿系肿瘤建系的一个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皮下 泌尿系肿瘤 组织块 体内 标本 瘤细胞 传代 建系 下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激光刺激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龙开平 段新民 +4 位作者 杨继庆 张建保 杨春智 仇凯 施新猷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我们研究了连续激光和不同频率的斩波激光照射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方式的激光刺激均能提高小鼠的免疫机能,而且在相同的照射时间下,斩波激光的效果要大于连续激光。
关键词 激光疗法 激光 刺激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免疫力对接种人类肝癌细胞系9724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志培 施新猷 +4 位作者 李六金 刘雪松 江逊 彭磊 赵佐庆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94-597,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力小鼠的免疫细胞对人类肝癌细胞系 972 4生长的影响及异种特异性细胞毒杀伤能力 .方法 将培养后的人类肝癌细胞系接种到不同免疫力小鼠 (免疫正常的 BAL B/ c,B缺陷的 CBA/ N,T缺陷的 BAL B/ c nude及 T,B缺陷的 C....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力小鼠的免疫细胞对人类肝癌细胞系 972 4生长的影响及异种特异性细胞毒杀伤能力 .方法 将培养后的人类肝癌细胞系接种到不同免疫力小鼠 (免疫正常的 BAL B/ c,B缺陷的 CBA/ N,T缺陷的 BAL B/ c nude及 T,B缺陷的 C.B- 17SICD小鼠 )右后臀皮下 ,观察其生长 ;取实验和相应的正常鼠脾细胞进行细胞毒杀伤试验 .结果 BAL B/ c和 CBA/ N小鼠不成瘤 ;BAL B/ c nude和 C.B- 17SCID小鼠 10 0 %成瘤 ;SCID免疫重建组用 BAL B/ c外周淋巴细胞重建 SCID(BAL B/ c- PBL- SCID)的不成瘤 ,用 CBA/ N外周淋巴细胞重建的 SCID(CBA/ N- PBL - SCID)成瘤 ,接种过瘤的 BAL B/ c和 CBA/ N小鼠脾细胞对癌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杀伤作用 ,对照组和 nude,SCID小鼠无杀伤作用 ;SCID免疫重建有较小的杀伤作用 .结论  T细胞在异种瘤移植排斥中起主要的免疫杀伤作用 ,这种排斥是异种特异性的 ;肿瘤免疫需要综合性免疫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接种 免疫力 T细胞 细胞毒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裸鼠转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8
作者 师长宏 范建义 +2 位作者 李六金 施新猷 金昌德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2期2072-2072,共1页
关键词 疾病模型 肝癌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弱毒株的分离及疫苗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六金 金昌德 +4 位作者 李秦 押宗保 施新猷 张海 张志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728-730,共3页
目的 从犬四联弱毒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细小病毒(CPV)弱毒株 ,用于疫苗制备 .方法 根据犬副流感的血球吸附特性、细胞培养特性以及异种病毒抗血清阻断法分离病毒 .该病毒简称为 CPV- XN1 株 .并对犬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性和动物安全性... 目的 从犬四联弱毒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细小病毒(CPV)弱毒株 ,用于疫苗制备 .方法 根据犬副流感的血球吸附特性、细胞培养特性以及异种病毒抗血清阻断法分离病毒 .该病毒简称为 CPV- XN1 株 .并对犬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性和动物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 病毒分离后其血凝效价(HA)值为 1∶ 10 2 4~ 1∶ 40 96或 10 7.0 TCID5 0 ;在电镜下可见较典型的犬细小病毒形态结构特征 ;免疫电镜下见到抗体分子已被吸附在病毒颗粒表面 ;病毒接种到健康幼犬后 15 d内未发现仔犬死亡 ;实验组犬均未出现临床症状 ;疫苗保存 6mo,其效价只降低一个滴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分离 疫苗 弱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煅烧骨与体外培养兔骨膜成骨细胞的相容性 被引量:15
20
作者 许永华 施新猷 +4 位作者 胡蕴玉 刘健 顾为望 彭磊 刘丹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512-514,共3页
目的 观察煅烧骨与培养的兔骨膜成骨细胞的组织相容性 ,为将复合物植入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取材丰富的牛松质骨经脱脂、脱蛋白、煅烧等工艺处理制成的煅烧骨 (true bone ceram ic,TBC)为载体 ,将体外培养的兔骨膜成骨细胞... 目的 观察煅烧骨与培养的兔骨膜成骨细胞的组织相容性 ,为将复合物植入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取材丰富的牛松质骨经脱脂、脱蛋白、煅烧等工艺处理制成的煅烧骨 (true bone ceram ic,TBC)为载体 ,将体外培养的兔骨膜成骨细胞复合到 TBC,4,10和 2 0 d取材 ,行扫描电镜观察 ,设对照组 .结果  4d后 ,煅烧骨面及孔内即有了细胞贴附生长 ,2 0 d全部长满 ,有胶原纤维形成 ,对照组则没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骨 成骨细胞 体外培养 组织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