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肿菌侵染下菘蓝生物碱合成机制
1
作者 赵淑丽 李国栋 +3 位作者 张丽琴 赵明智 施建莲 刘家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997,共17页
为探究根肿菌胁迫对菘蓝生物碱及其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对根肿菌侵染后0、7、14、21 d的菘蓝进行病情形态分级、组织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接菌后0、7、14、21 d菘蓝根部分别... 为探究根肿菌胁迫对菘蓝生物碱及其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对根肿菌侵染后0、7、14、21 d的菘蓝进行病情形态分级、组织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接菌后0、7、14、21 d菘蓝根部分别发展为0级、1级、3级、5级的肿根,并且7 d是皮层入侵的关键时间点。(2)接种根肿菌14 d后,菘蓝叶内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并随着接菌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3)代谢组学一共检测到161种生物碱,其中吲哚类生物碱数量较多;与未接菌相比,菘蓝接菌后7、14、21 d分别存在16种、17种、39种差异代谢物且各组差异代谢物多富集在生物碱和氨基酸代谢通路。(4)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未接菌相比,菘蓝接菌后7、14、21 d分别存在2439个、256个、6437个差异表达基因,这3组共同富集到11个生物碱相关的代谢通路;与未接菌相比,接菌后7、14、21 d有9个基因(编码4种酶THS、TAT、YUCCA、ALDH)表达量均上升。该研究结果揭示了芸薹根肿菌与菘蓝之间的互作机制,探究了芸薹根肿菌对吲哚生物碱合成及其关键酶基因的影响,为后期菘蓝根肿病抗性基因及生物碱次生代谢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根肿菌 抗氧化酶 功能基因 吲哚生物碱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菌丝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邓亮 母多 +6 位作者 徐兴梦 白祥祥 施建莲 郭如芳 吕昭文 余文怡 郭亚东 《昆明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3-65,共3页
探讨了虫草菌丝中甘露醇、多糖和腺苷的含量测定.采用剩余滴定法测定甘露醇含量,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以无水葡萄糖作对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含量,采用Shim-pack-C1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 探讨了虫草菌丝中甘露醇、多糖和腺苷的含量测定.采用剩余滴定法测定甘露醇含量,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以无水葡萄糖作对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腺苷含量,采用Shim-pack-C1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0 nm.结果表明:生产条件不同所得到的虫草菌丝中甘露醇、多糖和腺苷的含量没有相关性.以单一成分作为虫草菌丝质量控制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其质量,选择多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能够更好地控制虫草菌丝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菌丝 甘露醇 多糖 腺苷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覆花中两种倍半萜内酯提取方法研究
3
作者 郭伟琳 余文怡 +4 位作者 施建莲 母多 徐兴梦 郭亚东 邓亮 《昆明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72-75,共4页
采用超声、回流和微波3种方法,探讨提取旋覆花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方法研究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g/m L)1∶15.验证实验结... 采用超声、回流和微波3种方法,探讨提取旋覆花中两种倍半萜内酯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方法研究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g/m L)1∶15.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正交实验所得最佳条件切实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 倍半萜内酯 提取方法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方晾晒烟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余文怡 邓亮 +6 位作者 李兰 徐兴梦 郭亚东 母多 施建莲 赵明智 陈钰沁 《昆明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5-27,共3页
为研究云南大理云龙天登晾晒烟的化学成分,将烟叶用95%乙醇提取、浓缩,对浓缩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系统化学成分分离,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及MCI,PLgel,Sephadex LH-20,C18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 为研究云南大理云龙天登晾晒烟的化学成分,将烟叶用95%乙醇提取、浓缩,对浓缩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系统化学成分分离,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及MCI,PLgel,Sephadex LH-20,C18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乙酸乙酯部分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7-Hydroxy-6-methoxy-2H-1-benzopyran-2-one Scopoletin(1),(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2),N-trans-feruloyltyramine(3),N-cis-feruloyltyramine(4),香草酸(5),对羟基苯乙醇(6),3,4-二羟基苯甲酸(7).其中除化合物5外,其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烟草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晾晒烟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种特色柑橘属果皮精油成分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渔 陈波 +3 位作者 施建莲 马海玲 习杨彦彬 刘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07-1513,共7页
为探究云南特色柑橘属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的果皮精油成分及抗肿瘤活性。该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果皮的精油,通过GC-MS开展定性定量成分分析,并通过MTT法开展果... 为探究云南特色柑橘属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的果皮精油成分及抗肿瘤活性。该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果皮的精油,通过GC-MS开展定性定量成分分析,并通过MTT法开展果皮精油抑制肿瘤增殖研究。结果表明:德宏青柠果皮精油提取率最高、元江绿皮冰糖橙果皮精油次之、西双版纳曼赛龙柚果皮精油最低;从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的果皮精油中分别鉴定出24种、11种、13种成分,月桂烯、萜品烯是三种精油的共有成分。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和元江绿皮冰糖橙的果皮精油中都含有β-蒎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柠檬烯、α-松油醇,以及重要香料成分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和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其中西双版纳曼赛龙柚精油中柠檬烯含量高达72.097%,德宏青柠精油中含有活性成分柠檬醛。三种精油对胃癌细胞MKN-45、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均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云南三种特色柑橘属植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属 果皮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 活性 噻唑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川特有脐橙与血橙精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佳 陈波 +4 位作者 施建莲 张荣平 杜帅帅 江宇凯 张丽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6-208,共3页
为研究云南宾川特有脐橙与血橙的精油成分特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2种橙子的精油,利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出油率分别为0.65%和0.61%;从宾川脐橙和血橙精油中分别鉴别出10种和5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为研究云南宾川特有脐橙与血橙的精油成分特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2种橙子的精油,利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出油率分别为0.65%和0.61%;从宾川脐橙和血橙精油中分别鉴别出10种和5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含量分别为97.067%和98.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血橙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 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牛蒡子的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宾婕 施建莲 +5 位作者 胡珊珊 梁梦洁 郭亚东 林彦君 吴双凤 邓亮 《药物资讯》 2017年第5期121-126,共6页
应用HPLC对九个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使用岛津ODS柱(4.6mm×215;150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得到11个共有峰,建立了牛蒡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 应用HPLC对九个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使用岛津ODS柱(4.6mm×215;150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得到11个共有峰,建立了牛蒡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牛蒡子药材的专属性鉴别,九个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其相似度都大于0.99,说明不同产地的牛蒡子其质量的均一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地区滇黄精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8
作者 宁晨晨 刘强丽 +3 位作者 丁子航 夏婷婷 施建莲 韦瑾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8-13,共6页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是中药黄精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采用核糖体RNA(r RNA)基因转录区ITS2序列及cp DNA非编码区rpl20-rps12、trn L-trn F和psb A-trn H序列对收集自云南省多个地区的22份滇黄精样品进行分子鉴...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是中药黄精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采用核糖体RNA(r RNA)基因转录区ITS2序列及cp DNA非编码区rpl20-rps12、trn L-trn F和psb A-trn H序列对收集自云南省多个地区的22份滇黄精样品进行分子鉴定,并采用MEGA7.0.26构建邻接(NJ)系统聚类树,以初步了解实际流通中黄精药材的基源,探究在滇黄精药材资源利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品种混淆的问题。结合各样品的分子生物学信息和形态特征,发现收集的22份样品中,初步判定可能为滇黄精的有11份,可能为卷叶黄精的有7份,其中暂无法确定为滇黄精或者卷叶黄精的有5份,鉴定为轮叶黄精的有3份,玉竹1份,多花黄精5份。这表明形态特征结合DNA分子序列分析可以作为中药材鉴定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中药材 DNA分子鉴定 系统进化树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