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利多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 被引量:7
1
作者 施宇翔 文爱东 +1 位作者 熊利泽 张英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 探讨碳酸利多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性 .方法  2 0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患者 ,随机分为盐酸利多卡因组和碳酸利多卡因组 ,每组 10例 ,分别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或碳酸利多卡因 (6 mg·kg- 1 ) .以荧光偏... 目的 探讨碳酸利多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性 .方法  2 0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患者 ,随机分为盐酸利多卡因组和碳酸利多卡因组 ,每组 10例 ,分别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或碳酸利多卡因 (6 mg·kg- 1 ) .以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FPIA)测定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 ,以临床观察评价药效学 ,比较利多卡因盐酸盐和碳酸盐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差异 .结果 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达峰时间、达峰浓度及曲线下面积 (AU C)分别为(17.2± 8.9)和 (2 5 .6± 9.7) min;(4.2± 1.6 )和 (3.3± 1.2 )mg· L- 1 ;(11.8± 1.8)和 (8.7± 1.6 ) mg· h· L- 1 ;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的药效学参数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分别为 (4.9± 1.8)和 (9.1± 2 .1)min;(8.9± 4 .6 )和 (13.7± 5 .2 ) m in;(2 11.3± 4 7.4 )和 (15 2 .6± 31.4 ) min.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吸收速率和达峰时间均快于其盐酸盐 ,AUC也大于其盐酸盐 ,临床麻醉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均快于其盐酸盐 ,体内消除半衰期与盐酸利多卡因基本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利多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酸钠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施宇翔 熊利泽 熊东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 :研究玻璃酸钠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玻璃酸钠 (SH)组 ,治疗组 35例采取关节松动术联合应用关节腔SH注射治疗 ;对照组35例单独应用关节腔SH注射治疗。定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目的 :研究玻璃酸钠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玻璃酸钠 (SH)组 ,治疗组 35例采取关节松动术联合应用关节腔SH注射治疗 ;对照组35例单独应用关节腔SH注射治疗。定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次数比较 ,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SH组 ,经统计学处理 ,呈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关节松动术联用SH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关节松动术 联合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 关节腔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2神经阻滞并发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施宇翔 熊利泽 +1 位作者 余少芝 熊东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2140-2140,共1页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延髓疹外侧综合征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施宇翔 董海龙 熊东方 《当代医学》 2008年第11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颈痛颗粒治疗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内服颈痛颗粒连续治疗4周,采用随机、自身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对比进行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记分。疗效判断以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积分减少... 目的观察颈痛颗粒治疗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内服颈痛颗粒连续治疗4周,采用随机、自身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对比进行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记分。疗效判断以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积分减少≥75%为显效;积分减少≥30%为有效。结果本组患者经颈痛颗粒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6%,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颈痛颗粒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颗粒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分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松动术并臂丛神经阻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8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施宇翔 熊利泽 +2 位作者 计根林 易南 黄卫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6期978-978,共1页
选择109例临床患者,研究臂从神经阻滞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采取关节松动术联合应用臂从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臂从神经阻滞治疗。定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 选择109例临床患者,研究臂从神经阻滞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采取关节松动术联合应用臂从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臂从神经阻滞治疗。定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次数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提示,关节松动术联用臂从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是一种较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松动术 臂丛神经阻滞 治疗 肩关节周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浸式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施宇翔 张凌新 邵雪明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8期985-990,共6页
针对半浸式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问题,应用CFD方法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把结果与实验进行比较。通过求解雷诺平均方程(RANS)来模拟流场,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来计算RANS方程中的雷诺应力。利用Fluent中的明渠流动(Open Channel F... 针对半浸式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问题,应用CFD方法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把结果与实验进行比较。通过求解雷诺平均方程(RANS)来模拟流场,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来计算RANS方程中的雷诺应力。利用Fluent中的明渠流动(Open Channel Flow)功能模拟空泡水筒中的气液两相流动,采用VOF方法捕捉自由液面。应用滑移网格法完成搅拌桨的转动,实现了对一个五叶右旋半浸式螺旋桨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桨的尾流场形态与实验结果吻合地较好,证明了CFD方法预测半浸式螺旋桨性能的有效性。在较低浸入深度时,数值模拟可以很好地预测半浸式螺旋桨的性能。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推力系数和效率的预测结果基本准确,扭矩系数的预测结果有一定偏差。从数值计算结果中,可以获得宏观力的脉动曲线和完全入水桨叶的压力分布,并且可以对桨叶出水和入水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浸式螺旋桨 数值模拟 尾流场 性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龚志毅 叶铁虎 +8 位作者 郝绒绒 施宇翔 熊利泽 王秋实 王俊科 肖洁 王祥瑞 许华 熊源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4,77,共4页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对国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231例随机分为加巴喷丁组和安慰剂组,两组病人分别使用加巴喷丁胶囊1800mg/天或模拟胶囊,总共接受6周的药物治疗。以疼痛缓解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对国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231例随机分为加巴喷丁组和安慰剂组,两组病人分别使用加巴喷丁胶囊1800mg/天或模拟胶囊,总共接受6周的药物治疗。以疼痛缓解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疗效指标。其他指标包括疼痛对睡眠影响,疼痛对生活质量影响,病人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分值的改变。结果:加巴喷丁组和安慰剂组平均每日疼痛分值分别降至4.14±1.89和5.33±1.61,与基础值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值为0.001)。加巴喷丁组较安慰剂组降低更为明显(P值为0.001)。加巴喷丁组病人50%的疼痛缓解程度为27.6%,安慰剂组仅为3.8%(P值为0.001)。加巴喷丁组病人睡眠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比例分别为35.7%和32.1%,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的9.5%和6.6%(P值为0.001)。加巴喷丁组头晕及嗜睡的比例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结论:加巴喷丁可明显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程度,改善病人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并有较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安慰剂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急慢性疼痛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志义 戴闽 +7 位作者 施宇翔 郑淑慧 彭阿钦 张克亮 王吉波 张力丹 周乙雄 张伟滨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41-846,共6页
目的:观察吡罗昔康贴片(透皮控释剂型)治疗急慢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双氯芬酸)平行对照试验。急慢性疼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吡罗昔康贴片2日1贴贴于患处,对照组予双氯芬酸乳胶1日3次涂于患... 目的:观察吡罗昔康贴片(透皮控释剂型)治疗急慢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双氯芬酸)平行对照试验。急慢性疼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吡罗昔康贴片2日1贴贴于患处,对照组予双氯芬酸乳胶1日3次涂于患处,均连续使用14 d。主要疗效指标为靶部位休息痛和活动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次要疗效指标为疗效的综合评价、病人对疗效的总体评价、药物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和压痛评分变化,并观察不良事件。结果:210例病人入选,试验组(吡罗昔康组)106例,对照组(双氯芬酸组)104例。2组治疗前基础情况,疼痛分类、程度等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按全分析集(FAS)人群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休息痛VAS评分分别下降了(2.6±s 2.0)和(3.6±2.3)分,改善率分别为(50±47)%和(63±38)%(P<0.01);活动痛VAS评分分别下降了(3.0±2.3)和(4.0±2.4)分,改善率分别为(44±33)%和(61±32)%(P<0.01)。2组疗效综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70.2%和82.1%(P<0.05),病人对疗效的总体评价有效率分别为81.4%和93.3%(P<0.05)。2组压痛和肿胀评分、首次给药后疼痛缓解率有显著差异,而2组疼痛消失时间、安全性指标无显著差异。按符合方案集(PP)人群分析结果与按FAS人群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吡罗昔康贴片治疗急慢性疼痛多项疗效指标结果优于双氯芬酸乳胶,安全性与双氯芬酸乳胶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投药 皮肤 吡罗昔康 双氯芬酸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单盲法 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塞膦酸钠胶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周日 袁志 +8 位作者 刘建 施宇翔 王养维 王长江 王国新 蔡辉 郭郡浩 黄立新 沈忆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73-176,160,共5页
目的评价利塞膦酸钠胶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0名受试者随机等分入利塞膦酸钠组(A组)和安慰剂组(B组)。A组给予利塞膦酸钠胶囊+碳酸钙D3咀嚼片,B组给予安慰剂+碳酸钙D3咀嚼片... 目的评价利塞膦酸钠胶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0名受试者随机等分入利塞膦酸钠组(A组)和安慰剂组(B组)。A组给予利塞膦酸钠胶囊+碳酸钙D3咀嚼片,B组给予安慰剂+碳酸钙D3咀嚼片,整个试验疗程为12个月。在治疗前、用药后6月末及12月末随访,通过对腰椎2~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髋部BMD的测量及骨代谢生化指标:血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肌酐(urine cross-linked N-tel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Ⅰ/creatine,NTX/Cr)的检测,对有效性进行评估;在治疗前、3月末、6月末和12月末随访,通过对一般体征、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观察对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结束后,腰椎2~4BMD变化率A组增高8.28%±13.79%,B组增高4.09%±14.60%,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髋部BMD变化率A组增高8.49%±15.58%,B组增高6.84%±18.3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OCNA组下降2.94±4.73ng/ml,B组下降0.53±3.90ng/ml,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尿NTX/CrA组下降9.38±65.93nMBCE/mMCR,B组升高3.59±59.86nMBCE/mMCR,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A组发生新骨折8例,发生率7.84%;B组6例,发生率5.76%,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利塞膦酸钠胶囊能够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骨密度,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不良反应少,用于防治PMOP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塞膦酸钠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明全 赵磊 +3 位作者 王哲 张春礼 施宇翔 文爱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4-836,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奥尔芬75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试验组64例,对照组63例.两组给药剂量均为每次一支,2mL/支,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 目的:观察和评价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奥尔芬75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试验组64例,对照组63例.两组给药剂量均为每次一支,2mL/支,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7d.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5%和92.54%,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试验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利多卡因 奥尔芬-75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牵引推拿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牟翔 王易虎 +3 位作者 李玲 施宇翔 葛雪松 潘金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9期37-43,共2页
目的 观察全自动牵引推拿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269例患者用全自动牵引推拿床治疗,而对照组 254例患者仅行单纯牵引。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1),差异非常显著;治疗天数治疗组 (24± 11.6... 目的 观察全自动牵引推拿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269例患者用全自动牵引推拿床治疗,而对照组 254例患者仅行单纯牵引。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1),差异非常显著;治疗天数治疗组 (24± 11.65)d,对照组 (36± 15.12)d,(P< 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全自动牵引推拿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治疗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牵引 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西萍 张慧杰 +3 位作者 朱利霞 田妮娜 施宇翔 孙林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040-2040,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治疗 带状疱疹 皮肤病 硬脊膜外腔阻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与异感两种定位方法对腋路臂丛多点阻滞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计根林 曾毅 +5 位作者 熊利泽 施宇翔 熊东方 徐宁 胡胜 李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65-667,共3页
目的 :比较异感定位或神经刺激定位对腋路臂丛多点注射阻滞的起效时间、成功率以及并发症 .方法 :以神经刺激定位法 (PNS)或诱发异感法 (PAR)定位臂丛神经主支 ,于各点分别注入 8mL 2 0g·L-1利多卡因和 7.5g·L-1布比卡因合剂 ... 目的 :比较异感定位或神经刺激定位对腋路臂丛多点注射阻滞的起效时间、成功率以及并发症 .方法 :以神经刺激定位法 (PNS)或诱发异感法 (PAR)定位臂丛神经主支 ,于各点分别注入 8mL 2 0g·L-1利多卡因和 7.5g·L-1布比卡因合剂 ,观察和记录阻滞操作时间 ,阻滞起效时间 ,可行手术时间及总的麻醉时间 .结果 :PNS组各项时间均明显短于PAR组 .PNS组的完全阻滞发生率较PAR组高 (P <0 .0 5 ) ,这与其桡神经与肌皮神经的阻滞成功率高相关 (P <0 .0 5 ) .PAR组的静脉误伤率较高 (P <0 .0 5 ) .结论 :PNS较PAR成功率更高 ,阻滞出现更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痛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易虎 郭建生 +1 位作者 施宇翔 牟翔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11期660-662,共3页
应用HP——1000型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102例患者服用颈痛宁(中药)前后的椎动脉形态及血流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分析,并经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证明,颈痛宁具有扩张椎动脉及增加其血流量的作用。
关键词 颈椎病 颈痛宁 椎动脉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强直 被引量:4
15
作者 牟翔 李玲 +6 位作者 王易虎 施宇翔 李新轩 李宁 李红芳 李东明 王作存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6年第6期422-423,共2页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用关节松动术和肌力训练为治疗组;对照组25例患者,只用肌力训练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00.40±25.72)度,对照组为(82.1...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用关节松动术和肌力训练为治疗组;对照组25例患者,只用肌力训练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00.40±25.72)度,对照组为(82.14±21.25)度,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强直疗效较好,膝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越明显,其功能恢复越好.病程愈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松动术 膝关节强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凝与无水乙醇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恒兴 熊利泽 +2 位作者 施宇翔 熊东方 陈绍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3期4682-4683,共2页
目的观察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副作用,并与无水乙醇治疗的效果相比较。方法选择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经药物控制无效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在三叉神经的神经干走行处注射无水乙醇0.3mL。B组,在三叉神经的神经干走行处用RCG-... 目的观察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副作用,并与无水乙醇治疗的效果相比较。方法选择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经药物控制无效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在三叉神经的神经干走行处注射无水乙醇0.3mL。B组,在三叉神经的神经干走行处用RCG-3F(美国产)进行射频热凝治疗70,75,80,85℃各1次,90s/次。术后1周观察患者疼痛缓解程度(VAS法),随访其疼痛缓解时间、面部麻木感恢复时间。结果术后1周B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0.2±0.1)分,A组(1.5±0.6)分,与A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056,P<0.01),B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7.8±0.5)个月,A组(5.3±0.8)个月,与A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28,P<0.05),B组患者面部麻木感恢复时间(2.5±0.3)个月,明显快于A组(5.8±0.9)个月,与A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82,P<0.01)。结论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明显优于无水乙醇注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三叉神经 电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动物实验观察颈痛宁冲剂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易虎 施宇翔 +3 位作者 王胜春 顾斌 顾宜 王汝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从动物实验观察了颈痛宁冲剂对角叉菜胶、甲醛致炎大鼠足跖肿胀与炎症部位PGE的影响。结果表明,颈痛宁2.4g/kg与3.6g/kg剂量组能明显地抑制角叉菜胶、甲醛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提命小鼠痛反应阈值,对炎症部位的PGE无影响,其抗炎作用不同于... 从动物实验观察了颈痛宁冲剂对角叉菜胶、甲醛致炎大鼠足跖肿胀与炎症部位PGE的影响。结果表明,颈痛宁2.4g/kg与3.6g/kg剂量组能明显地抑制角叉菜胶、甲醛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提命小鼠痛反应阈值,对炎症部位的PGE无影响,其抗炎作用不同于消炎痛抑制PGE的合成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宁 药理学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合并肢端肥大症患者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计根林 施宇翔 +5 位作者 黄怡 熊利泽 张英民 董辉 谢莉 顾建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23-324,共2页
关键词 垂体腺瘤 肢端肥大症 麻醉管理 合并症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推拿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易虎 王冰水 +2 位作者 郭雅 牟翔 施宇翔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电脑控制全自动牵引推拿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406例患者采用牵引推拿疗法为治疗组;188例采用理疗综合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目的:观察电脑控制全自动牵引推拿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406例患者采用牵引推拿疗法为治疗组;188例采用理疗综合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牵引推拿同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疗程短,腰椎活动范围改善明显,功能恢复亦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推拿床 腰椎间盘突出症 理疗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QT─1型电脑控制全自动牵引推拿床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易虎 牟翔 +1 位作者 易南 施宇翔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6年第6期417-417,共1页
WQT┐1型电脑控制全自动牵引推拿床的研制及应用*王易虎牟翔易南施宇翔(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理疗科西安710033)关键词电脑控制牵引推拿床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号R455我们自行设计研制的WQT-1型电脑控制全自动牵引... WQT┐1型电脑控制全自动牵引推拿床的研制及应用*王易虎牟翔易南施宇翔(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理疗科西安710033)关键词电脑控制牵引推拿床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号R455我们自行设计研制的WQT-1型电脑控制全自动牵引推拿床,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控制 牵引推拿床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