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研团队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引领作用的实践研究
1
作者 施大宁 万鹏 阚彩侠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随着“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创新型基础研究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适应国家战略需求,提高物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许多高等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培养需求... 随着“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创新型基础研究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适应国家战略需求,提高物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许多高等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培养需求,不断探索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依托科研团队,探索物理学科“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并从培养思路、培养机制、培养环节等方面进行深入实践,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主题创新区 科研团队 物理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微纳结构紫外发光与激光器件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茂生 王金辉 +2 位作者 阚彩侠 施大宁 姜明明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28,共26页
氧化锌(ZnO)拥有较宽的直接带隙(3.37 eV)、可观的激子束缚能(60 meV)以及良好的增益特性,这使其成为低维高效纯紫外发光及激光器件的理想材料。目前,基于各种形态的ZnO微腔已经实现了光泵浦激光,但电驱动器件的开发才是其走向实际应用... 氧化锌(ZnO)拥有较宽的直接带隙(3.37 eV)、可观的激子束缚能(60 meV)以及良好的增益特性,这使其成为低维高效纯紫外发光及激光器件的理想材料。目前,基于各种形态的ZnO微腔已经实现了光泵浦激光,但电驱动器件的开发才是其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本文简要回顾了ZnO的基本特性及其微纳结构的常见制备方式,按不同的器件结构梳理了基于ZnO微纳结构的发光和激光器件的主要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基于低维ZnO异质结构和肖特基结构的发光与激光器件及相应性能优化手段的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p型ZnO材料及相应同质结构发光与激光器件的研究现状;最后对ZnO基器件仍旧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发光器件 激光器件 异质结 同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人才 被引量:1
3
作者 施大宁 《群众》 2024年第9期10-11,共2页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是创新型生产要素的高质量集成。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要素供给等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劳...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是创新型生产要素的高质量集成。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要素供给等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也就是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供给 新型劳动者 增长路径 产业形态 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 生产力发展要求 先进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物明理 突出创新 构建特色化的工科物理系列课程体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施大宁 吴平 +2 位作者 杨雁南 刘小廷 王东生 《物理与工程》 2008年第4期16-17,9,共3页
本文介绍了工科大学物理系列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课程结构、课程模式和教学实践.强调以拓展大学物理教学内涵为出发点,以科学与人文相交融的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提高实验技能为特征;以科学方法论和思维... 本文介绍了工科大学物理系列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课程结构、课程模式和教学实践.强调以拓展大学物理教学内涵为出发点,以科学与人文相交融的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提高实验技能为特征;以科学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为主线,全方位地建设特色化的工科物理系列课程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物理教学 科学与人文素质 创新能力 研究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内涵 融合创新 构建工科院校大学物理系列课程体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施大宁 吴平 杨雁南 《物理与工程》 2014年第6期31-34,共4页
文章结合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物理系列课程建设的教改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模式和教学实践.系统阐述了以拓展大学物理教学内涵为出发点,以课程模式创新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和提升其... 文章结合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物理系列课程建设的教改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模式和教学实践.系统阐述了以拓展大学物理教学内涵为出发点,以课程模式创新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和提升其创新能力为目标,全方位地建设工科院校大学物理系列课程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教学模式 科学人文素质 课程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特色新工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7
6
作者 施大宁 梁文萍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28,共3页
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部属高校和工科优势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工科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学校重点围绕构建航空航天工科专业新结构、航空航天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南航新工科建设实施体系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对传统... 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部属高校和工科优势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工科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学校重点围绕构建航空航天工科专业新结构、航空航天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南航新工科建设实施体系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对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航空航天特色新型专业的途径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行业特色 工程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通识教育原则 拓展大学物理教学内涵 被引量:5
7
作者 施大宁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5-36,共2页
贯彻通识教育原则,立足工科物理教育新理念,将知识学习与素质培养相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思想相交融。以此为基础,拓展大学物理教学内涵,构建了以知识、素质、能力、精神综合培养为目的的大学物理系列课程新体系。
关键词 工科物理教学 科学与人文素质 创新能力 研究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三能级原子系统的量子特征
8
作者 施大宁 孙松庚 黎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74-179,共6页
运用油松分布的性质和二元泰勒级数展开方法,研究了初始处于下能级的级联三能级JC模型中的原子与两个初始相于辐射场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原子能级算符、光子数和偶极矩算符的平均值的近似解析解,与前人数值结果相比,更加明确地反映... 运用油松分布的性质和二元泰勒级数展开方法,研究了初始处于下能级的级联三能级JC模型中的原子与两个初始相于辐射场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原子能级算符、光子数和偶极矩算符的平均值的近似解析解,与前人数值结果相比,更加明确地反映了系统的量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泊松分布 辐射场 原子算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与艺术 聚散两相依 被引量:4
9
作者 施大宁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从科学和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来看,科学与艺术同渊源于实践,同植根于人脑,同来自人脑对实践的反映以及对反映的加工;从科学和艺术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和揭示真理的创造力来看,两者都探究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性,都追求对世界进行精确而细致... 从科学和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来看,科学与艺术同渊源于实践,同植根于人脑,同来自人脑对实践的反映以及对反映的加工;从科学和艺术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和揭示真理的创造力来看,两者都探究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性,都追求对世界进行精确而细致的观察和创新性的描述。总之,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对世界本体描述的两个不同,但平行、互补的方面,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指向真、善、美。因此,为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应重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艺术 同宗同源 平行 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费密子超导体的无能隙区
10
作者 施大宁 李正中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4期618-625,共8页
本文研究了含有非磁性杂质重费密子超导体进入无能隙区的问题,结果表明d-波配对情形下的类polar态对非磁杂质散射作用是稳定的,而p-波配对的polar态是不稳定的。
关键词 重费密子 超导体 无能隙区 序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的水热法合成形貌可控的银纳米结构(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丽红 阚彩侠 +3 位作者 王长顺 从博 倪媛 施大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9-575,共7页
以不同平均分子质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通常用K值来表示PVP溶液相对粘度的特征值,粘度越大,PVP平均分子质量越大,平均分子质量为8000、40000、160000、360000的PVP分别标记为K17、K30、K60、K90)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形貌... 以不同平均分子质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通常用K值来表示PVP溶液相对粘度的特征值,粘度越大,PVP平均分子质量越大,平均分子质量为8000、40000、160000、360000的PVP分别标记为K17、K30、K60、K90)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形貌和光学共振峰可控的银纳米结构.将反应体系加入到60 m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数小时.我们在K17的水溶液中合成了尺寸均一的五重孪晶银纳米十面体.而在K30、K60和K90的乙二醇(EG)溶液中得到了纵横比随着PVP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的银纳米线.产物的形貌和微结构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进行表征,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吸收峰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银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共振随着其形貌和尺寸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 五重孪晶 十面体 聚乙烯吡咯烷酮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根镓掺杂氧化锌微米线异质结基高亮黄光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海英 刘茂生 +4 位作者 姜明明 缪长宗 王长顺 阚彩侠 施大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5-1174,共10页
基于半导体低维微纳结构构筑的可见光发光器件,特别是位于500~600 nm波段的黄绿光光源,因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长寿命和低功耗等特点,在超高分辨率显示与照明、单分子传感和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由于高性能低维黄绿色发光器... 基于半导体低维微纳结构构筑的可见光发光器件,特别是位于500~600 nm波段的黄绿光光源,因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长寿命和低功耗等特点,在超高分辨率显示与照明、单分子传感和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由于高性能低维黄绿色发光器件在发光材料制备、器件结构以及发光器件的“Green/yellow gap”和“Efficiency droop”等方面受到严重限制,极大地影响了低维微纳结构黄绿光发光器件的开发和应用。本文采用单根镓掺杂氧化锌(ZnO∶Ga)微米线和p型InGaN衬底构筑了异质结基黄光发光二极管,其输出波长位于580 nm附近,半峰宽大约为50 nm。随注入电流的增加,光谱的峰位和半峰宽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观察到InGaN基光源中常见的量子斯塔克效应。器件相应的色坐标始终处于黄光色域范围。更为重要的是,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在大电流注入下并没有出现较大的下降。结合单根ZnO∶Ga微米线和InGaN的光致发光光谱,以及n-ZnO∶Ga/p-InGaN异质结能带结构理论,可以推断该制备器件的发光来自于ZnO∶Ga微米线和InGaN结区界面处载流子的辐射复合,器件的Droop效应得到明显抑制。实验结果表明,n-ZnO∶Ga微米线/p-InGaN异质结可用于制备高性能、高亮度的低维黄光发光二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光发光二极管 镓掺杂氧化锌微米线 铟镓氮 外量子效率 Droop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场涡流能量流的似波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美娟 赵阳 +1 位作者 施大宁 曲民兴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70-374,共5页
应用电磁场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远场涡流中能量流的变化规律,并重点讨论了似稳态激励和瞬态激励两种情况下的扩散能量流的似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能流分界线可以形象地表示能量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规律;能量变化与源... 应用电磁场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远场涡流中能量流的变化规律,并重点讨论了似稳态激励和瞬态激励两种情况下的扩散能量流的似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能流分界线可以形象地表示能量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规律;能量变化与源的变化之间有一个时间滞后,呈现了似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涡流 似波现象 能量流 管道检测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i合金团簇的原子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达峰 施大宁 王保林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遗传算法,选取Gupta多体势优化了Ni、Al单质团簇和Al-Ni合金团簇的基态构形。一般来说,当N<14,AlxNiy(x+y=N)合金团簇的基态构形除了Al8Ni2和Al9Ni2以外都是基于二十面体结构的,Al8Ni2的基态构形是紧密的扁平结构,Al9Ni2团簇也... 采用遗传算法,选取Gupta多体势优化了Ni、Al单质团簇和Al-Ni合金团簇的基态构形。一般来说,当N<14,AlxNiy(x+y=N)合金团簇的基态构形除了Al8Ni2和Al9Ni2以外都是基于二十面体结构的,Al8Ni2的基态构形是紧密的扁平结构,Al9Ni2团簇也具有类似的扁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合金团簇 Gupta多体势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场涡流似波现象特征之一──相速特性的研究
15
作者 赵阳 陈美娟 施大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2-86,共5页
在对远场涡流的机理解释上,国际上一直存在波与非波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解析分析和电磁场有限元数值计算对远场涡流的相速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尽管场量满足电磁扩散方程,但似稳态下场在空间某些位置上传播时具有似波现... 在对远场涡流的机理解释上,国际上一直存在波与非波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解析分析和电磁场有限元数值计算对远场涡流的相速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尽管场量满足电磁扩散方程,但似稳态下场在空间某些位置上传播时具有似波现象.此外本文还对瞬态激励下的远场涡流似波特性作了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远场涡流 管道检测 似波现象 相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场涡流中似波现象研究──相速特征
16
作者 赵阳 陈美娟 施大宁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69-474,共6页
应用电磁场理论及数值计算,对远场涡流中的场相速特性作了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并与电磁波中的相速特征作了比较和讨论,说明远场涡流是属于扩散现象中的一种似波行为.
关键词 电磁场 远场涡流 相速度 有限元 涡流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场涡流似波特性的现象与本质研究
17
作者 陈美娟 赵阳 +1 位作者 施大宁 曲民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19,共5页
远场涡流效应在数学上遵守扩散方程,但是其电磁特性又呈现某些似波动特性。本文从电磁场基本理论出发,以电磁场有限元分析为工具,首次较完整、系统地研究了远场涡流的似波特性,主要集中在电磁场量的相速特征和瞬时扩散能量流特征这... 远场涡流效应在数学上遵守扩散方程,但是其电磁特性又呈现某些似波动特性。本文从电磁场基本理论出发,以电磁场有限元分析为工具,首次较完整、系统地研究了远场涡流的似波特性,主要集中在电磁场量的相速特征和瞬时扩散能量流特征这两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远场涡流的电磁场量在远场区具有稳定的相速度,但其值远小于光速;瞬时扩散能量流的变化可以用能流分界线来表示,滞后于激励电流源的变化,呈现出似波动特性。似波特性的实质是管壁中涡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远场涡流 似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棒组装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效应的FDTD模拟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玉玲 阚彩侠 +6 位作者 王长顺 刘津升 徐海英 倪媛 徐伟 柯军华 施大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27-1836,共10页
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质与其尺寸、形貌、介质环境等因素的相关性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了不同构型二聚体和多聚体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特性.研究了金纳米棒结构和组装方式对SPR耦合效应... 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学性质与其尺寸、形貌、介质环境等因素的相关性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了不同构型二聚体和多聚体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特性.研究了金纳米棒结构和组装方式对SPR耦合效应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规律比较吻合.金纳米棒二聚体的光吸收结果表明:对于肩并肩(S-S)的组装体,随着间隙的减小,金纳米棒的横向SPR(SPRT)峰有较小的红移,而纵向SPR(SPRL)峰显著蓝移.对于端对端(E-E)的组装体,随着组装体间隙的减小,金纳米棒的SPRT峰无明显移动,而SPRL峰显著红移,并在近红外较长波段范围内出现新的共振峰,其强度随着间隙的减小而增强;结合弹簧振子模型和纳米颗粒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极化,对组装体共振吸收峰的移动和新的耦合共振峰的出现提出了初步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组装体 时域有限差分法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Zn,Cr)S(111)表面上的Dzyaloshinsky-Moriya作用: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小影 黄灿 +5 位作者 朱岩 李晋斌 樊济宇 潘燕飞 施大宁 马春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23-131,共9页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具有非中心反演对称的异质结δ-(Zn,Cr)S(111)体系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Cr原子之间通过第一层S原子传递磁性相互作用.结合广义布洛赫条件,又进一步计算了反方向的自旋螺旋能量与波矢的色散关系E(q)...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具有非中心反演对称的异质结δ-(Zn,Cr)S(111)体系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Cr原子之间通过第一层S原子传递磁性相互作用.结合广义布洛赫条件,又进一步计算了反方向的自旋螺旋能量与波矢的色散关系E(q)与E(-q).E(q)与E(-q)能量之差反映了δ-(Zn,Cr)S(111)的S层与Cr层之间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引起的DMI的大小.通过海森伯相互作用(HBI)模型与Dzyaloshinsky-Moriya作用(DMI)模型拟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值,得到了Cr原子间各近邻的HBI参数J_1-J_4与DMI参数d-_1,d_2.在δ-(Zn,Cr)S(111)中,Cr原子间的耦合为M型反铁磁.DMI参数d_1为-0.53 meV,为顺时针手性DMI,在δ-(Zn,Cr)S(111)界面上有可能会产生斯格明子.本文计算表明,磁性和非磁性半导体界面有可能存在DMI,为理论研究和磁存储技术的进步开拓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Dzyaloshinsky-Moriya相互作用 异质结 斯格明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计算Co/h-BN界面上的微弱Dzyaloshinsky-Moriya相互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灿 李小影 +4 位作者 朱岩 潘燕飞 樊济宇 施大宁 马春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1-198,共8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程序VASP在广义布洛赫条件下计算了Co/h-BN反方向的自旋螺旋能量与波矢的色散关系E(q)与E(-q).E(q)与E(-q)能量之差反映了Co/h-BN界面上下层之间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引起的Dzyaloshinsky-Moriya相互作用(D...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程序VASP在广义布洛赫条件下计算了Co/h-BN反方向的自旋螺旋能量与波矢的色散关系E(q)与E(-q).E(q)与E(-q)能量之差反映了Co/h-BN界面上下层之间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引起的Dzyaloshinsky-Moriya相互作用(DMI)的大小.通过海森伯作用(HBI)模型与DMI模型拟合计算值,得到Co原子间各近邻的HBI参数J_1—J_4及DMI参数d_1,d_2.在Co/h-BN中,J_1为负值起完全主导作用,J_3比J_1小一个量级,其他参数接近于0.因此,Co/h-BN的基态是三角反铁磁,而DMI很微弱.根据这种性质,h-BN可以作为其他DMI界面的覆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Co/h—BN Dzyaloshinsky-Moriya相互作用 斯格明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