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牡蛎对长江口环境的净化功能及其生态服务价值 被引量:39
1
作者 全为民 张锦平 +3 位作者 平仙隐 施利燕 李培军 陈亚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1-876,共6页
牡蛎礁生态系统是河口环境的天然污染处理厂.本文分析了长江口导堤巨牡蛎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作用,并评估了其对河口环境的净化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巨牡蛎对Cu、Zn和Cd的富集能力较强,其生物富集系数BCFs(bio-concentration fac... 牡蛎礁生态系统是河口环境的天然污染处理厂.本文分析了长江口导堤巨牡蛎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作用,并评估了其对河口环境的净化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巨牡蛎对Cu、Zn和Cd的富集能力较强,其生物富集系数BCFs(bio-concentration factors)分别为(14.28±2.41)×103、(12.75±2.02)×103和(14.51±3.71)×103,Cu、Zn和Cd的沉积物生物富集系数BSAFs(biota-sediment accumulation factors)分别为26.78±4.53、23.24±3.69和16.62±4.25,巨牡蛎对6种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大小顺序为Cu>Zn>Cd>As>Pb>Hg.整个长江口导堤巨牡蛎的现存量约为1.07×106t,鲜肉约为1.75×105t,其对养分和重金属的总累积量分别为:N1.462×106kg、P1×105kg、Cu24745kg、Zn58257kg、Pb609kg、Cd254kg、Hg0.18kg和As329kg.长江口导堤巨牡蛎去除营养盐和重金属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价值约为每年317万元,等同于每年净化合流污水7.31×106t,相当于一个日处理能力约为2×104t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巨牡蛎提供的栖息地价值约为每年510万元,合计生态服务价值约为每年82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巨牡蛎 生物富集 重金属 生态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明东滩湿地营养盐与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 被引量:22
2
作者 全为民 李春鞠 +5 位作者 沈盎绿 钱蓓蕾 平仙隐 韩金娣 施利燕 陈亚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324-3331,共8页
测定了崇明东滩湿地盐沼植物和沉积物中TN、TP、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阐明了它们在湿地中的分布与累积特征,评估3种盐沼植物对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并讨论了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海三棱镳草地... 测定了崇明东滩湿地盐沼植物和沉积物中TN、TP、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阐明了它们在湿地中的分布与累积特征,评估3种盐沼植物对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并讨论了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海三棱镳草地上部分的TN、Cu、Pb和Cd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芦苇和互花米草(p<0·01),而地上部分TP和Zn却表现为:海三棱镳草和互花米草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芦苇(p<0·01)。东滩湿地沉积物中TN和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特征为:芦苇带>互花米草带>海三棱镳草带>光滩,即随着高程的增加,沉积物中TN和重金属的含量逐步上升;但沉积物中TP含量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0·06%左右。基于盐沼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估算了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的营养盐和重金属库,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的养分库和重金属库均大于芦苇和海三棱镳草,表明收获互花米草对环境的净化效果最佳,特别对磷的去除效率是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东滩湿地 养分 重金属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8
3
作者 全为民 赵云龙 +2 位作者 朱江兴 施利燕 陈亚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79-5187,共9页
通过对上海市6个典型潮滩湿地(崇明东滩、崇明北滩、九段沙、青草沙、南汇边滩和杭州湾北岸)的调查,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112种,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1.8%、22.3%和18.8%。6个潮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 通过对上海市6个典型潮滩湿地(崇明东滩、崇明北滩、九段沙、青草沙、南汇边滩和杭州湾北岸)的调查,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112种,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1.8%、22.3%和18.8%。6个潮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呈现一致的规律,即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在生物量构成中,甲壳动物是最为重要的类群,其总体平均相对贡献率在51%~97%之间,软体动物的总体平均相对贡献率在2%~48%之间。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空间分布在地点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崇明东滩、九段沙和杭州湾北岸湿地中,软体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而在崇明北滩、青草沙和南汇边滩,甲壳动物却是优势类群。与20世纪80和90年代的调查资料相比,近20多年来上海市潮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明显增加,但群落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优势类群由个体较小的软体动物转变为平均体重较大的甲壳动物,这主要与人类活动(过度采捕、环境污染和生物促淤等因素)的强度干扰有关,也反映上海市潮滩湿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正在逐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湿地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量 上海市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湿地沉积物中的氮、磷与重金属 被引量:12
4
作者 全为民 韩金娣 +5 位作者 平先隐 钱蓓蕾 沈盎绿 李春鞠 施利燕 陈亚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93,共5页
研究了总氮NT、总磷PT、重金属Cu,Zn,Pb和Cd在崇明东滩湿地沉积物中的分布与累积特征。结果表明,NT和重金属表现为:芦苇带>互花米草带>海三棱镳草带>光滩,即从光滩至芦苇带,从南部至北部,NT和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呈现逐步增加的... 研究了总氮NT、总磷PT、重金属Cu,Zn,Pb和Cd在崇明东滩湿地沉积物中的分布与累积特征。结果表明,NT和重金属表现为:芦苇带>互花米草带>海三棱镳草带>光滩,即从光滩至芦苇带,从南部至北部,NT和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由于高潮带以细颗粒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NT和重金属表现出相应的富集;而沉积物PT在各个潮带呈均匀分布,这主要与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组成有关。与上海南岸潮滩湿地和世界其他河口湿地相比,东滩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相对较低,表明它是一块保存较为完好未受到污染的天然湿地,这主要与长江径流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湿地 养分 重金属 分布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盐沼植物对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吸收、分布与滞留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全为民 沈盎绿 +5 位作者 钱蓓蕾 平先隐 韩金娣 李春鞠 施利燕 陈亚瞿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8,共5页
测定3种盐沼植物体内TN、TP、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计算了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TN、TP和重金属库的大小。结果表明,3种盐沼植物在养分的分配模式上显著不同,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地下部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的养分... 测定3种盐沼植物体内TN、TP、重金属Cu、Zn、Pb和Cd的含量,计算了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TN、TP和重金属库的大小。结果表明,3种盐沼植物在养分的分配模式上显著不同,3种盐沼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地下部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的养分库和重金属库均大于芦苇和海三棱镳草,表明其对养分和重金属的吸收与滞留效率更高。如果从湿地植物净化的角度来考虑,收获互花米草对河口环境的净化作用最佳,特别对P的去除效率最高;但另一方面,互花米草的入侵将会显著改变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如提高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有可能把更多的重金属输入河口水体和食物网,使湿地成为重金属的源而不是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植物 养分 重金属 滞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生态修复工程底栖动物群落的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亚瞿 施利燕 全为民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2期35-39,共5页
生态修复旨在通过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来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随着污染加剧、过度捕捞和大型工程的建设,长江口的水生生态系统已呈现出全面退化状态,尤其是赤潮的频发和饵料生物的显著降低,严重破坏了长江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 生态修复旨在通过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来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随着污染加剧、过度捕捞和大型工程的建设,长江口的水生生态系统已呈现出全面退化状态,尤其是赤潮的频发和饵料生物的显著降低,严重破坏了长江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此先后进行4次大规模的长江口生态修复工程,包括3080尾特大规格的中华鲟、2.5万只中华绒螯蟹成体等的增殖放流,其中,2002年和2004年进行了长江口导堤底栖生物的生态修复工程。近年来的监测结果显示,长江口生态修复工程极大地增加了长江口导堤及附近水域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并每年提供817万元的生态服务价值,相当于一个投资规模约为2万t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生态修复 增殖与放流 底栖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渔业资源监测现状研究
7
作者 施利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8期075-078,共4页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生态系统良好,营养物质充足,为河口定居、洄游性等鱼类提供索饵、栖息、繁衍场所。但是,长期受到过度捕捞、水域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亟需开展渔业资源监测,为保护渔业资源提供支持。基于此,文章简要阐述长江口及...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生态系统良好,营养物质充足,为河口定居、洄游性等鱼类提供索饵、栖息、繁衍场所。但是,长期受到过度捕捞、水域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亟需开展渔业资源监测,为保护渔业资源提供支持。基于此,文章简要阐述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渔业资源监测技术,分析渔业资源监测目的、采集统计、监测现状等,对其进行反思,并针对性提出渔业资源保护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邻近水域 渔业资源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经济视角下长江口渔业环境的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8
作者 施利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55-158,共4页
长江口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多样的生境,有着丰富水生生物资源,以及渔业种质资源。长江口渔业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持,能够为渔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现实情况来看,长江口渔业生态环境因过度捕捞逐渐失衡,致使河口生态系统衰退,对此要... 长江口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多样的生境,有着丰富水生生物资源,以及渔业种质资源。长江口渔业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持,能够为渔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现实情况来看,长江口渔业生态环境因过度捕捞逐渐失衡,致使河口生态系统衰退,对此要加强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本文首先介绍生态修复对渔业环境的影响,接下来基于生态经济视角分析长江口渔业环境及其生态修复过程,最后重点探究生态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长江口 渔业环境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9
作者 施利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6期0030-0033,共4页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在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保护等方面获得了良好成效,不过仍受到生态环境、认知误区、管理能力等问题的影响,加大了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难度,仍需通过有效措施不断提升保护水平。基于此,本文对长江口水生生物...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在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保护等方面获得了良好成效,不过仍受到生态环境、认知误区、管理能力等问题的影响,加大了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难度,仍需通过有效措施不断提升保护水平。基于此,本文对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阐述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开展常态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建立保护合作机制,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发挥群众力量,形成良好保护氛围、加大水生生物养护执行力度的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水生生物资源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施利燕 《区域治理》 2018年第37期221-222,共2页
本文综合阐述了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程,主要通过水生植物微生物净化以及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为我国各地区进行黑臭河道治理工程当中提供出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体生态 修复技术 河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clam size, food type, sediment characteristic, and seawater carbonate chemistry on grazing capacity of Venus clam Cyclina sinensis (Gmelin, 1791)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听听 周凯 +3 位作者 刘鑫 来琦芳 张东 施利燕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239-1247,共9页
Aquaculture in saline-alkaline water has a major problem: microalgal blooming causes the pH of water to increase dramatically, thereby causing damage to the reared organisms.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set out to find... Aquaculture in saline-alkaline water has a major problem: microalgal blooming causes the pH of water to increase dramatically, thereby causing damage to the reared organisms.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set out to find a candidate filter-feeding bivalve species suitable for saline-alkaline water to graze on microalgae and to control the pH.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carbonate alkalinity (CA, 2.5, 10.0, and 20.0 meq/L) and pH (8.0, 8.5, and 9.0) on the grazing capacity (GC) of the clam Cyclina sinensis. Additionally, the effect of clam size (small, medium, and large) and microalgae species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Chaetoceros miielleri, and lsochrysis galbana), and the effect of bottom sediment characteristic (mud, sandy mud, and muddy sand) and thickness (3 and 6 cm) were analyzed as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C on L galbana was the highest and small size had the maximum GC/W (W: wet weight including body and shell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sediment type and thickness. Regarding CA and pH,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GC by the pH or by their interaction was found. The GC ofC. sinensis was not greatly reduced in the treatments ofpH≤8.5 and CA≤20.0, and also not affected by bottom sediment type, indicating that this clam is capable to manage microalgal concentrations and might be a candidate species for pH reduction in saline-alkaline water p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us clam Cyclina sinensis carbonate alkalinity pH grazing capacity saline-alkaline 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探析
12
作者 施利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12期00267-00267,共1页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型城市的建设中,合理地规划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优化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下文就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目标与问题进行了分...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型城市的建设中,合理地规划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优化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下文就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目标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优化措施展开了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室内环境 艺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osition of fish communities in an intertidal salt marsh creek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China 被引量:1
13
作者 全为民 倪勇 +1 位作者 施利燕 陈亚瞿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806-815,共10页
Fish communities in a (third-order) intertidal creek in Dongtan marsh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were investigated seasonally for one year. A total of 1 996 fish specimens (10 967.8 g) comprising ... Fish communities in a (third-order) intertidal creek in Dongtan marsh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were investigated seasonally for one year. A total of 1 996 fish specimens (10 967.8 g) comprising 26 species and 15 families were collected. Abundances of fish communities in the intertidal salt marsh creek were primarily dominated by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19.8%), Collichthys lucidus (18.6%), Periophthalmus magnuspinnatus (18.2%), Liza haematocheilus (17.9%), and secondarily by Mugilogobius abel (8.5%), L. carinatus (7.2%), Odontamblyopus lacepedii (4.3%), and Acanthogobius ommaturus (3.9%); another 18 species were present only occasionally. Non-MDS ordination and SIMP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two fish communities in the intertidal salt marsh creek. In spring, the communities were dominated by B. pectinirostris, P. magnuspinnatus, C. lucidus and M. abei; in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by L. haematocheilus, L. carinatus, A. ommaturus and O. lacepedii. Some species showed strong habitat selection; L. carinatus and P magnuspinnatus were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creek, while B. pectinirostris, M. abei and O. lacepedii inhabited the middle and lower creek.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salt mars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are an important nursery and feeding habitat for many fishes and should be prot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 communities HABITAT NURSERY tidal creek salt marsh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秋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质环境现状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鼎晖 程南宁 +2 位作者 俞士敏 吴兴华 施利燕 《环境影响评价》 2022年第2期85-89,96,共6页
基于2019年秋季长江口及临近海域水质和沉积物要素调查数据,从水质和沉积物两个角度出发建立水质评价综合模型,以了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质环境现状。结果表明:(1)水质方面,活性磷酸盐为主要污染指标,且劣四类水质样点主要分布在口内及... 基于2019年秋季长江口及临近海域水质和沉积物要素调查数据,从水质和沉积物两个角度出发建立水质评价综合模型,以了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质环境现状。结果表明:(1)水质方面,活性磷酸盐为主要污染指标,且劣四类水质样点主要分布在口内及口门区域。(2)沉积物方面,调查区域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整体上表现为轻微,7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排序为Cd>As>Hg>Pb>Cu>Cr>Zn。(3)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口外区水质综合环境较好,杭州湾北部次之,口内和口门区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水质 沉积物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le isotopes in aquatic food web of an artificial lagoon in the Hangzhou Bay,China
15
作者 全为民 施利燕 陈亚瞿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89-497,共9页
Stable isotope values, δ13C and δ15N, were determined for four primary producers and 19 dominant consumers in a small artificial lagoon located in Hangzhou Bay.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major pathways for energy f... Stable isotope values, δ13C and δ15N, were determined for four primary producers and 19 dominant consumers in a small artificial lagoon located in Hangzhou Bay.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major pathways for energy flow and trophic structure of the artificial lagoon ecosystem were characterized. The mean δ13C values for the 19 consumers ranged from -22.99‰ to -14.24‰. Apart from so-iny mullet Liza haematocheila, the other 18 consumers had intermediate δ13C values between those of epibenthic microalgae and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POM). The results of a multiple source linear mixing model (IsoSource model) indicated that 50% or more of the organic carbon in the tissues of most consumers was derived from epibenthic microalgae. This indicated that these primary producers were the main food source fueling the lagoon food web. The mean δ15N values for the 19 consumers varied between 4.93‰ and 12.97‰ and indicated four trophic levels in the lagoon. Four macroinvertebrates and zooplankton represented the primary consumers, whilst the other 14 consumers occupied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onsumer levels. The 19 consumer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rophic guilds (detritivores/suspension feeders, omnivores and carniv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ope ^13C ^15N lsoSource model trophic level food w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动物对长江口新生盐沼湿地潮沟生境的利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全为民 倪勇 +1 位作者 施利燕 陈亚瞿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0-564,共5页
利用长袋网(fykenet)采集了长江口新生盐沼湿地潮沟内的游泳动物,分析了该类盐沼湿地的鱼类栖息地利用。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记录到游泳动物20种,其中鱼类15种,虾蟹类5种。生态类群主要以淡水性种类(10种)和河口性种类(6种)为主,洄游性种... 利用长袋网(fykenet)采集了长江口新生盐沼湿地潮沟内的游泳动物,分析了该类盐沼湿地的鱼类栖息地利用。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记录到游泳动物20种,其中鱼类15种,虾蟹类5种。生态类群主要以淡水性种类(10种)和河口性种类(6种)为主,洄游性种类(3种)和海洋性种类(1种)较少。从数量组成来看,游泳动物群落主要由安氏白虾(35.4%)、棕刺虾虎鱼(17.7%)、贝氏餐(17.7%)、长蛇鮈(9.2%)和日本沼虾(4.6%)等少数几个物种占优势。这些游泳动物大多为稚幼个体,表明长江口新生盐沼湿地是许多鱼类和甲壳动物的重要育幼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 盐沼湿地 生境 利用 长江口
原文传递
长江口南部水域春、秋季鱼类群落结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诗佳 施利燕 +1 位作者 钟俊生 赵路路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为探明长江口南部水域鱼类群落结构,2020年4月(春季)与9月(秋季)在长江口北港、北槽、南槽水道共设置12个站位点,采用单囊拖网(最小网目25 mm)进行了2个航次渔业资源调查。计算资源密度、相对重要性指数、α-多样性指数,并进行多因素回... 为探明长江口南部水域鱼类群落结构,2020年4月(春季)与9月(秋季)在长江口北港、北槽、南槽水道共设置12个站位点,采用单囊拖网(最小网目25 mm)进行了2个航次渔业资源调查。计算资源密度、相对重要性指数、α-多样性指数,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以判定春秋季群落时空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对鱼类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共采集到鱼类49种,隶属16目25科41属,均为暖温及暖水性鱼类,以河口种居多,狭盐性鱼类较少并呈区域分布。春季尾数资源密度高于秋季,而秋季质量资源密度高于春季。凤鲚(Coilia mystus)、刀鲚(Coilia nas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Miichthys miiuy)在两个季节中均为优势种。春季,的尾数资源密度对总密度贡献率最高,且在各物种尾数资源密度中对总密度贡献率影响最显著;秋季,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的尾数资源密度贡献率最高,但刀鲚的尾数资源密度影响最显著。尾数及质量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秋季的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均高于春季,而春季Simpson单纯度指数(C')平均值较高。研究水域内水面表层盐温受多种动态因素影响,存在季节性变化,资源密度平面分布揭示出许多类群有趋温、趋盐的生活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鱼类群落 资源密度 多样性分析
原文传递
长江口深水航道及邻近水域春、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18
作者 罗源政 施利燕 +1 位作者 钟俊生 赵路路 《海洋渔业》 2025年第1期40-51,共12页
为了探明长江口深水航道及邻近水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以考量深水航道对鱼类栖息环境的影响,2021年春季和秋季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及其邻近水域设置14个站点,分别进行了底拖网调查。结果显示:水域内采集到鱼类16035尾,隶属于9... 为了探明长江口深水航道及邻近水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以考量深水航道对鱼类栖息环境的影响,2021年春季和秋季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及其邻近水域设置14个站点,分别进行了底拖网调查。结果显示:水域内采集到鱼类16035尾,隶属于9目16科29属34种,以海洋鱼类和河口鱼类占绝大多数。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表明,凤鲚(Coilia mystus)、刀鲚(C.nas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为春、秋季共有优势种。春季优势种主要聚集在横沙浅滩,秋季优势种则以九段沙水域较多,分布格局存在季节差异。ABC曲线分析表明,水域鱼类群落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其内小型鱼类占比较高;聚类分析将鱼类群落划分为不同的组群;RDA分析结果显示,秋季盐度对鱼类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深水航道建设扩大了长江口的低盐度水控制范围,形成了水域内鱼类种类数相对减少、群落结构简单化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长江口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深水航道 优势种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创我国河口海岸工程建设与水生生态恢复相结合的典范--长江口人工牡蛎礁生态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亚瞿 全为民 施利燕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3年第10期82-84,共3页
作为一项顶级的河口治理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是我国水运工程建设史上一项壮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先后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在工程建设... 作为一项顶级的河口治理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是我国水运工程建设史上一项壮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先后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在工程建设初期,为缓解工程建设对长江口水域的破坏影响,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组织开展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水生生态恢复。1998~2011年间,东海水产研究所项目组实施了“长江口人工牡蛎礁生态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创了我国河口海岸工程建设与水生生态恢复相结合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水域 海岸工程 水生生态 工程技术 生态系统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 牡蛎礁 河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