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yr1)Apelin-13对布比卡因诱导停搏乳鼠心肌细胞PI3K/Akt通路的干预
1
作者 林婷婷 陈超星 +3 位作者 鲍娜娜 施克俭 董娇娇 刘乐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Apelin/APJ系统在逆转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随机分为4组:空白培养基组(DMSO组)、布比卡因1 mmol/L(Bup组)、(Pyr1)Apelin-132μmol/L组(Apl组)和布比卡因1 mmol/L+(Pyr1)Apelin... 目的:探讨Apelin/APJ系统在逆转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随机分为4组:空白培养基组(DMSO组)、布比卡因1 mmol/L(Bup组)、(Pyr1)Apelin-132μmol/L组(Apl组)和布比卡因1 mmol/L+(Pyr1)Apelin-132μmol/L组(BAp组)。记录各组细胞基础自主搏动次数后,按照相应分组给药处理6 h。处理完毕后时间记为T0,记录T0至T12不同时间的细胞搏动次数;电镜下观察T12时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比色法检测T12时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含量;ELISA检测T12时心肌细胞中Apelin-13浓度;Western blot检测T12时心肌细胞中APJ、PI3K、Akt、p-PI3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T0时Bup组全部心肌细胞停止搏动。与DMSO组比较,Bup组细胞搏动次数显著减少(P<0.05),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培养液LDH含量明显上升(P<0.05),心肌细胞中Apelin-13、APJ、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与Bup组比较,BAp组细胞搏动次数显著增加(P<0.05),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培养液LDH含量明显下降(P<0.05),心肌细胞中Apelin-13,APJ、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Pyr1)Apelin-13可逆转布比卡因诱导的心肌细胞停搏,机制也许与激活PI3K/Akt蛋白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1)Apelin-13 布比卡因 心肌细胞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施克俭 刘付丽 +2 位作者 董晓西 金烈烈 徐旭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881-388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容量混合液。随机分为A、B...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等容量混合液。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各组局麻药用量分别为每条神经8、6、4mL。记录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阻滞效果;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各神经分支支配区麻醉起效时间较短(P<0.01),阻滞效果较好(P<0.01)。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评定:A组优秀29例,良好1例,麻醉优良率达100%;B组优秀28例,良好2例,麻醉优良率达100%;C组优秀11例,良好12例,失败7例,麻醉优良率76.7%,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1)。麻醉持续时间A组和B组显著长于C组(P<0.01)。3组均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局麻药用量,是臂丛神经阻滞理想的引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超声检查 臂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血药浓度和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施克俭 夏芳芳 +2 位作者 陈鸿飞 金周晟 刘乐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6期494-496,共3页
区域麻醉对全身影响小,效果确切,费用低廉,在临床中应用广泛[1]。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临床麻醉中通过静脉给药有效提供镇静和镇痛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佐剂添加到罗哌卡因中,行臂丛神经阻滞时能够延长阻滞时间,增强神经... 区域麻醉对全身影响小,效果确切,费用低廉,在临床中应用广泛[1]。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临床麻醉中通过静脉给药有效提供镇静和镇痛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佐剂添加到罗哌卡因中,行臂丛神经阻滞时能够延长阻滞时间,增强神经阻滞的效果[2-3]。目前国内外对于右美托咪定增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研究较多,但是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药代动力学影响的报道少见[4-5]。因此本研究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时的阻滞效果与血药浓度的关系及其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区域麻醉 血药浓度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前路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以下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权光 陈丽梅 +3 位作者 刘乐 施克俭 张学政 徐旭仲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818-821,825,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用于单侧膝关节以下骨折患者的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与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比较。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组(A组)和...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用于单侧膝关节以下骨折患者的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与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比较。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组(A组)和硬膜外阻滞组(B组),每组30例。B组患者术后单次硬膜外注射2 mg吗啡进行术后镇痛。记录2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操作时间;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记录麻醉操作体位摆放、术后48 h疼痛强度、监测麻醉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记录患者术后首次进食的时间,术后24 h内出现并发症及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A组的术后镇痛维持时间长,明显减少麻醉操作时体位变动的疼痛。B组麻醉后15、30、45 min MAP显著低于麻醉前和A组(P<0.01)。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01),有更高的患者总体满意度。结论:单侧下肢骨折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可以提供完善的术中、术后镇痛,并且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总体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坐骨神经 股神经 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PA喉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拔管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红丽 杨涛 +3 位作者 施克俭 陈沅清 胡正杨 耿武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SLIPA喉罩和气管导管行全麻通气对拔管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导管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麻...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SLIPA喉罩和气管导管行全麻通气对拔管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导管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用咪达唑仑+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麻醉诱导后喉罩组插入SLIPA喉罩,气管导管组插入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喉罩组躁动评分显著低于气管导管组(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导管组苏醒后30min自诉喉部不适例数多于喉罩组(P<0.05)。结论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SLIPA喉罩通气比气管插管通气在拔管期循环动力学更稳定,患者耐受程度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PA喉罩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躁动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联合腹腔内罗哌卡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付丽 唐红丽 +3 位作者 董晓西 施克俭 郑浩 徐旭仲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联合腹腔内重复滴注罗哌卡因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LC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复合罗哌卡因(PR复合)组和对照组。PR复合组患者于气腹建立后和术后6 h,向胆囊表面、膈下喷洒0.75%...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联合腹腔内重复滴注罗哌卡因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LC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复合罗哌卡因(PR复合)组和对照组。PR复合组患者于气腹建立后和术后6 h,向胆囊表面、膈下喷洒0.75%罗哌卡因10 mL,在手术缝合腹壁切口前,向每个切口局部注入相同局麻药液2 mL。对照组术中和术后6 h向胆囊表面、膈下喷洒生理盐水10 mL,每个切口注射生理盐水2 mL,两组患者在缝合切口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记录术后1 h,3 h,6 h,12 h,24 h VAS评分、镇痛药用量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R复合组于术后1 h,3 h,6 h,12 h,24 h的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24 h的静脉吗啡需求量PR复合组为(1.4±2.3)mg,对照组为(7.2±4.8)mg,PR复合组吗啡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局麻药中毒反应发生。结论 LC腹腔内重复滴注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减少术后镇痛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术后镇痛 帕瑞昔布 腹腔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付丽 唐红丽 +3 位作者 董晓西 施克俭 郑浩 徐旭仲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1期124-126,共3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人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应用腹膜透析维持肾脏衰竭患者生命已经成为主要方法之一。但腹膜透析置管术对麻醉的要求却有其特殊性。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是一项腹壁区域阻滞新方法[1,2],该方法是否适合腹...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老年人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应用腹膜透析维持肾脏衰竭患者生命已经成为主要方法之一。但腹膜透析置管术对麻醉的要求却有其特殊性。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是一项腹壁区域阻滞新方法[1,2],该方法是否适合腹部短小手术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置管术 区域阻滞 腹横肌 超声引导 应用 社会老龄化 终末期肾病 面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乳剂复苏布比卡因导致的心脏停搏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乐 +4 位作者 施克俭 王权光 陈莺 王方岩 徐旭仲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19-122,129,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逆转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成六组:A组(布比卡因致心脏停搏脂肪乳剂复苏组)、B组(布比卡因致心脏停搏K-H液灌注组)、C组(布比卡因致心脏停搏组)、D组(平衡灌注25min组)、E组(含...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逆转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成六组:A组(布比卡因致心脏停搏脂肪乳剂复苏组)、B组(布比卡因致心脏停搏K-H液灌注组)、C组(布比卡因致心脏停搏组)、D组(平衡灌注25min组)、E组(含脂肪乳剂的K-H液灌注组)、F组(K-H液灌注组),每组12只。记录灌注期间的心率-左心室发展压乘积(RPP),测定停灌时各组心肌组织腺苷酸含量和布比卡因浓度。结果:A组复跳例数、早期复跳例数均显著多于B组(P<0.01)。A组复跳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复跳后40min内,A组的RPP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的EC值显著低于B组(P<0.05)。心肌组织中的布比卡因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A组(P<0.01)。结论:脂肪乳剂降低心肌组织布比卡因浓度,是其逆转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布比卡因 心脏复苏 心脏停博 人工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对金属污染物的吸收与富集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湘宁 施克俭 袁俊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7年第3期281-283,共3页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美誉。莲藕给人们突出的印象:生命力强,长势旺盛,能抵抗一般自然灾害,对土壤无过高要求,pH值在5.6—7.4之间,莲藕长势无差异。在低或高浓度SO2的污染环境中,莲藕生长发育均... 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美誉。莲藕给人们突出的印象:生命力强,长势旺盛,能抵抗一般自然灾害,对土壤无过高要求,pH值在5.6—7.4之间,莲藕长势无差异。在低或高浓度SO2的污染环境中,莲藕生长发育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长势 生长发育 土壤 吸收 生命力 PH值 污泥 金属污染物 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晓西 刘付丽 +2 位作者 施克俭 倪建武 徐旭仲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手术缝皮前和晚上9点分别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对照组静脉推注生理盐...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手术缝皮前和晚上9点分别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对照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 mL。术毕两组均给予患者自控的静脉镇痛泵术后镇痛,镇痛药配方为舒芬太尼50μg稀释至100 mL。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满意度。记录24 h舒芬太尼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12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在PCA期间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次高于实验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并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舒芬太尼 甲状腺手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晓西 刘付丽 +4 位作者 施克俭 王权光 陈丽梅 刘乐 徐旭仲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组(UONB组,25例)和传统闭孔神经阻滞组(TONB...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组(UONB组,25例)和传统闭孔神经阻滞组(TONB组,25例)。闭孔神经阻滞前后分别测定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记录两种闭孔神经阻滞方法成功率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等。结果 UONB组和TONB组患者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闭孔神经阻滞后分别为52±7mmHg和66±19mmHg,UONB组显著小于TONB组(P=0.001)。UONB组阻滞成功率为97.4%,显著高于TONB组(74.2%)(P=0.01)。结论超声引导闭孔神经阻滞成功率高,可以安全、有效的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闭孔神经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闭孔神经 阻滞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乳剂救治布比卡因所致心脏骤停时肾上腺素合理使用时机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周晟 夏芳芳 +2 位作者 陈鸿飞 施克俭 陈丽梅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5期1243-1247,1257,共6页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救治布比卡因所致心脏骤停时肾上腺素合理使用时机,并观察大鼠复苏效果。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推注脂肪乳剂后给予肾上腺素组(ALE组)、推注脂肪乳剂后延迟1min给予肾上腺素组(DLE组),每组10只。大鼠股静脉推注...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救治布比卡因所致心脏骤停时肾上腺素合理使用时机,并观察大鼠复苏效果。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推注脂肪乳剂后给予肾上腺素组(ALE组)、推注脂肪乳剂后延迟1min给予肾上腺素组(DLE组),每组10只。大鼠股静脉推注布比卡因15mg/kg,心脏停搏后1min推注脂肪乳剂负荷量(5ml/kg),随后以1ml/(kg·min)速度持续输注5min。同时ALE组于心脏停搏后75s注射肾上腺素10μg/kg,135s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ml,DLE组在75s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1ml,135s注射肾上腺素10μg/kg。如若自主循环未恢复则在4min后追加肾上腺素5μg/kg,随后每隔2min追加肾上腺素5μg/kg,直至自主循环恢复或者20min复苏期末。记录两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及20min复苏末血气值、复苏率、存活率、肺湿干比、肺泡损伤率和布比卡因浓度等并作比较。结果 ALE组和DLE组存活率分别为100%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后ALE组SBP和RPP均高于DLE组(P<0.01)。ALE组心脏停搏后2min和20min的p H较DLE组高(P<0.05)。两组大鼠肺湿干比和肺泡损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肌组织布比卡因浓度ALE组显著低于DLE组(P<0.05)。结论在布比卡因导致的心脏停搏模型中,注射脂肪乳剂后延迟注射肾上腺素不利于心脏早期复跳,降低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布比卡因 脂肪乳剂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菊糖生产中高效絮凝剂的研制及其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克俭 朱兰宝 陈义明 《化工时刊》 CAS 1992年第1期28-29,共2页
甜菊原产南美州的巴拉圭、巴西及阿根廷等国。七十年代末引入我国种植,现已遍及二十余个省市。甜菊叶中含甜菊糖甙(Stevioside)8~12%,它是一种高甜度、低热值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其分子式为C_(18)H_(60)O(18),纯品为白色粉来状结晶,易... 甜菊原产南美州的巴拉圭、巴西及阿根廷等国。七十年代末引入我国种植,现已遍及二十余个省市。甜菊叶中含甜菊糖甙(Stevioside)8~12%,它是一种高甜度、低热值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其分子式为C_(18)H_(60)O(18),纯品为白色粉来状结晶,易溶于水,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而热值仅为蔗糖的三百分之一。它对热、酸、碱等条件均较稳定。近年来,甜菊精在食品、饮料和医药卫生方而已广泛应用。食用甜菊精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甜味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 絮凝剂 副产品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增强后腹腔镜手术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芳芳 陈鸿飞 +2 位作者 金周晟 鲍娜娜 施克俭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8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后腹腔镜手术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各30例。所有患者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术毕DR组对手术切口进行0.75%罗...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后腹腔镜手术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各30例。所有患者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术毕DR组对手术切口进行0.75%罗哌卡因+1μg/kg右美托咪定共11 m L局部浸润麻醉,R组对手术切口进行0.75%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共11 m L局部浸润麻醉。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后VAS评分(1 h、2 h、8 h、24 h和48 h),如患者VAS评分>5分,则给予地佐辛5 mg,并记录48 h内补充镇痛的例数以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R组和R组两组间术后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DR组需要补充镇痛的例数较R组显著降低(P=0.004),DR组术后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较R组显著降低(P=0.013,P=0.026)。结论复合右美托咪定能够增强罗哌卡因对后腹腔镜手术手切口浸润的镇痛效果,并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后腹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乳剂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中IL-6、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芳芳 施克俭 +2 位作者 金周晟 陈鸿飞 徐旭仲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4期634-636,共3页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所致肺损伤的大鼠中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脂肪乳剂处理组(ILP组)和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所有大鼠均进行下肢缺血3小时,再灌注3小时,ILP组大在... 目的探讨脂肪乳剂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所致肺损伤的大鼠中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脂肪乳剂处理组(ILP组)和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所有大鼠均进行下肢缺血3小时,再灌注3小时,ILP组大在再灌注前给予20%的脂肪乳5ml/kg;IR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实验末抽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后取血浆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验末取部分左上肺进行病理观察及PMN计数,其余左上肺用于肺湿/干重比(W/D)。结果与IR组比较,ILP组肺W/D比值和血浆中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PMN)计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脂肪乳剂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降低血浆中炎症介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肢体缺血再灌注 肺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脂肪乳剂复苏布比卡因所致大鼠离体心脏停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芳芳 陈鸿飞 +3 位作者 金周晟 施克俭 陈丽梅 徐旭仲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496-499,共4页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对脂肪乳剂复苏布比卡因所致离体心脏停搏效应的影响。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8),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装置,建立离体心脏布比卡因停搏模型。对照组:以2%脂肪乳剂进行灌流;实验组:采用5μmol/L左西孟旦...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对脂肪乳剂复苏布比卡因所致离体心脏停搏效应的影响。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8),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装置,建立离体心脏布比卡因停搏模型。对照组:以2%脂肪乳剂进行灌流;实验组:采用5μmol/L左西孟旦和2%脂肪乳剂进行灌流。观察复跳情况和复跳时间(Tr),记录复跳后40 min内心率(HR)、HR和左室发展压乘积(RP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和冠脉流量(CF)以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2组离体心脏均复跳,T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实验组离体心脏复跳后40 min内的心功能参数HR、RPP和+dp/dt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跳后实验组中离体心脏的CF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在离体心脏布比卡因停搏模型上,左西孟旦有利于改善脂肪乳剂复苏后心功能和CF,不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脂肪乳剂 布比卡因 心脏停搏 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乳剂通过激活自噬流解救布比卡因心肌毒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婷婷 施克俭 +3 位作者 金周晟 张裕坚 夏芳芳 刘乐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8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脂肪乳剂解救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成空白溶剂组(DMSO组)、布比卡因组(Bup组)、脂肪乳剂组(Lip组)、脂肪乳剂联用布比卡因组(BLp组),相应药物处理24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自噬在脂肪乳剂解救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成空白溶剂组(DMSO组)、布比卡因组(Bup组)、脂肪乳剂组(Lip组)、脂肪乳剂联用布比卡因组(BLp组),相应药物处理24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电镜下观察细胞自噬现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监测自噬流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LC3II/I、p6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DMSO组相比较,Bup组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可见细胞大量死亡皱缩,形态不规则,胞核不清,电镜下见自噬体大量堆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见自噬流被抑制,LC3II/I、p6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Bup组相比较,BLp组与Lip组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下降(P<0.05);光镜下心肌死亡细胞减少,细胞界限清楚,胞浆清晰,胞核清楚;电镜下自噬体减少;自噬流加快自噬体清除;LC3II/I、p6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脂肪乳剂可通过激活自噬流来加快自噬体的清除从而解救布比卡因所致心肌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布比卡因 心肌毒性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施克俭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但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所面临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环境等问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但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所面临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环境等问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营企业审计,提升其审计成果和水平,才能发挥其评价进而帮助企业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的作用,以推动民营企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内部审计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秀芬 吴程为 +3 位作者 梁世耀 卜斌茹 施克俭 林陈婵 《护理学报》 2020年第22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20年2月份收治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在医护配合下进行床旁盲插鼻肠管,对鼻肠管通过咽部、贲门、幽门3个关键部位的置管手法和鼻腔-胃腔、胃... 目的探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20年2月份收治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在医护配合下进行床旁盲插鼻肠管,对鼻肠管通过咽部、贲门、幽门3个关键部位的置管手法和鼻腔-胃腔、胃腔-肠腔两阶段的导管位置判断方法进行优化改进并实施。结果本组9例患者为1次留置成功,1例2次留置成功;操作留置鼻肠管的医护均无感染,肺部CT检查影像学与血常规均正常,2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均为阴性。结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方法的改进,可明显提高一次性留置成功率,为危重患者及早提供肠内营养,增强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机械通气 鼻肠管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乳剂在局部麻醉药中毒解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旭仲 唐婉 施克俭 《现代实用医学》 2015年第6期700-702,共3页
1脂肪乳剂的历史 1998年,Weinberg等报道了1例肉毒碱缺乏患者(诊断为异戊酸酸血症)在皮下注射了22 mg的布比卡因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推断是此种遗传性的代谢异常导致了脂肪酸在线粒体的蓄积,从而提高了布比卡因的毒性作用。
关键词 脂肪乳剂 局部麻醉药 肉毒碱 药物浓度 心肌线粒体 酸血症 异戊酸 单次剂量 大鼠 离体心脏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