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热值的计量与控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施仁 李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1-73,共3页
天然气热值计量是比体积和质量计量更为科学和公平的计量方式。实现热值计量首先必须准确测定热值,天然气热值的测定方法有:按其化学组成和各组分浓度进行计算的间接计算法,使用气体量热计和在线式热值自动测试仪等。在线式热值自动... 天然气热值计量是比体积和质量计量更为科学和公平的计量方式。实现热值计量首先必须准确测定热值,天然气热值的测定方法有:按其化学组成和各组分浓度进行计算的间接计算法,使用气体量热计和在线式热值自动测试仪等。在线式热值自动测试仪为连续测定系统,能对天然气的热值变化及时作出反应,特别适合用于商品燃气的热值调节,保证供气的热值恒定。并以日本横河电机公司CM6G型燃气热量计为例,介绍了热值在线自动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框图。同时,还介绍了带“反馈”控制的热值自动调节系统框图。最后提到了比单纯“反馈”系统更为快速、灵敏、准确控制热值的“前馈”加“反馈”的复合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热值 流量测量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三角法大型曲面测量中影响参数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耀权 施仁 +1 位作者 于希宁 高镗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5-18,45,共5页
介绍了基于光学三角理论的激光扫描大型曲面测量原理.详细分析了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即被测物体表面的光学性能、物面倾斜、光学系统畸变及散斑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针对大范围测量时,光斑图像占用多个像素及诸多因素造成... 介绍了基于光学三角理论的激光扫描大型曲面测量原理.详细分析了影响其测量精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即被测物体表面的光学性能、物面倾斜、光学系统畸变及散斑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针对大范围测量时,光斑图像占用多个像素及诸多因素造成的光斑图像强度分布不均,以致于很难读取真正光斑几何中心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Hough变换的光斑中心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测量 误差分析 激光扫描三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仪表中的一种数据融合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罗中良 张前进 +1 位作者 方清城 施仁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46,共2页
智能仪表中 ,由于工业过程的各种干扰 ,严重地影响了测量精度 ,提出一种基于目前普遍采用的单传感器系统数据融合方法 ,通过对传感器测量数据的分批估计得到误差和方差均较小的融合结果 。
关键词 智能仪表 数据融合 分批估计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传输参考接收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刚 亢洁 施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分析了超宽带传输参考(TR)接收机的原理和优势,针对UWB通信应用在多个比特传输中信道基本不变的特点,将TR信号集合扩展为一帧几个参考信号和多个数据信号,提出了一种改进TR接收机。文中对基本TR接收机和改进TR接收机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 分析了超宽带传输参考(TR)接收机的原理和优势,针对UWB通信应用在多个比特传输中信道基本不变的特点,将TR信号集合扩展为一帧几个参考信号和多个数据信号,提出了一种改进TR接收机。文中对基本TR接收机和改进TR接收机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IEEE的CM1、CM2多径信道模型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性能、传输效率和成本,改进TR接收机优于基本TR接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 传输参考(TR)接收机 误码率分析 数据传输效率 多径信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特网的工业控制网络体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清宇 施仁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6-472,共7页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 ,为进行远程制造、管理和市场运营 ,企业对高性能控制网络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实现管控一体化 ,在控制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设备维护和管理信息需要传递 ,对控制网络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现场总线技术发展迅速 ,但...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 ,为进行远程制造、管理和市场运营 ,企业对高性能控制网络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实现管控一体化 ,在控制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设备维护和管理信息需要传递 ,对控制网络的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现场总线技术发展迅速 ,但在传输速率和实时性方面 ,现场总线仍旧存在很多不足 .近期 ,随着以太网和 TCP/ IP越来越多地进入控制领域 ,工业控制网络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鉴于此 ,本文认真分析了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现状 ,对现场总线技术和混合分布式控制网络技术做了详细的阐述 ,指出了以太网和 TCP/ IP对控制网络的变革和推动 .在此基础之上 ,通过对基于 TCP/ IP协议的网络化智能仪表和嵌入式 Internet技术的深入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基于因特网的工业控制网络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 ,将以太网接口嵌入到现场仪表已成为可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 工业控制网络 体系结构 现场总线 以太网 TCP/IP协议 嵌入式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场存煤量测量中煤堆三维立体图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耀权 于希宁 施仁 《动力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6-78,13,共4页
对大型露天煤场存煤量测量中激光扫描采集到的三维不规则数据场的显示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域三角剖分的显示算法。首先对三维深度数据在矩形平面域上投影,并对平面域内的采样点按Delaunay优化准则进行三角剖分... 对大型露天煤场存煤量测量中激光扫描采集到的三维不规则数据场的显示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域三角剖分的显示算法。首先对三维深度数据在矩形平面域上投影,并对平面域内的采样点按Delaunay优化准则进行三角剖分,然后把网格节点变换到三维曲面上,从而实现了煤堆三维立体图的显示。它可直观地给出煤场存煤体积的测量结果,并可提高体积计算的精度。该算法已成功用于露天煤场存煤量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煤场 存煤量测量 三维图形 燃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C控制器的一种新的无扰切换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郑辑光 施仁 王孟效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64,共5页
介绍了DMC/PID/MAN多控制器结构中各控制模式之间的无扰切换方法 .其中 ,重点就两种DMC控制器的无扰切换方法进行了论述 ,并给出了等价性证明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无扰切换方法 ,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无扰切换 DMC控制器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三角原理的视觉检测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杨耀权 施仁 高镗年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4-68,共5页
介绍基于光学三角原理的计算机视觉检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比较了主动三角形法和立体视觉方法的特点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于火力发电厂大型露天煤场存煤量自动检测系统的实... 介绍基于光学三角原理的计算机视觉检测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比较了主动三角形法和立体视觉方法的特点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于火力发电厂大型露天煤场存煤量自动检测系统的实施方案,给出了系统结构框图。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火电厂煤场存煤量自动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三角原理 视觉检测 CCD 摄像机 成像 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通用工控软件设计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贾宏宇 施仁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结合作者自行研究并设计的一套面向现场总线的大型通用分散控制系统软件 ,介绍了其中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 ,着重讨论了其中的部件化设计体系、基于虚拟机运行的嵌入式控制语言、人机界面等内容 ,并对工位引用、数据共享、报表设计... 本文结合作者自行研究并设计的一套面向现场总线的大型通用分散控制系统软件 ,介绍了其中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 ,着重讨论了其中的部件化设计体系、基于虚拟机运行的嵌入式控制语言、人机界面等内容 ,并对工位引用、数据共享、报表设计、报警处理等内容进行了扼要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设计适应我国国情、具有我国自主版权和先进特色的大型工控软件的新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控软件 部件化结构 嵌入式控制语言 人机界面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机先进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辑光 施仁 王孟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71-1274,共4页
提出了纸机定量水分集散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整体控制方案 ,并采用前馈解耦、前馈补偿及串级控制等手段 ,有效克服了纸页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水分定量耦合、纸浆浓度变化及蒸汽压力波动等不利因素对纸机控制的影响 .针对系统存在大纯滞后... 提出了纸机定量水分集散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整体控制方案 ,并采用前馈解耦、前馈补偿及串级控制等手段 ,有效克服了纸页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水分定量耦合、纸浆浓度变化及蒸汽压力波动等不利因素对纸机控制的影响 .针对系统存在大纯滞后等特点 ,在主控制器中同时实现了广义预测控制、动态矩阵控制及改进的Smith预估等先进控制算法 ,并有效解决了上述各种控制模式 (包括手动、PID等常规控制模式 )间的快速无扰动切换问题 .通过仿真实验 ,证明了各控制模式及快速切换算法的有效性 .将上述控制方案及算法应用于 176 0型纸机 ,控制性能明显提高 ,同时有效降低了水分与定量偏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机控制 定量水分控制 预测控制 纸页生产 前馈解耦 前馈补偿 串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制冷压缩机智能测试系统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向华 张煜 +1 位作者 施乐平 施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16-1019,1053,共5页
对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原理进行了分析 ,推出了一套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全自动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 .该系统采用开放式总线结构 ,以带有通讯功能的测试仪表及智能调节仪作为下层测控级 ,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上层操作站 ,配合专为该系... 对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原理进行了分析 ,推出了一套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全自动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 .该系统采用开放式总线结构 ,以带有通讯功能的测试仪表及智能调节仪作为下层测控级 ,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上层操作站 ,配合专为该系统研制的电机绕组温升在线测量仪及智能转速计等仪表 ,较好地完成了对压缩机工作状态的控制和性能的测试 .相对于传统的测试系统 ,实现了全部测试功能的自动化 ,将人为干扰降低到最低限度 ,使得测试的可重复性得到了保证 ;同时减少了测试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整个测试系统采用开放式的结构 ,便于根据不同的要求对系统进行调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压缩机 智能测试系统 现场总线 测试原理 开放式总线结构 制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震P波群信号的自适应时—频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万春 李真富 +3 位作者 孙煜 许进 施仁 刘俊民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5-101,共7页
简要叙述了地震事件监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结合远震信号的地震学特点 ,对远震P波群信号进行了自适应时—频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特定台站—区域对的爆炸远震P波群的时—频分布具有极强的相似性。
关键词 地震事件 识别 P波群 自适应时-频分析 远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sign Patterns的大型工控软件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铭 施仁 贾宏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32-1035,共4页
针对大型工控软件开发面临的各种难题 ,提出了基于设计模式 (Design Patterns)的工控软件设计的解决方案 .在大型电力系统监控软件设计中 ,采用设计模式进行工控软件框架和工位的设计 ,实现了功能模块的松耦合关系 ,降低了代码的复杂度 ... 针对大型工控软件开发面临的各种难题 ,提出了基于设计模式 (Design Patterns)的工控软件设计的解决方案 .在大型电力系统监控软件设计中 ,采用设计模式进行工控软件框架和工位的设计 ,实现了功能模块的松耦合关系 ,降低了代码的复杂度 ,从而提高了运行效率 ,同时也加快了系统开发、调试的效率 .论证了设计模式在工控软件设计中应用的潜力 ,提出了大型工控软件设计的新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模式 面向对象 工控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远程监控设计方案探讨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铭 施仁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4-56,92,共4页
针对工业远程监控面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问题 ,结合工业控制网络、局域网、远程网络、Internet Intranet以及无线网络技术 ,采用TCP IP、WAP、HTTP等通信协议 ,提出了基于专用工控软件、Web、WAP的远程监控方案以及基于Email 手机短信 ... 针对工业远程监控面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问题 ,结合工业控制网络、局域网、远程网络、Internet Intranet以及无线网络技术 ,采用TCP IP、WAP、HTTP等通信协议 ,提出了基于专用工控软件、Web、WAP的远程监控方案以及基于Email 手机短信 寻呼的事件通知方案。详细分析了各种方案的硬件结构、软件功能设计等关键技术 ,并通过实际应用比较了各种方案的实时性、安全性和通用性 ,为工业远程监控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远程监控 设计 通信协议 无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估计理论数据融合方法在智能仪表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罗中良 麦宜佳 施仁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8-49,共2页
为了消除工业过程中智能仪表的测量干扰 ,提出基于点估计理论的方法 ,即采用以算术平均值作为递推估计初值和递推估计的数据融合方法 。
关键词 数据融合 智能仪表 递推估计 点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总线混合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清宇 施仁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34-937,共4页
测控仪表的数字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孤岛式的局域自动化正向网络式全局自动化转变 ,但现场设备接口标准和控制网络协议的多样化 ,从最初的通用串行通讯发展到今天的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 ,导致了多总线协议在工业现场普遍并存 .鉴于... 测控仪表的数字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使孤岛式的局域自动化正向网络式全局自动化转变 ,但现场设备接口标准和控制网络协议的多样化 ,从最初的通用串行通讯发展到今天的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 ,导致了多总线协议在工业现场普遍并存 .鉴于此 ,本文研究了这种多总线混合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 ,对其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重点研究了底层可靠实时数据通讯和整个系统的信息集成问题 .同时 ,对正在发展的具有 Ethernet接口的新型测控设备与这种网络之间的集成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文探讨的问题 ,在企业提高自动化水平过程中具有普遍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总线 分布式控制网络 实时通讯 信息集成 O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配比过程控制及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中良 李先祥 施仁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7,共4页
针对配料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配比不精确性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集散控制系统结构,它摒弃了传统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操作站并作为系统主站的思想,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分析炭素阳极配比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下料过程中物... 针对配料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配比不精确性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集散控制系统结构,它摒弃了传统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操作站并作为系统主站的思想,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分析炭素阳极配比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下料过程中物料残余误差和下料冲击误差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能具有克服随机干扰、对配料的提前量能自适应辩识的高精确配比控制算法.对丁业配比控制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比控制 渐消记忆 高精度 集散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平均传输参考型超宽带相关接收机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刚 施仁 杨清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1-444,共4页
基于超宽带(UWB)通信在多个比特数据传输中信道基本不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平均传输参考型UWB相关接收机.发送端的每一帧数据由头部几个参考信号和多个调制数据信号组成,接收机采用这几个参考信号接收波形的累加平均作为相关模板来解调随... 基于超宽带(UWB)通信在多个比特数据传输中信道基本不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平均传输参考型UWB相关接收机.发送端的每一帧数据由头部几个参考信号和多个调制数据信号组成,接收机采用这几个参考信号接收波形的累加平均作为相关模板来解调随后的数据信号,由于提高了相关模板的信噪比,从而改善了接收机的误码率性能,同时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实现.理论分析和IEEE多径信道模型的仿真表明:该接收机的比特误码率明显优于传统自相关接收机,在10-2误码率时约有2 dB的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通信 平均传输参考 相关接收机 多径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滤波最小均方算法的冲击振动自适应逆控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小勇 杨清宇 施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针对冲击振动控制的自身特点及已有算法的缺陷,提出了冲击振动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负载特性自适应地调节逆控制器参数,在时域实现了冲击振动控制,完全克服了频域方法中低频分辨率低、易产生溢出的问题.同时,针对X... 针对冲击振动控制的自身特点及已有算法的缺陷,提出了冲击振动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负载特性自适应地调节逆控制器参数,在时域实现了冲击振动控制,完全克服了频域方法中低频分辨率低、易产生溢出的问题.同时,针对X滤波最小均方(LMS)算法运算量大、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快速X滤波LMS算法,运用批处理技术,使码元间的平均计算量减小.试验表明,该方法使控制精度提高了约50%,明显优于已有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逆控制 X滤波最小均方算法 冲击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控软件设计中的复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贾宏宇 施仁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6-320,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工控软件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采用软件复用技术是解决目前工控软件设计过程中效率低,重复劳动多,软件灵活性差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控软件设计体系——部件化结构,作为工控软件设计过程中复用... 本文通过分析工控软件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采用软件复用技术是解决目前工控软件设计过程中效率低,重复劳动多,软件灵活性差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工控软件设计体系——部件化结构,作为工控软件设计过程中复用技术的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控软件 部件 程序设计 软件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