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解友邦 方来福 +4 位作者 蒋白丽 韩国雄 沈括 李文倩 陈绍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9-1184,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单纯骨折患者各20例并分别纳入MM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通过改良的塑...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和单纯骨折患者各20例并分别纳入MM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基本临床资料,通过改良的塑料包埋骨髓活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检测骨髓上清VEGF、TNF-α、HGF、TGF-α、TGF-β1、bFGF、ANG-Ⅰ、ANG-Ⅱ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水平;real-time-PCR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的上述因子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MVD与骨髓上清VEGF、HGF、bFG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MM组MV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M组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TGF-α、TGF-β1、HGF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M组骨髓上清VEGF、HGF、bFGF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MVD与骨髓VEGF、HGF、bFGF水平呈正相关(r=0.488,0.472和0.457)。结论:MM患者MVD和骨髓上清中血管相关因子水平升高,其中VEGF、HGF水平和骨髓单个核细胞mRNA表达水平一致,并且MVD和骨髓上清VEGF、HGF、bFGF水平呈正相关,提示骨髓微环境血管生成因子的变化在多发性骨髓瘤血管生成和疾病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微血管密度 血管相关生成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合并脓毒血症危险因素分析及HLA-DR和S100A12联合检测对其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解友邦 方来福 +5 位作者 石雪峰 蒋白丽 韩国雄 沈括 李文倩 陈绍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385-3388,3393,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和S100A12在血液肿瘤脓毒血症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ICU住院的血液肿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为脓毒血症组,感染患者为非脓毒血症组,流式细胞仪和E...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和S100A12在血液肿瘤脓毒血症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ICU住院的血液肿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为脓毒血症组,感染患者为非脓毒血症组,流式细胞仪和ELISA检测HLA-DR和S100A12,将脓毒血症组依结局分为死亡和生存组,分析HLA-DR和S100A12对血液肿瘤合并脓毒血症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脓毒血症组APACHEⅡ、死亡率、S100A12、PCT和CRP均高于非脓毒血症组,而HLA-DR则相反;S100A12、PCT、CRP、APACHEⅡ、WBC和HLA-DR均和血液肿瘤脓毒血症预后有关(P <0.05);S100A12和HLADR是血液肿瘤脓毒血症死亡的危险因素;HLA-DR和S100A12联合检测诊断血液肿瘤脓毒血症敏感性高。结论血液肿瘤脓毒血症患者HLA-DR降低和S100A12升高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为预后提供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脓毒血症 S100A12 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 诊断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糖代谢关键酶的表达以及与表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云梅 韩国雄 +4 位作者 薛成辉 方来福 李文倩 沈括 解友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7-202,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高原病(CMS)骨髓红细胞中糖代谢的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分析其与血红蛋白的关系,探求红细胞增多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20例CMS患者作为CMS组,白细胞>3.5×109/L...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高原病(CMS)骨髓红细胞中糖代谢的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分析其与血红蛋白的关系,探求红细胞增多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20例CMS患者作为CMS组,白细胞>3.5×109/L的20例愿意接受骨髓穿刺且结果正常的男性作为对照组,PCR检测骨髓CD71+细胞中糖代谢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m 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骨髓CD71+细胞中糖代谢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骨髓上清及血清中葡萄糖、乳酸及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比较两组糖代谢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m RNA和蛋白的水平,以及葡萄糖、乳酸及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糖代谢关键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与血红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MS组HK2、GLUT1和GLUT2 m 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而HK1、OGDH和COX5B m RNA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CMS组HK2、GLUT1和GLUT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MS组骨髓上清及血清葡萄糖、乳酸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而骨髓上清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HK2和GLUT2蛋白与血红蛋白之间均呈正相关(r=0.511,0.717)。结论:CMS患者可通过增加HK2的表达增加糖酵解,通过GLUT1和GLUT2的高表达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以满足供能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糖代谢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B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体外对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
4
作者 孙红村 胡建道 +2 位作者 邱小雯 江文博 方来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6期344-349,共6页
目的明确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B(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5B,KDM5B)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121例喉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和60例癌旁组织标本,对KDM5B表达量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了解K... 目的明确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B(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5B,KDM5B)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121例喉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和60例癌旁组织标本,对KDM5B表达量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了解KDM5B表达与各临床因素间的关系。设计重组KDM5B-shRNA干扰表达质粒,并转染入Hep-2细胞内。研究分为空白组、NC-shRNA组和KDM5B-shRNA组。qRT-PCR检测KDM5B mRNA表达水平,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单克隆集落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KDM5B、H3K4me3、p21、p27、CyclinD1、CDK4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KDM5B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0),与病理类型(P=0.007)、临床分期(P=0.002)和淋巴结转移(P=0.000)均有关。KDM5B-shRNA组细胞内KDM5B mRNA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和NC-shRNA组(P<0.01)。随着转染时间的持续延长,KDM5B-shRNA组细胞的吸光度值与空白组和NC-shRNA组相比均有较大差异(P=0.000),且KDM5B-shRNA组细胞的单克隆集落数明显减少(P=0.000)。KDM5B蛋白表达被抑制后,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随转染时间延长均逐渐减少,而H3K4me3、p21和p27蛋白表达量则均逐渐升高。与空白组和NC-shRNA组相比,KDM5B-shRNA组细胞的G1期分布明显升高,而S期和G2期分布比例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升高(P均=0.000)。结论KDM5B参与喉癌增殖的调控,可作为一个潜在治疗喉癌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细胞增殖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门诊体液采集自助机的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罗守军 方来福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1期170-173,共4页
目的分析智能化门诊体液采集自助机在门诊诊疗过程中的评价及应用价值。方法智能化门诊体液采集自助机的研究历时4年,分别设计了软件和硬件系统,将条形码激光打印系统、样本管选取系统及计算机系统等硬件组成一体机。采用自助模式,以就... 目的分析智能化门诊体液采集自助机在门诊诊疗过程中的评价及应用价值。方法智能化门诊体液采集自助机的研究历时4年,分别设计了软件和硬件系统,将条形码激光打印系统、样本管选取系统及计算机系统等硬件组成一体机。采用自助模式,以就诊卡为主要的信息读取方式,将样本条形码、回执单打印及取样说明等功能整合在一起以实现自动选择,打印体液检查样本管、回执单及取样说明等功能变的更加便捷。结果智能化门诊体液采集自助机可优化门诊体液检验流程,使用自助机后,样本分析前耗时较未使用时显著减少,尿液检测时间较未使用时缩短,每日扫码未成功的次数较未使用减少,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智能化门诊体液采集自助机后未发生病人信息错误及条码打印错误等。结论智能化门诊体液采集自助机可优化门诊体液检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自助机实现了体液标本采集自动化、标准化、管理智能化及服务人性化,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采集自助机 设计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粉煤灰综合利用与贵州墙材革新途径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来福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1998年第3期55-57,共3页
1前言贵州土地资源十分贫乏,1995年全省生产墙体材料总量达到55亿块标准砖,其中实心粘土砖49.5亿块,占全省墙体材料总量的90%,不仅消耗了大量能源,还消耗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八五”期间,全省每年烧砖(瓦)毁田8... 1前言贵州土地资源十分贫乏,1995年全省生产墙体材料总量达到55亿块标准砖,其中实心粘土砖49.5亿块,占全省墙体材料总量的90%,不仅消耗了大量能源,还消耗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八五”期间,全省每年烧砖(瓦)毁田8000多亩,相当于每年约一万人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综合利用 墙体材料 革新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意义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来福 顾昕 +3 位作者 丛玲华 任莹 王浩 王静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5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Stathmin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tathmin蛋白在7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状况与胃癌临床参数及Hp感染的关系。结果 Stat... 目的观察Stathmin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tathmin蛋白在7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状况与胃癌临床参数及Hp感染的关系。结果 Stathmin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2 7.1%、1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性别胃癌患者S tath m in表达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Hp感染与否,胃癌Stathmi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athmin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恶性潜能可能有密切关系;表达水平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差,侵袭力越强,可能越易发生转移。Hp阳性胃癌者Stathmin表达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tathmin表达 幽门螺杆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l+Slug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敏杰 方来福 +3 位作者 胡萍萍 翁科娜 王科娜 严春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0期4-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Snail+Slug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Snail+Slug在60例宫颈癌组织和4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nail+Slug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宫颈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Snail+Slug在宫颈癌组... 目的探讨Snail+Slug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Snail+Slug在60例宫颈癌组织和4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nail+Slug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宫颈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Snail+Slug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43/60)、17.5%(7/40),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χ2=29.917,P<0.05);Snail+Slug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在正常组织中偶见核表达。Snail+Slug的过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χ2=0.002,P>0.05),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转移等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ail+Slug在宫颈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并有望成为临床诊断及评价患者预后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il+Slug 宫颈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诊断乳腺浸润性小叶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猛 周如海 +2 位作者 袁瑞 赵平 方来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高分辨率超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C)以及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US-CNB)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高分辨率超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FNAC)以及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US-CNB)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粗针穿刺物中雌激素(ER)、孕激素(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乳腺癌患者71例,腋窝超声探查80处可疑淋巴结;US-CNB组织活检诊断可疑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5.07%,92.31%,77.38%;与US-FNAC诊断相比,US-CNB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更高,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S-FNAC检测相比,US-CNB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均有所提升;US-CNB免疫组织化学诊断ER、PR和HER2蛋白表达的灵敏度分别为97.22%,93.33%,93.33%,与术后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相比,诊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CNB有助提升临床诊断乳腺浸润性小叶癌腋窝淋巴结的效率,粗针穿刺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为临床辅助诊断乳腺癌患者基因表达情况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小叶癌 粗针穿刺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P16在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顾昕 戴珍珍 +2 位作者 李萍 方来福 钟国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03-1204,共2页
目的探讨P53、P16在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6例宫颈鳞癌P53、P16的表达,另选取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P53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5.00%、60.... 目的探讨P53、P16在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6例宫颈鳞癌P53、P16的表达,另选取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P53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5.00%、60.61%及8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强度随宫颈CIN分级增加而增加,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5.00%、89.39%及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表达强度随宫颈CIN分级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和p16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机制及病变进展相关,其检测可作为宫颈CIN分级与鳞癌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鳞癌 P53 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P16、Ki67和P53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丛玲华 戴珍珍 +3 位作者 方来福 王静 李萍 钟国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EGFR、P16、Ki67和P53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4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和30例宫颈鳞癌中EGFR、P16、Ki67和P53的表达,另选取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EGFR、P16、Ki67和P53在... 目的探讨EGFR、P16、Ki67和P53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4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和30例宫颈鳞癌中EGFR、P16、Ki67和P53的表达,另选取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EGFR、P16、Ki67和P53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0.00%、0、5.00%及5.00%;在CIN中阳性率分别为33.33%、82.14%、54.76%及47.62%;在宫颈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56.67%、100.00%、86.67%及7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P16、Ki67和P53表达强度均随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增加,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P16、Ki67和P53表达在CIN和鳞癌中两两比较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 EGFR、P16、Ki67和P53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病变的发生及发展,联合检测四者可作为CIN分级与鳞癌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鳞癌 EGFR P16 KI67 P5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7和Stathm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海浓 方来福 刘敏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9期4-8,16,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27蛋白和Stathmin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27蛋白和Stathmin蛋白在4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和60例宫颈癌组织中的...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27蛋白和Stathmin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27蛋白和Stathmin蛋白在4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和60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P27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77.5%和50.0%,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32,P〈0.05),Stathmin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5%、52.5%和86.7%,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P〈0.05)。P27和Stathmin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P27和Stathmin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宫颈癌中Stathmin蛋白表达与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1,P〈0.05)。结论 P27蛋白和Stathmin蛋白检测可作为宫颈癌诊断中的一组肿瘤标记物,Stathmin蛋白可通过抑制P27蛋白的表达,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HMIN P27 CIN 宫颈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7的表达在胃癌演变过程中的意义
13
作者 方来福 王浩 +3 位作者 顾昕 戴珍珍 丛玲华 陈鲧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9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7在胃炎、胃上皮内瘤变及胃癌中表达量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在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性胃炎、胃上皮内瘤变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27的表达状况与胃癌临... 目的观察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7在胃炎、胃上皮内瘤变及胃癌中表达量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在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性胃炎、胃上皮内瘤变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27的表达状况与胃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p27在慢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肠上皮化生性胃炎组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在上皮内瘤变中表达有所降低,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另4组,与上皮内瘤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癌中p27的表达在不同浸润深度、TNM分期,是否淋巴转移及是否存在Hp感染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27虽然不能作为早期胃癌的筛查指标,但可考虑作为反映肿瘤恶性表型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前病变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7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L4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化疗后疾病进展风险的相关性
14
作者 唐佳雯 方来福 +1 位作者 陈芳 丛玲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5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palt-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4,SALL4)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化疗后疾病进展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进行化疗的94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截至202... 目的探讨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palt-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4,SALL4)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化疗后疾病进展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进行化疗的94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截至2022年5月1日,最终89例获得随访,根据化疗后是否出现疾病进展分为进展组(n=49)和无进展组(n=40)。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卵巢癌患者化疗后疾病进展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SALL4、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CA125、SALL4、HE4、NLR为影响卵巢癌化疗后疾病进展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SALL4、HE4、NLR为卵巢癌化疗后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SALL4[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90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30~0.974]、HE4(AUC=0.833,95%CI:0.739~0.926)、NLR(AUC=0.753,95%CI:0.653~0.853)能够预测卵巢癌患者化疗后疾病进展风险。结论SALL4、HE4、NLR与卵巢癌患者化疗后疾病进展风险密切相关,且可预测卵巢癌患者化疗后疾病进展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 上皮卵巢癌 化疗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Ang-2和CD147的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丛玲华 钟国平 +2 位作者 陈鲧 方来福 李萍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4期83-87,共5页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促血管生成素Ⅱ(angiopoietin-2,Ang-2)和簇分笔者医化抗原147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7,CD147)的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5月笔者医院诊治的26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访结...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促血管生成素Ⅱ(angiopoietin-2,Ang-2)和簇分笔者医化抗原147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7,CD147)的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5月笔者医院诊治的26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 n =215)和死亡组( n =45),并选择50例结直肠息肉作为对照组,均应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免疫组化结果分析,比较Ang-2和CD147不同表达水平间临床和病理表现的差异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和既往史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直肠癌组患者Ang-2及CD14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00)。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和既往史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等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生存组Ang-2及CD147表达分值明显低于死亡组( P =0.000),淋巴结转移情况明显低于死亡组( P =0.000)。ROC曲线显示,应用Ang-2及CD147表达水平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AUC分别为0.821和0.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Youden 指数提示Ang-2及CD147表达水平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分别为≥4分和≥3分。Ang-2及CD147表达水平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诊断准确率(81.88%,83.33%)、敏感度(81.30%,82.00%)、特异性(83.33%,87.69%)和阳性预测值(87.23%,89.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Ang-2和CD147表达水平较高,Ang-2和CD147在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中有较高价值,Ang-2≥4分和CD147≥3分可作为提示不良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2 CD147 结直肠癌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CAD应用现状与发展
16
作者 方来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1998年第10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CAD 应用工程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7
作者 戴珍珍 钟国平 +2 位作者 丛玲华 王静 方来福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836-1837,共2页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是宫颈腺癌一种特殊类型,1989年Young等首先提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A)的概念,国内于2002年由孙岚等旧首次报道。VA是宫颈内膜细胞癌的一个类型,
关键词 宫颈腺癌 管状腺癌 文献复习 绒毛 宫颈内膜 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P16/Ki67蛋白、血清SCCA和CA125检测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莹 丛玲华 +1 位作者 何喻 方来福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6期120-124,129,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P16/Ki67蛋白表达以及血清SCCA和CA125的水平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患者宫颈脱落细胞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测和P16/Ki67单克隆抗体CINtec PLUS双染法检测P16/Ki67蛋白,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SCCA和CA12...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P16/Ki67蛋白表达以及血清SCCA和CA125的水平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患者宫颈脱落细胞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测和P16/Ki67单克隆抗体CINtec PLUS双染法检测P16/Ki67蛋白,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SCCA和CA125水平,依据液基细胞学和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分组,应用ROC曲线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测和P16/Ki67蛋白CINtec PLUS双染法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同时比较分析血清SCCA和CA125的水平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非典型的鳞状细胞异常ASC-US中病理学CIN1的所占比例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非典型的鳞状细胞异常各分型和病理学结果有差异(P<0.05),液基细胞学结果分类ASC-US和ASC-H与病理结果有一致性。鳞状上皮病变各分型和病理学结果有差异(P<0.05),液基细胞学结果分类LSIL和HSIL和病理结果也有一致性。液基细胞学检测和P16/Ki67蛋白CINtec PLUS双染法具有一致性,但CINtec PLUS双染法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两法的平行并联试验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灵敏度和约登指数较两者单独试验要高,串联可提高特异度。SCCA和CA125的单独或联合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低于液基细胞学检测和P16/Ki67蛋白CINtec PLUS双染法。结论P16/Ki67蛋白检测和官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在宫颈癌早期临床筛查工作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宫颈癌 P16/Ki67 SCCA CA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rk1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敏杰 方来福 +3 位作者 胡萍萍 翁科娜 边佳 毛佳瑜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8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Dyrk1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Dyrk1B在60例宫颈癌组织、60例宫颈癌癌旁组织和6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Dyrk1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宫颈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Dyrk1B在宫颈... 目的探讨Dyrk1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Dyrk1B在60例宫颈癌组织、60例宫颈癌癌旁组织和6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Dyrk1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宫颈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Dyrk1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60/60,1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6/40,65%)和正常宫颈组织(16/40,4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1,P〈0.01)。Dyrk1B的强阳性率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转移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Dyrk1B在宫颈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并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k/Dyrk1B 宫颈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昕 戴珍珍 +2 位作者 丛玲华 陈鲧 方来福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8期128-13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及免疫组化法观察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好发于老年患者,多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及免疫组化法观察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好发于老年患者,多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形态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弥漫、密集、单一性浸润真皮及皮下组织,细胞中等大小,细胞浆量少,核卵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细,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阳性表达CD4、CD56、CD123;而CD2、CD3、CD5、CD8、GranB、TIA-1、CD20、CD79a、PAX-5、MPO阴性。结论 BPDCN是一种罕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侵袭性强,易复发,预后差,应注意与其他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