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
作者 方旭晨 叶旭辉 +2 位作者 涂春莲 王敏鹏 白妮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观察连续血液净化(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方法:选择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CBP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以2万IU/h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 d。评估... 目的:观察连续血液净化(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方法:选择脓毒症休克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CBP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以2万IU/h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 d。评估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变化,检测血乳酸(Lac)水平、氧合指数(PaO_2/FiO_2)、炎性反应指标TNF-α、IL-6和CRP水平的变化,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评分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结果:治疗72 h后,2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均明显减少,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治疗72 h后2组血Lac水平下降,PaO_2/FiO_2上升,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TNF-α、IL-6和CRP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72 h后,2组APACHEⅡ和MOD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可促进血Lac清除,升高PaO_2/FiO_2,降低体内炎性反应,改善疾病状态,联合应用可有效缓解疾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乌司他丁 连续血液净化 感染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机撤离失败原因 被引量:5
2
作者 方旭晨 叶旭辉 +2 位作者 涂春莲 王敏鹏 拜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该院60例行呼吸机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患者,按呼吸机撤机成功与否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前者呼吸机撤机成功,后者呼吸机撤机失败。...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该院60例行呼吸机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患者,按呼吸机撤机成功与否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前者呼吸机撤机成功,后者呼吸机撤机失败。采用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测系统自动输出心率(HR)、左室舒张期容积(EDV)、收缩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16节段达到峰值时间的最大时间差(Tmsv16-Dif)与标准差(Tmsv16-SD),以及峰值射血率(PER)与峰值充盈率(PFR)。结果研究组HR、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DV、ES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PER、PF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msv16-SD、Tmsv16-SD、Tmsv16-SD%、Tmsv16-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地反映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并为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原因提供指导,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不全 呼吸机撤离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致病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涂春莲 方旭晨 +5 位作者 沈励 刘新兵 吴焱 陈蔚 何银华 秦兴国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843-1844,1857,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特点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分离的致病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 ICU收治的812例患者中,184例(22.66%)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特点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分离的致病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 ICU收治的812例患者中,184例(22.66%)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以第3季度最高(34.39%)。共分离致病菌23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1.92%,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多,鲍曼不动杆菌其次;革兰阳性球菌占31.38%;真菌占6.6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泌尿系统。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表现;全部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保持高敏感性;全部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ICU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致病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叶旭辉 方旭晨 +1 位作者 涂春莲 王敏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9期2790-2792,279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对ICU机械通气(MV)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ICU收治的86例实施MV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每日唤醒镇痛镇静方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评分... 目的探讨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对ICU机械通气(MV)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ICU收治的86例实施MV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每日唤醒镇痛镇静方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评分(CPOT)维持0~3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维持在-4^-3分,观察组选择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CPOT维持在0~1分,RASS维持在-1~0分,使患者达到安静、舒适、合作的镇静状态,并给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MV时间、ICU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及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镇痛镇静后2 d,观察组MDA水平明显下降,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有助于缩短MV时间,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同时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预后,是ICU内MV患者理想的镇痛镇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化 每日唤醒 镇痛镇静 机械通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胰岛素强化治疗 被引量:26
5
作者 沈励 方旭晨 +4 位作者 刘新兵 赵仲谋 涂春莲 吴炎 江波杰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9期677-678,683,共3页
目的:观察ICU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ICU病房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5),强化治疗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对照组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 目的:观察ICU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ICU病房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5),强化治疗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对照组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观察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需机械通气例数、机械通气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抗生素应用天数、ICU最后1d APACHEⅡ评分、低血糖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治疗组ICU住院天数、需机械通气例数、机械通气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抗生素应用天数、ICU最后1d 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低血糖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在4.4~6.1mmol/L水平,可改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危重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重症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1
6
作者 沈励 方旭晨 +5 位作者 涂春莲 许雍耿 赵仲谋 吴炎 叶旭辉 江波杰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7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24例,脑性...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24例,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60例,血钠均〈130mmol/L,最低107mmol/L,血浆渗透压〈270mOsm/L,尿钠均〉80mmol/24h。中心静脉压〈6cmH2O 60例,〉12cmH2O 24例。除15例因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功能衰竭外,其余患者低钠血症均得以纠正,治愈时间为2~4周。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监测血钠浓度,SIADH和CSWS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及时正确地诊治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并发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肾功不全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新兵 冯六六 +6 位作者 黄红漫 涂春莲 方旭晨 俞建华 周明成 许其倓 陈允硕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81例ACS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顿服后,甲组(41例)予氯吡格雷75 mg/d维持,乙组(40例)予氯...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81例ACS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顿服后,甲组(41例)予氯吡格雷75 mg/d维持,乙组(40例)予氯吡格雷50 mg/d维持。入院后24 h内和第28 d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R),肝、肾功能并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1)两组年龄,性别,血小板聚集率,肝、肾功能的基础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2)甲组第28 d血小板聚集率[以0.5μmol/L、1μmol/L二磷酸腺苷为诱导剂,分别为(24±15)%、(40±16)%],与基础状态(53±10)%、(75±11)%比较明显下降(P<0.05);乙组第28d血小板聚集率(24±14)%、(41±15)%与基础状态(52±10)%、(74±12)%相比也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28d内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9例,甲组4例(9.8%),乙组5例(12.5%),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3)轻度出血,甲组5例(12.2%),乙组1例(2.5%),甲组明显增加(P<0.05);中重度出血甲组1例,乙组0例,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服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均安全有效,低剂量(50 mg/d)可减少轻度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磁搏动式血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磊 方旭晨 葛斌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究一种新型电磁搏动式血泵的动力输出性能及血液相容性。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对该血泵驱动力进行分析,并基于该模型计算出满足条件的实验驱动电压。设计体外模拟循环实验,对新型血泵的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特性及血泵的体外溶... 目的探究一种新型电磁搏动式血泵的动力输出性能及血液相容性。方法首先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对该血泵驱动力进行分析,并基于该模型计算出满足条件的实验驱动电压。设计体外模拟循环实验,对新型血泵的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特性及血泵的体外溶血性能进行初步实验研究。结果实验测得当血泵后负荷为73.5 mmHg(9.78 kPa, 1 mmHg=0.133 kPa)、驱动电压达到35 V、搏动频率为75/min时,实际输出的流量为3.18 L/min,可以提供高压132 mmHg(17.56 kPa)、低压66 mmHg(8.78 kPa)、平均压力98 mmHg(13.03 kPa),体外实验标准溶血指数(normalized index of haematolysis, NIH)为(0.049 15±0.003 75) mg/dL。结论该新型搏动式血泵能够满足离体器官灌注和体外循环短期辅助的临床要求,对体外循环血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泵 电磁驱动 溶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低密度脂蛋白正常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并C反应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天华 刘新兵 +6 位作者 方旭晨 涂春莲 江波杰 沈励 吴焱 赵仲谋 叶旭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联合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8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对照组)和8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 目的:探讨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联合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8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对照组)和8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且LDL-C正常的患者(ACS组)的h-FABP,比较两组间的阳性率。同时测定两组hs-CRP水平,比较其差异,ACS患者又被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三组,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结果:ACS患者h-FABP阳性率(7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P<0.01。ACS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7.42±12.70)mg/L∶(4.95±3.14)mg/L,P<0.05],且随着病变进一步进展,其水平亦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h-FABP联合hs-CRP可提高ACS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同时hs-CRP水平能预测病变的进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C反应蛋白质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搏动式血泵的电磁驱动装置设计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磊 葛斌 +3 位作者 方旭晨 张少伟 魏凌轩 伍进平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8年第4期470-475,共6页
为了实现搏动式血泵的驱动,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磁驱动装置。基于模拟体外循环实验对装置进行相关的可行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驱动线圈结构设计过程科学合理,且驱动力规律满足血泵驱动要求;平均灌注压与驱动电流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33.... 为了实现搏动式血泵的驱动,设计了一种新型电磁驱动装置。基于模拟体外循环实验对装置进行相关的可行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驱动线圈结构设计过程科学合理,且驱动力规律满足血泵驱动要求;平均灌注压与驱动电流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33. 074x+6. 6563,R^2=0. 9784,表明该驱动装置能够按照设定的压力值输出搏动流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装置的驱动效率为21. 83%。研究表明我们所设计的新型驱动装置能够作为搏动式血泵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泵 电磁驱动 每搏输出量 平均灌注压 驱动效率 电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痰液引流装置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敏鹏 方旭晨 +2 位作者 叶旭辉 涂春莲 沈励 《医疗装备》 2017年第23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代替常规有创呼吸机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23例,试验组给予经皮气管穿刺接小口径吸痰装置,联合无创通气...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代替常规有创呼吸机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23例,试验组给予经皮气管穿刺接小口径吸痰装置,联合无创通气行微创化呼吸道管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气管插管行有创呼吸道管理。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咪达唑仑用量、VAP发生率、气管切开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化床边吸痰装置联合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明显优于传统大口径气管插管吸痰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老年 重症肺炎 微创 呼吸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状况分析
12
作者 陈蔚 卫英 +3 位作者 蔡峥 秦兴国 方旭晨 俞春芳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特征与药敏结果。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所分离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资料,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获得大肠埃希杆... 目的:调查和分析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特征与药敏结果。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所分离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资料,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获得大肠埃希杆菌69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09株,在菌株总数中排名第一和第三。大肠埃希杆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为普外科(20.3%)、急诊科(14.1%)、风湿肾病科(12.6%),主要分离自尿(46.3%)、脓液(11.6%)和痰(10.8%)等标本。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为急诊科(17.6%)、呼吸科(14.2%)、肿瘤内科(11.7%),主要分离自痰(40.8%)、咽拭子(26.4%)和尿(9.5%)等标本。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6.0%和17.1%,两者的检出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本院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科室分离率高,其耐药率水平主要受产ESBLs菌株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药物耐受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注射液早期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研究
13
作者 刘新兵 黄红漫 +6 位作者 冯六六 涂春莲 方旭晨 俞建华 周明成 许其倓 陈允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注射液早期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方法:将69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Killip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为症状出现24 h内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照...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注射液早期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方法:将69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Killip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为症状出现24 h内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照组35例为常规治疗。两组均在入选6 h内、第7天和第28天检测血清NT-ProBNP浓度以及监测第1天、第28天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计数。结果:血清NT-ProBNP浓度变化:治疗组第7天、第28天血清NT-ProBNP浓度分别为(155.43±30.56)pg/ml、(105.43±30.56)pg/ml与对照组第7天、第28天(289.9±42.3)pg/ml、(209.9±42.3)pg/ml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第7天血清NT-ProBNP浓度与最初6 h血清NT-ProBNP浓度(320.2±50.5)pg/ml相比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9例患者28天内死亡4例患者与非死亡65例患者平均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620.8±160.5)pg/ml、(187.8±89.6)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变化:治疗组第1天和第28天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第1天和第28天的前后差值比较,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监护:治疗组第1天和第28天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第1天和第28天的前后差值比较,室上性心律失常计数、室性心律失常计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是安全的,并能显著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降低心律失常发生,改善心室重塑。死亡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 美托洛尔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床旁听诊器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14
作者 叶旭辉 沈励 +1 位作者 方旭晨 涂春莲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使用听诊器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1日起入住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并于2015年3月30日前转出ICU或死亡的患者,总计611例,根据床位分为干预组(n=296,使用床旁听诊器进行听诊)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使用听诊器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1日起入住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并于2015年3月30日前转出ICU或死亡的患者,总计611例,根据床位分为干预组(n=296,使用床旁听诊器进行听诊)和对照组(n=315,使用医生自带的听诊器进行听诊)。所有听诊器均在每日查房前用75%乙醇擦拭表面1次。观察记录研究期间所有对象的医院感染情况及部位、感染病原菌、生命体征和转归,转出ICU后随诊48 h,汇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组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5%vs 14.9%,P<0.05),主要表现在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4%vs 8.6%),并且明显缩短ICU住院时间(12.2±9.3 d vs 14.2±8.8 d),但在其他部位的院内感染、28 d病死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使用床旁听诊器能显著降低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诊器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驱动的体外膜肺氧合搏动式泵血系统
15
作者 李超 葛斌 +3 位作者 方旭晨 李刚 陆婧 王俊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1年第1期72-77,共6页
根据电磁学原理建立梯度线圈-永磁体模型,本研究设计了一款新型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主要包括驱动装置、泵头装置、冷却系统以及体外循环管路等。搏动式血泵运动速率接近正常人体心率,模仿心脏的节律跳动,产生搏动式血流,实现了搏动式泵... 根据电磁学原理建立梯度线圈-永磁体模型,本研究设计了一款新型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主要包括驱动装置、泵头装置、冷却系统以及体外循环管路等。搏动式血泵运动速率接近正常人体心率,模仿心脏的节律跳动,产生搏动式血流,实现了搏动式泵血。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采集基于电磁驱动的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搏动式泵血系统的流量、压力和动脉压力波形等参数。结果表明,基于电磁驱动的ECMO搏动式泵血系统的相关性能基本满足ECMO辅助循环需求,达到了动脉压力波形拟合和搏动灌注的目的,对于体外循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电磁驱动搏动式血泵 灌注流量 灌注压力 动脉压力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穿刺包联合床旁吸痰装置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危重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16
作者 王敏鹏 叶旭辉 +1 位作者 余均平 方旭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深静脉穿刺包联合自行研发的吸痰装置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危重患者行气道管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我院重症医学科60例行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的吸痰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目的评价采用深静脉穿刺包联合自行研发的吸痰装置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危重患者行气道管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我院重症医学科60例行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的吸痰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与使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具有相同的效果和安全性,但使用深静脉穿刺包其操作时间和手术费用却较前者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研发的吸痰装置吸痰时间(17.1±6.7)小于对照组(21.0±10.1),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吸痰后对黏膜的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两种方法吸痰效果比较,试验组患者痰鸣音减弱或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深静脉穿刺包联合微创化吸痰装置,较常规方法有同样的效果和安全性,但手术费用、操作时间、气道黏膜损伤却有显著降低,对于保证穿刺位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增快了吸痰后的血氧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深静脉穿刺包 危重病患者 吸痰装置 吸痰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调制的高相干光源照明匀化方法
17
作者 魏嘉昕 沙鹏飞 +4 位作者 方旭晨 卢增雄 李慧 谭芳蕊 吴晓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9-70,共12页
蝇眼透镜被用于高相干性激光的整形匀化时,会产生多子光束干涉现象导致照明面光强呈现梳状分布.本文建立了一种蝇眼随机相位调制匀化系统仿真模型,对蝇眼透镜子光束进行随机相位调制,并统计平均多次照明光强.理论和仿真分析证明该方法... 蝇眼透镜被用于高相干性激光的整形匀化时,会产生多子光束干涉现象导致照明面光强呈现梳状分布.本文建立了一种蝇眼随机相位调制匀化系统仿真模型,对蝇眼透镜子光束进行随机相位调制,并统计平均多次照明光强.理论和仿真分析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干涉图案,提高照明均匀性.进一步展示了蝇眼透镜子孔径和焦距对该系统匀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优化系统参数和结构,减弱了蝇眼透镜衍射效应的影响,提高了匀化效果,最终在100 mm^(2)的方形区域内实现了不均匀性小于1.2%的均匀照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相干光 匀化 蝇眼透镜 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R波检测及控制左心辅助装置
18
作者 王洁 严荣国 +2 位作者 王佳晖 邵泓燃 方旭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4期63-69,142,共8页
心衰是一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左心室辅助装置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支持治疗使用,对心衰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明显提升;在对心电图实现自动的检测中,QRS波群的检测是最关键的环节,它影响着后续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正确... 心衰是一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左心室辅助装置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支持治疗使用,对心衰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明显提升;在对心电图实现自动的检测中,QRS波群的检测是最关键的环节,它影响着后续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正确性及准确性;设计利用数据库数据和人体心电采集数据作为原始待处理源,通过高阶低通滤波与香农能量的创新算法结合进行处理数据,在硬件上增加使用高阶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使得处理后的实时数据噪声降到最低,有利于准确提取到R波,最后使用测试后的心电R波驱动左心室辅助装置,达到对心衰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且通过Matlab和Modelsim软件仿真成功后,在FPGA硬件上实现了实时心电信号控制血泵系统的方案;经试验测试此方法可以准确地提取R波,并且可以控制左心辅助装置同步进行泵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R波检测 FPGA 心电信号 左心室辅助 香农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机械灌注泵的性能模拟
19
作者 魏凌轩 葛斌 +3 位作者 张磊 张少伟 伍进平 方旭晨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9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介绍一种新型机械灌注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CFD模拟对该泵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液体流入泵时会发生扩散,液体速度从对称轴处往外逐渐减小;液体流出泵时速度分布均匀;液体流动的湍流动能很小;泵的出口质量流量和永磁体端... 介绍一种新型机械灌注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CFD模拟对该泵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液体流入泵时会发生扩散,液体速度从对称轴处往外逐渐减小;液体流出泵时速度分布均匀;液体流动的湍流动能很小;泵的出口质量流量和永磁体端面受力大小由永磁体的运动方式决定,当永磁体运动的加速度以分段函数变化时,出口质量流量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当加速度以正弦函数变化时,流出液体的搏动性更显著,并且流量大小能被更准确得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灌注 CFD模拟 瞬态分析 运动方式 质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体外模拟循环系统用单向阀优化分析
20
作者 李刚 葛斌 +3 位作者 方旭晨 赵圣功 徐毅骁 魏凌轩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9年第4期455-460,共6页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体外模拟循环系统(mock circulatory system,MCS)中使用的活塞阀、鸭嘴阀和蝶阀三种单向阀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并重点分析蝶阀导流板的结构(包括:外圆弧形、三角形和内圆...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体外模拟循环系统(mock circulatory system,MCS)中使用的活塞阀、鸭嘴阀和蝶阀三种单向阀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并重点分析蝶阀导流板的结构(包括:外圆弧形、三角形和内圆弧形)对血液流经单向阀的压力损失,流线与湍流动能分布,表面切应力及其对溶血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圆弧形导流板对血液流经蝶阀的压力损失的数值,流线与湍流动能的分布均优于其它两种导流板结构,并且切应力的数值小于血细胞破碎极限值,阀内流场效果较好。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外圆弧形导流板的蝶阀作为MCS中的单向阀具有结构简单和较好的抗溶血性能等优点,相关的仿真分析对于MCS的研究以及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的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蝶阀 湍流动能 切应力 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