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凳型婴幼儿背带压力测试与分析
1
作者 陈俊虹 陶晨 +2 位作者 洪兴华 金姝 方帅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为改善腰凳型婴幼儿背带的服装压力分布不均现象,采用自行研发的服装压力测量系统,在人台肩部、背部和腰部共12个测量点分别植入薄膜型压力传感器并测量压力值。结果表明,穿着腰凳型背带时肩部压力最大、腰部次之、背部最小,各部位压力... 为改善腰凳型婴幼儿背带的服装压力分布不均现象,采用自行研发的服装压力测量系统,在人台肩部、背部和腰部共12个测量点分别植入薄膜型压力传感器并测量压力值。结果表明,穿着腰凳型背带时肩部压力最大、腰部次之、背部最小,各部位压力随婴儿体重增加而增加,总压力超出婴儿体重;同一负重水平下,穿着摩擦因数较大的服装面料时,背带在人体各部位上造成的压力较小;在同一人体部位、不同测量点上,随负重水平上升而出现压力分化现象。在各个部位的分化点添加高密度海绵垫片,各部位压力不匀得到有效缓解,对于相关产品的改进设计与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凳型婴幼儿背带 服装压力 压力优化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生物学说课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帅军 杜召凤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0-92,共3页
说课是一种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教学研究形式,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入格”,形成了一整套操作的形式和规范.但是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已经“入格”的说课活动理应在常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变革,结合长期的实践摸索以及生物... 说课是一种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教学研究形式,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入格”,形成了一整套操作的形式和规范.但是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已经“入格”的说课活动理应在常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变革,结合长期的实践摸索以及生物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应从设计思路、说课内容及说课形式等方面进行生物学说课的“出格”尝试,使说课与课改同行,保持生物学说课“常说常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物学 说课 课改 学习过程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留白”艺术,提高教学实效——浅论生物课堂教学中“留白艺术”的具体形式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帅军 杜召凤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1年第5期185-186,共2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教学留白"的内涵,并以案例的方式呈现了生物课堂教学中"留白"的具体形式。阐明了课堂"留白"艺术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留白”艺术 课堂教学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纺纱用黏胶纤维的连续染色工艺与染色性能
4
作者 洪剑寒 金国周 +4 位作者 何林伟 宋希雨 方帅军 韩潇 郑国全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38,共4页
采用散纤维连续染色技术对黏胶散纤维进行连续浸渍染色后再冷堆固色,然后进行连续式水洗。分析了固色时间对黏胶纤维外观形貌、色泽指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染色黏胶纤维成品的色牢度、pH和甲醛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连续浸渍染色... 采用散纤维连续染色技术对黏胶散纤维进行连续浸渍染色后再冷堆固色,然后进行连续式水洗。分析了固色时间对黏胶纤维外观形貌、色泽指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染色黏胶纤维成品的色牢度、pH和甲醛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连续浸渍染色后的黏胶纤维,经冷堆24 h固色后,可获得较好的匀染性;染色黏胶纤维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其中强度下降约15%,断裂伸长率下降约16%;染色黏胶纤维的各项色牢度、pH和甲醛含量均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 散纤维 连续染色 固色时间 色泽指标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媒体技术的高三生物复习课的几种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帅军 《科技信息》 2011年第4期289-289,共1页
本文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其交互式特点设计合理的高三生物课复习模式,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复习课教学环境,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宏观微缩、微观放... 本文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能力及其交互式特点设计合理的高三生物课复习模式,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复习课教学环境,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宏观微缩、微观放大,可优化复习课的教学,增强课堂复习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生物复习 多媒体技术 复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Al,La)/PAN无纺布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方帅军 王薇 +4 位作者 谢汝义 张琳萍 徐红 钟毅 毛志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0-738,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和La共掺杂氧化锌(ZnO∶(Al,La)),经过研磨得到均匀稳定的ZnO∶(Al,La)/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分散液.将聚丙烯腈(PAN)加入分散液中得到不同质量浓度的均一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ZnO∶(Al,La)质量分数...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和La共掺杂氧化锌(ZnO∶(Al,La)),经过研磨得到均匀稳定的ZnO∶(Al,La)/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分散液.将聚丙烯腈(PAN)加入分散液中得到不同质量浓度的均一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ZnO∶(Al,La)质量分数不同的ZnO∶(Al,La)/PAN无纺布.采用振荡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测试菌株,研究了ZnO∶(Al,La)/PAN无纺布的抗菌性能,并对其抗紫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O∶(Al,La)质量分数为55%的ZnO∶(Al,La)/PAN无纺布不仅抗菌效果好,而且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Al La) 聚丙烯腈 静电纺 抗菌性能 抗紫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蚕丝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钱红飞 方帅军 +1 位作者 刘将英 屠海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5,共7页
为了较好地了解甲基丙烯酰胺单体接枝蚕丝的染色性能,通过热综合、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这3种方法对增重蚕丝与未增重蚕丝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活性染料的上染与固色速率曲线、提升性等染色性能,并与未增重蚕丝作比较。结果表明,... 为了较好地了解甲基丙烯酰胺单体接枝蚕丝的染色性能,通过热综合、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这3种方法对增重蚕丝与未增重蚕丝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活性染料的上染与固色速率曲线、提升性等染色性能,并与未增重蚕丝作比较。结果表明,接枝增重并未改变纤维内部的晶型结构和丝素主链的分子结构,接枝单体主要在丝素无定形区发生聚合,使纤维的结晶度有所降低。接枝引起蚕丝对活性染料吸附性的降低,从而导致活性染料的固色率也有所降低,其降低程度因染料的品种而异,并随着活性染料浓度增加而增加。因此,接枝引起了蚕丝用活性染料染色的提升性下降,使蚕丝不易染得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蚕丝 甲基丙烯酰胺 结构分析 活性染料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共混纤维的结构及其织物染色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钱红飞 KOBIR MD.Foysal +2 位作者 陈龙 李林祥 方帅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10,共7页
聚乳酸(PLA)与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共混纺丝是改善聚乳酸(PLA)纤维的耐热性和柔韧性的方法之一。为了揭示共混纤维结构对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分别对共混纤... 聚乳酸(PLA)与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共混纺丝是改善聚乳酸(PLA)纤维的耐热性和柔韧性的方法之一。为了揭示共混纤维结构对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分别对共混纤维和PLA纤维的微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采用高、中、低温3类分散染料,对2类纤维织物的染色升温速率曲线、提升性和各项染色牢度等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共混纤维中PLA与PHBV两相分离,PLA相具有与PLA纤维相似的晶型结构,其结晶度较高,而PHBV相中形成较低的结晶;与PLA纤维相比,共混纤维的熔点较高,玻璃化温度稍低,因此其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上染平衡;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共混纤维织物的表观染色深度几乎是PLA织物的2倍;2类纤维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性能均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 共混纤维 结构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Al,La)棉织物红外隐身整理液分散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薇 张琳萍 +2 位作者 余喜理 方帅军 毛志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7,共3页
采用砂磨方法制备纳米Zn O∶(Al,La)水分散液,试验中选用粒度分析、沉降试验以及Zeta电位等技术手段探讨了分散剂种类及其用量对Zn O∶(Al,La)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磨方法可有效地降低Zn O∶(Al,La)的粒径,并得到稳定的分散液.其... 采用砂磨方法制备纳米Zn O∶(Al,La)水分散液,试验中选用粒度分析、沉降试验以及Zeta电位等技术手段探讨了分散剂种类及其用量对Zn O∶(Al,La)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磨方法可有效地降低Zn O∶(Al,La)的粒径,并得到稳定的分散液.其中阴离子型分散剂聚羧酸钠因空间位阻和静电稳定双重作用对纳米粉体具有很好的分散效果.采用该分散液制备成涂料,再以该涂料制备的涂层棉织物有良好的红外隐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Al La) 分散剂 红外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工程专业《纺织物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曼丽 金恩琪 方帅军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12期144-146,共3页
针对目前纺织工程专业《纺织物理》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密切联系研究生课程具备的特点,从多渠道补足学生的知识短板、增设实践性教学内容和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等对《纺织物理》的课程改革进行初步研究,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针对目前纺织工程专业《纺织物理》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密切联系研究生课程具备的特点,从多渠道补足学生的知识短板、增设实践性教学内容和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等对《纺织物理》的课程改革进行初步研究,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提高纺织工程专业学位课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物理 研究生学位专业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专业师范生说课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胡 郑丽 +1 位作者 方帅军 杜召凤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24-126,131,共4页
培养师范生的说课能力是适应新课改而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也是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说课理论、说课观摩、说课实践以及说课技巧四个方面论述了培养生物师范生说课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师范院校职前教师的培养提... 培养师范生的说课能力是适应新课改而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也是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说课理论、说课观摩、说课实践以及说课技巧四个方面论述了培养生物师范生说课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师范院校职前教师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生物专业师范生 说课能力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生物师范生说课能力探究—以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的分化》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胡 郑丽 +1 位作者 方帅军 杜召凤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24期146-149,共4页
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手段,说课对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教育理论,理解新课程的实质,以及反思和研究自身的教学行为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生物师范生的说课能力是适应新课改而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也是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实... 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手段,说课对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教育理论,理解新课程的实质,以及反思和研究自身的教学行为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生物师范生的说课能力是适应新课改而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也是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实践证明,在师范院校教育实习中引入说课活动是培养生物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该文就什么是说课—实例分析引导师范生从何说起—研究归纳说课流程—实践训练—逐渐掌握说课要点,提升说课能力等方面来谈下笔者的建议,以期对提高生物师范生说课能力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课 课程改革 师范生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雄性不育机制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召凤 方帅军 尚亚南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从环境和遗传两个方面探究了植物雄性不育机制 ,首先阐述了营养、温度、光周期及绒毡层发育状况等因素对植物雄性不育的影响 ,并在基因水平上详细概述了细胞核雄性不育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 .最后简要介绍了利用基因工程构建... 本文从环境和遗传两个方面探究了植物雄性不育机制 ,首先阐述了营养、温度、光周期及绒毡层发育状况等因素对植物雄性不育的影响 ,并在基因水平上详细概述了细胞核雄性不育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 .最后简要介绍了利用基因工程构建植物雄性不育株系的方法 ,显示出植物遗传育种工作的广阔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雄性不育机制 细胞质雄性不育 细胞核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营养 光周期 绒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的课堂失衡了!你意识到了吗
14
作者 杜召凤 方帅军 汪培培 《基础教育研究》 2012年第14期22-23,共2页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所谓的“课堂生态系统”就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及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教学环境的统一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将课堂作为生态系统来维持其平衡的理念,
关键词 课堂生态系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失衡 意识 教学时空 教学环境 教学活动 教学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教育实习改革,完善师资培养特色之路
15
作者 杜召凤 方帅军 朱茂英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6-48,共3页
师范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鉴于此,师范院校应该重新审视自我,紧跟基础教育改革步伐,革新高师课程体系,立足本源,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推进教育实习改革,完善师资培养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教育实习 教学论 微格教学 说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指导探索
16
作者 杜召凤 方帅军 薛翔翔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6-97,共2页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以高中生物新课程《伴性遗传》一节为例,就如何对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设计的指导进行了探索,并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课件准备、教学过程实施五个方面,对指导过程作了概述。
关键词 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经验模型对分散橙25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拟合
17
作者 杜慧 闫俊 +2 位作者 李红 张欢 方帅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为获得最佳的溶解度试验数据并得到溶解度与工艺测量条件之间的关系,探究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规律。在温度343.15~393.15 K、压力10~22 MPa的条件下,使用超临界流体试验装置测量分散橙25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度,... 为获得最佳的溶解度试验数据并得到溶解度与工艺测量条件之间的关系,探究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规律。在温度343.15~393.15 K、压力10~22 MPa的条件下,使用超临界流体试验装置测量分散橙25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度,并对染料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利用Kumar-Johnston(K-J)、Sung-Shim(SS)和Mendez-Santiago-Teja(MST)等3种半经验模型对染料的溶解度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染料的溶解度随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K-J、SS和MST模型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7.55%、8.20%和11.92%,其中K-J模型拟合下的试验值和计算值的相关性最高,关联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半经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超临界CO_(2) 分散橙25 半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
18
作者 赵敏 方帅军 杜召凤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28,共4页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为例,探讨情境教学下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剖析基于单元真实情境下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提出相关实施建议,以期深化高中生物学课程育人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单元教学 情境教学 细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胺接枝桑蚕丝接枝率的数学模型构建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帅军 郑培晓 +2 位作者 程双娟 李欢欢 钱红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为建立蚕丝接枝率的定量分析方法,使用甲基丙烯酰胺(MAA)单体对桑蚕丝进行接枝反应,得到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接枝蚕丝纤维组样。分别应用热重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系列接枝蚕丝纤维进行表征与分析发现,在表征曲线中出现了新的特征峰,且... 为建立蚕丝接枝率的定量分析方法,使用甲基丙烯酰胺(MAA)单体对桑蚕丝进行接枝反应,得到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接枝蚕丝纤维组样。分别应用热重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系列接枝蚕丝纤维进行表征与分析发现,在表征曲线中出现了新的特征峰,且随接枝率的增加,新特征峰面积逐渐增大。采用Origin9.1数学分析软件中的Gaussian分峰法分别对热重DTG曲线和红外吸收光谱曲线进行分峰、拟合,建立接枝率和新特征峰面积比值间的线性函数关系模型,并对已知接枝率的企业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蚕丝接枝率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结合热重或红外光谱检测建立数学线性函数模型是一套测试蚕丝纤维接枝率的有效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蚕丝 接枝率 甲基丙烯酰胺 热重分析 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施碱活性染料印花用合成增稠剂的应用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帅军 张永兴 +1 位作者 钟淑英 钱红飞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3,共5页
针对预施碱活性染料印花工艺,选用四只含固率不同的聚丙烯酸类合成增稠剂,研究其流变性能,以及活性染料和其他助剂对其性能的影响,探索FL型活性染料印花的固色率和脱糊性能。结果表明,增稠剂品种的优选和专用助剂的添加,可提高活性染料... 针对预施碱活性染料印花工艺,选用四只含固率不同的聚丙烯酸类合成增稠剂,研究其流变性能,以及活性染料和其他助剂对其性能的影响,探索FL型活性染料印花的固色率和脱糊性能。结果表明,增稠剂品种的优选和专用助剂的添加,可提高活性染料印花的固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印花 预施碱 合成增稠剂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