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胶酶在食品与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方华平 程茂基 《饲料博览》 2006年第5期34-35,共2页
果胶酶能分解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果胶质,文章综述了果胶酶在食品及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果胶酶 饲料 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注入选育高产β-葡聚糖酶菌株及其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华平 程茂基 +1 位作者 赵彩艳 陈丽娟 《广东饲料》 2006年第5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Β-葡聚糖酶 发酵条件优化 菌株 选育 注入 水解作用 啤酒生产 过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注入选育高产β-葡聚糖酶菌株及其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华平 程茂基 +1 位作者 赵彩艳 陈丽娟 《饲料博览》 2006年第10期18-21,共4页
出发菌株黑曲霉Y2449,经离子束多次诱变得变异菌株SD16。检测结果表明:出发菌株Y2449产β-葡聚糖酶的酶活由原来的73.0U·mL-1提高到489.32U·mL-1。变异菌株SD16经传代培养,产酶特性稳定。试验还探讨了变异菌株SD16的最佳产酶... 出发菌株黑曲霉Y2449,经离子束多次诱变得变异菌株SD16。检测结果表明:出发菌株Y2449产β-葡聚糖酶的酶活由原来的73.0U·mL-1提高到489.32U·mL-1。变异菌株SD16经传代培养,产酶特性稳定。试验还探讨了变异菌株SD16的最佳产酶条件,结果表明:当500mL三角烧瓶中装100mL发酵液,摇床转速为200r·min-1,接种量为1.5mL(孢子浓度约为106~107个·mL-1),发酵温度为36℃,培养时间60h,pH值为6.5时,变异菌株SD16酶活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柬 黑曲霉 诱变育种 Β-葡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诱变选育高产β-葡聚糖酶菌株
4
作者 方华平 程茂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4-16,21,共4页
以黑曲霉SD16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N+注入诱变处理,选育高产β-葡聚糖酶菌株。结果表明:紫外线的最佳照射时间为10min,N+最佳注入剂量为70×2.6×1013N+/cm2;突变高产菌株AN1的β-葡聚糖酶酶活由出发菌株SD16的493.2U/mL提高到... 以黑曲霉SD16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N+注入诱变处理,选育高产β-葡聚糖酶菌株。结果表明:紫外线的最佳照射时间为10min,N+最佳注入剂量为70×2.6×1013N+/cm2;突变高产菌株AN1的β-葡聚糖酶酶活由出发菌株SD16的493.2U/mL提高到902.5U/mL,且突变菌株AN1经传5代培养,产酶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诱变 黑曲霉 Β-葡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锈病和胡麻斑病的发生规律及其无害化防治 被引量:25
5
作者 叶琪明 顾国平 +7 位作者 李建荣 蔡国梁 符长焕 周仕龙 邓曹仁 陈丽萍 方华平 俞晓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研究了严重影响茭白产量和品质的锈病和胡麻斑病的病源、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和影响因子。提出了无害化防治策略和具体方法,并就利用生态方法防治(减轻)病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茭白 锈病 胡麻斑病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彩艳 蔡克周 +7 位作者 陈丽娟 汤海鸥 石秀侠 方华平 刘莉君 徐宏波 杜波 程茂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19,38,共4页
对黑曲霉菌株ANS1产酸性蛋白酶基本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酸性蛋白酶适宜反应pH为2.5~4.0,在pH为3.5时,相对酶活力最高;适宜温度为40~50℃,在45℃时,相对酶活力最高;酸性蛋白酶有着较好的热稳定性,曲酶粉在80℃保温5min保留51.4%的相对... 对黑曲霉菌株ANS1产酸性蛋白酶基本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酸性蛋白酶适宜反应pH为2.5~4.0,在pH为3.5时,相对酶活力最高;适宜温度为40~50℃,在45℃时,相对酶活力最高;酸性蛋白酶有着较好的热稳定性,曲酶粉在80℃保温5min保留51.4%的相对酶活力,液态酶在80℃恒温水浴中保温60s保留54.6%的相对酶活力,曲酶粉较液态酶有着更好的抗热性;金属离子对酸性蛋白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在5.0mmol/L的浓度下,Mn2+和Cu2+对酸性蛋白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Fe3+对该酶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酸性蛋白酶 性质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青贮中产共轭亚油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杜波 陈丽娟 +7 位作者 王力生 王菊花 蔡玉华 高翔 方华平 刘莉君 马广智 程茂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4,共5页
从玉米青贮中分离到一株共轭亚油酸生产菌(ANCLA01),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生成量为33.442μg/mL;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且菌体短直、两端钝圆,不产芽孢;发酵时有乳酸生成,属于同型发酵B型并对底物要求特殊的乳酸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 从玉米青贮中分离到一株共轭亚油酸生产菌(ANCLA01),发酵液中共轭亚油酸生成量为33.442μg/mL;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且菌体短直、两端钝圆,不产芽孢;发酵时有乳酸生成,属于同型发酵B型并对底物要求特殊的乳酸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strain L5的16S rRNA碱基序列相似性达99.93%。兼顾该菌株传统鉴定方法,确定其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果表明:ANCLA01菌株是青贮玉米中确产共轭亚油酸的植物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青贮 植物乳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新剂型在茭白无害化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列忠 俞晓平 +2 位作者 陈建明 叶琪明 方华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针对茭白产区使用传统农药和传统施药方法防治茭白病虫害,造成茭白上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的实际问题,探讨了农药新剂型,如微胶囊剂、撒滴剂、泡腾片剂和悬浮剂等在茭白无害化生产中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茭白 农药剂型 无害化生产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白色锈病的病原菌和综合防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叶琪明 梁训义 +2 位作者 方华平 吴海峰 江明全 《农业网络信息》 2005年第9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菊花 综合防治 白色锈病 病原菌 检疫对象 检疫部门 白锈病 日本 世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塔顶回流系统流动腐蚀实时防控平台开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偶国富 方华平 +4 位作者 王凯 任佳 金浩哲 邱东声 黄爱斌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37-542,共6页
针对某炼油厂常压塔顶回流系统,开发了流动腐蚀实时防控平台。首先根据该常顶回流系统的腐蚀过程,构建了基于流动腐蚀理论的失效控制体系,失效控制体系中包含腐蚀失效形式、失效控制参数模型及其临界值和腐蚀防控措施等;进而利用.NET Re... 针对某炼油厂常压塔顶回流系统,开发了流动腐蚀实时防控平台。首先根据该常顶回流系统的腐蚀过程,构建了基于流动腐蚀理论的失效控制体系,失效控制体系中包含腐蚀失效形式、失效控制参数模型及其临界值和腐蚀防控措施等;进而利用.NET Remoting技术研发集基础工况数据采集、腐蚀状态监测、诊断及监管于一体的实时防控平台,同时实现了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分布式开发。该防控平台可为常顶回流系统的腐蚀与防护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顶回流系统 流动腐蚀 .NET REMOTING技术 防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菊花上发现南方菟丝子为害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琪明 郭方其 +3 位作者 吴超 丁晓瑜 方华平 徐杨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2596-2597,共2页
2018年11月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平水镇菊花种植基地首次发现菟丝子为害菊花。经鉴定,为害浙江省菊花的菟丝子是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本文报道了南方菟丝子在浙江菊花上的为害情况、生长习性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 浙江省 菊花 南方菟丝子 生长习性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花菊白绢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琪明 郭方其 +3 位作者 吴超 丁晓瑜 陈天烺 方华平 《绿色科技》 2020年第9期12-13,共2页
经过3年对切花菊白绢病的发生规律调查,发现白绢病在浙江的发生期为5~9月份,7~8月份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严重,极易造成暴发流行成灾。而土壤带菌、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与种植密度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 经过3年对切花菊白绢病的发生规律调查,发现白绢病在浙江的发生期为5~9月份,7~8月份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严重,极易造成暴发流行成灾。而土壤带菌、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与种植密度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菊 白绢病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切花菊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琪明 郭方其 +5 位作者 章金明 方华平 吴超 丁晓瑜 徐洋 陈天烺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5期114-116,118,共4页
系统调查了浙江省切花菊主要害虫种类及主要虫害发生消长规律,研究了切花菊害虫的抗虫性评价与利用,提出了物理及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 菊花 害虫 防治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菊花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琪明 郭方其 +3 位作者 吴超 丁晓瑜 陈天烺 方华平 《绿色科技》 2020年第7期164-165,共2页
经过3年的菊花菌核病的发生规律调查,结果发现:切花菊菌核病在浙江的发生期为10月至次年5月,因在11~12月及次年的3~4月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极易造成暴发流行成灾。分析了土壤带菌、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与种植密度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为... 经过3年的菊花菌核病的发生规律调查,结果发现:切花菊菌核病在浙江的发生期为10月至次年5月,因在11~12月及次年的3~4月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极易造成暴发流行成灾。分析了土壤带菌、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与种植密度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菊 菌核病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二斑叶螨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琪明 方华平 《蔬菜》 2001年第5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草莓 害虫 二斑叶螨 为害特点 生活习性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诱变选育高产富硒酵母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莉君 程茂基 +1 位作者 杜波 方华平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7年第7期25-27,共3页
试验利用紫外线对热带假丝酵母1254进行诱变,旨在研究紫外线诱变对富硒酵母的生物量及硒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紫外线诱变70s时,致死率达到77.84%,筛选出6株富硒能力高的酵母菌株,其中Y-5的生物量和硒含量分别提高了25.85%... 试验利用紫外线对热带假丝酵母1254进行诱变,旨在研究紫外线诱变对富硒酵母的生物量及硒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紫外线诱变70s时,致死率达到77.84%,筛选出6株富硒能力高的酵母菌株,其中Y-5的生物量和硒含量分别提高了25.85%和2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富硒酵母 致死率 生物量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琪明 方华平 《蔬菜》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辣椒 病毒病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产CLA乳酸菌对青贮中CLA含量的影响
18
作者 王彩玲 陈丽娟 +3 位作者 杜波 方华平 高翔 程茂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6-230,共5页
试验研究了产CLA乳酸菌接种量、葵花籽油添加量对甘薯、马铃薯、胡萝卜以及白萝卜等4种青贮中CL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油脂条件下,接种乳酸菌后4种青贮中CLA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随着乳酸菌接种量的增加和油... 试验研究了产CLA乳酸菌接种量、葵花籽油添加量对甘薯、马铃薯、胡萝卜以及白萝卜等4种青贮中CL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油脂条件下,接种乳酸菌后4种青贮中CLA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随着乳酸菌接种量的增加和油脂添加量的加大,青贮中CLA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对于不同青贮原料来说,接种乳酸菌后甘薯和白萝卜青贮中CLA含量明显高于胡萝卜和马铃薯(P<0.05);当葵花籽油添加量达到9~12mg·g-1青贮时,青贮中CLA含量最高;当乳酸菌接种量为6×107g-1青贮时,青贮中CLA含量最高,一旦乳酸菌接种量超过8×107g-1青贮时,青贮中CLA含量开始明显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乳酸菌 青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可得与咪唑类杀菌剂混用浸果对柑桔防腐效果试验
19
作者 叶琪明 李振 +5 位作者 包环玉 叶兴祥 方华平 刘乃炽 顾宝根 吴新平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39,共2页
使用化学防腐剂浸果可以防治柑桔贮藏期病害,减少烂果。目前,常用的化学防腐剂有苯并咪唑类、咪唑类(甾醇抑制剂)、双胍盐类、仲丁胺及联苯酚钠等几大类。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等因病菌的抗药性较强,其防效大为下降... 使用化学防腐剂浸果可以防治柑桔贮藏期病害,减少烂果。目前,常用的化学防腐剂有苯并咪唑类、咪唑类(甾醇抑制剂)、双胍盐类、仲丁胺及联苯酚钠等几大类。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等因病菌的抗药性较强,其防效大为下降;联苯酚钠由于使用年限已久,柑桔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百可得 咪唑 浸果 防腐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切花菊天牛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20
作者 叶琪明 方华平 +4 位作者 郭方其 吴超 丁晓瑜 周勤 徐丹彬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1期25-26,共2页
从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药剂防治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浙江切花菊天牛的发生危害情况与防治试验结果,旨在为切花菊的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菊天牛 发生危害 防治 浙江 切花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