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茱萸果核醇提物对大鼠肾性高血压及心肌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方伟进 冯建芳 +5 位作者 路西明 吕茂平 曹珊珊 李瑞芳 李艳 李晓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85-1989,共5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果核甲醇提取物对大鼠肾性高血压及其所致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性高血压(2K2C)模型。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山茱萸果核醇提物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术后4w进行药物处理,给药4 w后测各组大鼠... 目的:观察山茱萸果核甲醇提取物对大鼠肾性高血压及其所致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性高血压(2K2C)模型。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山茱萸果核醇提物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术后4w进行药物处理,给药4 w后测各组大鼠血压及左室体质量指数(LVM/BM)、心肌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Nox4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压及LVM/BM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显著下降;给予山茱萸果核醇提物后,各组大鼠血压及LVM/BM显著降低,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显著升高,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化程度显著减弱;模型大鼠P47phox、Nox4的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而山茱萸果核组大鼠左心室P47phox、NOX4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山茱萸果核醇提物具有显著降压作用,并能显著抑制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中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和Nox4的表达,这可能是山茱萸果核醇提物改善心脏功能,减缓心肌重构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山茱萸果核醇提物 心肌肥厚 NAD(P)H氧化酶 P47phox NOX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方伟进 冯梅 +3 位作者 鲁长武 刘丽华 邱霓 熊燕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7-544,共8页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一次性ip给予链脲佐菌素60 mg·kg-1制备糖尿病模型,通过饮水中给予PDTC 10 mg·kg-1,连续治疗8周。检测血糖...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一次性ip给予链脲佐菌素60 mg·kg-1制备糖尿病模型,通过饮水中给予PDTC 10 mg·kg-1,连续治疗8周。检测血糖、血脂和血清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用含有人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h DDAH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5CMV-h DDAH2)体外感染糖尿病大鼠血管环,分别检测感染前后血管环对乙酰胆碱诱导的最大舒张反应(Emax)、半数有效量(EC50)及血管组织DDAH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血糖明显升高,血清ADMA浓度从正常组的(1.14±0.26)μmol·L-1升至(2.18±0.52)μmol·L-1(P<0.01);血管组织DDAH活性也从正常组的(0.10±0.02)U·g-1蛋白降至(0.05±0.01)U·g-1蛋白(P<0.0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表现为Emax由正常组的(93.6±4.4)%降至(50.8±4.9)%(P<0.01),EC50由正常组的(88±22)nmol·L-1升至(240±45)nmol·L-1(P<0.01)。PDTC治疗降低血糖和血清ADMA浓度分别至(13.2±3.5)mmol·L-1和(1.40±0.25)μmol·L-1(P<0.01),增加血管DDAH活性至(0.08±0.02)U·g-1蛋白(P<0.01),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使Emax增至(84.6±4.5)%,EC50降至(134±27)nmol·L-1(P<0.01)。糖尿病大鼠血管转染DDAH2基因后,血管DDAH活性及Emax和EC50的变化与PDTC治疗组相似。结论 PDT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管DDAH活性,降低内源性NOS抑制物ADMA蓄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 血管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果核提取物耐疲劳和耐缺氧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方伟进 李艳 +3 位作者 曹珊珊 李瑞芳 路西明 李晓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观察山茱萸果核提取物对小鼠常温耐疲劳实验和常压耐缺氧实验的影响。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对山茱萸果核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动物随机分组,用山茱萸果核提取物进行小鼠常温抗疲劳实验和常压耐缺氧实验。结果抗疲劳实验显示山茱萸果核... 目的观察山茱萸果核提取物对小鼠常温耐疲劳实验和常压耐缺氧实验的影响。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对山茱萸果核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动物随机分组,用山茱萸果核提取物进行小鼠常温抗疲劳实验和常压耐缺氧实验。结果抗疲劳实验显示山茱萸果核水提物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P<0.05),与果肉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耐缺氧实验显示山茱萸果核水提物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果肉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山茱萸果核水提物高剂量组常温有抗疲劳作用,但对常压缺氧实验没有统计学影响;山茱萸果核与果肉功效不完全相同,果核有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果核 提取物 常温抗疲劳实验 常压耐缺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及其科研服务系统的构建与研发
4
作者 尹文俊 方伟进 +5 位作者 谢悦良 邓珍珍 周凌云 黄玉洁 林小青 左笑丛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9期2508-2514,共7页
目的构建临床科研一体化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为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Hadoop和MPP混搭架构,利用流式计算、分布式计算、离线计算、列式存储等技术把各类医疗数据进行统一汇集并批量处理,通过大数据平... 目的构建临床科研一体化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为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Hadoop和MPP混搭架构,利用流式计算、分布式计算、离线计算、列式存储等技术把各类医疗数据进行统一汇集并批量处理,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加工处理,将整个数据进行分类分层建模,形成统一的数据集市和数据指标,为后续的海量检索、科研分析、监控预警等提供数据支撑。结果建成湖南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包括可智能化、便捷化检索药品说明书、临床病例和指南的检索系统;集智能检索、统计分析、项目管理、病例搜索等功能于一体的科研服务系统以及可进行伦理审查、项目申请、项目管理、项目成果、经费管理、汇总统计等科研项目管理全流程的项目管理平台。结论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可以标准化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路径,对临床用药安全进行监测,推进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 数据库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41
5
作者 熊燕 张梅 +1 位作者 陈菲 方伟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370,共7页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急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更加凸显和尖锐。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700多万人死于心...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急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更加凸显和尖锐。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700多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功能障碍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曹珊珊 李瑞芳 +3 位作者 方伟进 王建刚 李艳 张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257,共5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histone deacetylase 8,HDAC8)在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中的表达变化及HDAC抑制剂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 sodium,VPA)对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建立2肾2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术后4周开始给药,VPA高剂量(...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histone deacetylase 8,HDAC8)在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中的表达变化及HDAC抑制剂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 sodium,VPA)对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建立2肾2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术后4周开始给药,VPA高剂量(400 mg.kg-1.d-1)组及VPA低剂量(200 mg.kg-1.d-1)组连续腹腔注射VPA给药4周,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和阳性对照坎地沙坦(10 mg.kg-1.d-1)组,实验结束时测量左心室/体重比值,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和HDAC8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HDAC8的表达情况。结果:HDAC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中明显上调;VPA能够剂量依赖性降低HDAC8的表达,同时VPA治疗组与坎地沙坦组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肥厚得到明显逆转,表现为心室体重比降低,肥大心肌形态明显改善且ANF的表达下调。结论:HDAC8参与了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发病过程,VPA可以下调其表达并部分逆转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 高血压 肾性 左心室肥大 丙戊酸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上调4周运动大鼠骨骼肌收缩功能和线粒体生物合成 被引量:7
7
作者 邱霓 方伟进 +2 位作者 李聪 李晓媚 熊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59-1265,共7页
目的:观察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及其信号通路在4周运动大鼠NO水平及骨骼肌收缩功能与线粒体生物合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4周运动大鼠模型,检测离体比目鱼肌对电刺激的单次、强直和疲劳收缩的最... 目的:观察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及其信号通路在4周运动大鼠NO水平及骨骼肌收缩功能与线粒体生物合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4周运动大鼠模型,检测离体比目鱼肌对电刺激的单次、强直和疲劳收缩的最大张力;并检测骨骼肌中ATP和线粒体DN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RF)mRNA的表达以反映线粒体生物合成及功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ADMA浓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中内源性ADMA生成酶PRMT1和ADMA代谢酶DDAH2种亚型以及NOS 3种亚型蛋白的表达;用比色法测定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大鼠比目鱼肌对电刺激诱导的各种收缩张力均明显增强,比目鱼肌ATP含量、线粒体DNA含量和PGC-1α、NRF mRNA增加显著(P<0.01)。运动组大鼠比目鱼肌中构成型NOS(cNOS)的蛋白表达及其NOS活性明显上调(P<0.01),而NO含量仅小幅增加(P<0.05);同时,4周运动增加大鼠血清ADMA浓度,并伴有骨骼肌DDAH2表达下调。结论:短期耐力运动增强比目鱼肌单次收缩、强直收缩和抗疲劳收缩肌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过度增加的cNOS促使ADMA水平反馈性升高,从而维持骨骼肌NO低幅度增加,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运动 骨骼肌 收缩功能 一氧化氮 线粒体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食8周对大鼠不同类型骨骼肌收缩功能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邱霓 李聪 +3 位作者 方伟进 何玉莲 韦雪梅 熊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200,共8页
目的:探讨限食对不同类型骨骼肌收缩功能和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为阐明限食的有益作用及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每天按正常大鼠摄食量的60%饲养动物以制备限食8周大鼠模型,麻醉下分离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记录电刺激诱导骨骼肌单次、... 目的:探讨限食对不同类型骨骼肌收缩功能和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为阐明限食的有益作用及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每天按正常大鼠摄食量的60%饲养动物以制备限食8周大鼠模型,麻醉下分离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记录电刺激诱导骨骼肌单次、强直和疲劳收缩,观测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COX I)和核基因β-actin拷贝数的比值以反映线粒体生物合成,检测骨骼肌ATP含量以反映线粒体功能。结果:限食8周对电刺激诱导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的单次和强直收缩均有增强作用,但仅提高比目鱼肌的抗疲劳作用;限食也增加两种肌肉的ATP含量,但对比目鱼肌更明显;限食虽对2种肌肉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具有增加作用,但只上调比目鱼肌内线粒体生物合成及其调节基因PGC-1α和NRF的转录。结论:限食8周增强大鼠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对电刺激的收缩反应,尤其对富含氧化型肌纤维的比目鱼肌更明显;其机制除与限食促进这2种肌肉AMPK活化、增加ATP供应以外,还与上调比目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及其调控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食 比目鱼肌 趾长伸肌 骨骼肌收缩 线粒体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运动8周对大鼠骨骼肌收缩功能和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邱霓 李聪 +3 位作者 方伟进 韦雪梅 何玉莲 熊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1-697,共7页
目的探讨8周耐力运动对不同类型骨骼肌收缩功能及线粒体能量代谢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经8周平台跑步训练的♂SD大鼠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观测给予不同方式电刺激后两种类型骨骼肌收缩能力和抗疲劳能力的变化以及ATP含量和线粒... 目的探讨8周耐力运动对不同类型骨骼肌收缩功能及线粒体能量代谢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经8周平台跑步训练的♂SD大鼠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观测给予不同方式电刺激后两种类型骨骼肌收缩能力和抗疲劳能力的变化以及ATP含量和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耐力运动8周可一定程度提高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在单次电刺激和强直电刺激下的收缩力,明显改善比目鱼肌的抗疲劳能力。ATP含量在两类肌肉中均明显升高,但只有比目鱼肌线粒体DNA、PGC-1α、NRF基因的转录及PGC-1α蛋白明显上调,并伴随p-AMPK/AMPK蛋白比值明显增加。结论耐力运动8周改善骨骼肌的收缩能力,但仅增加富含氧化型肌纤维的比目鱼肌的抗疲劳能力,这可能与耐力运动激活氧化型肌纤维的AMPK,上调PGC-1α转录和表达,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运动 比目鱼肌 趾长伸肌 骨骼肌收缩 线粒体生物合成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制作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曹珊珊 李瑞芳 +4 位作者 方伟进 李艳 王建刚 杜景霞 黄国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钛合金夹经大鼠背部切口进行双侧肾动脉夹闭制作肾性高血压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用94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4只采用经背部开口,行双侧肾动脉夹闭术;对照组20只仅游离双侧肾动脉不予狭窄,余同... 目的探讨新型钛合金夹经大鼠背部切口进行双侧肾动脉夹闭制作肾性高血压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用94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4只采用经背部开口,行双侧肾动脉夹闭术;对照组20只仅游离双侧肾动脉不予狭窄,余同实验组。术后6周测定成活率、成模率、血压和心脏质量指数。结果术后成活率、成模率高,术后6周模型组血压均在160 mmHg以上。两组血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背部开口行大鼠双侧肾动脉夹闭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和手术操作简便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动物模型 大鼠 双肾双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纤毛在3T3-L1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对脂滴生成的影响
11
作者 邱霓 韦雪梅 +2 位作者 方伟进 刘嘉熙 熊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73-1478,共6页
目的研究原纤毛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中的表达及对脂肪分化的影响。方法诱导3T3-L1前体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在分化第0天和第4天分别孵育水合氯醛以化学方式抑制原纤毛。Western blot法检测原纤毛关键蛋白驱动蛋白3a(Kif3a)、鞭... 目的研究原纤毛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中的表达及对脂肪分化的影响。方法诱导3T3-L1前体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在分化第0天和第4天分别孵育水合氯醛以化学方式抑制原纤毛。Western blot法检测原纤毛关键蛋白驱动蛋白3a(Kif3a)、鞭毛内转运蛋白88(IFT88)和乙酰化α微管蛋白(acAT)以及脂肪分化关键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c AT反映原纤毛数目;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PPARγ基因启动子活性;油红染色检测脂滴沉积程度。结果原纤毛关键蛋白Kif3a、IFT88以及ac AT在分化第0天呈高表达,分化第2天表达降低,分化第4天表达恢复至第0天水平,分化第8天又明显减少。在分化第0天给予水合氯醛,可明显抑制原纤毛关键蛋白Kif3a、IFT88以及ac AT的表达及数目,显著增加PPARγ的启动子活性和蛋白表达及脂滴沉积。而在分化第4天给予水合氯醛,与溶媒对照组相比,虽也显著抑制原纤毛生成,但PPARγ启动子活性和蛋白表达及脂滴沉积无明显变化。结论原纤毛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呈动态变化;分化早期原纤毛减少可明显增加脂滴生成能力,然而一旦分化过程被启动,原纤毛减少不影响脂滴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纤毛 3T3-L1细胞 脂肪细胞分化 脂滴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α2调控IRE1α-JNK通路介导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12
作者 赵淑杰 方伟伦 +3 位作者 韦瑜 蒙嘉慧 金乔 方伟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1-1901,共11页
目的:全球超过25%人群患有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disease,MAFLD),但发病机制不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可能参与MAFLD的发生、发展。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 目的:全球超过25%人群患有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disease,MAFLD),但发病机制不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可能参与MAFLD的发生、发展。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2,AMPKα2)作为肝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因子,是否通过ERS调控MAFLD的进展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AMPKα2在高脂诱导小鼠MAFLD中的作用及对肌醇需求酶1α(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 1 alpha,IRE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通路的调控。方法:构建C57BL/6背景的肝AMPKα2敲除小鼠,同时制备MAFLD模型。实验分为4组:野生型对照组(WT+Chow,给予基础饲料饲养12周)、野生型高脂组(WT+HFD,给予高脂饲料饲养12周)、AMPKα2敲除组(AMPKα2 KO+Chow,给予基础饲料饲养12周)、AMPKα2敲除高脂组(AMPKα2 KO+HFD,给予高脂饲料饲养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的血糖、血脂水平及肝功能变化。油红O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分别观察肝脂质堆积和形态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MPKα2、ERS、自噬、凋亡和细胞铁死亡等相关蛋白质表达。结果:与WT+Chow组比较,WT+HFD组小鼠血糖、谷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空泡样变和肝纤维化,NAFLD活动度积分(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ctivity score,NAS)显著升高(P<0.001);反映ERS的IRE1α磷酸化水平和自噬标志因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LC)3II/LC3I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反映凋亡的Cleaved-Caspase 3、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与反映铁死亡的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均P>0.05)。AMPKα2 KO+HFD组小鼠血糖、ALT和AST水平均较WT+HFD组显著降低,空泡样变和脂肪堆积程度减轻,p-IRE1α、JNK、LC3II/LC3I等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敲除肝AMPKα2改善高脂诱导的MAFLD,可能与抑制IRE1α-JNK通路,进而减轻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 内质网应激 自噬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心肌肥厚中的靶点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珊珊 苏永立 +3 位作者 李瑞芳 王建刚 方伟进 岳阳阳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6期359-361,共3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是一种转录后修饰的酶类,可以使组蛋白去乙酰化。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可促进心肌肥厚发生。在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由肥大刺激和热休克蛋白70诱导活化。活化的HDAC2通过抑制级联信号Kr...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是一种转录后修饰的酶类,可以使组蛋白去乙酰化。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可促进心肌肥厚发生。在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由肥大刺激和热休克蛋白70诱导活化。活化的HDAC2通过抑制级联信号Krüppel样因子4(KLF4)或肌醇多磷酸磷酸酶-5-f(Inpp5f)触发肥大。因此,调节HDAC2的酶类,例如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被认为是治疗心脏疾病尤其是阻止心肌肥厚的一个重要靶标。该文讨论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调节心肌肥厚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心肌肥厚 分子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虫草菌粉对DEN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阳 宋立莹 +5 位作者 彭向东 方伟进 王春江 邓珍珍 樊志强 刘世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9期974-982,共9页
目的:探讨发酵虫草菌粉(fermented cordyceps sinensis powder,CS)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48只,体质量(180±20) g,随... 目的:探讨发酵虫草菌粉(fermented cordyceps sinensis powder,CS)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48只,体质量(180±20)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CS治疗组与CS溶媒组,每组12只。模型组:灌胃给予10 mg/kg DEN每周5次共8周,构建慢性肝损伤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与模型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CS治疗组:在建模4周后灌胃给予80 mg/kg CS每周5次共8周; CS溶媒组:灌胃给予与CS组相同体积的5%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实验结束后,麻醉,脊椎脱臼法处死大鼠,收集血液,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AST、ALT以反映肝功能; 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情况;改良Nycodenz法分离各组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RT-qPCR检测肝组织与HS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Smad7 mRNA的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mad3与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ST、ALT含量显著升高,H&E染色结果显示肝脏组织形态显著改变,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胶原沉积增多;与模型组相比,CS治疗四周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中升高的AST、ALT水平,改善其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减少肝脏中胶原沉积。RT-qPCR结果显示,CS可减少肝损伤大鼠组织及HSC中α-SMA、TGF-β1 mRNA表达水平,增加Smad7mRNA表达水平; CS溶媒组各项检测指标均与模型组无差异;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S可下调肝损伤大鼠肝组织Smad3蛋白的表达,上调Smad7。结论:CS可显著改善DEN诱导的大鼠肝损伤,该作用可能与CS上调Smad7,并抑制TGF-β1/Smads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虫草菌粉 慢性肝损伤 TGF-β1/Smads通路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鞘磷脂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及PPARα-PGC-1α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方伟进 樊志强 +4 位作者 龚慧 刘瑞娇 宋立莹 王春江 刘世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观察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ase)在高脂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及对PPARα-PGC-1α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基于C57BL/6背景的ASMase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杂交后,获得封闭群杂合子(ASMase^(+/-))用于制... 目的观察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ase)在高脂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及对PPARα-PGC-1α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基于C57BL/6背景的ASMase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杂交后,获得封闭群杂合子(ASMase^(+/-))用于制备NAFLD模型。实验分4组,野生型正常对照组(WT+Chow)、野生型高脂组(WT+HFD)、ASMase杂合子正常对照组(ASMase^(+/-)+Chow)、ASMase杂合子高脂组(ASMase^(+/-)+HFD)。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饲养12周,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12周。实验结束后,生化法检测血清和肝脏脂质水平及肝功能变化;油红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观察肝脏中脂肪堆积和形态学变化;采用Amplex TM Red Sphingomyelinase试剂盒检测ASMase活性;Western blot检测ASMase、PPARα及其辅激活因子PGC-1α、下游基因CPT1的蛋白表达。结果WT+HFD组小鼠出现高胆固醇血症和肝功能异常,肝脏甘油三酯(TG)水平较WT+Chow组小鼠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空泡样变和肝纤维化,同时肝脏ASMase蛋白表达和活性升高(P<0.01或P<0.001),但CPT1、PPARα和PGC-1α蛋白表达较WT+Chow组无统计学意义;ASMase^(+/-)+HFD组小鼠肝脏TG含量较WT+HFD组明显降低,空泡样变和肝纤维化程度改善,并上调PPARα及其靶基因PGC-1α和CPT1的蛋白表达。结论ASMase促进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可能与其抑制PPARα-PGC-1α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酸性鞘磷脂酶 过氧化物酶体 肝纤维化 脂肪变性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0b通过靶向调控SMYD2/p53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伟进 宋立莹 +3 位作者 李佐军 孟佩佩 左珊如 刘世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03-1314,共12页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SMYD2)高水平表达在肝癌细胞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200b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究miR-200b与SMYD2在...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SMYD2)高水平表达在肝癌细胞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200b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究miR-200b与SMYD2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MYD2和miR-200b的表达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SMYD2与miR-200b的靶向关系。通过沉默及过表达miR-200b研究其对SMYD2及下游p53/CyclinE1通路的影响,并通过沉默SMYD2研究其对肝癌细胞株的增殖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1的影响,进一步证实SMYD2与p53/CyclinE1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miR-200b表达显著减少,而SMYD2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SMYD2与miR-200b呈负相关(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在工具细胞HEK 293T细胞中,miR-200b直接靶向结合SMYD2并抑制其表达。在肝癌细胞株MHCC-97L中下调miR-200b可增加SMYD2的表达(P<0.01)并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P<0.05),上调miR-200b则得出相反的结果。在MHCC-97L细胞株中沉默SMYD2可抑制细胞的增殖(P<0.01),并导致p53水平的升高和CyclinE1表达的下降(均P<0.05)。结论:MiR-200b通过靶向结合SMYD2及调控p53/CyclinE1通路参与肝癌的进展,有望成为治疗肝癌细胞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200b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 P53 细胞周期蛋白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的功能及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向东 方伟进 +1 位作者 何阳 郭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189-1194,共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体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各类疾病的第三位。结直肠癌的发病受年龄、生活方式、肥胖、吸烟等的影响,近年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包括环状RNA的表达异常也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体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各类疾病的第三位。结直肠癌的发病受年龄、生活方式、肥胖、吸烟等的影响,近年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包括环状RNA的表达异常也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环状RNA是一种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长链RNA,不同于常见的线性非编码RNA,其自身构成3'端与5'端共价结合的封闭环状结构。环状RNA能作为RNA的海绵体以及调节剪切和转录。环状RNA也能调节蛋白与蛋白之间的作用以及影响核糖体成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状RNA通过对肿瘤细胞生长、转移、侵袭的调控直接参与结直肠癌的疾病进程。本文对环状RNA的功能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环状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障碍及酸性鞘磷脂酶-神经酰胺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耕科 方伟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6-1213,共8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SV)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与酸性鞘磷脂酶-神经酰胺通路的关系。方法: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联合高脂饮食饲养12周构建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contr...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SV)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与酸性鞘磷脂酶-神经酰胺通路的关系。方法: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联合高脂饮食饲养12周构建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T2DM组、T2DM+RSV组(灌胃给予糖尿病大鼠白藜芦醇100 mg·kg^(-1)·d^(-1))和RSV组(正常大鼠灌胃给予同等容量RSV),共灌胃12周,每周称量体重并调整给药剂量。实验结束后,釆用小动物M型超声检测模型大鼠心脏功能、形态和结构的变化;颈动脉插管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中糖、脂水平以及心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油红O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观察心脏组织中脂肪堆积和心肌纤维化情况;高效液相质谱法检测心脏组织中神经酰胺(ceramide)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酸性鞘磷脂酶(ASMase)和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蛋白表达。结果:T2DM组大鼠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心功能显著降低(P<0.05);T2DM组大鼠心脏组织中脂肪堆积、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SOD活性、ATP水平和PGC^(-1)α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且出现明显心肌纤维化;给予白藜芦醇治疗12周可显著改善以上指标的异常变化,同时,显著下调糖尿病大鼠升高的心肌ASMase蛋白和ceramide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诱导的大鼠心功能障碍和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SMase-ceramide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糖尿病心肌病 酸性鞘磷脂酶 神经酰胺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及活性氧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方伟进 李瑞芳 +3 位作者 曹珊珊 宋莹 李艳 王建刚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活性氧生成、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AD(P)H氧化酶]及活化蛋白1(AP-1)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两肾两夹法建立高血压模型,共50只分5组,每组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活性氧生成、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AD(P)H氧化酶]及活化蛋白1(AP-1)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两肾两夹法建立高血压模型,共50只分5组,每组10只:假手术对照组(A组);模型组(两肾两夹组,B组);两肾两夹+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C组);两肾两夹+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D组);两肾两夹+坎地沙坦组(E组)。术后4周进行药物处理,给药4周后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测定主动脉压及左心室内压,并观察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形态学变化、心室肌超氧阴离子(O2-·)的生成,Westernblot检测左心室NAD(P)H氧化酶亚基p47phox、NOX4及AP-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左心室收缩末压[(171.0±11.9)比(104.0±4.5)mmHg]、LVMI[(2.1±0.2)比(1.1±0.1)mg/g]、心室肌中O2-·的生成[(805.0±62.0)比(233.0±29.0)]明显升高(均P<0.01);与B组比较,C、D组大鼠LVMI[(1.3±0.1)、(1.6±0.4)比(2.1±0.2)mg/g,P<0.05]、心室肌中O2-·的生成[(385.0±37.0)、(495.0±44.0)比(805.0±62.0),P<0.01]明显减弱,E组大鼠左心室收缩末压[(107.0±4.8)比(171.0±11.9)mmHg,P<0.01]、LVMI[(1.4±0.1)比(2.1±0.2)mg/g,P<0.05]、心室肌中O2-·的生成[(415.0±42.0)比(805.0±62.0),P<0.01]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B组大鼠p47phox、NOX4及AP-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B组比较,C、D、E组左心室p47phox、NOX4及AP-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抑制两肾两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p47phox和NOX4的表达,减少O2-·的生成,同时可下调转录因子AP-1的表达,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 心肌肥厚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活化蛋白1
原文传递
限食4周对大鼠骨骼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伟进 李聪 +3 位作者 韦雪梅 刘嘉熙 何玉莲 熊燕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315-1321,1327,共8页
目的 探讨限食4周对大鼠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限食4周大鼠模型,麻醉下分离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用电刺激法记录单次收缩、强直收缩和疲劳收缩张力;荧光素酶法测定骨骼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以反映... 目的 探讨限食4周对大鼠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限食4周大鼠模型,麻醉下分离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用电刺激法记录单次收缩、强直收缩和疲劳收缩张力;荧光素酶法测定骨骼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以反映线粒体功能,并检测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型Ⅰ(COX Ⅰ)与核基因β-aetin拷贝数以反映线粒体生物合成;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RF)基因转录;Western bloting检测5 &#39;-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限食组大鼠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对电刺激诱导的单次收缩[(2.5±0.15)N/cm^2 vs (1.24±0.12) N/cm^2,(2.66±0.21) N/cm^2 vs (1.69±0.17)N/cm^2,P <0.05]、强直收缩[(10.43±0.36) N/cm^2 vs(8.06±0.19) N/em^2,(11.35±1.02) N/em^2 vs(8.12±0.23) N/cm^2,P <0.05]和疲劳收缩张力均明显增强,并伴随ATP含量[(34.82±4.31) nmol/mg protein vs(15.32±1.94) nmol/mg protein,(30.82±2.15)nmol/mg protein vs (12.32±0.97)nmol/mg protein,P<0.05]和线粒体生物合成(2.75±0.20 vs 1.52±0.06,1.32±0.10 vs 0.84 ±0.11,P<0.05)显著增加;限食4周还明显上调比目鱼肌中PGC-1、NRF基因转录和AMPK蛋白磷酸化,而对趾长伸肌无此作用;此外,限食还上调骨骼肌中NOS表达与活性以及NO含量.结论 限食4周明显增强大鼠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收缩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活化AMPK和NOS/NO通路、上调PGC-1α转录,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与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食 肌收缩 骨骼/代谢 线粒体 肌/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