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本体的复杂产品设计知识表示和标注方法 被引量:21
1
作者 方伟光 郭宇 +1 位作者 廖文和 王发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63-2071,共9页
针对复杂产品设计领域多学科交叉、知识资源数量庞大导致的知识重用与共享困难等问题,提出以专业领域维度划分为依据的知识表示方式,以领域本体为语义模型,实现产品设计知识结构化、维度化的表示。设计了一套针对设计文档的自动语义标... 针对复杂产品设计领域多学科交叉、知识资源数量庞大导致的知识重用与共享困难等问题,提出以专业领域维度划分为依据的知识表示方式,以领域本体为语义模型,实现产品设计知识结构化、维度化的表示。设计了一套针对设计文档的自动语义标注框架,以领域本体为框架底层,提出多影响因子综合加权的概念语义相似度来提取概念间的语义关系,并引入语义增量提取文档中的关键词权重特征,完成对知识的语义标注。通过雷达设计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自动标注、录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知识管理 领域本体 知识表示 语义标注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运维的装备数字孪生体构建与应用研究
2
作者 洪东跑 方伟光 +1 位作者 李浩 师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4-865,共12页
面向未来战争的高动态变化、复杂不确定性及严酷作战环境,亟需提高装备运维保障的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任务行动的精准执行、保障资源的高效协同及装备状态的快速恢复能力。通过开展面向智能运维的装备数字孪生体构建与应用研究,提出装... 面向未来战争的高动态变化、复杂不确定性及严酷作战环境,亟需提高装备运维保障的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任务行动的精准执行、保障资源的高效协同及装备状态的快速恢复能力。通过开展面向智能运维的装备数字孪生体构建与应用研究,提出装备数字孪生体“形-性-行”一体化建模技术,将数字孪生体作为装备对象同步映射、异步成长的“生命体”,并从装备“形-性-行”三个维度表征物理对象的几何外形、机理特性与任务行为,构建面向智能运维的装备数字孪生体。其次,结合数字孪生体在装备运维任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开发装备数字孪生智能保障系统,并以武器装备为应用对象,探究数字孪生体在装备状态监控、故障诊断及维修保障等典型任务过程中的应用模式,以验证数字孪生技术在装备智能运维领域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能运维 “形-性-行”模型 武器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车间制造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61
3
作者 黄少华 郭宇 +2 位作者 查珊珊 方伟光 王发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4-302,共19页
物联网在制造领域的深度渗透和落地应用催生了一种以"物物互联、泛在感知"为特征的新型制造技术—制造物联网。在解析制造物联网基本概念、特征和应用需求的基础上,以多源制造数据的感知、传输、分析和应用为主线,阐述了面向... 物联网在制造领域的深度渗透和落地应用催生了一种以"物物互联、泛在感知"为特征的新型制造技术—制造物联网。在解析制造物联网基本概念、特征和应用需求的基础上,以多源制造数据的感知、传输、分析和应用为主线,阐述了面向离散车间的制造物联网关键技术;通过分析国内外制造物联网技术的相关应用研究文献,分别从车间制造资源管理、生产过程调控、车间物流优化、质量监控与追溯、智能服务与保障5方面,总结了制造物联网在离散车间的应用模式;基于制造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求,以及与云制造、大数据、信息物理系统的紧密关联,探讨了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车间 制造物联网 多源制造数据 信息物理系统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电感的CLLC谐振变换器
4
作者 陈兆岭 陈成友 +1 位作者 方伟光 葛绍志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5期108-111,137,共5页
针对CLLC谐振变换器调频范围过宽带来的磁性元件设计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变电感的C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分析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特性以及可变电感的工作原理,设计CLLC同步整流控制电路,采用调频加调感的控制方式完成闭环调节... 针对CLLC谐振变换器调频范围过宽带来的磁性元件设计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变电感的C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分析变换器的电压增益特性以及可变电感的工作原理,设计CLLC同步整流控制电路,采用调频加调感的控制方式完成闭环调节。搭建了CLLC原理样机并验证了所提方案,试验表明所提变换器在各极限工况下均可实现零电压开通(ZVS)并完成电压增益调节,在轻载时具有良好的降压特性,可在大幅缩减调频范围的同时,实现变换器的高效率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变换器 可变电感 同步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浆蔗渣酶法水解反应过程的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成 黄开勋 +2 位作者 郑广畴 黄格昕 方伟光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以蒸煮时间 5 .5小时 ,温度为 15 5~ 16 0℃ ,P=0 .6 MPa,p H为 4.5的 40目的纸浆蔗渣为底物 ,日本Yakult生物化学试剂公司的 Onozuka- R- 10纤维素酶为催化剂 ,在 5 0℃ ,p H为 4.8(乙酸—乙酸钠缓冲液 )的条件下 ,考察了釜式和固定... 以蒸煮时间 5 .5小时 ,温度为 15 5~ 16 0℃ ,P=0 .6 MPa,p H为 4.5的 40目的纸浆蔗渣为底物 ,日本Yakult生物化学试剂公司的 Onozuka- R- 10纤维素酶为催化剂 ,在 5 0℃ ,p H为 4.8(乙酸—乙酸钠缓冲液 )的条件下 ,考察了釜式和固定床反应器对酶解反应过程的影响 ,测定了在不同底物浓度时的酶解反应还原糖得率、探讨了酶的吸附以及酶活性在酶解反应过程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在本实验条件下 ,底物浓度高 ,转化率则低 ;固定床反应器对酶的吸附比釜式反应器略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蔗渣 酶法水解 酶反应器 酶吸附 酶活性 植物纤维素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和粗糙集的协同产品设计知识约简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发麟 廖文和 +1 位作者 郭宇 方伟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72-77,共6页
协同产品设计具有知识来源广、知识类型复杂多样等特点。为简化产品设计知识库并从中有效地提取出对产品设计人员有价值的知识,提出了基于本体和粗糙集的协同产品设计知识约简方法。首先通过引入本体技术对设计知识进行本体建模、显式... 协同产品设计具有知识来源广、知识类型复杂多样等特点。为简化产品设计知识库并从中有效地提取出对产品设计人员有价值的知识,提出了基于本体和粗糙集的协同产品设计知识约简方法。首先通过引入本体技术对设计知识进行本体建模、显式定义语义和统一表达,以增加产品设计知识的语义;然后通过决策属性的正域及核求解等知识约简方法将设计知识库中对设计人员不重要的、冗余的知识进行约简,精练设计知识库,分析并求解出了约简后知识库中知识的依赖度,从而为设计人员选取与设计密切相关的知识提供依据。最后以汽车发动机的协同设计为例介绍了本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产品设计 知识约简 本体 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反应器条件下纸浆蔗渣的酶法水解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成 黄开勋 +2 位作者 郑广畴 黄格昕 方伟光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37-40,共4页
以蒸煮时间为 5 .5h、温度 15 5~ 16 0℃、P =0 .6MPa、pH4.5的纸浆蔗渣为底物 ,采用YakultOnozukaR_10的纤维素酶 ,在 5 0℃、pH 5 .0的条件下 ,考察了釜式和固定床反应器对蔗渣酶法水解的影响 ,测定了在不同底物浓度、不同搅拌强度... 以蒸煮时间为 5 .5h、温度 15 5~ 16 0℃、P =0 .6MPa、pH4.5的纸浆蔗渣为底物 ,采用YakultOnozukaR_10的纤维素酶 ,在 5 0℃、pH 5 .0的条件下 ,考察了釜式和固定床反应器对蔗渣酶法水解的影响 ,测定了在不同底物浓度、不同搅拌强度和不同循环流速下还原糖的得率 .结果表明 ,对釜式反应器来说 ,底物浓度高则转化率低 ,搅拌强度加大对纤维素水解有利 ;对固定床反应器而言 ,循环流速增加 ,可提高蔗渣的酶解还原糖得率 .从工业化的过程来说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蔗渣酶解反应比釜式反应器有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蔗渣 酶法水解 反应过程 蔗渣利用 酶水解反应 酶反应器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方伟光 姚成立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01-102,105,共3页
分析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和弊端,总结了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作为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范例,介绍了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旨在为高等院校尤其是新建... 分析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和弊端,总结了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作为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范例,介绍了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旨在为高等院校尤其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培养 化学 开放性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朱金苗 姚成立 方伟光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3-84,94,共3页
无机化学实验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讨论了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放实验平台的建设及实验教学... 无机化学实验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讨论了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开放实验平台的建设及实验教学考核的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为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程 无机化学实验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合成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伟光 朱金苗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01-103,共3页
从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分析了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结合教学经验,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两方面分析了《药物合成实验》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出了改革方案。旨在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合成实验教... 从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分析了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结合教学经验,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两方面分析了《药物合成实验》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出了改革方案。旨在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合成实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 药物合成实验 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不同型式反应器对蔗渣酶水解的研究
11
作者 郑成 黄开勋 +2 位作者 郑广畴 黄格昕 方伟光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1年第6期349-353,共5页
采用预处理条件为 :蒸煮时间 5 5h ,温度为 1 55℃~ 1 6 0℃ ,压力为 0 6MPa,pH为 4 5的 40目的纸浆蔗渣为底物 ,Yakult的Onozuka -R - 1 0纤维素酶为催化剂 ,在50℃ ,pH为 4 8(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 )的条件下 ,考察了釜式和固定床反... 采用预处理条件为 :蒸煮时间 5 5h ,温度为 1 55℃~ 1 6 0℃ ,压力为 0 6MPa,pH为 4 5的 40目的纸浆蔗渣为底物 ,Yakult的Onozuka -R - 1 0纤维素酶为催化剂 ,在50℃ ,pH为 4 8(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 )的条件下 ,考察了釜式和固定床反应器对酶解反应过程的影响 ,测定了在不同底物浓度 ,不同搅拌强度和不同循环流速对酶解反应还原糖得率影响。结果表明 ,对釜式反应器 ,底物浓度高 ,转化率低 ,搅拌强度加大对纤维素水解有利。对固定床反应器 ,循环流速增大 ,可提高蔗渣酶解的还原糖得率。对工业化过程来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利用 酶水解 酶反应器 纤维素酶 还原糖 固定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方伟光 姚成立 《安徽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9-13,共5页
表面活性剂因为其结构性质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常用的几种方法中的应用,对反应机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分子量、加入量等因素对产物尺寸、... 表面活性剂因为其结构性质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常用的几种方法中的应用,对反应机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分子量、加入量等因素对产物尺寸、分散度、晶体形貌等的影响,为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表面活性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N-DNN的离散制造车间订单完工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道元 郭宇 +2 位作者 黄少华 方伟光 杨能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45-2452,共8页
准确的订单完工期预测是离散制造车间生产计划制定、调度排产、产品按时交付的重要保证。基于海量的多源制造数据,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深度神经网络(DBN-DNN)的预测模型,用于实现具有大数据特征的制造系统订单完工期快速预测... 准确的订单完工期预测是离散制造车间生产计划制定、调度排产、产品按时交付的重要保证。基于海量的多源制造数据,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深度神经网络(DBN-DNN)的预测模型,用于实现具有大数据特征的制造系统订单完工期快速预测。选取ReLU为激活函数训练深度置信网络以提取特征,完成预训练;将预训练网络的权重和偏置参数传递至深度神经网络作为预测模型的初始化参数,并增加dropout和L2正则化,避免预测模型的过拟合问题。以某航天机加车间的10000条具有1059个特征的样本为数据集进行了数值实验,通过与多隐含层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回归的结合3种常用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在准确度和适用性方面具有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订单完工期 回归预测 深度置信网络—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离散制造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需求下的车间设施动态布局 被引量:8
14
作者 查珊珊 郭宇 +1 位作者 黄少华 方伟光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11-1821,共11页
针对不确定产品需求下车间设施动态布局问题,并考虑到现有不确定需求描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合模糊随机理论的车间设施动态布局方法。以最小化物料搬运成本、物料搬运总距离以及最大化面积利用率作为优化目标,构建了车间不等面积... 针对不确定产品需求下车间设施动态布局问题,并考虑到现有不确定需求描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合模糊随机理论的车间设施动态布局方法。以最小化物料搬运成本、物料搬运总距离以及最大化面积利用率作为优化目标,构建了车间不等面积设施多目标动态布局模型,针对上述模型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的殖民竞争算法。最后,结合实例对比了确定、随机、模糊随机三种环境下产品需求的动态布局多目标优化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动态布局 不确定需求 不等面积设施 基于位置的殖民竞争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订单剩余完工时间预测的SOM-FWFCM特征选择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道元 郭宇 +3 位作者 黄少华 方伟光 杨能俊 崔世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3-1079,共7页
准确的订单剩余完工时间预测有助于动态调整生产计划、优化制造过程,以满足订单产品按时交付的需求。订单剩余完工时间受到车间物料、设备、在制品等各类生产要素的综合影响,相关数据具有典型的大量、多维、高冗余的特点,有效的特征选... 准确的订单剩余完工时间预测有助于动态调整生产计划、优化制造过程,以满足订单产品按时交付的需求。订单剩余完工时间受到车间物料、设备、在制品等各类生产要素的综合影响,相关数据具有典型的大量、多维、高冗余的特点,有效的特征选择能够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在构建候选特征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SOM)网络特征加权模糊C均值(FWFCM)的特征选择算法。通过构建SOM网络初始化FWFCM的聚类中心,减少后者对初始聚类中心的依赖;基于互信息计算特征权重,实现导向性特征聚类,根据聚类结果选择特征代表,构成高质量关键特征子集。以某机加工车间的生产数据为例,通过与其他4种特征选择算法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订单剩余完工时间 特征选择 自组织映射 特征加权模糊C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数据驱动的离散制造车间自适应调度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能俊 郭宇 +2 位作者 方伟光 黄少华 吴鹏兴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5-179,184,共6页
针对离散制造车间生产调度存在的缺少信息反馈、动态响应能力弱、决策实时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数据驱动的自适应调度方法。首先,以物联设备实时采集的大量生产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感知-调度-执行"闭环决... 针对离散制造车间生产调度存在的缺少信息反馈、动态响应能力弱、决策实时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实时数据驱动的自适应调度方法。首先,以物联设备实时采集的大量生产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感知-调度-执行"闭环决策机制;其次,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协同多智能体Q-learning算法,通过经验共享机制解决多智能体间的信息交互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学习次数的动态搜索策略来提高不同生产状态下算法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对不同工位的自适应调度;最后,以某航天产品机加车间为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离散制造 自适应调度 Q-LEARNING 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位环境下离散制造车间生产瓶颈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昊龙 郭宇 +1 位作者 方伟光 崔世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6-180,共5页
针对离散制造车间生产瓶颈预测的实时性差、无法表征车间实际状态的问题,结合定位系统在车间实时监控领域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实时定位环境下的生产瓶颈预测方法。首先,围绕实时定位环境下离散制造车间的信息特征,定义并量化表示了车间生... 针对离散制造车间生产瓶颈预测的实时性差、无法表征车间实际状态的问题,结合定位系统在车间实时监控领域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实时定位环境下的生产瓶颈预测方法。首先,围绕实时定位环境下离散制造车间的信息特征,定义并量化表示了车间生产瓶颈;其次,用历史的瓶颈指数序列作为主要输入,在制品、转运车等其他车间生产要素的状态信息作为辅助输入,使用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预测瓶颈指数;最后,以某航天产品机加车间为例,预测了该车间在给定时延内全部工位的瓶颈指数,以此为依据,瓶颈工位的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6.73%。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位 离散制造车间 生产瓶颈 长短期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可信度模型的飞行器翼结构模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海瑞 李先航 +2 位作者 方伟光 吴志培 洪东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6-1502,共7页
针对飞行器翼结构的模态快速分析需求,通过研究翼结构几何参数对其模态频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可信度模型的飞行器翼结构模态分析方法。结合翼结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采用变可信度模型来描述结构几何参数对模态的影响;针对有限... 针对飞行器翼结构的模态快速分析需求,通过研究翼结构几何参数对其模态频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可信度模型的飞行器翼结构模态分析方法。结合翼结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采用变可信度模型来描述结构几何参数对模态的影响;针对有限元仿真样本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序贯加点策略的变可信度模型建模方法,并结合数值算例分析了序贯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以飞行器典型梯形翼为应用对象,序贯建模方法能更准确地预测不同尺寸的翼结构模态频率,前3阶模态频率预测偏差在6%以下;利用变可信度模型能够快速分析几何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为飞行器翼结构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翼结构 模态分析 变可信度模型 序贯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驱动的武器装备智能保障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方伟光 聂兆伟 +4 位作者 刘宸宁 李浩 那洋 王辉雄 洪东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7-1260,共14页
在体系化作战背景下,为满足新型作战形态对装备保障的需求,促进武器装备保障任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本文研究建立了数字孪生驱动的武器装备智能保障体系架构。面向装备保障体系的未来需求,分析智能保障技术的发... 在体系化作战背景下,为满足新型作战形态对装备保障的需求,促进武器装备保障任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本文研究建立了数字孪生驱动的武器装备智能保障体系架构。面向装备保障体系的未来需求,分析智能保障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数字孪生在装备智能保障中的应用模式与内涵,包括虚实双向交互模式、综合效能评估模式、运行及演化分析模式和动态决策优化模式。在此基础上,搭建数字孪生驱动的装备智能保障体系架构,涵盖保障性设计、试验鉴定、虚拟训练、运维保障和保障任务规划与推演5个方面,并识别装备保障体系中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实现面向装备保障的数字孪生技术逻辑闭环。最后,以装备贮存运维保障过程为案例,搭建数字孪生演示系统,验证数字孪生技术在具体装备保障任务场景下应用落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武器装备 智能保障 保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平台辅助的药物制剂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伟光 许阳 +1 位作者 胡文林 钱建君 《安徽化工》 CAS 2020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在职业教育纳入本科教学的背景下,在专业认证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驱动下,传统的以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的“药物制剂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分析了虚拟仿真教学手段的优点,通过梳理教学目的,重构课程内容,... 在职业教育纳入本科教学的背景下,在专业认证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驱动下,传统的以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的“药物制剂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分析了虚拟仿真教学手段的优点,通过梳理教学目的,重构课程内容,将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与常规实训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了一种“药物制剂实训”课程教学新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在锻炼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培养药物制剂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制剂实训 虚拟仿真教学 教学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