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夜间液流的发生、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方伟伟 吕楠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521-7529,共9页
植物夜间液流是指在夜间通过植物根、茎、叶的液流量。通过对不同物种、生境条件和生态系统的野外观测,发现植物普遍存在夜间液流现象。阐述了夜间液流的大小和组成,并从夜间液流的生理意义、影响因素以及生态水文效应方面对已有的研究... 植物夜间液流是指在夜间通过植物根、茎、叶的液流量。通过对不同物种、生境条件和生态系统的野外观测,发现植物普遍存在夜间液流现象。阐述了夜间液流的大小和组成,并从夜间液流的生理意义、影响因素以及生态水文效应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夜间液流占到全天液流量的比例一般为5%—20%。夜间液流包括夜间的茎干补水和夜间的蒸腾作用两个过程,但是目前没有确切的研究或技术将两个过程区分开来。虽然总体上夜间液流占全天液流量的比例较少,但是夜间液流的储水作用和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夜间储水作用提高了夜间茎干水势,减少了木质部栓塞化的形成,加强了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而蒸腾作用在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运输,以及水力提升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影响夜间液流的因素较多,气象因素是主要的环境驱动因子,而土壤水分对夜间液流的影响与生境有关;夜间液流还受到物种和生境条件的影响。由于夜间液流的发生,对不同尺度的生态水文过程产生了影响。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夜间液流与植物生理过程的关系,定量评估夜间液流对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深入研究夜间液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液流 生理意义 影响因素 生态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12
2
作者 方伟伟 李鉴 +2 位作者 黄照光 郭常盈 徐春雨 《现代计算机》 2017年第17期25-28,35,共5页
结合在地方二本院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体会,根据《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基于"雨课堂"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包括加入"雨课堂"班... 结合在地方二本院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体会,根据《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基于"雨课堂"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包括加入"雨课堂"班级、基于任务单的课前预习、基于"雨课堂"的课堂交互、基于复习任务单的课后提升、数据统计与分析等环节。实践证明基于"雨课堂"的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与应用能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信号与系统 POWERPOINT 微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声唱法在云南的传播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方伟伟 郑波 《民族音乐》 2014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美声唱法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随着意大利歌剧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逐渐趋于完善的。美声唱法现在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还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和一种声乐学派。美声唱法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为科学的演唱艺术。
关键词 传播与发展 美声唱法 意大利歌剧 实践 云南 17世纪 发声方法 声乐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白沙细乐》传承脉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方伟伟 孙明跃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58-62,共5页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融歌、舞、器乐为一体的音乐组曲,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相关文献、民间传说和《关于<白沙细乐>的调查报告》来看,《白沙细乐》显然是受内地音乐文化影...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融歌、舞、器乐为一体的音乐组曲,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相关文献、民间传说和《关于<白沙细乐>的调查报告》来看,《白沙细乐》显然是受内地音乐文化影响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承至今的《白沙细乐》也遇到了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窘境,缺钱、缺人、缺生存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细乐》 历史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复合杂合突变导致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家系的基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方伟伟 郭跃丽 奚经巧 《浙江实用医学》 2020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对一个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Ⅺ(FⅪ)缺陷症家系进行实验室表型检测和基因突变分析,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3代6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目的对一个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Ⅺ(FⅪ)缺陷症家系进行实验室表型检测和基因突变分析,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3代6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内源性凝血途径因子(FⅧ:C、FⅨ:C、FⅪ:C、FⅫ:C)活性和FⅪ抗原(FⅪ:Ag)等指标,明确临床表型诊断。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11)基因15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发现突变位点后用反向测序予以证实,并检测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采用相关生物信息软件分析突变位点的保守性和对蛋白功能的影响及蛋白质结构的改变。结果先证者的APTT为84.2秒/36秒,FⅪ:C为3%、FⅪ:Ag为8.6%,其父亲、母亲、祖父和外祖母的FⅪ:C和FⅪ:Ag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为正常对照的50%左右)。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F11)基因第7号外显子存在c.738G>A杂合无义突变导致p.Trp228stop,以及第12号外显子存在c.1325delT杂合缺失突变导致p.L424CfsX8;父亲和祖父存在c.1325delT杂合缺失突变;母亲和外祖母存在c.738G>A杂合无义突变。生物信息软件分析显示Leu424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并预示此突变可引起相关疾病;突变后的蛋白质结构发生了改变,导致功能异常。结论(F11)基因第7号外显子的c.738G>A杂合无义突变和第12号外显子的c.1325delT杂合缺失突变与该家系FⅪ水平减低有关,其中c.1325delT缺失突变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家系分析 蛋白质结构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国铜鼓简释 被引量:1
6
作者 方伟伟 孙明跃 《民族音乐》 2021年第5期54-58,共5页
滇国是我国东周至两汉时期,由云南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方国,其地域主要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省中部及东部地区。铜鼓,顾名思义,就是用铜铸成的鼓。铜鼓研究者们总结出了各类铜鼓的共同特性,即"通体皆铜,平面曲腰,一头有面,中空无底,... 滇国是我国东周至两汉时期,由云南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方国,其地域主要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省中部及东部地区。铜鼓,顾名思义,就是用铜铸成的鼓。铜鼓研究者们总结出了各类铜鼓的共同特性,即"通体皆铜,平面曲腰,一头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铜鼓是云南古代滇国时期的礼器和乐器,也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国 两汉时期 铜铸 铜鼓 方国 云南少数民族 共同特性 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风扇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方伟伟 韩译瑢 梁辉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0-54,共5页
传统风扇无法根据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进行风速的调整,必须人为地干预才能达到需求。本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风扇主要解决以往风扇存在的问题,其有两种工作模式:手动操作模式和自动运行模式,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模式选择。在自动运行模式... 传统风扇无法根据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进行风速的调整,必须人为地干预才能达到需求。本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风扇主要解决以往风扇存在的问题,其有两种工作模式:手动操作模式和自动运行模式,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模式选择。在自动运行模式下,风扇随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自主调节风速,可实现"温度高,风速大;温度低,风速小"。同时,智能风扇在两种模式中都配置了定时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定时时间。本次设计中对风扇的控制采用了触摸屏面板和无线通信技术,这将给用户带来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智能风扇 风速调整 工作模式 定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CM-ID系统的优化符号映射方案
8
作者 方伟伟 李建平 王威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9-23,共5页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 with iterative decoding,BICM-ID)技术能够在带宽受限的条件下增加时间分集,继而提高编码增益。由星座点和比特映射确定的符号映射方案是决定BICM-ID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 with iterative decoding,BICM-ID)技术能够在带宽受限的条件下增加时间分集,继而提高编码增益。由星座点和比特映射确定的符号映射方案是决定BICM-ID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然而,以往的符号映射方案并未最大程度地利用信号空间。本文构造了一种基于BICM-ID系统的符号映射方案。该映射方案是由两个具有不同半径和相位的QPSK星座组成,并具有MSP(Mixed Separated Participation,MSP)映射的高分集特性,命名为交叉均衡8PSK准MSP映射(cross equalization-8PSK-quasi-MSP,CE-8PSK-QM)。在平均功率相同的前提下,该映射方案相比BICM-ID的传统映射方案具有更大的最小欧式距离,因此可以提高接收机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当BER为10-4时,所提映射方案在瑞利信道下至少提高0.4分贝的编码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M ID 符号映射 功率有限 CE-8PSK—Q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 GUI的音频处理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方伟伟 郝英 《现代计算机》 2021年第25期115-120,共6页
本课题基于信号处理技术和MATLAB,综合运用GUI界面及相关函数设计与实现一个音频处理系统。系统图形用户界面由窗口、光标、按键、菜单及文字说明等对象构成,用户通过选择对应的按键,激活后台编写的基于MATLAB的对应的信号处理功能,实... 本课题基于信号处理技术和MATLAB,综合运用GUI界面及相关函数设计与实现一个音频处理系统。系统图形用户界面由窗口、光标、按键、菜单及文字说明等对象构成,用户通过选择对应的按键,激活后台编写的基于MATLAB的对应的信号处理功能,实现对音频信号的采集提取、调整、变换及加噪滤波等处理,并通过图形显示出来。经测试,系统界面清晰,操作简单,使用户可以更直观、更方便地分析音频信号,获得所需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处理系统 MATLAB GUI 信号变换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动态分配的带内同频FM数字广播方案
10
作者 方伟伟 蔡超时 +1 位作者 杨刚 王菲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4年第2期111-119,共9页
HD Radio标准中使用的"带内同频(IBOC)"技术不要新的频谱资源同时实现数字和模拟音频广播,是调频模拟广播数字化的佳选择。然而HD Radio要至少侧有400kHz的频道间隔,在中国的线城市和主要的欧洲国家很难达到要求,不利于数模... HD Radio标准中使用的"带内同频(IBOC)"技术不要新的频谱资源同时实现数字和模拟音频广播,是调频模拟广播数字化的佳选择。然而HD Radio要至少侧有400kHz的频道间隔,在中国的线城市和主要的欧洲国家很难达到要求,不利于数模同播方案的大范围推广。本文提出种基于频谱动态分配的FM带内同频数字广播方法,其核心是根据同频模拟信号的参数动态调整数字信号的带宽,并引入心理声学模型作为调整的判决依据,使同播的模拟信号音质在不劣于HD FM Radio的条件下拓展了数字信道,为实现300kHz信道间隔的数模同播创造了条件。本文测试了300kHz信道间隔的IBOC系统的射频保护率,讨论了300kHz信道间隔进行带内同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 RADIO 带内同频(IBOC) 频道间隔 非线性 频谱动态分配 心理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细乐》的历史与现状
11
作者 方伟伟 孙明跃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2-45,共4页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融歌、舞、器乐为一体的音乐组曲。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相关文献、民间传说和《关于〈白沙细乐〉的调查报告》来看,《白沙细乐》显然是受内地音乐文化...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融歌、舞、器乐为一体的音乐组曲。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相关文献、民间传说和《关于〈白沙细乐〉的调查报告》来看,《白沙细乐》显然是受内地音乐文化影响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承至今的《白沙细乐》也遇到了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窘境,缺钱、缺人、缺生存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细乐》 历史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声唱法在纳西族民歌中的实践与体会
12
作者 方伟伟 《民族音乐》 2016年第5期17-20,共4页
意大利文“Bel canto”,我国译为美声或美声唱法。《辞海》对此解释是:“17、18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其特点是:具有饱满的气息支持和灵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音色优美、明亮、圆润、丰满,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 意大利文“Bel canto”,我国译为美声或美声唱法。《辞海》对此解释是:“17、18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其特点是:具有饱满的气息支持和灵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音色优美、明亮、圆润、丰满,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丽灵活。”现在,美声唱法业已形成了科学和规范的体系,它不仅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也成为衡量各国歌唱水平的第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唱法 纳西族 实践 民歌 《辞海》 演唱风格 18世纪 呼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式照烧汁的改良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险峰 崔震昆 +3 位作者 朱琳 何沁峰 方伟伟 罗雪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7-120,共4页
日式照烧汁的独特风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更加适应中餐烹调需求,有必要在日式照烧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改良。对日式烧汁配方设计、工艺流程、操作工艺中等诸多因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实验分析。实验以日式烧汁为基础,重点研究了... 日式照烧汁的独特风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更加适应中餐烹调需求,有必要在日式照烧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改良。对日式烧汁配方设计、工艺流程、操作工艺中等诸多因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实验分析。实验以日式烧汁为基础,重点研究了烧汁用量、万字酱油用量、清酒及冰糖的用量对成品质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烧汁80g,清酒20g,冰糖50g,万字酱油12g,草菇老抽30g,美极鲜酱油5g,胡椒粉1g,味醂15g,水137g,成品色泽棕红,略有酒香味,香味浓郁,回味微甜且悠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汁 酱油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OFDM技术中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
14
作者 方伟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第30期275-275,共1页
现如今,信道估计算法开始被许多行业所重视。当信道算法发生估计及导频方案的实施时,信道近似不变的设计方案会获得进一步的改善。而为了进一步得到更好的信道估计算法或者方案,MIMO-OFDM技术就开始被引用进来,本文也由此进行初步... 现如今,信道估计算法开始被许多行业所重视。当信道算法发生估计及导频方案的实施时,信道近似不变的设计方案会获得进一步的改善。而为了进一步得到更好的信道估计算法或者方案,MIMO-OFDM技术就开始被引用进来,本文也由此进行初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OFDM 信道估计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及其东南地区被子植物与其不同生活型的果实类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顺利 方伟伟 +2 位作者 泽仁旺姆 尼珍 张小凤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统计了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被子植物及各生活型果实的类型及比例,并与藏东南地区做了比较。结果如下,西藏自治区果实以蒴果为主(占37.74%),其次为瘦果、坚果、浆果等;干果的比例远远大于肉果;不同生活型的果实类型谱差异较大,乔木中核果... 统计了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被子植物及各生活型果实的类型及比例,并与藏东南地区做了比较。结果如下,西藏自治区果实以蒴果为主(占37.74%),其次为瘦果、坚果、浆果等;干果的比例远远大于肉果;不同生活型的果实类型谱差异较大,乔木中核果的比例最高,藤本中浆果比例最高,灌木中瘦果比例最高,草本中蒴果占优势;4个生活型中,肉果的比例乔木为最高,其次为藤本、灌木、草本。藏东南地区植物的果实类型也以蒴果为主,其次为瘦果、浆果、核果等;藏东南乔木中核果比例最高,藤本中浆果比例最高,灌木和草本植物以蒴果占优势;乔木肉果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藤本、灌木、草本。藏东南肉果比例大于全藏区,而干果比例则相反。果实类型的这些性状特征与各自的环境相适应,是植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进化结果,该研究对于理解植物果实对生态环境的长期适应进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藏东南地区 被子植物 果实类型 不同生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功能变迁中的“白沙细乐”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明跃 方伟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9,共4页
"白沙细乐"是产生于元明之际并至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古典音乐。纵观这部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发现,这部音乐的社会功能经历了多次变化。最初"白沙细乐"是以民间歌舞的形式出现;后被丽江木氏土司... "白沙细乐"是产生于元明之际并至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古典音乐。纵观这部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发现,这部音乐的社会功能经历了多次变化。最初"白沙细乐"是以民间歌舞的形式出现;后被丽江木氏土司府吸收为礼仪音乐;木氏土司衰败后又流入民间成为民间歌舞音乐;清初"改土归流"后又逐渐成为纳西族的丧礼音乐;改革开放后,这部音乐又被打造成为丽江的文化产品。"白沙细乐"社会功能的每一次变化或者说变迁,都与近现代纳西族整体社会文化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细乐” 社会功能 传统变迁 现当代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白沙细乐”的乐曲看多种民族文化的融合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明跃 方伟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大型音乐组曲,保留至今的尚有八章。我们在对整部音乐的乐曲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它们分别与纳西族本民族传统音乐、昆曲、伊斯兰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有关。由此可以发现,“白沙细乐”...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大型音乐组曲,保留至今的尚有八章。我们在对整部音乐的乐曲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它们分别与纳西族本民族传统音乐、昆曲、伊斯兰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有关。由此可以发现,“白沙细乐”这一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乃是纳西民族本土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细乐” 纳西族音乐 昆曲 伊斯兰音乐 蒙古族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高功放效率PAPR抑制评估标准和迭代准则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峰 蔡超时 +1 位作者 刘昌银 方伟伟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0-174,共5页
高峰均功率比一直是掣肘OFDM系统性能的最大障碍。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峰均比抑制对功放失真的影响,提出了最优CCDF(OCCDF)迭代收敛准则。新准则考虑放大器中每个子载波的失真,限定MER条件下得到尽可能低的放大器输入功率回退(IBO),获得最... 高峰均功率比一直是掣肘OFDM系统性能的最大障碍。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峰均比抑制对功放失真的影响,提出了最优CCDF(OCCDF)迭代收敛准则。新准则考虑放大器中每个子载波的失真,限定MER条件下得到尽可能低的放大器输入功率回退(IBO),获得最高功放效率所匹配的OFDM整体信号分布。基于此,在CMMB系统中给出了一种高效的时域削波结合星座图扩展(ACE)的峰均比抑制技术。采用OCCDF迭代峰均比抑制方案实验结果:MER=40 dB条件下,基于ACE峰均比抑制的OFDM系统相比抑制前获得了3.05 dB的功放IBO性能改善。对应到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改善:功放效率提升了15.74%,总功耗和管耗分别降低了22.2%和4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峰均比抑制 互补累积分布函数 最优互补累积分布 迭代收敛准则 星座图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发挥保护区教育培训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献溥 于顺利 方伟伟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4期6-8,共3页
1问题的提出教育培训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按照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模式的要求,保护区的功能包括... 1问题的提出教育培训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按照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模式的要求,保护区的功能包括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五个方面,具体的任务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保护与其它四个方面密切结合起来。深入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五个功能是密切联系彼此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功能 保护区管理 生物圈保护区 生态旅游 生物多样性 生态发展 演替系列 生态保护 社会经济发展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江县布朗族民间音乐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明跃 方伟伟 《民族音乐》 2008年第4期40-42,共3页
双江县是一个由托枯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主体民族组成的民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行政上隶属临沧市,因澜沧江纵流于东,小黑江横亘于南,两江于县境东南汇合,故称双江。布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汉代以后的史书上记载... 双江县是一个由托枯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主体民族组成的民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行政上隶属临沧市,因澜沧江纵流于东,小黑江横亘于南,两江于县境东南汇合,故称双江。布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汉代以后的史书上记载有濮、"扑子蛮"、"蒲蛮"、"蒲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族 双江县 民间音乐 舞蹈音乐 民歌 葫芦笙 布朗语 小三弦 牛腿 劳动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