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caspase-8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mRNA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文正燕 孙传俊 杨献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628-633,共6页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caspase-8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mRNA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75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caspase-8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mRNA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75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组(n=67)、肝硬化(LC)组(n=61)和肝细胞肝癌(HCC)组(n=47);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8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各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对不同阶段HBV感染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4组受试者PBMC中MLKL、RIPK3、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9.364、1009.381、159.407,P<0.05)。CHB组、LC组、HCC组患者PBMC中MLKL、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C组、HCC组患者PBMC中MLKL、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HB组,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HB组(P<0.05)。HCC组患者PBMC中MLKL、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C组,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LC组(P<0.05)。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不同阶段HBV感染组患者PBMC中MLKL mRNA表达与RIPK3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14、0.432、0.449,P<0.01),MLKL mRNA表达与caspase-8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56、-0.378、-0.721,P<0.01),RIPK3 mRNA表达与caspase-8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415、-0.400、-0.416,P<0.01)。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鉴别CHB和HCC的AUC分别为0.918、0.859和0.912,三者联合鉴别CHB和HCC的AUC为0.945。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鉴别LC和HCC的AUC分别为0.768、0.834和0.839,三者联合鉴别LC和HCC的AUC为0.895。结论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不同阶段HBV感染患者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肝癌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CASPASE-8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腹水浓缩回输在肝硬化腹水诊治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文正燕 王莉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11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肝硬化腹水诊治中奥曲肽和腹水浓缩回输腹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和常规的保肝、补充白蛋白和血浆、利尿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目的:分析比较肝硬化腹水诊治中奥曲肽和腹水浓缩回输腹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和常规的保肝、补充白蛋白和血浆、利尿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奥曲肽注射治疗,并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2±2.6)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6±2.4)d,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和腹水浓缩回输腹腔联合应用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总有效率高,安全性好,住院时间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 奥曲肽 肝硬化腹水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类药物对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文正燕 孙传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9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对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从我院中随机选取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把他们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拉米夫定8例,13例...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对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从我院中随机选取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把他们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拉米夫定8例,13例恩替卡韦,5例阿德福韦酯,2例替比夫定;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对症治疗。结果在随访的一年后,发现治疗组的HBV DNA和ALT复常率的下降幅度都比对照组高。结论核苷类药物可以有效的抑制HBV复制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为了避免耐药性和病毒变异,应第一选择低耐药和强效核苷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HBEAG阴性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与血清HBV DNA和HBeAg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文正燕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HBV前S1抗原与血清HBV DNA和HBeAg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HBV前S1抗原,常规检测HBV DNA和HBeAg。结果在100例CHB患者中,血清前S1抗原阳性88例(88.0%),血清HBV DNA阳性71例(... 目的探讨HBV前S1抗原与血清HBV DNA和HBeAg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HBV前S1抗原,常规检测HBV DNA和HBeAg。结果在100例CHB患者中,血清前S1抗原阳性88例(88.0%),血清HBV DNA阳性71例(71.0%),前S1抗原阳性率显著高于HBV DNA(x2=5.358,P<0.05);100例患者HBV DNA和前S1抗原两者均阳性或均阴性者共69例(69.0%),而在血清HBV DNA阳性者中血清前S1抗原阴性率为9.9%(7/71),在血清前S1抗原阳性者中,血清HBV DNA阴性率为27.3%(24/88);血清前S1抗原与HBeAg同时阳性或阴性者共33例(33.0%),而在血清HBeAg阳性者中,前S1抗原阴性率为21.6%(8/37),在前S1抗原阳性者中,HBeAg阴性率为67.0%(59/88)。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可能比血清HBV DNA和HBeAg有更高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前S1抗原 HBV DNA HBE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文正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9期61-62,65,共3页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采用替比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采用替比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1、3个月,观察组的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的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LT恢复正常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且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胸腺五肽 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生存时间及肝癌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文正燕 孙传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生存时间与肝癌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8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9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通过PCR法扩增病毒聚合酶有关的...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生存时间与肝癌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8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9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通过PCR法扩增病毒聚合酶有关的基因片段进行耐药检测,观察组不接受治疗。结果治疗组的49例患者生存时间是(34.33±27.98)个月,明显长于观察组(27.56±25.21)个月。观察组的49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中,死亡前被确诊为肝癌的有26例(53.06%);治疗组的49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中,死亡前被确诊为肝癌的21例(42.8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出现耐药的有2例,但病情未加重。结论在治疗HBV感染失代偿肝硬化时,核苷类似物可以有效地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肝癌的发生却不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 肝硬化 核苷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IL-21 IFN-γOPN水平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文正燕 孙传俊 李振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8-22,共5页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将6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设为肝硬化组、71例乙肝无肝硬化患者设为无肝硬化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和骨桥蛋白水...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将6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设为肝硬化组、71例乙肝无肝硬化患者设为无肝硬化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和骨桥蛋白水平,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抑郁情绪,分析肝硬化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和骨桥蛋白水平及其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骨桥蛋白水平及抑郁指数均高于无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中,39例抑郁指数≥0.50,其中轻度抑郁13例、中度抑郁21例、重度抑郁5例。轻度、中度和重度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骨桥蛋白水平及抑郁指数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指数≥0.50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骨桥蛋白水平均高于抑郁指数<0.50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和骨桥蛋白水平均是乙肝肝硬化患者抑郁情绪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和骨桥蛋白水平与抑郁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其病情程度和抑郁情绪均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和骨桥蛋白水平密切相关,重视患者抑郁情绪防治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1、γ-干扰素和骨桥蛋白水平监测,对患者病情控制和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白细胞介素-21 Γ-干扰素 骨桥蛋白 抑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序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文正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序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16例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60例)应用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对照组患者(56例)只用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干扰素序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16例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60例)应用拉米夫定和干扰素,对照组患者(56例)只用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ALT复常率以及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两组间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拉米夫定和干扰素联合对于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血糖变化的临床观察及预见性护理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齐雯俊 文正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17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116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和血糖情况进行检查,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慢性肝病患者中...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116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和血糖情况进行检查,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慢性肝病患者中,慢性轻度肝炎34例,慢性重度肝炎39例、肝硬化43例,血糖异常率分别为20.59%、33.34%和48.84%,肝硬化患者血糖浓度显著高于慢性轻度肝炎与慢性重度肝炎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异常患者中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损害越严重,血糖浓度增加愈明显,发生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实时监测血糖变化,严格控制血糖浓度稳定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血糖变化 肝功能 预见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合并HBV感染患者糖脂代谢、内皮功能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研究
10
作者 孙传俊 文正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8期3322-3324,共3页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糖脂代谢、内皮功能及颈动脉狭窄程度。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96例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HBV感染分为感染组(35例)和未感染组(61例)。...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糖脂代谢、内皮功能及颈动脉狭窄程度。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96例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HBV感染分为感染组(35例)和未感染组(61例)。比较两组糖代谢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内皮功能[心电图R波出现肱动脉内径(D1)、反应性充血后最大的肱动脉内径(D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感染组患者FPG、HbA1c、FINS、TC、TG、LDL-C水平和IMT高于未感染组,HDL-C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D1、D2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合并HBV感染患者糖代谢和脂代谢水平升高,颈动脉狭窄程度增加,内皮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代谢综合征 内皮功能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护士的体态语言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齐雯俊 文正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4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护士的体态语言对肝病患者的护理作用及意义。方法根据84例肝病患者病情程度、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特点等不同在护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消除患者的不适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更好地配合治疗。结果 73.81%(62/84)... 目的探讨研究护士的体态语言对肝病患者的护理作用及意义。方法根据84例肝病患者病情程度、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特点等不同在护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消除患者的不适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更好地配合治疗。结果 73.81%(62/84)的患者表示护士的体态语言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26.19%(22/84)的患者表示护士的体态语言不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62例认为会造成心理影响的患者中,认为护士体态语言会引起其出现焦虑的27例(占43.55%);认为会导致其出现恐惧情绪的13例(占20.97%);认为会使其感觉孤独的10例(占16.13%);认为会使其产生悲观情绪的12例(占19.35%)。结论良好的体态语言护理应用于肝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消极的心理,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态语言 肝病患者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