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夹板改良外固定治疗小儿前臂双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文朝 潘会琴 +3 位作者 梁兴森 吴建斌 方楚权 谢世隆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8期624-625,共2页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儿童创伤的优势,观察评价保守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手法整复、小夹板改良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4~15岁,平均8.6岁;病程1 h~7 d。所有患者均有...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儿童创伤的优势,观察评价保守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手法整复、小夹板改良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4~15岁,平均8.6岁;病程1 h~7 d。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治疗前拍摄X线片显示尺桡骨双骨折。结果:5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9.4个月。所有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8周,平均6周。采用Berton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优37例,良15例。结论:严格按照适应证,使用小夹板改良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操作安全,创伤小,费用低,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夹板固定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正骨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文朝 王昌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02-204,208,共4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测定其急性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平均血小板体...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测定其急性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将急性期水平与67例非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对照进行比较,并从脑梗死患者中选取83例,测定其恢复期相关指标水平,与急性期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T和APTT低于对照组,FIB、DD和MPV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患者恢复期的PT和APTT水平高于急性期,FIB和DD水平低于急性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和MPV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APTT、PT、FIB、D-二聚体和MPV异常,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和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为脑梗死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D一二聚体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平均血小板体积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文朝 高剑华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9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 目的探讨硫酸镁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血黏度、阻力指数(RI)和脐动脉舒张压血流峰速比值(S/D)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量、24 h尿肌酐量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较单用硫酸镁治疗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与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文朝 潘会琴 +5 位作者 钟秀红 方楚权 赖征文 尚如国 曾云云 叶永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9期776-780,共5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12年1月的中国知网、万方资源数据库、维普期刊数...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12年1月的中国知网、万方资源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搜集与PVP和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的对照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499例患者。两组(PVP与PKP)病例术后疼痛均得到缓解,两组缓解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为0.06,95%CI(-0.03,0.16),P=0.51];两组病例手术前后Cobb角均下降,但PKP组较PVP组下降更明显[比值比为4.21,95%CI(3.12,5.29),P<0.000 01]。两组病例手术前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率均升高,PVP组较PKP组升高更明显[比值比-14.43,95%CI(-16.85,12.02),P<0.000 01]。两组病例手术前后椎体压缩率均降低,但PKP组降低更明显[比值比为-2.13,95%CI(-3.02,-1.23),P<0.000 01],两组均出现术后骨水泥渗漏,但是PKP组发生率更低[比值比为-4.83,95%CI(2.30,8.33),P=0.15]。结论 PVP与PKP在缓解疼痛方面无显著差别,PKP在增加椎体高度、纠正畸形方面更有优势、更安全,但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3
5
作者 文朝 潘会琴 +3 位作者 吴建斌 方楚权 王新 熊卜贵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8期572-574,共3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并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将滑脱椎体提拉复位,椎板减压,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8例。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的成功率、术前术后进行视觉疼...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并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将滑脱椎体提拉复位,椎板减压,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8例。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的成功率、术前术后进行视觉疼痛评分、弯腰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38例患者平均随访1年6个月。滑脱距离由术前(36.45±15.12)%恢复至术后的(8.24±4.11)%,(P<0.05)。全部病例均获得融合,融合率100%。术前视觉疼痛评分和弯腰功能评分分别是(6.3±2.6)分和(23.6±15.4)分,术后随访时为(2.4±1.6)分(P<0.01)和(48.2±19.2)分(P<0.01),38例患者中35例手术效果优良,优良率为92.11%。并发症共3例,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术后出现单侧沿坐骨神经根性放射痛,术后2周症状消失,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或断裂,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本组采用椎管减压,椎体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并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具有复位率、融合率高,疗效确切的特点,减少了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弓根钉内固定 髂骨植骨术 椎间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文朝 潘会琴 +4 位作者 谢世隆 吴建斌 方楚权 赖征文 师细会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单用美洛昔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肾痹汤为基础方加减内服,配合中药熏蒸。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血沉、C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单用美洛昔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肾痹汤为基础方加减内服,配合中药熏蒸。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血沉、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对照组为76.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腹痛、白细胞减少,症状较轻不需处理;有5例在治疗早期出现一过性的症状加剧,坚持用药一段时间病情得到控制。治疗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明显,标本兼治,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肾痹汤
原文传递
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鉴别中的意义 被引量:35
7
作者 文朝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1期2013-201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45例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设为观察组,其余45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过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45例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设为观察组,其余45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过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最终确定为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酶活性、心肌蛋白及同工酶电泳检查。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红蛋白(MYO),记录CK、CK-MB、cTnⅠ和MYO等含量,比较观察组患者心肌标志物不同时间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CK、CK-MB、cTnⅠ及MYO含量升高明显,其中CK、MYO含量升高最为显著(P<0.05)。CK、CK-MB在发病3-6h后快速升高,均于24h左右达高峰,经治疗3-5天后恢复;cTnⅠ前24h与CK-MB同步,但在血中维持时间较长;MYO在发病后1-2h发生异常,12h内达到峰值(P<0.05)。结论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检出率,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坏死标志物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文朝 王新 +2 位作者 方楚权 刘庆思 孙之镐 《湖北中医杂志》 2008年第8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壮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壮骨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用强骨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9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目的:观察中药壮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壮骨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用强骨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9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临床主要症状有明显改善,肾虚积分均有明显下降;实验室检查血清骨钙素显著上升,尿吡啶酚显著下降。结论:壮骨胶囊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疗法 壮骨胶囊 治疗应用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文朝 蔡成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29-333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者78例,非IFI者386例,对其感染真菌进行分离检测,并记录相关指标。老年...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者78例,非IFI者386例,对其感染真菌进行分离检测,并记录相关指标。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78例非呼吸道IFI老年住院患者中共检测分离出真菌87株。其中尿中检测出29株(33.33%),为标本检出真菌排名首位。分离出假丝酵母菌84株(96.55%),为检出最多的菌株。单因素分析提示,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危险因素有年龄、病程、住院时间、病原检测时间、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白蛋白数、体温>37.5℃、抗生素种类、使用激素、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有创的检查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危险因素有年龄、病原菌检测时间、消化系统普通疾病和神经系统普通疾病,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保护因素有呼吸系统疾病(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主要为假丝酵母菌。早期诊治基础疾病、合理规范应用检查和治疗手段是预防老年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呼吸道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枕后膜解剖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文朝 潘会琴 +3 位作者 古安武 熊卜贵 尚如国 曾云云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观察寰枕后膜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与椎动脉的解剖结构关系,探讨寰枕后膜挛缩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可能解剖学机制。方法观察10具头颈部标本寰枕后膜的形态及其椎动脉第3段的解剖关系。结果寰枕后膜与椎动脉第3段解剖关系紧密,在椎动脉... 目的观察寰枕后膜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与椎动脉的解剖结构关系,探讨寰枕后膜挛缩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可能解剖学机制。方法观察10具头颈部标本寰枕后膜的形态及其椎动脉第3段的解剖关系。结果寰枕后膜与椎动脉第3段解剖关系紧密,在椎动脉行于寰椎椎动脉沟内时覆盖其上,双侧椎动脉在离开椎动脉沟进入枕骨大孔入颅时行走于寰枕后膜内,寰枕后膜对其有明显限制作用。结论寰枕后膜对该段椎动脉有明显的限制固定作用,寰枕后膜病变、头颈部旋转运动时有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解剖学基础,但需要更多解剖观察、实验验证及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枕后膜 椎动脉供血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朝 潘会琴 +3 位作者 谢世隆 吴建斌 方楚权 赖征文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壮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壮骨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强骨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目的:观察壮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壮骨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强骨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骨钙素(BGP)明显升高,尿吡啶酚(PYD)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白介素6(IL-6)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壮骨胶囊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中医疗法 壮骨胶囊
原文传递
单臂外固定架配合手法治疗胫腓骨骨折
12
作者 文朝 潘会琴 古安武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第8期39-39,共1页
目的:总结运用单臂外固定架配合手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2005年2月~2007年10月笔者使用单臂外固定架配合手法治疗胫腓骨骨折108例,骨折均为闭合型,均采用闭合复位穿针法。结果:108例患者全部骨... 目的:总结运用单臂外固定架配合手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2005年2月~2007年10月笔者使用单臂外固定架配合手法治疗胫腓骨骨折108例,骨折均为闭合型,均采用闭合复位穿针法。结果:108例患者全部骨性愈合。结论:对组织损伤小,便于创口或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及治疗,可早期离床,避免了关节僵硬,粘连,肌肉萎缩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臂外固定架 治疗 胫腓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你型钛钢板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新 余松 +1 位作者 文朝 赖征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2期1151-1151,共1页
目的 介绍迷你型钢板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指骨、掌骨折应用迷你型钢板做内固定 ,共进行了 32例 ,均在 1 6岁以上的人群中应用。结果 骨折对位固定可靠 ,不影响关节功能及术后的功能锻练 ,便于术后护理 ,组织反应小 ,但... 目的 介绍迷你型钢板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指骨、掌骨折应用迷你型钢板做内固定 ,共进行了 32例 ,均在 1 6岁以上的人群中应用。结果 骨折对位固定可靠 ,不影响关节功能及术后的功能锻练 ,便于术后护理 ,组织反应小 ,但操作繁琐 ,需再次手术取出费用大。结论 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 ,换药次数少 ,感染率低 ,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型钛钢板 手部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在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新 范上久 +1 位作者 文朝 余松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569-569,共1页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皮瓣移植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地补肾活血方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楚权 钟碧 +5 位作者 古安武 文朝 詹义水 张泽宇 徐彦钦 吴建斌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归地补肾活血方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归地补肾活血方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2组均为... 目的:观察归地补肾活血方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归地补肾活血方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2组均为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1疗程优良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3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疗程优良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6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后优良率治疗组为76%,对照组为4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归地补肾活血方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作用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归地补肾活血方 玻璃酸钠注射液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50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会琴 文朝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8年第2期68-69,72,共3页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自2005年以来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50例,护理措施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饮食护理、加强自身合并症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等。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无明显并发症...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自2005年以来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50例,护理措施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饮食护理、加强自身合并症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等。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全部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论:治疗自身合并症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关健,康复锻炼的指导是恢复患者伤肢功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人 合并症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板固定后筋膜间室综合征优化预防方案的研究
17
作者 方楚权 张泽宇 +7 位作者 魏小宾 李平安 钟碧 古安武 詹义水 文朝 谢世隆 吴建斌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2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夹板固定后筋膜间室综合征优化方案。方法:69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优化组和对照组,其中优化组33例,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经骨折手法复位后均予功能锻炼、止痛和草木犀流漫液片治疗,优化组加服桃红四物汤加减,监测伤肢... 目的:探讨预防夹板固定后筋膜间室综合征优化方案。方法:69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优化组和对照组,其中优化组33例,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经骨折手法复位后均予功能锻炼、止痛和草木犀流漫液片治疗,优化组加服桃红四物汤加减,监测伤肢周径和骨筋膜室内压。结果:在治疗后第2天和第3天,两组肢体周径和筋膜室内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第7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方案在急性炎症期能减轻肢体肿胀和降低筋膜室内压,有利于预防夹板固定后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板固定 筋膜间室综合征 预防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小切口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并发健侧腰背痛临床研究
18
作者 古安武 杨威 +3 位作者 余松 文朝 吴涛 卓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9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并发健侧腰背痛原因分析。方法:2006年10月~2010年9月本院行单侧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76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8例。A组术后卧床休息,第5天带腰围下地行走,B组术... 目的:探讨单侧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并发健侧腰背痛原因分析。方法:2006年10月~2010年9月本院行单侧小切口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76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8例。A组术后卧床休息,第5天带腰围下地行走,B组术后床上腰背肌功能锻炼,第15天带腰围下地,分别统计术后出现健侧腰背痛的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38例,术后出现健侧腰背痛21例;B组38例,术后出现健侧腰背痛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小切口腰椎间盘摘除术后不及时腰背肌锻炼,过早下地容易出现健侧腰背痛的短期不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腰椎 椎间盘摘除术 腰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古安武 王新杨 +3 位作者 威余松 文朝 吴涛 卓海燕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3期97-97,共1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缝匠肌骨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缝匠肌骨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6个月按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能使骨膜愈合完整,适合于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缝匠肌骨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夹板改良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20
作者 余诗园 文朝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8期21-21,共1页
目的研究小夹板改良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前臂双骨折儿童患者共计86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各计43例。对患者临床愈合情况及6个月之后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小夹板改良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前臂双骨折儿童患者共计86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各计43例。对患者临床愈合情况及6个月之后两组患者骨折位置的骨性愈合状况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愈合情况以及6个月之后的骨性愈合程度较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均有所降低,且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夹板改良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病症具有创伤小、费用低以及骨性愈合好等优势,做好患肢观察和饮食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志护理。同时尽早开始功能锻炼,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夹板固定 改良 前臂双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