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外部气相沉积的S+C+L波段低色散斜率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的设计与制备
1
作者 查健江 王元达 +3 位作者 何学荣 侯伟 王敬胜 文建湘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3,共12页
针对现有光纤无法满足宽带光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传输和S+C+L波段粗波分复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中心凹陷的三角形芯+环形的折射率剖面,利用外部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一种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并通过调整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和第二芯层与第... 针对现有光纤无法满足宽带光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传输和S+C+L波段粗波分复用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中心凹陷的三角形芯+环形的折射率剖面,利用外部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一种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并通过调整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和第二芯层与第一芯层的半径比,探究了其对光纤衰减、色散斜率和有效面积等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逐渐增大且第二芯层与第一芯层半径比逐渐减小时,零色散波长和有效面积逐渐减小。当第一芯层的相对折射率在0.52%~0.53%,芯层半径比在2.6~2.7时,光纤的有效面积接近70μm^(2),零色散波长在1420 nm附近,在1550 nm波段的色散系数大于8 ps·nm^(-1)·km^(-1),色散斜率为0.059 ps·nm^(-2)·km^(-1),可以较好地抑制传输过程中光非线性效应,满足长途干线网与城域网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外部气相沉积工艺 S+C+L波段 低色散斜率 大有效面积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马射线辐照对掺铅石英光纤的磁光特性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文建湘 王文娜 +6 位作者 郭琪 黄怿 董艳华 庞拂飞 陈振宜 刘云启 王廷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研究了伽马射线辐照对掺铅石英光纤磁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铅石英光纤样品辐照前,在660、808、980、1310和1550 nm波长处的费尔德常数分别为3.093、1.676、1.240、0.705和0.538 rad/(T?m),均高于单模光纤的费尔德常数,且费尔... 研究了伽马射线辐照对掺铅石英光纤磁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铅石英光纤样品辐照前,在660、808、980、1310和1550 nm波长处的费尔德常数分别为3.093、1.676、1.240、0.705和0.538 rad/(T?m),均高于单模光纤的费尔德常数,且费尔德常数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减小,尤其在660 nm,相比较单模光纤,掺铅石英光纤样品费尔德常数提高了20.82%。经伽马射线辐照后,掺铅石英光纤样品的费尔德常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尤其在5 k Gy剂量,其费尔德常数增加了41.94%,而单模光纤仅增加了33.04%。掺铅石英光纤通过掺杂及辐照的手段提高了费尔德常数,在大电流传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铅石英光纤 磁光特性 费尔德常数 伽马射线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0nm工作波长新颖结构细径偏振保持光纤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文建湘 萧天鹏 +1 位作者 卞进良 孙建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31-34,共4页
对工作波长在1 550 nm,新型结构细径偏振保持光纤的制备与性能进行研究,并制备出拍长达到2.1 mm、消光比达到28 dB(1 km)、工作波长在1 550nm、低衰减且高强度的细径偏振保持光纤.
关键词 偏振保持光纤 偏振特性 应力双折射 应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偏光纤的应力双折射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文建湘 苏武 +4 位作者 吴江 徐晓军 萧天鹏 关荣锋 朱福龙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8年第4期22-25,共4页
简单介绍了保偏光纤的应力双折射,并着重介绍了应用有限元法对"一"字型与熊猫型结构保偏光纤的应力双折射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一"字型而言,纤芯区的双折射在一定范围内随应力区的长度及宽度加大而增大;在... 简单介绍了保偏光纤的应力双折射,并着重介绍了应用有限元法对"一"字型与熊猫型结构保偏光纤的应力双折射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一"字型而言,纤芯区的双折射在一定范围内随应力区的长度及宽度加大而增大;在相同剖面结构参数条件下,"一"字型光纤应力区对双折射的贡献约为熊猫型光纤的1.3倍;无论是何种结构的保偏光纤,缩小应力区与纤芯之间的距离是增大纤芯区双折射更为有效的途径。同时对保偏光纤结构优化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双折射 剖面结构 应力区 保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辐射保偏光纤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文建湘 贾明 +3 位作者 董艳华 庞拂飞 陈振宜 王廷云 《飞控与探测》 2020年第2期81-85,共5页
本文通过对保偏光纤进行光漂白与低温相结合处理的方式,来提高光纤的抗辐射性能。保偏光纤再经过1.0 kGy的高剂量预辐照处理后,其损耗会明显增大。随后采用980 nm的激光对光纤进行光漂白处理,其损耗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处理后的... 本文通过对保偏光纤进行光漂白与低温相结合处理的方式,来提高光纤的抗辐射性能。保偏光纤再经过1.0 kGy的高剂量预辐照处理后,其损耗会明显增大。随后采用980 nm的激光对光纤进行光漂白处理,其损耗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处理后的样品在小剂量辐照条件下其光纤传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对于通过液氮进行冷处理的预辐照样品,其光纤传输损耗得到明显的降低,同时光纤经过小剂量辐照后的损耗同样也具有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最后,将两种处理方式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预辐照光纤的传输损耗,另一方面也使得保偏光纤在小剂量辐照的条件下,使其传输损耗具有减小的趋势,大大提高了保偏光纤在小剂量辐照条件下的抗辐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抗辐射 光褪色 液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字型保偏光纤的结构设计及其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文建湘 肖天鹏 孙建军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7年第2期16-18,35,共4页
保偏光纤是利用高双折射光纤的特性,使两个偏振模在传输过程中不易耦合,维持偏振态的稳定。目前一般通过应力致偏的方法使光纤纤芯内产生高的双折射,这种高双折射主要是由于光纤内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差产生的内应力而形成,其机理满足... 保偏光纤是利用高双折射光纤的特性,使两个偏振模在传输过程中不易耦合,维持偏振态的稳定。目前一般通过应力致偏的方法使光纤纤芯内产生高的双折射,这种高双折射主要是由于光纤内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差产生的内应力而形成,其机理满足应力-光弹效应,因而对应力致偏型高双折射保偏光纤的结构设计提出较高的要求。对新型“1”字型细径保偏光纤的结构设计及工艺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结构设计 应力感生双折射 应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智慧共享财务资金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
7
作者 文建湘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随着智慧共享财务中智慧共享的加速,智慧共享财务资金管理成为企业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从企业智慧共享财务资金管理的实施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跨境支付与汇率... 随着智慧共享财务中智慧共享的加速,智慧共享财务资金管理成为企业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从企业智慧共享财务资金管理的实施现状出发,深入探讨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跨境支付与汇率风险的管理困难及系统集成与操作效率的提升需求。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企业智慧共享财务资金管理体系。优化策略包括强化数据安全防护、优化跨境支付结构以降低汇率风险以及提高系统集成与操作效率。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还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参考。文章最后对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智慧共享财务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共享 财务资金管理 数据安全 跨境支付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Er共掺石英玻璃光纤及其光谱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詹海虹 文建湘 +1 位作者 陈丽君 陈振宜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62,共3页
将原子层沉积技术(ALD)与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MCVD)相结合,制备Bi/Er共掺石英玻璃光纤,测试并分析光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i/Er共掺石英玻璃光纤存在铋离子和铒离子的典型吸收峰。当用980nm泵浦光激发时,Bi/Er共掺石英玻璃光纤在14... 将原子层沉积技术(ALD)与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MCVD)相结合,制备Bi/Er共掺石英玻璃光纤,测试并分析光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i/Er共掺石英玻璃光纤存在铋离子和铒离子的典型吸收峰。当用980nm泵浦光激发时,Bi/Er共掺石英玻璃光纤在1400~1700nm波段获得宽的发光谱;非饱和吸收与小信号吸收的比值达到64%,泵浦效率较高,且荧光寿命达到11.2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铒共掺 石英玻璃光纤 原子层沉积技术 宽谱光纤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S掺杂少模光纤的线偏振模放大
9
作者 杨金红 商娅娜 +5 位作者 韦绘梅 庞拂飞 文建湘 董艳华 陈娜 陈振宜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1-808,共8页
本文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CVD)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少模光纤DD硫化铅(Pb S)掺杂少模光纤,研究了该光纤的荧光特性,并基于空间光调制器搭建了少模光纤放大系统,测量了光纤的模式增益特性。实验结果... 本文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CVD)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少模光纤DD硫化铅(Pb S)掺杂少模光纤,研究了该光纤的荧光特性,并基于空间光调制器搭建了少模光纤放大系统,测量了光纤的模式增益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980 nm激光泵浦下,该光纤表现出超宽带近红外发光,光谱范围为1 050~1 650 nm;在1 540~1 560 nm波段范围内,实现了LP和LP模式放大,平均模式开关增益为4.5 d B,差模增益小于0.6 d B。该光纤为模分复用系统实现宽带模式放大提供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硫化铅掺杂光纤 线偏振模 模式开关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太空环境应用的抗辐照有源光纤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凌乐 陈子睿 +2 位作者 文建湘 董艳华 王廷云 《飞控与探测》 2022年第3期58-62,共5页
针对太空恶劣辐射环境会造成光器件的光学性能下降或失效的问题,利用改良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结合原子层沉积(ALD)掺杂技术制备铋铒共掺光纤(BEDF)和掺铒光纤(EDF),经不同辐照剂量的伽马射线处理后,对它们的光谱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光... 针对太空恶劣辐射环境会造成光器件的光学性能下降或失效的问题,利用改良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结合原子层沉积(ALD)掺杂技术制备铋铒共掺光纤(BEDF)和掺铒光纤(EDF),经不同辐照剂量的伽马射线处理后,对它们的光谱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光纤样品分别经0.3kGy、0.5kGy、0.8kGy和1.5kGy辐照处理,对比光谱发现BEDF的辐照诱导损耗(RIA)的增幅明显低于EDF,特别是经1.5kGy的辐照处理后,EDF的RIA比BEDF高1.93dB/m。EDF的荧光强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且低于未辐照前的荧光强度;而对于BEDF而言,其荧光强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弱,且均高于未辐照的荧光强度。实验结果表明,BEDF具有一定抗辐照特性,对应用于太空环境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铒光纤(EDF) 铋铒共掺光纤(BEDF) 伽马射线辐照 荧光增强 辐致衰减(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对Bi/Er/La共掺有源光纤磁光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叶乐 文建湘 +2 位作者 曾嘉伟 董艳华 王廷云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4-211,共8页
针对标准单模石英光纤磁光特性弱的特点,利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CVD)法结合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技术制备了Bi/Er/La共掺有源光纤,并且用伽马射线辐照对该光纤进一步处理;搭建... 针对标准单模石英光纤磁光特性弱的特点,利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CVD)法结合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技术制备了Bi/Er/La共掺有源光纤,并且用伽马射线辐照对该光纤进一步处理;搭建了光纤的费尔德常数测试系统,研究辐照前后Bi/Er/La共掺有源光纤的磁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波长为1310 nm处,Bi/Er/La共掺有源光纤的费尔德常数(1.02 rad/(T·m))比单模光纤(0.76 rad/(T·m))高约36.2%。经伽马射线辐照后,Bi/Er/La共掺有源光纤的费尔德常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经3.0 kGy剂量处理后,其费尔德常数增加了54.90%,而单模光纤的费尔德常数仅增加了26.3%,且在1.0 kGy辐照处理已达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Er/La共掺有源光纤 磁光特性 费尔德常数 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磁光效应Ce/Tb共掺光纤材料的光谱特性研究
12
作者 肖湘杰 卫广远 文建湘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37,共4页
针对掺杂石英光纤的磁光效应比较弱的特点,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分别制备Ce、Tb掺杂和Ce/Tb共掺光纤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测试Ce、Tb单掺样品和Ce/Tb共掺样品的激发-发射光谱。然后,通过对比研究Tb掺杂材料和Ce/Tb共掺材料在542n... 针对掺杂石英光纤的磁光效应比较弱的特点,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分别制备Ce、Tb掺杂和Ce/Tb共掺光纤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测试Ce、Tb单掺样品和Ce/Tb共掺样品的激发-发射光谱。然后,通过对比研究Tb掺杂材料和Ce/Tb共掺材料在542nm处对应的激发光谱,发现Ce和Tb离子之间存在明显的能量转移现象。实验结果表明:Ce离子共掺可以明显提高Tb离子的发光效率。最后,采用粉棒法制备了共掺石英光纤,为制备具有高磁光效应的掺杂磁光光纤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铽共掺光纤材料 光谱特性 能量转移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费尔德常数掺铽石英光纤的磁光特性
13
作者 肖湘杰 车倩倩 +1 位作者 卫广远 文建湘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29,共3页
针对掺杂石英光纤的磁光效应比较弱的特点,利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结合高温蒸发热源方法制备掺铽石英光纤,测量分析磁光光纤基本结构特性;搭建掺杂光纤的费尔德常数测量系统,研究掺铽石英光纤的磁光特性,并与单模光纤进行比较。... 针对掺杂石英光纤的磁光效应比较弱的特点,利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结合高温蒸发热源方法制备掺铽石英光纤,测量分析磁光光纤基本结构特性;搭建掺杂光纤的费尔德常数测量系统,研究掺铽石英光纤的磁光特性,并与单模光纤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波长为1310nm时,掺铽石英光纤的费尔德常数为3.12rad/Tm,大约是单模光纤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铽石英光纤 磁光特性 费尔德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介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文建湘 倪忠斌 +2 位作者 孙竹青 杨成 陈明清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8-572,共5页
硅基介孔材料是通过有机与无机物组份间的超分子组装或协同效应而杂化形成。它具有较大的孔容、高的比表面积、有序且可调的孔道结构,其孔道表面可进行物理吸附或新的化学修饰。这为介孔材料的功能化与应用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硅... 硅基介孔材料是通过有机与无机物组份间的超分子组装或协同效应而杂化形成。它具有较大的孔容、高的比表面积、有序且可调的孔道结构,其孔道表面可进行物理吸附或新的化学修饰。这为介孔材料的功能化与应用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硅基介孔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作了介绍,重点对国内外硅基介孔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介孔材料 功能化 应用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SiO_2颗粒废料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建湘 倪忠斌 +2 位作者 杨成 刘晓亚 陈明清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以通信光纤生产中产生的超细二氧化硅颗粒废料为原料,经水纯化处理后,用硅烷类偶联剂对其表面进行化学改性.傅立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超细二氧化硅颗粒表面的硅羟基吸收峰明显减小,热失重增加,表明其与硅烷类偶联剂发... 以通信光纤生产中产生的超细二氧化硅颗粒废料为原料,经水纯化处理后,用硅烷类偶联剂对其表面进行化学改性.傅立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超细二氧化硅颗粒表面的硅羟基吸收峰明显减小,热失重增加,表明其与硅烷类偶联剂发生了化学键合;激光光散射和扫描电字显微镜的测定结果发现,改性后的超细二氧化硅颗粒粒径减小,颗粒分散性大大提高,在电镜照片中无明显的大团聚体,表明超细二氧化硅颗粒表面键合了疏水性有机分子链,疏水性增强,达到了改性目的,为超细二氧化硅废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改性剂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陀螺用超宽谱光源的铋/铅共掺光纤的制备与光谱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文建湘 陈丽君 +3 位作者 王骞 庞拂飞 陈振宜 王廷云 《飞控与探测》 2018年第2期56-62,共7页
由于具有质量轻与成本低等优点,光纤陀螺正在被广泛应用,而光源光谱的特性在很多方面又影响着光纤陀螺的性能。利用新型光纤制备技术,制备铋/铅共掺石英光纤,测试分析其吸收光谱与发光特性。用980nm与830nm双泵浦光激发,超宽带荧光光谱... 由于具有质量轻与成本低等优点,光纤陀螺正在被广泛应用,而光源光谱的特性在很多方面又影响着光纤陀螺的性能。利用新型光纤制备技术,制备铋/铅共掺石英光纤,测试分析其吸收光谱与发光特性。用980nm与830nm双泵浦光激发,超宽带荧光光谱范围可覆盖1000~1700nm,相比单泵情况,光谱大大拓宽。10dB带宽的光谱达到了650nm,光谱比较平坦,可以满足超宽带平坦光源的需要,并可作为超宽谱光源的理想增益介质。对应用于惯性导航系统、光纤陀螺传感器(Fiber Optic Gyroscopic Sensor,FOG)、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与医学成像的超宽谱光源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与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谱 铋/铅共掺石英光纤 有源光纤 光纤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SiO_2表面改性及在孔结构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17
作者 文建湘 孙竹青 +2 位作者 倪忠斌 刘晓亚 陈明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27-1230,共4页
从回收利用二氧化硅废料颗粒的角度出发,用硅烷类偶联剂对废料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并将其作为合成有序硅基孔结构材料的原料。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激光光散射结果表明达到了改性目的。然后用TEM和SEM研究了晶化温度对硅基孔材料形... 从回收利用二氧化硅废料颗粒的角度出发,用硅烷类偶联剂对废料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并将其作为合成有序硅基孔结构材料的原料。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激光光散射结果表明达到了改性目的。然后用TEM和SEM研究了晶化温度对硅基孔材料形态的影响,发现优化合成条件可以得到有序结构材料,为超细二氧化硅废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改性剂 硅基孔结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Se量子点掺杂环形芯光纤的涡旋模式放大
18
作者 郭恒菲 韦绘梅 +5 位作者 陈娜 董艳华 文建湘 商娅娜 陈振宜 庞拂飞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7-214,共8页
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备了PbSe量子点掺杂环形芯光纤,光纤为双包层结构,其环形芯与内包层折射率差约为2.2%。通过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测试了光纤中的元素种类及含量,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到PbSe量子点的晶格结构,同... 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制备了PbSe量子点掺杂环形芯光纤,光纤为双包层结构,其环形芯与内包层折射率差约为2.2%。通过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测试了光纤中的元素种类及含量,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到PbSe量子点的晶格结构,同时测量了拉曼光谱,证明此环形芯光纤中成功掺入PbSe量子点。这为制备半导体量子点掺杂光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该光纤搭建了涡旋光放大系统,在信号光波长为1550 nm处实现了1~3阶涡旋模式放大,当泵浦光功率为634 mW时,所有模式的开关增益>13 dB,差分模式增益<2.45 dB。该实验系统有望促进涡旋模式宽带放大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PbSe量子点 环形芯光纤 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 涡旋模式 增益特性
原文传递
C+L波段全覆盖高增益掺铒光纤放大器
19
作者 邹泳芳 董新永 +5 位作者 巫智凯 文建湘 王廷云 汪松 王云才 秦玉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01-206,共6页
通过增加光纤放大器的增益带宽,可以有效提升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目前,C+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通常采用C波段和L波段EDFA并联的方式,但这种方法会在两个增益波段之间产生带宽“死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Bi/Er共掺石英光纤... 通过增加光纤放大器的增益带宽,可以有效提升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目前,C+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通常采用C波段和L波段EDFA并联的方式,但这种方法会在两个增益波段之间产生带宽“死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Bi/Er共掺石英光纤作为主要增益介质,在二级双程放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插入波长匹配的长周期光纤光栅进行“削峰补谷”操作,成功拓展了增益带宽。这种新型的C+L波段全覆盖高增益掺铒光纤放大器,其25 dB增益带宽和20 dB增益带宽分别达到了78 nm(1529~1607 nm)和85 nm(1527~1612 nm),最高增益可达51.2 dB,同时噪声系数降至3.9 dB。该研究不仅消除了C+L波段EDFA的带宽“死区”问题,而且通过结合长周期光纤光栅,实现了单个EDFA对C+L波段的高增益全覆盖。该EDFA有望在未来高容量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中获得重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铒光纤放大器 C+L波段 增益带宽 长周期光纤光栅
原文传递
基于少模掺铒光纤的10模式光纤放大器
20
作者 文雁平 吴妍 +1 位作者 张梦迪 文建湘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对于模分复用系统,结合高模式增益和宽带宽增益特性的少模掺铒光纤(FM-EDF)放大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利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结合溶液法制备了一种新型FM-EDF。该FM-EDF在976 nm和1 530 nm处的吸收系数分别为10.6 dB/m和35.0 ... 对于模分复用系统,结合高模式增益和宽带宽增益特性的少模掺铒光纤(FM-EDF)放大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利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结合溶液法制备了一种新型FM-EDF。该FM-EDF在976 nm和1 530 nm处的吸收系数分别为10.6 dB/m和35.0 dB/m;由COMSOL软件中有限元差分模块理论计算可得,其可支持10个空间模式(LP_(01)、LP_(11a/b)、LP_(21a/b)、LP_(02)、LP_(31a/b)以及LP_(12a/b)模式)的光传输。基于该FM-EDF搭建了全光纤放大系统并对其光模式放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光放大系统在40 nm带宽(1 525~1 565 nm)范围内获得10个模式的增益均大于17.0 dB,且差分模式增益均小于0.5 dB。因此,FM-EDF放大技术在模分复用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可进一步扩展光纤通信容量,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少模掺铒光纤 少模放大器 模分复用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