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肺腺瘤病及其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敬晓棋 萨如拉 +3 位作者 陈佳欣 韩杰 李晓龙 李河林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9-32,共4页
绵羊肺腺瘤病是引起羊传染性肺脏肿瘤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是以渐进性消瘦、湿性咳嗽、水样鼻漏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的腺瘤样增生等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该病在我国多个地区广泛流行,危害羊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养羊业健康发展。对绵羊肺... 绵羊肺腺瘤病是引起羊传染性肺脏肿瘤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是以渐进性消瘦、湿性咳嗽、水样鼻漏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的腺瘤样增生等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该病在我国多个地区广泛流行,危害羊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养羊业健康发展。对绵羊肺腺瘤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组织病理学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展开综述,以期为绵羊肺腺瘤病的防控和净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腺瘤病 绵羊肺腺瘤病毒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家禽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
作者 李河林 王凤红 敬晓棋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124-128,共5页
为培养能从事家禽养殖的高素质人才,分析家禽生产学课程在教材知识体系、实践教学、教学互动、产业对接、课程思政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包括精心编排课程内容,将其划分为以禽生产产业共性... 为培养能从事家禽养殖的高素质人才,分析家禽生产学课程在教材知识体系、实践教学、教学互动、产业对接、课程思政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包括精心编排课程内容,将其划分为以禽生产产业共性化知识为主,产业精细化分工技术为辅的模块化内容;灵活设计实践教学方案,突出强调实践重点内容,并开展“多媒体+生产实践”教学;采用案例、项目以及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有效衔接产业发展,结合产业精细化、分工模块化修订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教学;优化考核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竞赛类活动。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成效明显,学生的到课率、上课抬头率、教学参与度以及对课程的满意度均有所上升。本文为禽生产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生产学 动物科学 家禽养殖 肉鸡生产 蛋鸡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升畜牧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思考--以榆林学院陕西榆阳湖羊科技小院为例
3
作者 李河林 敬晓棋 《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136-140,共5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中,其目的是为现代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人才,但现状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严重匮乏,尤其缺乏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文以榆林学院陕西...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中,其目的是为现代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人才,但现状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严重匮乏,尤其缺乏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文以榆林学院陕西榆阳湖羊科技小院为例,分析了当前畜牧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以科技小院为培养平台,以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从思政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资金项目投入等方面,涉农高校、政府及科技小院依托单位高度协作,对畜牧人才培养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以期为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小院 畜牧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敬晓棋 张友康 +2 位作者 李河林 韩杰 王田田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18,23,共4页
绵羊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是一种以咳嗽、喘气、渐进性消瘦以及肺间质增生性炎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给羊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动物生产力的下降。综合近期国内外关于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的文... 绵羊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是一种以咳嗽、喘气、渐进性消瘦以及肺间质增生性炎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给羊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动物生产力的下降。综合近期国内外关于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的文献报道,本文对Mo的黏附、免疫损伤机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绵羊支原体性肺炎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黏附 免疫损伤 免疫逃避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及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李河林 兰梦繁 +3 位作者 马良 王延峰 高睿 敬晓棋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29,共5页
为评估湖羊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特点及其对羔羊首次疫苗免疫接种的影响,采用阻断ELISA检测了健康妊娠母羊产羔当天的母羊血、初乳和常乳、以及羔羊血中的口蹄疫抗体水平;选取未免疫接种口蹄疫疫苗羔羊,分别于羔羊21日龄和50日龄时,免疫... 为评估湖羊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特点及其对羔羊首次疫苗免疫接种的影响,采用阻断ELISA检测了健康妊娠母羊产羔当天的母羊血、初乳和常乳、以及羔羊血中的口蹄疫抗体水平;选取未免疫接种口蹄疫疫苗羔羊,分别于羔羊21日龄和50日龄时,免疫接种口蹄疫灭活疫苗,并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口蹄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羔羊出生0、21、50 d时体内口蹄疫抗体滴度(lb)分别为7.83±0.38、7.06±1.16、6.02±1.20,上述检测时间点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70%、32%;母羊乳汁中口蹄疫抗体效价随时间缓慢下降,10 d内,平均抗体水平均保持在7以上,且阳性率亦均在80%以上;分析发现母羊血中口蹄疫抗体水平与产后乳汁中的抗体水平不相关,但其与羔羊血清中抗体水平显著相关;母源抗体严重干扰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抗体水平及持续时间,免疫日龄越早,干扰越严重。羔羊口蹄疫母源抗体水平至少可维持50 d以上,但在70%保护水平时间为21~28 d,且羔羊的母源抗体水平与其相应繁殖母羊生产当天的血清抗体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口蹄疫 母源抗体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其对羔羊首免日龄的影响
6
作者 李河林 魏佳彤 +3 位作者 王夏源 黄艳 高睿 敬晓棋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为了评估湖羊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及其对羔羊首次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影响,采用商品化小反刍兽疫病毒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健康母羊产羔当天的母羊血清中、产后不同时间初乳和乳中以及所产羔羊不同时间血清中小反刍兽疫抗... 为了评估湖羊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及其对羔羊首次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影响,采用商品化小反刍兽疫病毒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健康母羊产羔当天的母羊血清中、产后不同时间初乳和乳中以及所产羔羊不同时间血清中小反刍兽疫抗体水平;并选取2批羔羊,分别于羔羊21日龄和42日龄或50日龄时,免疫接种小反刍兽疫活疫苗(Clone 9株),监测免疫后不同时间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羔羊吮吸初乳后抗体迅速转阳,到49日龄抗体阳性率几乎均为100%,但抗体滴度缓慢下降;母羊乳汁中抗体阳性率5 d时接近70%,7—10 d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9%和53%;母羊生产当天的血清抗体水平与其初乳和乳中抗体水平及其所产羔羊的母源抗体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6±0.128和0.933±0.058)。羔羊免疫试验表明,免疫接种后21 d内,组间的抗体水平无差异,但21—28 d时,A组(50日龄免疫组)及C组(42日龄免疫组)的抗体水平较高,显著优于21日龄免疫组(B组、D组)。湖羊母羊一次免疫接种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后,其所产羔羊母源抗体保护水平至少可维持49 d以上,且母羊生产当天的血清抗体水平与其初乳和乳中抗体水平及其所产羔羊的母源抗体水平均呈正相关;在存在母源抗体的情况下,羔羊过早免疫接种疫苗会严重干扰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抗体水平及持续时间,故羔羊免疫应根据母源抗体监测情况调整羔羊首免日龄,以保证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小反刍兽疫 母源抗体 首免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绵羊肺腺瘤病流行病学调查
7
作者 王田田 贺艳艳 +5 位作者 韩杰 李河林 赵利妮 刘春梅 王建兵 敬晓棋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绵羊肺腺瘤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接触性传染的肺脏肿瘤性疾病,为全面了解绵羊肺腺瘤病在陕西省榆林市的流行情况,在榆林市6个县区的规模化舍饲、散养户放牧、半放牧等羊场随机采集鼻拭子,采用PCR技术进行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检测。... 绵羊肺腺瘤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接触性传染的肺脏肿瘤性疾病,为全面了解绵羊肺腺瘤病在陕西省榆林市的流行情况,在榆林市6个县区的规模化舍饲、散养户放牧、半放牧等羊场随机采集鼻拭子,采用PCR技术进行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检测。从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cDNA中克隆绵羊肺腺瘤病毒的gag全长序列并测序。结果显示,榆林市绵羊肺腺瘤病毒的总阳性率为35.19%,其中吴堡县的阳性率最低(0),榆阳区、定边县、绥德县和米脂县的阳性率均高于35.00%。研究发现2个规模化绵羊场的绵羊肺腺瘤病毒阳性率超过37.18%,散养户的58只绵羊的阳性率为20.69%。检测样品中山羊、湖羊、澳洲白羊和多品种混养绵羊JSRV的阳性率分别是16.00%、39.84%、35.55%和4.55%。克隆获得了大小约1836 bp的gag基因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参考序列KY041630进行比对,同源性为92%,进一步证实该病毒为绵羊肺腺瘤病毒。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了榆林市绵羊肺腺瘤病的流行情况,证实了榆林市各区县的羊群中已有绵羊肺腺瘤病的感染,且不同饲养方式、不同品种绵羊群的阳性率存在差异,可为该市的疫病防控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肺腺瘤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模式下“家畜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梁静 冯平 敬晓棋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基于“家畜解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与实践OBE教学模式下的“家畜解剖学”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路,贯彻“以生为本”原则,遵循教学目标反向原则,设计全过程,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理论、核心技能、综... 基于“家畜解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与实践OBE教学模式下的“家畜解剖学”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路,贯彻“以生为本”原则,遵循教学目标反向原则,设计全过程,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理论、核心技能、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整合教学内容,按不同教学目标层次优化教学方法;构建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评方式。通过以上措施,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 家畜解剖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免疫抑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敬晓棋 孟建斌 +6 位作者 高晓阳 冯平 闫海龙 刘生耀 于鸿浩 胡军和 屈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78,共4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造成全球养猪业巨大经济损失的病毒性传染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自从该病被发现以来,PRRSV病毒的基因组结构、蛋白功能等生物学、致病性、传播方式等流行病学及疫苗和防控进行了深入的研...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造成全球养猪业巨大经济损失的病毒性传染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自从该病被发现以来,PRRSV病毒的基因组结构、蛋白功能等生物学、致病性、传播方式等流行病学及疫苗和防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目前商业化的疫苗对PRRS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这可能与PRRSV的免疫逃避和对机体免疫机能的抑制有关。PRRSV可通过抗原逃避、延迟中和抗体产生和T细胞免疫、抗体依赖性增强、抑制树突状细胞功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分化等多种途径逃避和抑制机体的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导致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生物学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部分地区山羊隐性乳房炎调查及灭活苗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敬晓棋 刘健鹏 +3 位作者 孟建斌 杨启明 屈雷 陈德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4,共4页
在对陕北白绒山羊和关中奶山羊乳房炎阳性率调查的基础上,以乳房炎山羊乳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制成二联灭活疫苗,对处于妊娠期的陕北白绒山羊进行免疫接种,观察制备的灭活疫苗对陕北白绒山羊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陕北白... 在对陕北白绒山羊和关中奶山羊乳房炎阳性率调查的基础上,以乳房炎山羊乳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制成二联灭活疫苗,对处于妊娠期的陕北白绒山羊进行免疫接种,观察制备的灭活疫苗对陕北白绒山羊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乳房炎发病率(11.5%)显著低于关中奶山羊(66%),说明山羊乳房炎发病率受不同经济用途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14d和28d,免疫山羊抗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免疫前的水平(P<0.5),表明制备的乳房炎二联疫苗能有效激发山羊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抗体,研究结果对不同品种山羊乳房炎的防控和乳房炎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乳房炎 疫苗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山羊异种体细胞克隆胚胎线粒体形态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敬晓棋 雷安民 +1 位作者 屈雷 窦忠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48-2554,共7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受精胚胎、山羊同克隆胚胎(山羊去核卵与布尔山羊耳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组)以及牛-山羊异种克隆胚胎(山羊去核卵与布尔山羊耳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组)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观察与比对,从亚细胞水平揭示异种克隆胚胎出现异常的... 【目的】通过对正常受精胚胎、山羊同克隆胚胎(山羊去核卵与布尔山羊耳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组)以及牛-山羊异种克隆胚胎(山羊去核卵与布尔山羊耳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组)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观察与比对,从亚细胞水平揭示异种克隆胚胎出现异常的原因,为异种克隆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分别对山羊正常受精胚胎、山羊同种克隆胚胎及牛-山羊异种克隆胚胎的原核、2-细胞、4-细胞、8-细胞及桑椹胚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线粒体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山羊自然受精胚胎、山羊同种克隆胚胎的线粒体均为帽状,随着胚胎的发育,线粒体由电子密度高、嵴少的未成熟状态发育为电子密度低、嵴丰富的成熟线粒体,而牛-山羊异种克隆胚胎从2-细胞胚胎至桑椹胚都存在一种具有多个分叶的线粒体,但这种形态异常的线粒体同样也能够形成电子密度低、嵴丰富的成熟线粒体。【结论】牛卵母细胞与山羊体细胞之间不能有效的进行核-质互作,本研究中具体表现为出现多分叶形线粒体,从而影响牛-山羊异种克隆胚胎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异种克隆 超微结构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端粒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敬晓棋 雷安民 +2 位作者 王晗 杨学义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30,34,共5页
 为了解小鼠早期发育过程中端粒酶的活性变化,本研究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了小鼠卵母细胞和附植前胚胎端粒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鼠卵母细胞、桑椹胚和囊胚为端粒酶阳性,而2-细胞和8-细胞为阴性。依据电泳条带在成像...  为了解小鼠早期发育过程中端粒酶的活性变化,本研究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了小鼠卵母细胞和附植前胚胎端粒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鼠卵母细胞、桑椹胚和囊胚为端粒酶阳性,而2-细胞和8-细胞为阴性。依据电泳条带在成像系统下的光密度,计算相对总产品产量(TPG)的定量比较发现,囊胚端粒酶活性最高,为269.331;桑椹胚次之,为96.231;卵母细胞最低,为85.782。小鼠桑椹胚和囊胚胚胎记数及单细胞端粒酶活性比较结果显示,囊胚单细胞TPG最低,为3.45;桑椹胚单细胞略高于囊胚,为4.00;而卵母细胞最高,为85.782,大约是囊胚细胞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卵母细胞 早期胚胎 端粒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亚临床乳房炎小鼠血清IL-17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敬晓棋 刘健鹏 +4 位作者 冯平 黄光东 张曦 闫海龙 屈雷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69,共4页
细胞因子与乳腺免疫紧密相关,IL-17是否是介导乳腺免疫的重要细胞因子对深入研究乳腺免疫机制和乳房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分娩后7~12d的C57BL/6小鼠为模型动物,将从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50μL(1... 细胞因子与乳腺免疫紧密相关,IL-17是否是介导乳腺免疫的重要细胞因子对深入研究乳腺免疫机制和乳房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分娩后7~12d的C57BL/6小鼠为模型动物,将从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50μL(1×107CFU)或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通过乳导管缓慢注入小鼠第四、五对乳腺,分别于感染后2h、4h、8h、12h、18h、24h、36h、48h、60h和72h摘眼球采血并分离血清,通过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7A、IL-6、TGF-β的含量。结果显示IL-17在S.aureus感染后8~24h含量升高,其中18h时显著高于对照小鼠,48h和时60hIL-17低于对照小鼠,而IL-6和TGF-β含量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这小鼠存在已分化的记忆性IL-17分泌细胞,S.aureus的感染诱导其快速的分泌了IL-17,也证实IL-17也是乳房炎病理过程中的细胞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乳房炎 血清 IL-17 IL-6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敬晓棋 吴发兴 +2 位作者 丛丽媛 张佩君 陈德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2,共5页
【目的】构建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原核表达质粒载体,高效重组表达PCV2壳蛋白Cap,为进一步建立PCV2 ELISA的检测方法及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序列设计带有BamHⅠ、HindⅢ酶切位点... 【目的】构建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原核表达质粒载体,高效重组表达PCV2壳蛋白Cap,为进一步建立PCV2 ELISA的检测方法及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序列设计带有BamHⅠ、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进行ORF2的PCR体外扩增。用扩增的ORF2基因构建pMD18-T-ORF2质粒,经测序检测正确后,与pET-32a(+)连接获得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ORF2。重组质粒pET-32a-ORF2转化BL21-ΔE3后用IPTG诱导表达,对获得的纯化表达产物进行了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检测。【结果】PCR扩增得到了预期580 bp的目的基因,连接载体后经测序完全正确;pET-32a-ORF2在BL21-ΔE3得到高效表达,获得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体外重组原核表达PCV2 Cap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所得到的蛋白能够识别PCV2多克隆抗体。【结论】重组质粒pET-32a-ORF2在BL21-ΔE3高效表达重组PCV2 Cap蛋白,且具有免疫学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ORF2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细胞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敬晓棋 闫海龙 +1 位作者 冯平 屈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9-162,共4页
乳房炎是由于机体代谢和生理状态改变、乳房损伤以及感染或环境病原微生物等引起的乳腺炎症反应,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乳房炎对乳腺组织造成损伤而导致产奶量下降,对奶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乳腺组织的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乳房炎是由于机体代谢和生理状态改变、乳房损伤以及感染或环境病原微生物等引起的乳腺炎症反应,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乳房炎对乳腺组织造成损伤而导致产奶量下降,对奶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乳腺组织的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共同构成了乳腺组织的防御屏障,并相互协作清除入侵病原微生物。论文对这些细胞在乳房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乳房炎的细胞免疫机制研究及乳房炎预防、诊断、治疗、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山羊异种克隆早期胚的分叶状线粒体 被引量:1
16
作者 敬晓棋 雷安民 +2 位作者 窦忠英 巩胜勇 周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克隆胚 异种 山羊 皮肤成纤维细胞 线粒体 叶状 早期 卵母细胞 发育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生产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敬晓棋 冯平 +2 位作者 张骞 王克超 屈雷 《榆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8-80,共3页
《猪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在大学应用型本科教学转型的形势下,对其教学的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的改革,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客观要求。通过对猪生产企业人才及人才能力要求的分析... 《猪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在大学应用型本科教学转型的形势下,对其教学的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的改革,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客观要求。通过对猪生产企业人才及人才能力要求的分析,提出《猪生产学》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目标的原则,并初步探讨了课程教学的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路径,旨在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和拓展能力3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猪生产学》课程的改革将不仅有助于该课程的教学水平的的提高,而且对动物科学专业及其他专业主干课程的进行具有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生产学 应用型本科 技能培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端粒酶活性
18
作者 敬晓棋 雷安民 +1 位作者 屈雷 窦忠英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7-630,共4页
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进行了山羊卵母细胞和附植前胚胎的端粒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山羊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端粒酶活性都为阳性。TPG定量比较发现,卵母细胞的TPG最低,为25.348U;4-细胞的TPG为273.832U,至8-细胞时,TPG又降低... 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进行了山羊卵母细胞和附植前胚胎的端粒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山羊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端粒酶活性都为阳性。TPG定量比较发现,卵母细胞的TPG最低,为25.348U;4-细胞的TPG为273.832U,至8-细胞时,TPG又降低到56.117U,随后快速升高,桑椹胚的TPG为251.111U;囊胚的端粒酶活性最高,TPG为519.46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活性 波尔山羊 早期胚胎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和供核细胞对体细胞克隆的影响
19
作者 敬晓棋 雷安民 +2 位作者 杨春荣 胡军和 窦忠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体细胞克隆 卵母细胞 克隆胚胎 移植程序 生物医药 畜牧生产 克隆效率 供体细胞 体细胞核 发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ureus诱导的小鼠亚临床型乳房炎乳腺病理变化试验
20
作者 敬晓棋 刘健鹏 +2 位作者 冯平 闫海龙 屈雷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54,共4页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乳房炎动物模型和系统性的乳房炎病理变化研究是深入研究乳房炎的基础。本研究以分娩后7~12d的C57BL/6小鼠为模型动物,将从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50μL...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乳房炎动物模型和系统性的乳房炎病理变化研究是深入研究乳房炎的基础。本研究以分娩后7~12d的C57BL/6小鼠为模型动物,将从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50μL(1×10^7CFU)或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通过乳导管将缓慢注入小鼠第4、5对乳腺,分别于感染后2、4、8、12、18、24、36、48、60h和72h处死小鼠,对乳腺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的观察。结果显示,对照小鼠乳腺结构完整,连接紧密,腺泡腔充满乳汁,而试验组小鼠2h即有免疫细胞出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乳腺内的免疫细胞数量逐渐增加,60h时小鼠乳腺组织开始脂肪化退变。本研究结果,对奶牛乳房炎乳腺病理变化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也为进一步进行乳腺免疫机制研究奠定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乳房炎 乳腺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