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聚芳醚酮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周尚龙 敖玉辉 +4 位作者 段金汤 张才亮 顾雪萍 冯连芳 刘浏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4,179,共6页
含氟聚芳醚酮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较低的介电常数,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集成电路等方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聚合物的疏水性能和防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4,4′-二氟二苯甲酮和六氟双酚A、双酚A共聚制得一系列氟含量... 含氟聚芳醚酮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较低的介电常数,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集成电路等方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聚合物的疏水性能和防污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4,4′-二氟二苯甲酮和六氟双酚A、双酚A共聚制得一系列氟含量不同的聚芳醚酮共聚物(FPAEK),将其与全氟辛基三乙氧硅烷改性SiC纳米颗粒(F-SiC)复合,制备了超疏水F-SiC/FPAEK复合涂层。结果表明:随着六氟双酚A比例的增加,即含氟量的增大,FPAEK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151.5℃升高至160.4℃,水接触角从63.3°增大到105°,拉伸强度由50.2MPa提高到65.1MPa;当F-SiC含量为1%(质量分数)时,复合涂层的超疏水性能最强,水接触角可达173°。该复合涂层具有极低的浸润性、吸水性以及优异的自清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芳醚酮 碳化硅 全氟辛基三乙氧硅烷 超疏水涂层 自清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敖玉辉 石飞 +2 位作者 尚垒 石富强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164,169,共5页
通过高温模压方法,制备了碳纤维/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热失重、弯曲测试、拉伸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制品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制备CF/PEEK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成型... 通过高温模压方法,制备了碳纤维/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热失重、弯曲测试、拉伸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制品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制备CF/PEEK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成型温度380℃~390℃,停留时间30 min,保温保压30 min、2 MPa^3 MPa,后期保压压力4 MPa^5MPa,保压时间3 h。复合材料制品弯曲强度达到1783 MPa,分解温度达578℃,表明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弹性体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敖玉辉 孙伟权 +1 位作者 杨海东 张会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3-56,共4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三种不同的弹性体EPR、EPDM、POE与PP的共混物,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比较了三种弹性体的增韧效率。结果表明:三种弹性体都是PP有效的增韧剂,其中POE的增韧效率最高,其冲击强度是纯PP的25倍。通过扫描电镜观...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三种不同的弹性体EPR、EPDM、POE与PP的共混物,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比较了三种弹性体的增韧效率。结果表明:三种弹性体都是PP有效的增韧剂,其中POE的增韧效率最高,其冲击强度是纯PP的25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弹性体在PP中的分散,发现POE在基体中相区尺寸最小,其冲击强度最大;EPDM相区尺寸最大,其冲击强度最小,这意味着共混物的相形态与性能有很好的相关性,三种弹性体在PP中分散尺寸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弹性体与PP的黏度比不同引起的。DMA分析表明低模量的弹性体有利于提高共混物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弹性体 增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弹性体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敖玉辉 周梦思 冯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9-190,193,共3页
将聚丙烯(PP)与3种不同弹性体POE、SEBS、OBC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得到PP/弹性体共混物,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较了不同弹性体的增韧效率,研究了共混物脆断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种弹性体对PP均起到了增韧作用,SEBS对P... 将聚丙烯(PP)与3种不同弹性体POE、SEBS、OBC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得到PP/弹性体共混物,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较了不同弹性体的增韧效率,研究了共混物脆断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种弹性体对PP均起到了增韧作用,SEBS对PP的增韧效率最高,POE的综合性能最好,而OBC的加工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弹性体 共混 增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PA6共混阻隔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敖玉辉 董欣伟 +1 位作者 王永伟 李连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511-513,共3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物(HDPE-g-MAH),并用红外光谱证实了接枝反应。以此接枝物为相容剂制备HDPE/PA6共混材料。研究了PA6和相容剂用量对共混材料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及阻气性能的影响。SEM表明...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物(HDPE-g-MAH),并用红外光谱证实了接枝反应。以此接枝物为相容剂制备HDPE/PA6共混材料。研究了PA6和相容剂用量对共混材料形态结构、力学性能及阻气性能的影响。SEM表明相容剂可以明显改善HDPE与PA6的相容性。PA6的加入显著提高了HDPE对氧气的阻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马来酸酐 尼龙6 力学性能 阻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芳醚共聚物的合成与成纤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敖玉辉 陈刚 +3 位作者 陈丽岩 孙阳阳 李连贵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9,共4页
通过共聚的方法将第三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引入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链中从而改善了二元聚合物的溶解能力,当第三单体添加量占二胺类单体物质的量总数达到40%时,制得的聚合物ηinh为2.5 dL/g,此时聚合溶液由凝胶体系变为透明均匀稠... 通过共聚的方法将第三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引入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链中从而改善了二元聚合物的溶解能力,当第三单体添加量占二胺类单体物质的量总数达到40%时,制得的聚合物ηinh为2.5 dL/g,此时聚合溶液由凝胶体系变为透明均匀稠厚的浆液状态,这与X射线衍射(XRD)观察其结晶状态的结果相一致。利用红外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热重分析(TG-DTG)研究表明共聚物在460℃才开始分解,最大分解速率对应温度为545℃。通过沉析法结合扫描电镜对制得的共聚物进行成纤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共聚物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H2O为30/70的凝固浴体系中具有良好的成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芳纶 热稳定性 成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酯树脂固化条件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敖玉辉 陈丽岩 +2 位作者 孙阳阳 陈刚 李连贵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0年第6期46-50,共5页
研究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3种固化剂对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工艺的影响,并根据固化工艺制备出树脂浇铸体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不同树脂固化体系的反应放热特... 研究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3种固化剂对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工艺的影响,并根据固化工艺制备出树脂浇铸体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不同树脂固化体系的反应放热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浇注体的断面的表面形态。并对浇注体及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热稳定性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酯树脂 固化剂 浇铸体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敖玉辉 尚垒 +2 位作者 石飞 王旭东 石富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7-59,共3页
研究了酚醛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与固化剂过氧化氢异丙苯(CHP)的固化条件,通过自主设计模具对预成型件进行模压成型,设计了合理、适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不同碳纤维预成型件浸润程度对复合材料影响及... 研究了酚醛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与固化剂过氧化氢异丙苯(CHP)的固化条件,通过自主设计模具对预成型件进行模压成型,设计了合理、适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不同碳纤维预成型件浸润程度对复合材料影响及复合材料断面表面形态。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热稳定性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弯曲强度达到1500-1900MPa,拉伸强度达到900~130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 复合材料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单体接枝聚丙烯对PP/PA6共混物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敖玉辉 刘秀森 +3 位作者 姚永南 胡江涛 朱艳秋 张会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7,共5页
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g-(St-MAH)],将其作为增容剂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上与PP/PA6共混得到PP/PA6/PP-g-(St-MAH)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性能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g-(St-MAH)],将其作为增容剂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上与PP/PA6共混得到PP/PA6/PP-g-(St-MAH)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性能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增容剂明显改善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当增容剂含量为15-20份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屈服强度达最大值。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共混物试样断面的形态,发现分散相的粒径明显减小,且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尼龙6 多单体接枝聚丙烯 增容剂 共混物 相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缩聚法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被引量:5
10
作者 敖玉辉 耿杰 陈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23,28,共4页
采用界面缩聚法制备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并通过红外、热重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与传统的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得的聚合物进行了比较。界面缩聚法制得的聚合物与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得的聚合物结构一致,但是界面缩聚法制得的PMI... 采用界面缩聚法制备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并通过红外、热重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与传统的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得的聚合物进行了比较。界面缩聚法制得的聚合物与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得的聚合物结构一致,但是界面缩聚法制得的PMIA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稍好一些,最大分解速率对应的温度(界面缩聚:452℃,低温溶液缩聚:448℃);且具有分子量分布更窄小的优点(界面缩聚:2.25,低温溶液缩聚:2.87)。通过扫描电镜(SEM)对聚合物制得的纤维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界面缩聚法制得的PMIA纤维缺陷较少,有利于得到高品质的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缩聚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性质对PP/POE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敖玉辉 唐凯 +2 位作者 徐娜 杨海东 张会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9-52,共4页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降解PP/POE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试验结果表明,当DCP含量从0.2‰(质量分数,下同)增加到1‰时,对应的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从7.0 g/10 min增加到17.2g/10 min,二者基本成线性关系。并且这种增加(相对分子质量...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降解PP/POE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试验结果表明,当DCP含量从0.2‰(质量分数,下同)增加到1‰时,对应的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从7.0 g/10 min增加到17.2g/10 min,二者基本成线性关系。并且这种增加(相对分子质量的降低)导致其冲击性能从125 J/m下降到50 J/m;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共混物相对分子质量的降低对其屈服应力影响不大,这说明相对分子质量的降低主要是引起基体断裂应力的降低,从而导致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大大降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共混物中橡胶相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随着DCP含量的增加,共混物中橡胶相的相区尺寸明显增加。因此,共混物冲击强度的降低是基体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与橡胶相粒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丙烯共聚物 力学性能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敖玉辉 王志兵 +2 位作者 王宇超 孙国英 赵振波 《高教学刊》 2021年第29期74-79,共6页
实践教学不仅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思路,提出了“四层次-四模块-五类别”... 实践教学不仅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思路,提出了“四层次-四模块-五类别”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四平台三原则”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八训三赛一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五循五必”实践教学内容优化体系、“三阶段五方式”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三维三化”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和“六系统三对象六检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总结了近年来我校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成效,以期对高等学校化学相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敖玉辉 王志兵 +2 位作者 杨国程 王宇超 孙国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38期95-98,共4页
专业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基础,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目标的实现。为了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的本科专业,“双万计划”的实施,给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带来了重... 专业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基础,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目标的实现。为了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的本科专业,“双万计划”的实施,给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分析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专业的历史沿革和建设现状,并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双创教育”和质量保障五方面,探讨了专业创新改革的新措施,以期为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路径和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地方院校 一流本科专业 “双万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缩聚法制备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敖玉辉 耿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62-464,468,共4页
采用界面缩聚的方法制得了比浓对数粘度较高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聚合物。对聚合过程中有机溶剂的选择、两种反应单体在各自相中的起始浓度、搅拌速率、缚酸剂的选择等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为:以THF为有机溶剂,常温下,CMPD/CIP... 采用界面缩聚的方法制得了比浓对数粘度较高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聚合物。对聚合过程中有机溶剂的选择、两种反应单体在各自相中的起始浓度、搅拌速率、缚酸剂的选择等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为:以THF为有机溶剂,常温下,CMPD/CIPC比值约为1∶1.1,搅拌速率为750 r/min,以2-甲基吡啶为缚酸剂,制得的聚合物ηinh最大,可达到1.8 dL/g。利用热重法对PMIA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符合高温使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制备 界面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专业“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敖玉辉 王志兵 +2 位作者 王宇超 孙国英 赵振波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65-69,共5页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专业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条件保障等入手,构建了化学专业“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总结了近年来我校化学专业...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专业从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条件保障等入手,构建了化学专业“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总结了近年来我校化学专业双创教育改革实施成效,以期对高等学校化学相关专业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创新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孔活性碳纤维制备及发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敖玉辉 陈东生 +1 位作者 李永贵 石富强 《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8-50,共3页
综述了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从改变活化工艺和原料改性两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其中孔含量 。
关键词 碳纤维 制备 活性碳纤维 中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交联POE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形态的研究
17
作者 敖玉辉 唐凯 +2 位作者 徐娜 杨海东 张会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0,共4页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引发POE弹性体交联,溶解性实验与熔体流动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当DCP含量从0.5‰(质量含量,下同)增加至5.0‰时,凝胶含量从0.8%增加至12.8%,对应的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从2.80g/10min下降至0.80g...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引发POE弹性体交联,溶解性实验与熔体流动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当DCP含量从0.5‰(质量含量,下同)增加至5.0‰时,凝胶含量从0.8%增加至12.8%,对应的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从2.80g/10min下降至0.80g/10min,这是POE弹性体交联的结果。将交联后的POE与PP共混,其与PP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在较低的交联度时有一小范围的提高,当DCP含量超过2.0‰后,共混物的冲击性能明显下降。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随着POE交联度的增加,共混物中POE在基体中的分散明显变差,这与其冲击性能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 聚丙烯 乙烯-辛烯共聚物 力学性能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转速对PP/POE共混物形态及冲击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敖玉辉 张会轩 +2 位作者 刘建国 张建华 夏郁葱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0,共3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PP/POE)共混物,研究了螺杆转速对PP/POE共混物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螺杆转速的提高,共混物中POE粒子的尺寸先减小后增大,这可以通过Tokita公式来解释。缺口冲...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PP/POE)共混物,研究了螺杆转速对PP/POE共混物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螺杆转速的提高,共混物中POE粒子的尺寸先减小后增大,这可以通过Tokita公式来解释。缺口冲击实验表明,PP/POE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随着螺杆转速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螺杆转速为110r/min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最高,其相形态与冲击性能有很好的相关性;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随POE粒径的增大而降低,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现脆韧转变特征,这点与S.Wu理论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转速 聚丙烯 (乙烯/辛烯)共聚物 冲击性能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性质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敖玉辉 迟迅 +1 位作者 李连贵 周梦思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80,共3页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降解剂,以聚丙烯(PP)为基体,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增韧剂,研究了EPDM对降解PP/EPDM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共混体系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结果表明:随着EPDM质...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降解剂,以聚丙烯(PP)为基体,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增韧剂,研究了EPDM对降解PP/EPDM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共混体系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结果表明:随着EPDM质量分数从10%增加到30%时,对应共混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明显下降,从14.8 g/10 min下降到10.8 g/10 min。随着EPDM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明显增大,从30.06J/m增长到90.26 J/m,拉伸强度有所减小。SEM照片显示,随着EPDM用量的增加,共混物中分散相的尺寸明显增大。因为EPDM含量的增加,导致分散的橡胶粒子产生"聚并",从而分散相的相区尺寸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三元乙丙橡胶 过氧化二异丙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纶纤维自增强聚丙烯树脂的研究
20
作者 敖玉辉 孙阳阳 +2 位作者 陈刚 陈丽岩 李连贵 《化学工程师》 CAS 2011年第4期10-13,共4页
以丙纶纤维为增强体,聚丙烯树脂为基体,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丙纶纤维/PP复合材料板材。研究了不同热压温度、不同纤度的丙纶纤维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最佳热压温度为195℃,在此温度下,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加,... 以丙纶纤维为增强体,聚丙烯树脂为基体,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丙纶纤维/PP复合材料板材。研究了不同热压温度、不同纤度的丙纶纤维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最佳热压温度为195℃,在此温度下,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用量为15%时达到最高点,纤度为240D的丙纶纤维/P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25.46MPa,纤度为900D的丙纶纤维/P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26.88MPa。冲击强度随纤维用量增加有小幅度降低,但强度保持在400 J.m-1以上,仍呈现韧性断裂。SEM照片表明:两种材料间的不同界面结合对丙纶纤维/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良好的界面结合会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纶纤维 聚丙烯 热压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