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及应对的关键科学问题
1
作者 景来红 严登明 +2 位作者 崔萌 耿雷华 敖燕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1-529,共9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涉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减缓生态环境影响是工程可行性论证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当前西线工程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实践需求,识别了新形势下西线工程在调水阈值和调水扰动的适应性调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构建了...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涉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减缓生态环境影响是工程可行性论证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当前西线工程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实践需求,识别了新形势下西线工程在调水阈值和调水扰动的适应性调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构建了西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及应对的总体研究框架,并提出重点研究方向:水源区水资源-水生态-经济社会协同演变机制、水源区生态环境需水评估方法与动态调配技术、变化环境下水源区水资源禀赋与可调水量阈值、调水生态补偿机制及生物入侵风险分析,以及系统视角下调水影响综合评估及方案优化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须妥善协调生态保护与调水工程间的潜在冲突,坚持生态优先,确保综合效益在水源区与受水区公平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可调水量 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活性炭/TiO_2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敖燕辉 徐晶晶 +2 位作者 沈迅伟 付德刚 袁春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11-1115,共5页
在温和条件下(75℃和常压),通过在酸性水溶液中水解钛酸四丁酯并回流提高其结晶度,制备了锐钛矿型的TiO2.将此TiO2负载于粉末活性炭上,并用之来降解模拟废水苯酚.实验结果表明,该负载型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要优于纯TiO2以及P25TiO2加活... 在温和条件下(75℃和常压),通过在酸性水溶液中水解钛酸四丁酯并回流提高其结晶度,制备了锐钛矿型的TiO2.将此TiO2负载于粉末活性炭上,并用之来降解模拟废水苯酚.实验结果表明,该负载型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要优于纯TiO2以及P25TiO2加活性炭的混合体系.0.58g负载型催化剂降解0.4L浓度为100mg·L-1的苯酚溶液,经18W紫外灯光照6h后溶液中的苯酚去除率达到98%.同时,载体活性炭上吸附的苯酚量也随着光照时间逐渐减少,6h后残留的量仅为初始值的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光催化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敖燕辉 王丹丹 +1 位作者 王沛芳 王超 《四川环境》 2016年第1期136-143,共8页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是一类离子型的层状化合物。由于独特的物理片层结构、多样的化学成分组合(层板氢氧化物化学组成多样和层间阴离子可交换多样),使其在催化、吸附、光电化学、药物科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首先,根据此化合物基本...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是一类离子型的层状化合物。由于独特的物理片层结构、多样的化学成分组合(层板氢氧化物化学组成多样和层间阴离子可交换多样),使其在催化、吸附、光电化学、药物科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首先,根据此化合物基本的化学性质,对其合成方法进行总结分类。然后,根据其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的特性,总结归纳基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的催化材料作为吸附剂和光催化剂的最新应用发展和改性方法。通过对理论基础的研究,进一步加快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在光催化技术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性质 合成 光催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吸附剂负载的TiO_2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4
作者 敖燕辉 沈迅伟 +1 位作者 袁春伟 付德刚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6年第1期37-40,共4页
纳米TiO2光催化剂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将其负载于一定的载体上,尤其是无机吸附剂上,并设计出高效的光反应器是其实用化和工业化的关键所在。论述了纳米TiO2在无机吸附剂上的负载及其在有机污染物处理中... 纳米TiO2光催化剂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将其负载于一定的载体上,尤其是无机吸附剂上,并设计出高效的光反应器是其实用化和工业化的关键所在。论述了纳米TiO2在无机吸附剂上的负载及其在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的光催化反应器做了相应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废水处理 负载 光催化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超 王沛芳 +3 位作者 侯俊 钱进 饶磊 敖燕辉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针对传统灌区建设中存在的重工程和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的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灌区面源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灌区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生态节水型灌区的建设思路、构建模式和技术体系,旨在为我国... 针对传统灌区建设中存在的重工程和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的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灌区面源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灌区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生态节水型灌区的建设思路、构建模式和技术体系,旨在为我国灌区节水、减污、绿色、生态、智能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建设 生态节水型灌区 灌区技术体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弥散光纤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器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晶晶 林义华 +6 位作者 敖燕辉 胡艳 沈迅伟 袁春伟 付德刚 林间 殷志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1,共3页
以弥散光纤(SOF)作为基体、负载纳米二氧化钛膜制备光纤式反应器,可有效提高催化剂与降解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光的传输、利用效率,克服了传统固定床反应器的不足,应用新型的光纤式反应器催化降解4-氯苯酚,降解率达到95%.
关键词 弥散光纤 二氧化钛 光催化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可见光响应的V-TiO_2/AC光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晶晶 敖燕辉 +1 位作者 付德刚 袁春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22-27,共6页
采用水热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V掺杂的TiO2/活性炭(AC)光催化剂.利用XRD、SEM、漫反射、红外及荧光光谱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V-TiO2仍保持了锐钛矿相,没有出现V的衍射峰.相比纯TiO2,经过V掺杂的样品,具有较高的表面... 采用水热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V掺杂的TiO2/活性炭(AC)光催化剂.利用XRD、SEM、漫反射、红外及荧光光谱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V-TiO2仍保持了锐钛矿相,没有出现V的衍射峰.相比纯TiO2,经过V掺杂的样品,具有较高的表面羟基密度,较低的载流子复合几率,同时吸收光谱向可见光区移动.将纳米级的V-TiO2沉积在AC上可形成微-纳结构.在可见光照射下,V-TiO2/AC催化降解4-氯苯酚的能力高于纯V-TiO2和P25,这可归因于V的掺杂和AC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奇异值分解 递推广义增广最小二乘法 Box-Jenkin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的合成和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吴腾飞 敖燕辉 +1 位作者 王沛芳 王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0-35,共6页
近几年,碳量子点作为纳米碳材料中的一颗新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碳量子点除了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质,还有良好的水溶性、低毒性、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自从碳量子点被发现以来,人们发现了多种多样的合成碳量子点的方法,主要有电... 近几年,碳量子点作为纳米碳材料中的一颗新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碳量子点除了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质,还有良好的水溶性、低毒性、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自从碳量子点被发现以来,人们发现了多种多样的合成碳量子点的方法,主要有电化学法、化学烧蚀法、激光法和微波法等。由于碳量子点具有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特别是在光催化、生物成像、化学传感等方面。本文介绍了碳量子点的主要合成方法和主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游河道对流量变化响应法的研究理论及进展
9
作者 侯俊 张越 +2 位作者 敖燕辉 苗令占 吴军 《人民珠江》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探究当前环境流量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补充环境流量评估方面的研究方法,概述了国内外环境流量研究进展,应用CiteSpace软件结合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环境流量研究方法在21世纪以来的历史热点及主题演变情况。从开发背... 为探究当前环境流量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补充环境流量评估方面的研究方法,概述了国内外环境流量研究进展,应用CiteSpace软件结合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环境流量研究方法在21世纪以来的历史热点及主题演变情况。从开发背景、模型模块及应用步骤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一种用于环境流量评估的整体法——下游河道对流量变化响应法DRIFT(Downstream Response to Imposed Flow Transformation),结合南非奥卡万戈河以及赞比西河工程案例总结了该方法在环境流量评估及生态系统保护研究方面的应用,为环境流量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流量 整体法 下游河道对流量变化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迪 王超 +1 位作者 王沛芳 敖燕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8-209,218,共3页
过去10年,一维(1D)ZnO纳米结构材料因其在当前和未来的各种应用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气相和液相方法合成1DZnO纳米结构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分类总结。总结1DZnO纳米结构在催化、传感、能量采集设备和电子、光学、光电子等领域的... 过去10年,一维(1D)ZnO纳米结构材料因其在当前和未来的各种应用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气相和液相方法合成1DZnO纳米结构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分类总结。总结1DZnO纳米结构在催化、传感、能量采集设备和电子、光学、光电子等领域的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一维纳米结构 气相生长 液相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氧铋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徐丽亚 敖燕辉 +1 位作者 王沛芳 王超 《工业催化》 CAS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技术,在污染治理和能源生产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碳酸氧铋光催化剂因其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受到广泛关注,但因其只对紫外光具有响应和回收利用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技术,在污染治理和能源生产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碳酸氧铋光催化剂因其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受到广泛关注,但因其只对紫外光具有响应和回收利用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对碳酸氧铋进行形貌控制和改性能有效改善其光催化性能,介绍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结构的碳酸氧铋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指出三维结构的碳酸氧铋展现更佳的光催化性能。综述了采用掺杂、金属沉积和构建异质结方式对碳酸氧铋进行改性所取得的进展,提出碳酸氧铋光催化剂在降解机理、降解对象和降解环境等方面需不断努力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碳酸氧铋光催化剂 形貌控制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CeO_2/NaNbO_3 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被引量:5
12
作者 Jin Qian Yao Xue +2 位作者 Yao Xue Peifang Wang Chao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2-692,共11页
A highly active photocatalyst CeO2/NaNbO3 is fabricated by a simple and facile hydrothermal method.The obtained photocatalyst compos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ran... A highly active photocatalyst CeO2/NaNbO3 is fabricated by a simple and facile hydrothermal method.The obtained photocatalyst compos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obtained samples is demonstrated by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he colorless antibiotic agent ciprofloxacin and the dye rhodamine B.The results reveal that CeO2/NaNbO3 composites exhibit a higher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than pure NaNbO3 under both UV and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Furthermore,the optimum mass ratio of CeO2 in the CeO2/NaNbO3 composites is 2.0 wt%.The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s attributed to the higher separation rate of the photo‐induced electrons and holes,and the higher migration rate of the photogenerated charge in the interfacial region.Furthermore,the photoluminescence pectra,photocurrent,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trapping experiment are applied to demonstrate the photocatalytic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as‐prepared samples.The result of the trapping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OH radicals,?O2– radicals and holes are all involved in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rocess of RhB.Furthermore,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s also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JUNCTION NaNbO3 CEO2 PHOTOCAT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ecological floating beds on river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13
13
作者 饶磊 钱进 敖燕辉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3期474-481,共8页
The artificial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is widely used in rivers and lakes to repair and purify polluted water. However, the water flow pattern and the water level distribution a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by the floating... The artificial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is widely used in rivers and lakes to repair and purify polluted water. However, the water flow pattern and the water level distribution a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by the floating beds,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water flow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quatic plan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porous media model, a moveable two-layer combination model is built to describe the floating b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oating beds on the water flow characteristics a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using an experimental water channel. The variations of the water level distribution are discussed under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flow velocities( v= 0.1 m/s, 0.2 m/s, 0.30 m/s, 0.4 m/s), floating bed coverage rates(20%, 40%, 60%) and arrangement positions away from the channel wall( D= 0 m, 0.1 m, 0.2 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low velocity increases under the floating beds, and the water level rises significantly under high flow velocity conditions in the upstream region and the floating bed region. In addition, the average rising water level value(ARWLV)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loating bed coverage rate, and the arrangement position of floating beds in the river can also greatly influence the water level distribution under a high-flow velocity condition(v ?0.2 m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flow pattern rising water lev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