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达枢机法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梦园 潘雅文 +5 位作者 林苏进 程志清 潘录录 周珊珊 刘晓蝶 支英豪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226-228,238,共4页
脑卒中具有起病迅速、多发易发、致残率高等特征[1],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作为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心情低落、主动性差、兴趣消失、失眠,甚至自杀等症状[2]。研究显示,发生脑卒中后5年内PSD的发病率为3... 脑卒中具有起病迅速、多发易发、致残率高等特征[1],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作为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心情低落、主动性差、兴趣消失、失眠,甚至自杀等症状[2]。研究显示,发生脑卒中后5年内PSD的发病率为31%[3]。目前西医治疗PSD主要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类药物[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条达枢机法 解郁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导引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陈梦园 潘雅文 支英豪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4期169-173,共5页
临床多主张以药物、针灸、心理干预及中医传统康复手段等治疗卒中后抑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卒中后抑郁治疗取得了进展。中医导引术作为新兴的康复治疗手段,从“导引”概念萌芽至今,得到了不断地升华和补充,并持续指导着新的研... 临床多主张以药物、针灸、心理干预及中医传统康复手段等治疗卒中后抑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卒中后抑郁治疗取得了进展。中医导引术作为新兴的康复治疗手段,从“导引”概念萌芽至今,得到了不断地升华和补充,并持续指导着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中医导引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观察研究的综合论述,介绍了中医导引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中医导引术 五禽戏 八段锦 太极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肩胛下肌联合胸大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改善偏瘫后肩痛
3
作者 潘录录 朱含章 +5 位作者 高立轩 林苏进 程志清 蒋玉燕 潘蓉蓉 支英豪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63-370,共8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下肌联合胸大肌A型肉毒毒素(BoNT-A)注射对偏瘫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在温州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6例患者随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下肌联合胸大肌A型肉毒毒素(BoNT-A)注射对偏瘫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在温州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6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干预组在超声引导下向肩胛下肌和胸大肌分别注射100 U(2 mL)的BoNT-A,共200 U(4 mL),对照组则使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偏瘫侧肩部的VAS、无痛被动关节活动范围(pROM)、肌张力(MAS)、上肢功能评分(FMA-U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患者的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VAS和MAS在治疗后2周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pROM在治疗后1个月开始大于对照组(P<0.05),FMA-UE和MBI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胛下肌联合胸大肌BoNT-A注射可缓解偏瘫患者的肩痛,减少痉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后肩痛 超声引导 A型肉毒毒素 肩胛下肌 胸大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郁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
4
作者 陈墨金子 缪江 +3 位作者 林鹏展 潘雅文 陈梦园 支英豪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460-466,481,共8页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严重的神经精神并发症[1],患者常表现出精神运动性躁动、无价值感、睡眠障碍等[2],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负担。临床专家共识推荐抗抑郁药物治疗PSD[3],其介入时机、剂量选择、方案制...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严重的神经精神并发症[1],患者常表现出精神运动性躁动、无价值感、睡眠障碍等[2],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负担。临床专家共识推荐抗抑郁药物治疗PSD[3],其介入时机、剂量选择、方案制定均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中医治疗PSD具有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优势,解郁方由柴胡疏肝散演变而来,具有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功效,在临床上能有效改善PSD的症状[4]。由于方剂组分复杂,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挖掘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解郁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痉合剂对脑卒中肌痉挛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支英豪 胡万华 +2 位作者 朱文宗 陈凌 赵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9期818-819,共2页
目的观察解痉合剂对脑卒中肌痉挛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肌痉挛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解痉合剂组,每组30例,康复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解痉合剂组加用口服、外用解痉合剂。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 目的观察解痉合剂对脑卒中肌痉挛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肌痉挛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解痉合剂组,每组30例,康复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解痉合剂组加用口服、外用解痉合剂。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Barthel指数(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解痉合剂组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较康复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解痉合剂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肌痉挛病人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肌痉挛 解痉合剂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调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支英豪 胡万华 +4 位作者 张云霞 张炳财 朱文宗 陈凌 赵娜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9年第4期249-251,共3页
颈动脉狭窄与高血压均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并高血压患者的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同与一般高血压病患者,其血压仍要求降至140/90mmHg以下,是否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以及狭窄的部位与缺血性卒中类型是... 颈动脉狭窄与高血压均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并高血压患者的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同与一般高血压病患者,其血压仍要求降至140/90mmHg以下,是否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以及狭窄的部位与缺血性卒中类型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我们把颈动脉狭窄并高血压患者分两组,血压分别调控在140/90mm以上及以下,进行两年的随访,观察缺血性卒中的例数,从而探讨颈动脉狭窄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不同是否与缺血性卒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狭窄的部位与缺血性卒中类型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高血压患者 血压调控 缺血性脑卒中 动力学改变 高血压病患者 卒中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对脑梗塞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支英豪 黄建平 +4 位作者 胡万华 陈克龙 陈凌 赵娜 周荣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脑梗塞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为100/10万-300/10万,缺血性脑血管病占80%左右,病死率15%-25%[1]。脑梗塞临床路径是卫生部力行推广的临床路径之一... 脑梗塞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为100/10万-300/10万,缺血性脑血管病占80%左右,病死率15%-25%[1]。脑梗塞临床路径是卫生部力行推广的临床路径之一,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以往的文献均以西医临床路径报道为主,本文以中西医结合路径方案评价其对脑梗塞治疗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临床路径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中风胶囊治疗中风先兆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支英豪 林亚明 +2 位作者 梁晓鹰 张俐 汤小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5-49,共5页
观察小中风胶囊对中风先兆痰瘀阻络证临床作用。结果显示 :小中风胶囊不仅能明显改善中风先兆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症状 ,且对血液流变学、血压、血糖、血脂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
关键词 小中风胶囊 中风先兆 痰瘀阻络证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支英豪 黄建平 +2 位作者 胡万华 金永喜 陈克隆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5年第6期607-60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方法:入选5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予以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主要以气郁质为主,且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脑卒中后抑郁体质依次为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方法:入选5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予以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主要以气郁质为主,且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脑卒中后抑郁体质依次为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平和质。男性患者也是以气郁质最多见,其次是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45-55岁和56-65岁以气郁质多见,66-75岁以血瘀质最多见。脑卒中后抑郁以轻度抑郁为主,轻度抑郁患者中以气虚、气郁体质多见,中度抑郁患者以气虚和血瘀体质多见,重度抑郁患者以气郁质多见。结论:气郁体质患者更易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症,有必要对这类患者予以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症 中医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痛饮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支英豪 胡万华 +1 位作者 陈凌 赵娜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笔者应用颅痛饮治疗偏头痛3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0例偏头痛患者均来自我院神经内科门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实际纳入80例,脱落12例,其中观察组7例,对照组5例,
关键词 颅痛饮 偏头痛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中医干预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支英豪 胡万华 +2 位作者 张云霞 张炳财 陈凌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干预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门诊就诊1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辨证分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治和控制血压,对照组予以控制血压,系统地观察2年内发生的脑卒中例数、脑卒中...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干预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门诊就诊1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辨证分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治和控制血压,对照组予以控制血压,系统地观察2年内发生的脑卒中例数、脑卒中类型。结果:观察组中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1例患者为阴阳两虚型,无发生出血性卒中,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分别为阴虚阳亢3例,痰湿壅盛、阴阳两虚各1例,出血性卒中发生在肝火亢盛型1例。观察组缺血性卒中发生比对照组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高血压病降压同时予以中医辨证施治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脑卒中 中医药疗法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温病固护阳气 被引量:2
12
作者 支英豪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3-24,共2页
对各温病学家的论著和医案分析 ,论述各温病学家重视固护阳气的 5个原因 :湿邪伤阳、用寒凉之药太过伤其阳气、燥邪伤阳。
关键词 温病 固护阳气 湿邪伤阳 病后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康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雷海清 支英豪 +4 位作者 张冰 刘星 魏馨 张爱国 潘蓉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了研究森林康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探讨森林康养改善血压的机理,选择常年在市区生活的18位老年高血压志愿者(满足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明确),将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森林组(9名)和市区组(9名),开展为期5d的康养试验... 为了研究森林康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探讨森林康养改善血压的机理,选择常年在市区生活的18位老年高血压志愿者(满足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明确),将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森林组(9名)和市区组(9名),开展为期5d的康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森林康养后,志愿者的收缩压、脉压、同型半胱氨酸、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显著降低(P<0.05),血管紧张Ⅱ受体2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首次通过森林康养证实血管紧张素Ⅱ两个受体改变血压的不同作用方式,对森林康养改善血压的作用机理做出了新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收缩压 脉压 同型半胱氨酸 血管紧张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万华 陈克龙 +2 位作者 支英豪 黄建平 陈凌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0-251,共2页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严重的高血压可引起卒中的发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饮食、吸烟、饮酒、心理应激等因素与高血压及其卒中的发生有关[1]。同时,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迄今仍是冠...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严重的高血压可引起卒中的发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饮食、吸烟、饮酒、心理应激等因素与高血压及其卒中的发生有关[1]。同时,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迄今仍是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2]。高血压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全身器官或系统的动脉血管,导致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梗)和心脏性猝死等。颈部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部位[3],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观察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定量指标[4]。有研究提示颈动脉IMT厚度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5]。本研究拟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情况,探讨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证型 相关性 心脑血管疾病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失眠阴虚火旺型的logistic回归及判别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娜 胡万华 +6 位作者 陈克龙 支英豪 叶人 林燕 孙书臣 程志清 何金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369-2371,共3页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及判别分析来归纳亚健康性失眠阴虚火旺型症状要点。方法:将通过中医证候调查问卷收集413例亚健康失眠患者,对证属阴虚火旺型197例亚健康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别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及判别分析,结果:logistic回...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及判别分析来归纳亚健康性失眠阴虚火旺型症状要点。方法:将通过中医证候调查问卷收集413例亚健康失眠患者,对证属阴虚火旺型197例亚健康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别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及判别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提取的症状为:心烦懊恼、目赤、口苦、口干咽燥、耳鸣、盗汗、面色少华、神疲体倦、腰膝酸软和小便黄。并建立中医证型预测模型,且预测模型的一致率为81.84%,即理论判别与实际资料的总吻合率为81.84%。入选判别函数的症状则为:五心烦热、耳鸣、小便黄、目赤、盗汗、口干咽燥、大便结、神疲体倦、心烦懊恼、面色少华、口苦及心悸。回代法计算的判别一致率为81.1%。结论:阴虚火旺型的症状主要包括:目赤、口苦、心烦懊恼、耳鸣、口干咽燥、盗汗。利用logistic回归和判别分析归纳本证具有较高的吻和性,可提高亚健康失眠阴虚火旺型中医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失眠 LOGISTIC回归分析 判别分析 阴虚火旺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心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9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启南 张俐 +4 位作者 陈金素 李黔云 肖政 支英豪 罗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强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AⅡ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抗心力衰... 目的:观察强心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AⅡ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用药的基础上加强心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情况、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胸闷、气急、尿少、水肿症状的减轻减少及肿大肝脏的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减轻病人的心悸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结果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来看,强心胶囊对心肾阳虚型、气虚血瘀型疗效较好,三种证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互比较,对心气虚型与对其他两型治疗的总有效率有差异(P<0.05)。所有心衰病人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也分别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P<0.05或P<0.01)。结论:强心胶囊能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心胶囊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中医证型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相关性流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志清 黄建平 +2 位作者 朱文宗 赵应征 支英豪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1104-1107,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能引起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人们从侧重运动症状的研究逐步转向非运动症状的研究,非运动症状已成为PD研究的新热点。PD的非运动症状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精神症状、睡眠障...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能引起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人们从侧重运动症状的研究逐步转向非运动症状的研究,非运动症状已成为PD研究的新热点。PD的非运动症状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胃肠道系统症状(吞咽障碍、流涎等)及不宁腿综合征等。流涎作为PD病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给病人的社交、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流涎 评估标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调节CaMKK2/AMPK信号通路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和血脑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蓉蓉 支英豪 +1 位作者 金永喜 周夏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240-1246,共7页
目的:探讨茶黄素(TFs)通过调节钙调蛋白激酶激酶2(CaMKK2)/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和血脑屏障(BBB)的影响。方法:选取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s低剂量组(20 mg/kg TFs)、TFs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茶黄素(TFs)通过调节钙调蛋白激酶激酶2(CaMKK2)/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和血脑屏障(BBB)的影响。方法:选取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s低剂量组(20 mg/kg TFs)、TFs高剂量组(40 mg/kg TFs)、TFs高剂量+STO-609组(40 mg/kg TFs+10μL CaMKK2抑制剂-STO-609)、阳性对照组(2 mg/kg尼莫地平注射液),每组15只。采用VII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对大鼠行为学以及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检测;分离大鼠血清,检验炎症因子-血管黏附因子-1(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取血肿周围脑组织,检测神经元凋亡、BBB通透性参数-伊文思蓝(EB)水平以及p-CaMKK2/CaMKK2、p-AMPK/AMPK和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mNSS评分)、ICAM-1、TNF-α、VCAM-1、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率、EB水平以及Bax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均增加,p-CaMKK2/CaMKK2、p-AMPK/AMPK均降低(P<0.05);TFs低、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mNSS评分、ICAM-1、TNF-α、VCAM-1、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率、EB水平以及Bax表达较模型组均降低,p-CaMKK2/CaMKK2、p-AMPK/AMPK均增加(P<0.05);与TFs高剂量相比,TFs高剂量+STO-609组大鼠mNSS评分、ICAM-1、TNF-α、VCAM-1、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率、EB水平以及Bax表达均增加,p-CaMKK2/CaMKK2、p-AMPK/AMPK降低(P<0.05)。结论:TFs可降低神经元凋亡、炎症反应、BBB通透性,对脑出血损伤大鼠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CaMKK2/AM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茶黄素 血脑屏障 CaMKK2/AMPK信号通路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金匮肾气丸对阳虚体质老年人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文宗 胡万华 +5 位作者 支英豪 张炳才 奚径巧 张航 周荣 姜祖超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7期635-637,共3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下降,特别是"免疫衰老"非常明显[1],从而容易导致各种感染、退行性疾病、肿瘤等的发生。体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阳虚体质为偏颇体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2],与平和体质老年人比较,阳虚质老年人普遍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下降,特别是"免疫衰老"非常明显[1],从而容易导致各种感染、退行性疾病、肿瘤等的发生。体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阳虚体质为偏颇体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2],与平和体质老年人比较,阳虚质老年人普遍存在早衰、内分泌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表现[3],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阳虚体质 金匮肾气丸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荣 陈克龙 +4 位作者 吴志敏 陈凌 支英豪 赵娜 胡万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期50-52,共3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帕金森病抑郁的患病率国内外报道约5%-85%。帕金森病抑郁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认知功...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帕金森病抑郁的患病率国内外报道约5%-85%。帕金森病抑郁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笔者应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抑郁 柴胡疏肝散 度洛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