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汉藏伦理文化的交汇相融及其当代意义——以敦煌藏文文献为中心
1
作者 才项多杰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本文结合吐蕃时期汉藏文化交流之历史背景,从中原儒家伦理思想藏传的途径及影响入手,着重探讨敦煌藏文文献中汉藏伦理文化交融情形及其当代价值。通过对《古太公教》等敦煌藏文伦理著作的分析与阐释,胪列和对照其中藏译儒家格言典故,指... 本文结合吐蕃时期汉藏文化交流之历史背景,从中原儒家伦理思想藏传的途径及影响入手,着重探讨敦煌藏文文献中汉藏伦理文化交融情形及其当代价值。通过对《古太公教》等敦煌藏文伦理著作的分析与阐释,胪列和对照其中藏译儒家格言典故,指出早在唐代,汉藏伦理文化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接触和互动关系,吐蕃文人借鉴并吸纳儒家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藏族伦理文化体系。这些以汉藏伦理文化融合而成的藏文文献,为中华伦理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净化社会风气、增进民族团结、培育和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否认的借鉴意义和规劝作用,同时,也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文文献 汉藏伦理 交汇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青海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阿河滩村的典型案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才项多杰 《新西部》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作为青海省乡村振兴示范点,阿河滩村在资金投入、产业扶持、基建力度、整村规划等多个方面享受着一定的政策倾向,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以说是青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和典范。笔者通过驻村经验结合实际,阐述阿... 作为青海省乡村振兴示范点,阿河滩村在资金投入、产业扶持、基建力度、整村规划等多个方面享受着一定的政策倾向,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以说是青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和典范。笔者通过驻村经验结合实际,阐述阿河滩村在乡村振兴中的成果和亮点,并且指出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短板,以期更好地推动全省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各项工作的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策倾向 产业扶持 战略部署 资金投入 典型案例分析 驻村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舒适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西拉卓么 才项多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0-173,共4页
探讨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对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内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并按照数字标号的方式均等进行划分,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各50例,针对临床... 探讨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对护理满意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23年1月至2024年8月内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并按照数字标号的方式均等进行划分,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各50例,针对临床疗效展开分析对比。结果 从两组的治疗效果、生命质量、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来看,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显然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在诊治艾滋病患者期间全面贯彻并落实采取舒适护理意义重大,有利于极大地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艾滋病患者 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敦群培《怎样形成藏语》文献初探
4
作者 扎西才旦 才项多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4年第4期100-108,共9页
更敦群培等藏学家,尝试把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引进藏学领域,对七世纪藏语语音系统、藏文的起源、断代辅音特征、标准藏语的形成和书面优势、藏语方言的分布等进行了初步而零星的分析,以开拓藏语言研究的历史比较手法及共时语言描写,其... 更敦群培等藏学家,尝试把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引进藏学领域,对七世纪藏语语音系统、藏文的起源、断代辅音特征、标准藏语的形成和书面优势、藏语方言的分布等进行了初步而零星的分析,以开拓藏语言研究的历史比较手法及共时语言描写,其成果对后来的藏文语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经过前期文献研究发现,在前人成果论文中出现的部分藏语语法或语言学理论相关注疏性成果中,存在部分学术观点仅以引论作为重点而缺乏语法的指导性和实操性的问题。文章以更敦群培先生所著的《怎样形成藏语》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文献中典型性语句作为实例,进行细致的分析,挖掘其中的语言学理论价值。采用文本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梳理和分析研究各类辩驳论文,对藏语语法和语言学理论研究缺乏具体的实例研究等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文字随着语言的描述形成,字母“ས་ག་ར”在词汇形成中随语音出现而出现,应重视词汇形成的规律,在藏语的不同方言中对词汇的表达需要体现不同的地域风格,以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敦群培 《怎样形成藏语》 语法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拉则”文化意蕴解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才项多杰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37-40,共4页
文章结合藏族山神崇拜和"崇箭"习俗,对藏族"拉则"仪式的历史渊源及其蕴含的文化功能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特别是对"拉则"供品中"箭"的象征意蕴做了全新的解析。认为它既是献祭战神的锐利武... 文章结合藏族山神崇拜和"崇箭"习俗,对藏族"拉则"仪式的历史渊源及其蕴含的文化功能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特别是对"拉则"供品中"箭"的象征意蕴做了全新的解析。认为它既是献祭战神的锐利武器,也具有祈求生育、繁衍子孙的功能,是藏族远古先民生殖文化理念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拉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蕃时期的佛经翻译述略 被引量:3
6
作者 才项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9,共6页
吐蕃王朝时期,王室因政治斗争和丰富文化的需要而引进佛教。在王室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扶持下,引进佛教的第一项事业便是翻译佛经,因此佛经翻译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纵观吐蕃时期佛经翻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本文就这三个发展阶... 吐蕃王朝时期,王室因政治斗争和丰富文化的需要而引进佛教。在王室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扶持下,引进佛教的第一项事业便是翻译佛经,因此佛经翻译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纵观吐蕃时期佛经翻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本文就这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王朝 佛经翻译 兴盛的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南州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才项多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4期83-87,共5页
本文以青海省黄南州创建热贡文化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和全力"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的政策定位为主线,通过深入调研,对黄南州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的战略目标、政策、思路,以及近两年所取得成效方面做了一些总结和概述,并针... 本文以青海省黄南州创建热贡文化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和全力"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的政策定位为主线,通过深入调研,对黄南州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的战略目标、政策、思路,以及近两年所取得成效方面做了一些总结和概述,并针对黄南州"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和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特色 文化品牌 藏文化 成效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历史概况、讲修特点及深远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才项多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5期34-41,共8页
萨迦派在藏传佛教体系中地位显赫,历史悠久,至萨迦五祖时期其影响力已达到了鼎盛。其中四族萨迦班智达·贡噶坚参应蒙古皇子阔端之邀,前赴凉州会谈,为元朝统一西藏做出了重要贡献;萨迦五族八思巴·洛追坚赞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 萨迦派在藏传佛教体系中地位显赫,历史悠久,至萨迦五祖时期其影响力已达到了鼎盛。其中四族萨迦班智达·贡噶坚参应蒙古皇子阔端之邀,前赴凉州会谈,为元朝统一西藏做出了重要贡献;萨迦五族八思巴·洛追坚赞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国师、帝师,统领总制院事,管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务。建立萨迦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权,并在元中央王朝的支持下,萨迦派势力大增,其寺院及势力波及到康区和安多各地,对元朝皇室以及藏传佛教后期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结合萨迦派的兴衰历史,对萨迦派教法的形成、内部派系、法脉传承、讲修特点、内容、见地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客观地论述了萨迦派的历史地位、对后世的影响,并简要点明了该教派的弊端和亟待解决的几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迦派 历史概况 讲修特点 深远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拉安藏族部落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概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才项多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6期126-130,共5页
作为青海古老的藏族世居部落,拉安部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青海的长治久安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明清之际,由于东西蒙古大举入驻青海,迫使环湖地区各藏族部落向黄河以南迁移,拉安部落亦同其他藏族部落一样,遭受背井离乡之厄运... 作为青海古老的藏族世居部落,拉安部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青海的长治久安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明清之际,由于东西蒙古大举入驻青海,迫使环湖地区各藏族部落向黄河以南迁移,拉安部落亦同其他藏族部落一样,遭受背井离乡之厄运。随着蒙古族的衰落及清政府抑藏扶蒙、分而治之、那彦成"查办番案"等政策的干预,两族之间产生了数百年的草场争夺矛盾。之后西宁办事大臣福济筹办安置事宜,为移入河北的拉安等八个藏族部落分地划界,形成"环湖八族",从而稳定了持续百年之久的藏族北移局面。本文以部落的发展纵横为脉络,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与口碑资料,对其族源、族名由来、形成、分流、兴衰及发展现状做了较为客观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安部落 历史 发展现状 简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央达”文化解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才项多杰 《青藏高原论坛》 2013年第2期81-84,共4页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对藏族"央达"文化的由来及其深层含义进行了全新的解析,指出它是藏族民众信奉的"央(gyang mda')"观念与"崇箭"思想的完美结合,蕴含着丰富而鲜为人知的...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对藏族"央达"文化的由来及其深层含义进行了全新的解析,指出它是藏族民众信奉的"央(gyang mda')"观念与"崇箭"思想的完美结合,蕴含着丰富而鲜为人知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央达”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藏族箭崇拜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4
11
作者 才项多杰 《青藏高原论坛》 2015年第1期83-86,共4页
本文从神话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紧密结合藏族远古生计方式以及其他原始崇拜观念,对藏族崇箭习俗的由来及其文化内涵、象征意义等问题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总结出藏族神箭崇拜是原始先民生殖崇拜的再现,体现了求生幻想和求生理... 本文从神话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紧密结合藏族远古生计方式以及其他原始崇拜观念,对藏族崇箭习俗的由来及其文化内涵、象征意义等问题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总结出藏族神箭崇拜是原始先民生殖崇拜的再现,体现了求生幻想和求生理性这一文化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箭崇拜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出土的藏文九九乘法表与西藏传统筹算中出现的九九乘法表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才项多杰 《青藏高原论坛》 2018年第4期34-41,共8页
敦煌藏文写本已鉴别出3件藏文九九乘法表,包括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收集本P.T.1070和P.T.1256,以及敦煌莫高窟北窟出土文书B59:10。关于这三件藏文写本的历史年代、文字特点、内容、数学含义等方面学术界多有探讨,但多数研究忽略了敦... 敦煌藏文写本已鉴别出3件藏文九九乘法表,包括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收集本P.T.1070和P.T.1256,以及敦煌莫高窟北窟出土文书B59:10。关于这三件藏文写本的历史年代、文字特点、内容、数学含义等方面学术界多有探讨,但多数研究忽略了敦煌藏文九九乘法表与西藏筹算中的九九乘法表的渊源关系。故此,本文尝试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敦煌藏文九九乘法表及其藏族筹算中的九九乘法表方面做进一步研究,以便梳理敦煌本藏文九九乘法表与西藏筹算九九乘法表的关系及其发展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九乘法表 藏文写本 历史渊源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青绣”产业视阈探讨青海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才项多杰 《新西部》 2021年第9期31-36,共6页
青海作为一个民族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而“青绣”就是承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记忆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青绣”已成为青海广大农牧区妇女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收致富奔小康,以乡村振兴助推区域产业发展的... 青海作为一个民族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而“青绣”就是承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记忆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青绣”已成为青海广大农牧区妇女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收致富奔小康,以乡村振兴助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手艺之一,成为青海文化产业的招牌和最大亮点,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与“苏绣”“湘绣”等大品牌相比,“青绣”也有很多经济、地域、技能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和自身短板,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 增收致富 脱贫攻坚 民族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传承与发展 改进和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创建西部大开发的高原特色 被引量:1
14
作者 才项多杰 《新西部》 2019年第28期64-67,共4页
西部大开发实施二十年,青海省立足高原特色,经济发展稳中有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防范各种风险能力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加大。通过不断加强民生工程,提高民生福祉... 西部大开发实施二十年,青海省立足高原特色,经济发展稳中有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防范各种风险能力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加大。通过不断加强民生工程,提高民生福祉,有效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特色 西部大开发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特色产业 稳步推进 民生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藏传佛教人性教育对当今社会的积极影响
15
作者 才项多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6期32-36,共5页
藏传佛教人性教育体系蕴含着藏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是藏文化不断被世界公认的价值所在,其善恶有报、护国利民、知恩报恩等人类共享的朴实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支撑和文化载体。本文结合藏传佛教教义理论,从人身难得、尊师重教、戒律约... 藏传佛教人性教育体系蕴含着藏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是藏文化不断被世界公认的价值所在,其善恶有报、护国利民、知恩报恩等人类共享的朴实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支撑和文化载体。本文结合藏传佛教教义理论,从人身难得、尊师重教、戒律约束、行善积德、破除烦恼、众生平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藏传佛教人性教育对藏民族历史文化及道德信仰的深远意义,探讨了其人性教育理念能够对当今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人性教育 当今社会 积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16
作者 才项多杰 《西藏艺术研究》 2019年第2期70-77,共8页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因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人类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各文明古国的度量衡起源时间及其形式有所不同。青藏高原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其度量衡的起源和发展承载着高原...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因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人类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各文明古国的度量衡起源时间及其形式有所不同。青藏高原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其度量衡的起源和发展承载着高原先民的理性发展史。本文主要以考古挖掘资料及其藏文原始文献作为依据,运用考据学和跨学科比较的方法,对西藏度量衡的起源历史进行了探讨,指出距今3500年前,藏族先民对量的认识具有不自觉的实践性,通过实践对度量衡标准的要求极其形成规范具有一定的理论需求。故此认为这一阶段是藏族度量衡萌芽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衡 农牧业 社会组织 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青海农村社会治理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7
作者 才项多杰 靳艳娥 《新西部》 202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定,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青海各州县(市)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进农业地区社会治理路径,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定,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青海各州县(市)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推进农业地区社会治理路径,实现社会治理从粗放到精细的根本性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制度 治理成效 农村社会治理 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能力建设 县(市) 根本性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民间歌舞资源打造文化名州品牌——以青海省海南州“勒卓”特色文化品牌为例
18
作者 才项多杰 《新西部》 2020年第19期63-66,共4页
长久以来,藏族民间“勒卓”文化在海南州地区根深蒂固,甚至家喻户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勒卓”这一文化名片,对于唱响海南州“文化名州、文化大州”品牌,彰显海南州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 长久以来,藏族民间“勒卓”文化在海南州地区根深蒂固,甚至家喻户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勒卓”这一文化名片,对于唱响海南州“文化名州、文化大州”品牌,彰显海南州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特色文化 民间歌舞 文化名片 海南州 文化核心竞争力 地域文化特色 品牌 打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藏区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19
作者 才项多杰 《新西部》 2019年第4期82-85,共4页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青海藏区六州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科学分析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审时度势、因人因村因地制宜,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自然环境、...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青海藏区六州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科学分析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审时度势、因人因村因地制宜,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青海藏区实施产业扶贫,不仅要促进产业差异化、长远化发展,着力解决扶贫产业选择难、发展难、同质化、低端化问题,还要在加强现代新型农牧民、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青海藏区 贫困地区 调研 利益联结机制 专业技术人才 带动能力 新型农牧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治国背景下青海藏区“习惯法”治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玮 张立群 +2 位作者 鲁顺元 谢热 才项多杰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5期1-9,共9页
藏区习惯法是在藏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生产力、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法律形态,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规范约束部落成员行为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曾经销声匿迹的习惯法死灰复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习... 藏区习惯法是在藏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生产力、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法律形态,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规范约束部落成员行为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曾经销声匿迹的习惯法死灰复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习惯法作为部落社会的遗存,与现代国家法相冲突,阻碍社会进步,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治理,才能维护藏区的长治久安,为藏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藏区 部落习惯法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