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带一路”开辟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6期58-59,共2页
-
文摘
11月7日至8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名科学家,就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言献策。
-
关键词
国际科技合作
路径
科技创新
国际研讨会
建言献策
合作服务
科学家
-
分类号
G322.5
[文化科学]
-
-
题名单霁翔:让文物藏品融入人民生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2-53,共2页
-
文摘
故宫溥物院近年来在文化创意产业之路上迈开步伐,“让文物活起来”激活了馆藏文物的生命力。2015年,故宫文创产品销售额近10亿元。截至2015年底,故宫博物院累计研发文创产品8683种,获得相关领域奖项数十种。
-
关键词
文物藏品
人民生活
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
产品销售额
文化创意产业
馆藏文物
-
分类号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破解土壤污染治理难题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56-57,共2页
-
文摘
土壤污染修复是项耗资巨大、时间跨度长的工程,需要建立稳定、可预期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
关键词
土壤污染
污染治理
资金投入机制
时间跨度
污染防治
市场主体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王爱勤的“点石成金”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4-35,共2页
-
文摘
“争取在‘十三五’末的时候,突破红色低品质凹凸棒石转变为白色高品质凹凸棒石的技术难题,实现丑小鸭变白天鹅。”
-
关键词
王爱勤
凹凸棒石
地质学
职业
-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C913.2
[经济管理]
-
-
题名古籍数字化难题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27,共2页
-
文摘
只有通过立法的方式拆除图书馆之间的障碍,才能让古籍资源得以共建共享,
-
关键词
古籍数字化
共建共享
古籍资源
图书馆
-
分类号
G25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新丝路又响“驼铃声”
- 6
-
-
作者
扈永顺
张文静
-
机构
《瞭望》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2期58-59,共2页
-
文摘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日前在敦煌举办,来自85个国家、5个国际组织的95个外国代表团,以及国内丝绸之路沿线16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的23个代表团参与,开展了高级别论坛、文化年展及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
-
关键词
铃声
丝绸之路
港澳台地区
国际文化
国际组织
文艺演出
代表团
博览会
-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
-
题名刘芳:以讲台为生命支点的盲人教师
- 7
-
-
作者
扈永顺
张冉燃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41,共2页
-
文摘
“一条河,在地面奔腾时是一条河,在地下流淌时还是一条河,最后它们都奔向了大海,在那里它们的灵魂是平等的。”
-
关键词
教师
盲人
支点
生命
讲台
刘芳
-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孙九林:科研拓荒人
- 8
-
-
作者
扈永顺
龙涛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8期40-41,共2页
-
文摘
“任务来了,大家都不大懂,怎么办?我总感觉这是国家需要,就得做。”
-
关键词
拓荒
科研
孙九林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
分类号
I36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舒了的胡同人生
- 9
-
-
作者
扈永顺
龙涛
-
机构
《瞭望》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38-39,共2页
-
文摘
“虽然做不到古代先贤和民族英雄的那些崇高功绩,但我们总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一些东西吧,活得有点意义,有点价值,那就足够了。”
-
关键词
人生
胡同
民族英雄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从人才梯队到学科建设
- 10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3,共2页
-
文摘
一个合格的古籍修复人员应该具备历史、美术、造纸、印刷、出版、文献等多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修复古籍的多种技能。只有当古籍保护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时,才能培养出具有上述知识和技能的古籍保护专门人才,
-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人才梯队
古籍修复
学科知识
古籍保护
专门人才
才能培养
技能
-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发力终结尘肺病“梦魇”
- 11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6-57,共2页
-
文摘
尘肺病可防却不能治愈,要以预防为主,加强源头治理。让一线劳动者了解职业病的危害,促使劳动者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防护,保障自身的职业健康权益。
-
关键词
肺病
梦魇
源头治理
主动防护
被动管理
健康权益
职业病
劳动者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印记
- 12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58-59,共2页
-
文摘
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基因在作物“体内”到底是怎样“转”的?我们国家在公众关心的转甚因安全问题上又做了哪些工作?《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专家。
-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印记
农业
转基因技术
安全问题
新闻周刊
《瞭望》
安全性
-
分类号
F203.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中国“北斗”走向世界“北斗”
- 13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57,共2页
-
文摘
“我国北斗事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二十多年时间,达到的应用指标已经可以媲美美国的GPS。现在的关键是,北斗卫星服务要产生效益,就要在‘用’上下功夫。没有应用,即便卫星满天飞,也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在国家北斗精准服务网应用汇报会上强调说。
-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世界
经济效益
90年代
总设计师
服务网
GPS
-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语音识别让“人机交互”成为可能
- 14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9期56-57,共2页
-
文摘
曾轰动一时的电影《她》,讲述了男主人公与人工智能虚拟助手相爱的故事,这个人工智能对话系统能够同时与数百人进行对话。现实中,苹果Siri能够有目的地模仿人类,并拥有了不同的人类风格,像Siri这类智能软件助手正在与数以亿计的人类用户互动。
-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语音识别
人工智能
男主人公
智能软件
《她》
人类
目的地
-
分类号
TP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题名打好蓝天保卫战
- 15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4-55,共2页
-
文摘
“控制大气污染,产业结构要调整,压缩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品升级;能源结构要调整,清洁、高效、集中利用煤炭,居民能源利用要向电、气转化;农业要向生态农业转型,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实现乡村能源的非固态化。”
-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利用
保卫战
落后产能
能源结构
农业转型
大气污染
产业结构
产品升级
-
分类号
F41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张火丁的号召力
- 16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34-35,共2页
-
文摘
“有那么多艺术门类供大家欣赏,京剧成为小众艺术也在情理之中,但京剧肯定会有人坚持表演下去。”“张火丁,张火丁,再唱一个!”演出结束,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要求张火丁返场再唱的叫好声此起彼伏。掌声中,张火丁六次谢幕。面对久久不愿离开的观众,最后一次帷幕拉开,张火丁与宋小川合唱了一段《春闺梦》,观众欣赏完才作罢。
-
关键词
张火丁
号召力
观众欣赏
艺术门类
《春闺梦》
京剧
掌声
演出
-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大公报:一份报纸的抗战
- 17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57-57,共1页
-
文摘
5月3日,由《大公报》组织拍摄的纪录片《一份报纸的抗战》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该片共六集、总长240分钟,是中国首部报人抗战纪录片,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重大理论文献题材纪录片”。
-
关键词
《大公报》
抗战
报纸
中央电视台
纪录片
科教频道
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
-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刘征:唤醒更多的北京文化记忆
- 18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4-35,共2页
-
文摘
2015年底,刘征把自己十余年来对北京会馆的研究成果整理总结,出版了《北京会馆纪事》一书。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先生为其题写书名,并嘱托他要把会馆研究继续做下去。目前,记述北京会馆的著作已有不少,《北京会馆纪事》的突出之处,正如刘征本人的研究定位:“本书介绍的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会馆祠堂,希望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使各方有所参考借鉴。”
-
关键词
北京
文化记忆
刘征
唤醒
研究成果
名誉会长
会馆
纪事
-
分类号
F7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抢救方言:与加速衰亡的赛跑
- 19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6-57,共2页
-
文摘
首届足荣村方言电影节前不久在北京大学拉开帷幕,电影节由广东省雷州市足荣村主办,是周内首个聚焦方言电影创作的电影节。目前,在栏个电影行业中,方言电影尚未得到广泛支持,也没有专门的评选机制。
-
关键词
方言
赛跑
衰亡
抢救
电影节
北京大学
电影创作
电影行业
-
分类号
J991.7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蔡蔚:为新能源汽车创造中国“心”
- 20
-
-
作者
扈永顺
-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6-37,共2页
-
文摘
5月23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在“精进电动”新能源汽车电机展位上,一位颇具学者风范的中年人正用英语向国外客商介绍电机与电驱动总成产品。
-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中国
“心”
设备展览会
交通技术
学者风范
中年人
电机
-
分类号
U469.7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