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房艳春 郭凤 +1 位作者 侯莉莉 许秋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血清学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研究组)121例及同时期接受治疗的单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突发性耳聋组)112例、接受体检为健康的老... 目的分析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血清学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研究组)121例及同时期接受治疗的单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突发性耳聋组)112例、接受体检为健康的老年人(对照组)100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利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PV)、低切值(1/s)、全血黏度(WBV)、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结果3组DBP、SBP、FIB、PV、1/s WBV、PT、TC、TG、LDL-C、HDL-C水平差异显著(P<0.001),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及突发性耳聋组DBP、SBP、FIB、PV、1/s WBV、PT、TC、TG、LDL-C显著升高(P<0.05),而HDL-C水平及TT显著降低(P<0.05)。综合不同听力下降程度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两组治疗前血浆IL-6、TNF-α、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治疗前后相关炎症因子显著下调(P<0.001)。结论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学炎症因子较单纯突发性耳聋患者水平高,结合对炎症因子的监控对老年突发性耳聋治疗结局预测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突发性耳聋 炎症因子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IL)-6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房艳春 许秋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60-2663,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病例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理学分期、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亚型、有无肿瘤残余、患者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随访时间内复发情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老年甲状腺癌患者病例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理学分期、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亚型、有无肿瘤残余、患者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随访时间内复发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等。使用COX回归分析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远处转移和原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选取病例222例,临床资料缺失且无法完善8例(3.60%),失访8例(3.60%),共纳入206例(92.79%)。单因素COX分析表明,病理分期〔HR=2.168,95%CI(0.959~1.037)〕、侵犯范围〔HR=4.068,95%CI(2.142~7.726)〕、淋巴结转移〔HR=3.952,95%CI(2.004~7.794)〕及残余肿瘤〔HR=5.319,95%CI(2.852~9.919)〕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分析表明,病理分期〔HR=1.606,95%CI(1.077~2.396)〕、侵犯范围〔HR=1.292,95%CI(0.537~3.108)〕、淋巴结转移〔HR=2.191,95%CI(1.001~4.797)〕及残余肿瘤〔HR=2.737,95%CI(1.350~5.552)〕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SH降低〔HR=0.464,95%CI(0.217~0.993)〕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OR=4.803,95%CI(1.654~13.951)〕和残余肿瘤〔OR=4.999,95%CI(1.883~13.273)〕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新肿瘤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病理分期、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残余肿瘤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TSH降低是独立保护因素,依据这些因素可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进行预测,并进行针对性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促甲状腺激素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poB100与SREBP-1c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梁衍锋 张东东 +8 位作者 孙俐俐 倪蕾 王淑秋 马小茹 刘蕾 刘君星 王芳芳 吴佳梅 房艳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381-5383,共3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干预小鼠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在肝脏表达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姜黄素治疗NAFLD的机制,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实时PCR方法对... 目的研究姜黄素干预小鼠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在肝脏表达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讨姜黄素治疗NAFLD的机制,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实时PCR方法对比正常组、NAFLD模型组、姜黄素预防组、姜黄素治疗组中肝脏ApoB100和SREBP-1c的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ApoB100 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而在预防组和治疗组表达均降低(P<0.05);SREBP-1c 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而在预防组和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应用姜黄素对于NAFLD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不是通过调节SREBP-1c mRNA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载脂蛋白B100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SREBP-1c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梁衍锋 张东东 +4 位作者 孙俐俐 刘君星 倪蕾 王芳芳 房艳春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干预小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在肝脏表达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比正常组、NAFL... 目的:研究姜黄素干预小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在肝脏表达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比正常组、NAFLD模型组、姜黄素治疗组中肝脏SREBP-1c的mRNA表达进行分析。结果:SREBP-1c 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在姜黄素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模型组肝脏中SREBP-1c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而治疗组表达也增高;应用姜黄素对于NAFLD的治疗作用可能不是通过调节SREBP-1cmRNA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和灵芝孢子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poB100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梁衍锋 张东东 +8 位作者 孙俐俐 倪蕾 刘君星 王芳芳 房艳春 王淑秋 马小茹 刘蕾 吴佳梅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分别研究姜黄素与灵芝孢子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脏载脂蛋白B100(apolipoprotein B100,ApoB100)表达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讨姜黄素及灵芝孢子治疗NAFLD的机制,并对比两种药物的治疗... 目的:分别研究姜黄素与灵芝孢子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脏载脂蛋白B100(apolipoprotein B100,ApoB100)表达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讨姜黄素及灵芝孢子治疗NAFLD的机制,并对比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比正常组、NAFLD模型组、姜黄素治疗组、灵芝孢子治疗组中肝脏ApoB100的mRNA表达。结果:ApoB100mRNA在模型组表达增高,而在姜黄素治疗组和灵芝孢子治疗组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治疗组与灵芝孢子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模型组肝脏中ApoB100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姜黄素和灵芝孢子均可通过降低肝脏中ApoB100mRNA的表达调节脂代谢;姜黄素与灵芝孢子对于小鼠NAFLD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姜黄素 灵芝孢子 载脂蛋白B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电力企业绩效管理 提高员工积极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房艳春 《经济视野》 2014年第24期155-155,共1页
电力企业近几年以绝对的发展优势立于国内企业的领先位置中,这主要依赖于电力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可见,企业员工才是企业发展中最强大的生产力.下面就一起跟随本文对加强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提高员工积极性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电力企业 绩效管理 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秋实 侯莉莉 房艳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26-1829,共4页
目的探究白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首次手术治疗的112例老年HNSCC患者。收集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和NLR。以患者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为随访终点,通... 目的探究白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首次手术治疗的112例老年HNSCC患者。收集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和NLR。以患者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为随访终点,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明确血清白蛋白和NLR的最佳切割值,并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HNSCC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血清白蛋白和NLR鉴别老年HNSCC患者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和0.74,而将二者联合使用AUC提高至0.82,特异性升高至90.2%。血清白蛋白>37.9 g/L组中位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期明显长于血清白蛋白≤37.9 g/L组(P<0.001);NLR>3.04组中位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期明显短于NLR≤3.04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证实T分期、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血清白蛋白<37.9 g/L(HR=1.63,P<0.001)及NLR>3.04(HR=2.46,P=0.04)是影响患者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清白蛋白和NLR对老年HNSCC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及远传转移预测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白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局部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嗜酸细胞型黏液表皮样癌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兵 李玉婷 +6 位作者 杨光 刘惠铭 陈文静 翟丽丽 刘洪羽 房艳春 曹维海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48-248,277,共2页
患者男性,74岁。平素健康,除脑梗塞病史2年外,无其他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咳血,无其他伴随症状。查体:未见异常。全血检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6.36×10^9/L,嗜碱细胞绝对值升高0.07×10^9/L;血生化钠(... 患者男性,74岁。平素健康,除脑梗塞病史2年外,无其他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咳血,无其他伴随症状。查体:未见异常。全血检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6.36×10^9/L,嗜碱细胞绝对值升高0.07×10^9/L;血生化钠(132mmol/L)、尿酸(207umol/L)、总蛋白(59g/L)、白蛋白(38g/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U/L)和肌酸激酶(14U/L)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细胞 黏液表皮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
9
作者 于兵 刘惠铭 +5 位作者 张琪 翟丽丽 刘洪羽 房艳春 李玉婷 陈文静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78-479,F0003,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主因"胸闷、气短,伴咳嗽1月余"入院。无明显咳痰,无咯血,无发热、寒战,无胸痛。既往无手术史、传染病史及肿瘤家族史。入院时腋窝T 36.2℃,P 80次/分,R 16次/分,BP 130/80 mm Hg。查体: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主因"胸闷、气短,伴咳嗽1月余"入院。无明显咳痰,无咯血,无发热、寒战,无胸痛。既往无手术史、传染病史及肿瘤家族史。入院时腋窝T 36.2℃,P 80次/分,R 16次/分,BP 130/80 mm Hg。查体: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胸廓对称,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双肺叩诊清音。心率80次/分,律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位性病变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房艳春 欧云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7期105-105,108,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以加强对CS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行清宫术发...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以加强对CS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行清宫术发生阴道大出血,经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药物治愈。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次受孕时,有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危险,行人工流产易发生大出血,术前剖宫产史及彩超有助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断。确诊后禁忌直接行人工流产术,可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杀胚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子宫瘢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生殖道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房艳春 郭兆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5期166-167,共2页
目的:研究孕妇生殖道感染对母婴的影响及防治。方法:对我所产科门诊收治的526例孕妇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在526例孕妇中检出122例生殖道感染患者,检出的病原体依次为假丝酵母菌、加德纳菌、支原体、衣原体、滴虫,妊娠妇女合并生... 目的:研究孕妇生殖道感染对母婴的影响及防治。方法:对我所产科门诊收治的526例孕妇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在526例孕妇中检出122例生殖道感染患者,检出的病原体依次为假丝酵母菌、加德纳菌、支原体、衣原体、滴虫,妊娠妇女合并生殖道感染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流产和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也可经垂直传播使胎儿宫内感染、胎儿先天性疾病等发生。526例孕妇中,进行过婚前体检及孕前查体的仅占5.1%,未进行婚检及孕前查体的孕妇居多数,占65.2%。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和及时治疗妊娠期生殖道感染,可避免流产、早产,并降低产妇产褥感染率及新生儿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生殖道感染 孕前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巩向玲 房艳春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84-2384,共1页
[目的]掌握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状况,制订干预措施。[方法]对1030例孕妇贫血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结果]孕妇贫血患病率为13.5%,并且随孕周增大而增高,早孕期分别与中、晚期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产期保... [目的]掌握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状况,制订干预措施。[方法]对1030例孕妇贫血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结果]孕妇贫血患病率为13.5%,并且随孕周增大而增高,早孕期分别与中、晚期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孕20周起常规补充铁剂,降低因贫血引起的围产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症 贫血 患病率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临床探讨
13
作者 房艳春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3年第10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镇痛的新方法,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240例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80例。A组术前依次使用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B组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C组不予任何药物。结果:米索前...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镇痛的新方法,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240例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80例。A组术前依次使用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B组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C组不予任何药物。结果: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和宫颈松弛作用(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能显著减轻受术者在人工流产时疼痛,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米索前列醇 利多卡因 镇痛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2、IL-10在喉鳞癌和声带息肉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14
作者 房艳春 许秋实 谷英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95-97,共3页
检测ehd2和IL-10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种蛋白质与患者各种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来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60例声带息肉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声带息肉组织中ehd2和IL-1... 检测ehd2和IL-10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种蛋白质与患者各种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近年来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60例声带息肉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声带息肉组织中ehd2和IL-10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比较。结果 ehd2蛋白存在于喉鳞状细胞癌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其性别、年龄、临床分型、TNM的评估等无明显的相关性( P>0.05)。IL-10在喉鳞癌中呈高表达状态,在声带息肉组织中呈低表达,与EHD2 表达结果相反,相关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25,P<0.001 )。结论 EHD2阳性表达组患者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组。EHD2与IL-10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D2、IL-10 喉鳞癌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胸水细胞蜡块在肺腺癌EGFR与ALK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5
作者 于兵 刘洪羽 +2 位作者 李玉婷 房艳春 徐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7-20,共4页
探讨胸水细胞蜡块在肺腺癌EGFR、ALK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计125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集胸水制作为细胞蜡块,开展qPCR法行EGFR基因(21种突变位点)和EML4-ALK融合基因(9种融合突变)突变检... 探讨胸水细胞蜡块在肺腺癌EGFR、ALK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计125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集胸水制作为细胞蜡块,开展qPCR法行EGFR基因(21种突变位点)和EML4-ALK融合基因(9种融合突变)突变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活检组织蜡块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探讨胸水蜡块在肺腺癌EGFR、ALK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胸水细胞蜡块癌细胞检出率相较活检组织蜡块,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蜡块EGFR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阳性34例,阳性率为27.20%,ALK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阳性9例,阳性率7.20%;活检组织蜡块EGFR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阳性32例,阳性率25.60%,ALK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阳性8例,阳性率为6.40%;两种检测方式的EGFR、ALK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本次研究中共34例患者检出EGFR基因,其中占比最高的突变类型是p.Leu858Arg。本次研究中共计9例患者检出ALK突变基因,共计2种突变类型,其中p.Phe1174leu检出8例,占比达到88.89%。结果 利用胸水细胞制备细胞蜡块进行肺腺癌EGFR、ALK基因突变检测,其检测结果与活检组织蜡块的结果吻合率高。由于胸水细胞获取更为容易,因此是活检组织蜡块的重要补充,甚至对于部分肺癌晚期、无法通过手术来获得标本的患者而言,采用胸水细胞制备细胞蜡块进行检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细胞蜡块 肺腺癌 EGFR ALK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咽癌组织中p-ERK和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16
作者 许秋实 房艳春 谷英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28-130,共3页
研究下咽癌组织中p-ERK和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中男性45名,女性15名,年龄40周岁--70周岁,平均年龄50±7.2周岁。本次研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检测,本次研究将会根据这60位患者的病理分期、淋巴转移以及类型... 研究下咽癌组织中p-ERK和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中男性45名,女性15名,年龄40周岁--70周岁,平均年龄50±7.2周岁。本次研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检测,本次研究将会根据这60位患者的病理分期、淋巴转移以及类型进行下咽癌组织的检查,对p-ERK以及KI-67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ERK在对下咽癌样本检测中有着高表达结果,p-ERK的表达结果与患者的病理分期、淋巴的转移都无直接关系,KI-67的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期以及淋巴转移有关,与类型无关。结论 p-ERK和Ki-67的联合检查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可以作为下咽癌以及其他肿瘤治疗中的一个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p-ERK和Ki-67 基因表达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