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RAPD、AFLP和SSR标记的研究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房守敏 余泉友 +4 位作者 李斌 代方银 苗雪霞 黄勇平 鲁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26-2930,共5页
【目的】探讨RAPD、AFLP和SSR标记系统在家蚕遗传学研究中各自适用领域,为其在种质资源研究中选择适合的分子标记系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RAPD、AFLP和SSR3种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15个家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同时对3种标记系统进行... 【目的】探讨RAPD、AFLP和SSR标记系统在家蚕遗传学研究中各自适用领域,为其在种质资源研究中选择适合的分子标记系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RAPD、AFLP和SSR3种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15个家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同时对3种标记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SSR标记位点的期望异质性(He)最大(0.40),AFLP标记位点的He最小(0.25),但AFLP有最高标记指数(MI,15.60)和最高的多态性检测效率(Ai,74.75)。【结论】SSR比AFLP和RAPD的信息含量高,使得它最适合用于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AFLP的检测效率高即能够在1次PCR扩增反应中检测到最多的DNA带型,非常适合于种质鉴定与保护和构建连锁遗传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SSR AFLP RAPD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SSR标记分析几个家蚕品系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2
作者 房守敏 《蚕学通讯》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ISSR技术对6个家蚕品种和2个不同地域的野桑蚕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6条ISSR引物扩增,共检测到66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11条,其中6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8.48%。基于Ne&Li遗传算法计算出各品... 利用ISSR技术对6个家蚕品种和2个不同地域的野桑蚕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6条ISSR引物扩增,共检测到66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11条,其中6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8.48%。基于Ne&Li遗传算法计算出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家蚕品种问的遗传距离为0.4286—0.6491。根据遗传距离,用UPGMA方法进行了聚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家蚕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热激蛋白HSP90的鉴定、进化与表达模式 被引量:5
3
作者 房守敏 《蚕学通讯》 2015年第4期7-13,共7页
热激蛋白90是一类广泛分布与各类生物体中、高度保守的分子伴侣。HSP90s具有帮助受损蛋白的转运、折叠,防止聚集并恢复其正常构象等功能。昆虫HSP90s与生长发育、滞育和杀虫剂抗性等均相关。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对家蚕HSP90s进行了鉴定... 热激蛋白90是一类广泛分布与各类生物体中、高度保守的分子伴侣。HSP90s具有帮助受损蛋白的转运、折叠,防止聚集并恢复其正常构象等功能。昆虫HSP90s与生长发育、滞育和杀虫剂抗性等均相关。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对家蚕HSP90s进行了鉴定,共分析获得3个基因(BGIBMGA004612、BGIBMGA012753和BGIBMGA001241)。根据系统发生分析,对家蚕HSP90s分别命名为Bm HSP90A1、Bm HSP90B1和Bm Trap1,它们分属于3个亚家族。家蚕与黑腹果蝇HSP90s直系同源基因的蛋白序列一致性均在60%以上。与其他物种HSP90s一样,家蚕HSP90s含有N-端ATPase结构域,4个特征性序列。基于组织和发育时期芯片及表达序列标签,发现家蚕HSP90s基因均有表达。基于芯片数据,Bm HSP90A1在雌雄间具有非常相似的表达模式,而Bm Trap1在5龄幼虫精巢中的信号值高达16 082.5,暗示着该基因可能与精巢发育相关。HSP90s作为一类功能广泛的分子伴侣,本研究将为其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热激蛋白90 表达模式 序列分析 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基因组学研究及其介导的抗药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房守敏 《蚕学通讯》 2010年第4期28-35,共8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生物体的重要解毒酶系。它的功能广泛,主要包括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有毒亲电子化合物扼合,以增加毒性物质的水溶性而排除体外;作为过氧化物酶,对脂质过氧化产物进...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生物体的重要解毒酶系。它的功能广泛,主要包括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有毒亲电子化合物扼合,以增加毒性物质的水溶性而排除体外;作为过氧化物酶,对脂质过氧化产物进行解毒,从而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及以隔离机制被动结合杀虫剂等。昆虫GSTs主要分为6个已知的基因家族,其中Delta和Epsilon为昆虫特异的家族,已鉴定的抗药性相关基因则主要分属于这两个家族。本文主要对昆虫GSTs的比较基因组学及在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昆虫 杀虫剂 基因组学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袖蝶热激蛋白HSP70的全基因组分析与进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房守敏 《蚕学通讯》 2016年第2期7-13,共7页
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伴侣,在环境应激和热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诗神袖蝶Hsp70s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共获得12个Hsp70s基因,其编码蛋白分子量均在70kDa左右。进化分析表明,Hsp... 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是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伴侣,在环境应激和热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诗神袖蝶Hsp70s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共获得12个Hsp70s基因,其编码蛋白分子量均在70kDa左右。进化分析表明,Hsp70s在分子系统发生树中聚为2类,分别为应激诱导型(HSP70)和组成型(HSC70)。诗神袖蝶和果蝇组成型Hsc70s基因存在1∶1的直系同源关系,而应激诱导型Hsp70s则同一物种聚为一枝,表明Hsc70s在诗神袖蝶和果蝇物种分化前业已发生基因扩增,而Hsp70s则是物种形成后发生世系特异扩增而产生的多个拷贝。我们对诗神袖蝶Hsp70s基因在化学感受器官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除HmelHsp68、HmelHsp70A和HmelHsc70-2在化学感受器官中不表达或表达量极低外,其他基因均有明显的表达信号(FPKM>1),而且在雌雄个体间具有相似的表达信号。这一研究有助于拓展我们对昆虫Hsp70s进化和功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神袖蝶 热激蛋白70 鉴定 序列分析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粒体GST的鉴定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房守敏 《蚕学通讯》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微粒体GSTs(microsomal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mGSTs)是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细菌等生物体中的多功能酶类,具有对药物解毒和抗氧化等功能。作为一类膜蛋白,在研究手段上难于胞质型GSTs(cytosolic GSTs),迄今为止在昆虫中较少展... 微粒体GSTs(microsomal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mGSTs)是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细菌等生物体中的多功能酶类,具有对药物解毒和抗氧化等功能。作为一类膜蛋白,在研究手段上难于胞质型GSTs(cytosolic GSTs),迄今为止在昆虫中较少展开功能研究。本研究在基因组水平对家蚕mGSTs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BmmGST1和BmmGST2两个基因,它们位于家蚕15号染色体,呈串联排列,无内含子插入。BmmGST1和BmmGST2编码的蛋白分别含有151和1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6.9kD和16.7kD。进化分析表明,家蚕mGSTs可能是由于世系特异扩增而产生的两个拷贝。分析表达序列标签证实BmmGST1在5龄3d幼虫的翅原基、丝腺和卵巢组织表达。基于组织和发育时期芯片,BmmGST2在各组织和发育期均有表达信号。家蚕与其他昆虫、大鼠的mGSTs序列高度保守,是否也有类似于哺乳动物中的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粒体GST 表达模式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在鳞翅目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房守敏 《蚕学通讯》 2010年第2期17-25,共9页
线粒体DNA具有母性遗传与进化速率快等特点,已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昆虫的分类学、群体遗传学、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等研究。本文介绍了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对线粒体DNA应用于鳞翅目昆虫系统发生和分子进化等方面的研... 线粒体DNA具有母性遗传与进化速率快等特点,已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昆虫的分类学、群体遗传学、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等研究。本文介绍了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对线粒体DNA应用于鳞翅目昆虫系统发生和分子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线粒体基因或区段在鳞翅目昆虫不同分类阶元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线粒体 系统发生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蚊子全基因组中微卫星的丰度及其分布(英文) 被引量:24
8
作者 余泉友 李斌 +6 位作者 李关荣 房守敏 颜虹 童晓玲 钱吉凤 夏庆友 鲁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5-441,共7页
微卫星是近年大力开发的一种遗传标记,为推进按蚊遗传学相关研究,对按蚊全基因组中由1~6个碱基重复单元组成的简单序列重复(微卫星) 进行了分析. 进而对其微卫星的丰度和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也比较了染色体各个区域(外显子、内含子和... 微卫星是近年大力开发的一种遗传标记,为推进按蚊遗传学相关研究,对按蚊全基因组中由1~6个碱基重复单元组成的简单序列重复(微卫星) 进行了分析. 进而对其微卫星的丰度和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也比较了染色体各个区域(外显子、内含子和基因间隔区) 之间的分布差异. 微卫星在按蚊基因组中的比例约占2.14%,其中X染色体拥有微卫星的密度最大. 对按蚊基因组中微卫星丰度而言,A碱基和C碱基重复在基因组中丰度相似,AC单元的丰度是AG单元的两倍多,然而AT和CG单元非常稀少;对于三四碱基而言,AGC,AAAC和AAAT单元最为丰富,ACG,ACT,AGG,CCG,ATGC,CCCG,ACTG,AACT,ACGT,AGAT,CCGG,ACCT和AGCT单元等均很稀少,而一些五碱基重复,在某条甚至某几条染色体中均未分布.除两碱基重复单元在2L的外显子区域丰度较高外,其他重复单元均在内含子和基因间隔区丰富. 进一步分析显示,微卫星在每条染色体两臂的丰度和分布存在着很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按蚊 基因组 丰度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HSP70基因的电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9
作者 房守敏 伍春莲 《蚕学通讯》 2011年第1期9-14,共6页
热休克蛋白70(HSP70)广泛分布于生物体中,在蛋白转运、耐热性、细胞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黑腹果蝇的一个HSP70氨基酸序列与家蚕基因组预测的基因库进行tBlastn检索,共获得了多个可能的家蚕HSP70基因,我们对编号为BGIBMGA002... 热休克蛋白70(HSP70)广泛分布于生物体中,在蛋白转运、耐热性、细胞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黑腹果蝇的一个HSP70氨基酸序列与家蚕基因组预测的基因库进行tBlastn检索,共获得了多个可能的家蚕HSP70基因,我们对编号为BGIBMGA002381进行了电子克隆。BGIBMGA00238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与家蚕ESTs数据库进行Blastn比对检索,共获得了20条ESTs证据,经SeqMan拼接获得家蚕HSP70的cDNA序列长2057 bp,其编码区长1950 bp,共编码649个氨基酸。该HSP70蛋白质分子质量为71.18 KD,等电点为5.33。结果表明该HSP70基因在mRNA水平有表达,可能为家蚕基因组中功能性的HSP70,这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热休克蛋白70 电子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标记在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竞 房守敏 +4 位作者 刘文明 李斌 苗雪霞 黄勇平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1-256,共6页
采用25个微卫星标记(SSR)对中国5个不同地区的野桑蚕及2个家蚕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折,共产生5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多于2个等位基因。表明微卫星标记能反映各品种之间丰富的多态性,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 采用25个微卫星标记(SSR)对中国5个不同地区的野桑蚕及2个家蚕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折,共产生5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多于2个等位基因。表明微卫星标记能反映各品种之间丰富的多态性,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遗传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中国野桑蚕 微卫星标记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BmGSTz1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余泉友 房守敏 +2 位作者 左伟东 张泽 鲁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61-1068,共8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一个功能广泛的超基因家族,其中Zeta家族在动物、植物和细菌中均有分布。在哺乳动物中,Zeta GSTs具有马来酰乙酰乙酸异构酶(MAAI)活性,参与苯丙氨酸/酪氨酸的代谢过程。本研究对家蚕Bombyxmori基因组中预测的...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一个功能广泛的超基因家族,其中Zeta家族在动物、植物和细菌中均有分布。在哺乳动物中,Zeta GSTs具有马来酰乙酰乙酸异构酶(MAAI)活性,参与苯丙氨酸/酪氨酸的代谢过程。本研究对家蚕Bombyxmori基因组中预测的GST基因(BmGSTz1)进行了表达序列标签的搜索,经拼接后获得一条含有3′和5′非翻译区在内的长度为1239bp的cDNA序列,其3′端含有AATAAA加尾信号。BmGSTz1基因含有4个内含子,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均符合GT-AG规则。经TA克隆证实,BmGSTz1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648bp,共编码215个氨基酸。BmGSTz1推定的分子量为24.8kD,等电点pI为8.06。BmGSTz1与其他昆虫和哺乳动物GSTz1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进化分析表明家蚕BmGSTz1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GSTz1形成1∶1∶1∶1∶1的直系同源关系。RT-PCR和基因芯片数据表明BmGSTz1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各组织中都有表达。序列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结果提示家蚕BmGSTz1可能具有MAAI活性,这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BmGSTz1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谷胱甘肽-S-转移酶 酪氨酸代谢 序列分析 CDNA克隆 表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劲 房守敏 +1 位作者 赵敏 余泉友 《蚕学通讯》 2010年第2期26-30,共5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内外源有毒物质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家蚕既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重要的模式生物。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研究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于阐明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杀虫剂抗性的关系,防治农林害虫有着重... 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内外源有毒物质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家蚕既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重要的模式生物。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研究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于阐明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杀虫剂抗性的关系,防治农林害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就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家蚕中的研究现状作了归纳,希望对今后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研究能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抗药性 害虫防治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产品倾销对我国电工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13
作者 房守敏 欧阳宇雄 崔联广 《电器工业》 2003年第9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电工行业 产品倾销 国外 电力设备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对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伍春莲 房守敏 +3 位作者 耿文峰 张思楠 孙警辉 李祥会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42-346,共5页
探讨不同浓度H2O2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0.01、0.05、0.10、0.20、0.50mmol/L)的H2O2作用于Hep-G2细胞12h,通过丫啶橙-碘化丙啶(AO/PI)双重荧光染色法对Hep-G2细胞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再进行DNA的提取和琼... 探讨不同浓度H2O2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0.01、0.05、0.10、0.20、0.50mmol/L)的H2O2作用于Hep-G2细胞12h,通过丫啶橙-碘化丙啶(AO/PI)双重荧光染色法对Hep-G2细胞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再进行DNA的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断裂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区分正常对照细胞(0mmol/L)、染色质凝聚的早期凋亡细胞(0.01、0.05mmol/L)、细胞质皱缩和细胞核解体的晚期凋亡细胞(0.10、0.20mmol/L)和降解细胞(0.50mmol/L),在一定时间内随H2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现浓度依赖性.DNA电泳结果显示发生凋亡的细胞基因组DNA形成弥散条带,从而表现出体外细胞凋亡的特征.因此,H2O2可以诱导Hep-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Hep-G2细胞 AO/PI 细胞凋亡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评价中的节能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喜云 张超 +2 位作者 熊明亮 房守敏 李金龙 《中国能源》 2001年第8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经济评价 节能效益 节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长春花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条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祥会 伍春莲 +4 位作者 房守敏 孙警辉 张思楠 耿文峰 杨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对长春花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长春花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并连续继代四次.结果发现:经过四次继代后愈伤组织生长旺盛,呈颗粒状,疏松且含水量大,无褐化现象... 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对长春花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长春花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并连续继代四次.结果发现:经过四次继代后愈伤组织生长旺盛,呈颗粒状,疏松且含水量大,无褐化现象,且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5mg/L+2,4-D 0.5mg/L+Vc 20mg/L.因此通过利用正交试验筛选激素浓度的配比可以对长春花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长春花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最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花 愈伤组织 6-BA 2 4-D 继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类昆虫线粒体DNA研究及其在起源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房守敏 张烈 鲁成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9-445,共7页
线粒体DNA(mtDNA)属母系遗传,进化速率较核基因快且基因组结构相对简单,已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昆虫群体遗传学及分子系统学等研究。本文对蚕类昆虫线粒体DNA在分子水平上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了蚕类昆虫... 线粒体DNA(mtDNA)属母系遗传,进化速率较核基因快且基因组结构相对简单,已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昆虫群体遗传学及分子系统学等研究。本文对蚕类昆虫线粒体DNA在分子水平上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了蚕类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及特征、mtDNA克隆与多态性及在蚕类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蚕类昆虫 多态性 分子系统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