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特点 被引量:7
1
作者 房列曙 张神根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83,共9页
新时期以来,农村改革率先突破,但也走过曲折的历程。"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领导人民,从恢复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抓生产经营管理开始,迅速恢复生产。在此基础上,大力支持农民的创造和选择,发展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8... 新时期以来,农村改革率先突破,但也走过曲折的历程。"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领导人民,从恢复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抓生产经营管理开始,迅速恢复生产。在此基础上,大力支持农民的创造和选择,发展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80年代中期,党总结国内外经验,实现理论上的飞跃,推动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在政治经济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党领导进行治理整顿,坚持改革不动摇,最终迎来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开创之道不平坦,经验教训犹为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流通体制改革 经济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至“七·七”时期的胡适 被引量:2
2
作者 房列曙 杜蒸民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0-65,38,共7页
认识“九·一八”至“七·七”时期的胡适,是一个复杂而又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都逐步调整了自己的行动方针。作为知识界的... 认识“九·一八”至“七·七”时期的胡适,是一个复杂而又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都逐步调整了自己的行动方针。作为知识界的泰斗,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代表,胡适的眼光也从前一个时期注意国内政治改良和文化革新,转向集中探讨如何对付日本的侵略,并以此为中心议题,发表了大量的言论。在对日武装侵略上,他主张取“委曲求全”的态度,通过同日本的直接交涉,避免对日作战,以待国际形势有利于我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政权 胡适 国民党政府 国际形势 主张 蒋介石政权 日本侵略 卖国主义 民族资产阶级 文化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被引量:4
3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8,共10页
孙中山选拔文官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首。他所说的德,不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而是以符合“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官吏是人民公仆等思想为价值取向。孙中山指出选举制、委任制有弊端,主张以考试制... 孙中山选拔文官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首。他所说的德,不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而是以符合“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官吏是人民公仆等思想为价值取向。孙中山指出选举制、委任制有弊端,主张以考试制度补救之,也就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同时,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运行机制。孙中山的理论创新,奠定了我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文官制度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考试院 文官考试 铨叙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安徽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 被引量:5
4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23-229,共7页
民国时期,安徽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是交织在一起的,其社会救济包含了社会保障。当时的社会救济包括贫穷救济、职业救济,灾害灾难救济等,而公立社会救济占主导地位,民间救济团体很多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抗日民... 民国时期,安徽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是交织在一起的,其社会救济包含了社会保障。当时的社会救济包括贫穷救济、职业救济,灾害灾难救济等,而公立社会救济占主导地位,民间救济团体很多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安徽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项英“南进”、“南调”、“向北发展”问题的重新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7-102,共6页
在新四军发展的方向上,项英没有“南进计划”,却有南进的构想。项英建议叶飞、张道庸(即陶勇)两团南调,是在八路军南下,与留在江北的新四军解决苏北问题的条件下,挽救苏南的应急措施,党中央最终批准一部南调。因此,不能把项英... 在新四军发展的方向上,项英没有“南进计划”,却有南进的构想。项英建议叶飞、张道庸(即陶勇)两团南调,是在八路军南下,与留在江北的新四军解决苏北问题的条件下,挽救苏南的应急措施,党中央最终批准一部南调。因此,不能把项英向党中央的建议和意见,说成是背离党中央关于新四军“向北发展”的方针,若说项英“始终借故不执行”“向北发展、向敌后发展”的方针,这是不对的。从实际行动看,项英基本上执行了“向北发展”的方针。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英 新四军 南进 南调 向北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高校考试制度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63-368,共6页
民国时期高等学校考试制度获得了较大发展:完善入学考试,加强平时考试,重视考察能力,充分发挥教授的作用。其经验,对于完善今天学校考试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高校 考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对新四军皖南部队的严重损失负责 被引量:4
7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88,共8页
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皖南部队遭受严重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造成的。从共产党内来说,则与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主要领导人项英的错误有关;也与毛泽东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估计不足,对大局... 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皖南部队遭受严重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造成的。从共产党内来说,则与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主要领导人项英的错误有关;也与毛泽东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估计不足,对大局的判断失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新四军失败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胡适与乾嘉考据学派 被引量:1
8
作者 房列曙 吴云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101,共7页
胡适继承了乾嘉考据学派疑古的精神、历史的眼光、考据学的方法。但是他主张用实验主义的方法去寻找证据,主张创办图书馆事业,提倡写人物传记来保存史料,提出用二重证据法来验证史实,主张方法的自觉和学术的公允,都是对乾嘉考据学派的... 胡适继承了乾嘉考据学派疑古的精神、历史的眼光、考据学的方法。但是他主张用实验主义的方法去寻找证据,主张创办图书馆事业,提倡写人物传记来保存史料,提出用二重证据法来验证史实,主张方法的自觉和学术的公允,都是对乾嘉考据学派的超越。然而,他主张二元史观和历史发展的偶然论,夸大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得他的存疑主义走向了极端,这些都是他对乾嘉考据学派合理因素的抛弃。尽管如此,胡适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他在史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和治学方法的独到见解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乾嘉考据学派 实验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安徽人口 被引量:3
9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117,共7页
民国时期安徽人口发展的总特点呈补偿性低速恢复特征。安徽人口政区分布不均,地域分布的密集点,以长江沿岸为首,依次为淮河流域、江淮丘陵、皖西山区、皖南山区。民国前期,人口省际迁移数量甚微;随着工业发展,大批农民迁入城镇,尤以迁... 民国时期安徽人口发展的总特点呈补偿性低速恢复特征。安徽人口政区分布不均,地域分布的密集点,以长江沿岸为首,依次为淮河流域、江淮丘陵、皖西山区、皖南山区。民国前期,人口省际迁移数量甚微;随着工业发展,大批农民迁入城镇,尤以迁入安庆、芜湖、蚌埠等城市为多。民国时期,安徽人口的职业结构中,从事农业的居首,其次是从事商业和工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安徽人口 人口变动 人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文官制度的独特创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房列曙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4,共7页
在中国古代,主要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国家官员。科举制度废除后,孙中山主张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由国家设置考试院,主管文官的选拔、任用和考绩。这一创新的理论实践于民国时期。在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开始运作和完善,其中的特种考试... 在中国古代,主要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国家官员。科举制度废除后,孙中山主张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由国家设置考试院,主管文官的选拔、任用和考绩。这一创新的理论实践于民国时期。在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开始运作和完善,其中的特种考试和检定考试是我国的独特创制。文官的任用、考绩、升调、奖惩、抚恤等制度称作文官"铨叙"制度,与文官考试制度相辅相成。文官"铨叙"制度最为规范,也是我国的独特创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权 文官制度 独特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的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3-38,共6页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开辟了苏南、皖南、皖中、皖东、皖东北、豫皖苏、苏中、苏北、豫鄂边9块抗日根据地。与此同时,新四军的兵力增长了12倍;武器装备增长了11倍。八路军自诞生到1940年,兵力增长了8倍,武器装备增长了4倍...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开辟了苏南、皖南、皖中、皖东、皖东北、豫皖苏、苏中、苏北、豫鄂边9块抗日根据地。与此同时,新四军的兵力增长了12倍;武器装备增长了11倍。八路军自诞生到1940年,兵力增长了8倍,武器装备增长了4倍。可见,在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的发展速度不比八路军慢。那种认为新四军发展比八路军发展慢的观点是不准确的。新四军的发展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新四军执行了党中央正确方针的结果,也是新四军与敌伪顽斗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新四军 抗日根据地 发展 党中央 中央军委 敌伪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武汉会战始于安徽省和县保卫战 被引量:2
12
作者 房列曙 房列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7-155,共9页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传统观点认为:武汉会战大致是从1938年6月12日日军侵占安庆开始,到同年10月25日中国守军主动放弃武汉为止,历时4个多月。本文的主要贡献是根据新发现的相关史料...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传统观点认为:武汉会战大致是从1938年6月12日日军侵占安庆开始,到同年10月25日中国守军主动放弃武汉为止,历时4个多月。本文的主要贡献是根据新发现的相关史料,认为武汉会战应从1938年4月23日至24日安徽省和县保卫战开始,这就将武汉会战开始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整个会战的时间增加到6个月有余。并对人们知之甚少的和县保卫战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提高了可歌可泣的和县保卫战的地位,颂扬了抗战女英雄成本华的抗战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会战 开始时间 和县保卫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国公务员的社会保障 被引量:2
13
作者 房列曙 《西部学刊》 2015年第7期57-64,共8页
抗战时期,公务员的福利制度、战争灾难救济及社会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公务员退休、抚恤制度单独建制,这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历史的进步。这些社会保障制度,既有战时的临时性的生活补助、战伤救护、空袭损害救济,更有平时的常规性的福利待遇... 抗战时期,公务员的福利制度、战争灾难救济及社会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公务员退休、抚恤制度单独建制,这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历史的进步。这些社会保障制度,既有战时的临时性的生活补助、战伤救护、空袭损害救济,更有平时的常规性的福利待遇、医疗补助、生育补助、退休、抚恤、社会保险等,同时惠及公务员直系亲属,稳定了公务员队伍及其家庭,顺应了抗战的需要,兼顾了常规性的发展,具有某些现代性特征。但是,全国公务员保障法未能公布,现代意义的公务员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保障制度未能系统建立,公务员保障制度的作用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 救济 保险 退休 抚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路线新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房列曙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5-185,共11页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路线的选择,有一个变化和最终形成的过程。从国民党方面看,经历了从苏南渡江改为从铜陵、繁昌渡江的变化;从共产党方面看,经历了从铜陵、繁昌渡江到从苏南渡江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与国民党的阴谋有关:...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路线的选择,有一个变化和最终形成的过程。从国民党方面看,经历了从苏南渡江改为从铜陵、繁昌渡江的变化;从共产党方面看,经历了从铜陵、繁昌渡江到从苏南渡江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与国民党的阴谋有关:有意向日军泄露新四军北移消息,企图借刀杀人;利用桂系军队阻截;调集皖南顽军加紧合围。国民党武力消灭新四军,找的由头就是"违抗军令",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从时间上看,皖南新四军北移不存在"逾期"的问题。新四军取道苏南北移,国共两党中央都是知道的。但是,新四军先向南再折向东即走"南线"到苏南,很难断言中共中央不知道,也找不到和第三战区商定的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事变 新四军 北移路线 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历史本科创新教育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房列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05-608,共4页
高师院校历史学专业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用创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编写高水平的教材。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为中介、开放为特征、创新为目的,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历史学 创新教育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特种考试的运作及其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房列曙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特种考试,是中国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中任命人员考试的一种,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创造。自1933年至1949年,是特种考试的建制和发展时期。特种考试的应考资格比较特殊,有高于高等考试的,有和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相当的,有低于普通考试的,有介于... 特种考试,是中国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中任命人员考试的一种,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创造。自1933年至1949年,是特种考试的建制和发展时期。特种考试的应考资格比较特殊,有高于高等考试的,有和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相当的,有低于普通考试的,有介于两者之间者。特种考试程序和方法比较特殊,有按照抗战时期的初试+训练+再试模式的,有按照抗战以前的考试及格后即行分发任用的,有分为三试的,也有分为二试、一试的。特种考试的举办形式也比较特殊,有考试院考选委员会直接办理的,有专门组织考试委员会办理的,有委托各用人机关办理的。特种考试的种类和录取的人数最多,是同一时期高等考试、普通考试录取人数的35倍和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官考试 特种考试 绩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临时政府文官制度的初创 被引量:1
17
作者 房列曙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66-373,共8页
孙中山是民国文官制度的总设计师,民国文官制度,也就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孙中山领导中国辛亥革命,并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创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创建了中国现代文官考试、任用、服务、... 孙中山是民国文官制度的总设计师,民国文官制度,也就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孙中山领导中国辛亥革命,并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创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创建了中国现代文官考试、任用、服务、官俸、考绩、奖惩、抚恤等制度的初步框架。这一制度,是对传统的科举选官制度的继承和创新,是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借鉴和创新。其中文官考试、任用制度等相关法令和主张,对以后的历史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南京临时政府 文官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反腐败失败的原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房列曙 《西部学刊》 2015年第1期60-63,共4页
1927年-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的斗争。由于反腐败的制度流于形式,执行不力;由于反对特权不力,不能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由于蒋介石独裁,分权制衡名存实亡;由于"五权宪法"与"以党训政"... 1927年-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的斗争。由于反腐败的制度流于形式,执行不力;由于反对特权不力,不能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由于蒋介石独裁,分权制衡名存实亡;由于"五权宪法"与"以党训政"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的矛盾,结果是越反越腐败,最后被中国共产党人赶下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流于形式 以权谋私 政治独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3年新老高考历史试卷的比较与建议
19
作者 房列曙 刘松萍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4-76,共3页
1993年新老高考历史试卷的比较与建议房列曙,刘松萍1993年全国普通高考的历史试题,努力体现《考试说明》所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在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开始趋于成熟的境地;在发掘成题的考查... 1993年新老高考历史试卷的比较与建议房列曙,刘松萍1993年全国普通高考的历史试题,努力体现《考试说明》所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在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开始趋于成熟的境地;在发掘成题的考查功能和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方面,已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试卷 中学教学 普通高考 新高考 考试说明 材料解析题 中学历史教学 1993年 能力要求 历史学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系工业文化 共叙桑梓情深——我与章开沅先生的芜湖寻根缘 被引量:1
20
作者 房列曙 《江淮文史》 2021年第5期108-120,共13页
今年5月28日,惊悉我最尊敬的学术前辈章开沅先生在武汉逝世,不胜唏嘘.先生1926年出生于安徽芜湖,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在辛亥革命史、南京大屠杀历史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其深厚学养和... 今年5月28日,惊悉我最尊敬的学术前辈章开沅先生在武汉逝世,不胜唏嘘.先生1926年出生于安徽芜湖,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在辛亥革命史、南京大屠杀历史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其深厚学养和人格魅力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曾获颁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开沅 终身成就奖 辛亥革命史 学术贡献 人文社会科学 华中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南京大屠杀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