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NFα的中枢神经系统来源 被引量:7
1
作者 戴黎萌 李力仙 +1 位作者 王天佑 戴钦舜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1999年第4期210-212,共3页
TNFα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和T 细胞。CNS一直被认为是免疫豁免部位,这是部分因为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免疫能细胞、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通过,部分因为CNS的细胞缺乏... TNFα是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和T 细胞。CNS一直被认为是免疫豁免部位,这是部分因为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免疫能细胞、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通过,部分因为CNS的细胞缺乏免疫活性。目前后者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的冲击。TNFα不但可以在周围循环中产生,而且可以在CNS内由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中枢神经系统 CNS NEURON GLIA B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洪正 田冰 +6 位作者 戴黎萌 沈伟锋 陈育光 许燕球 李品成 王雪新 吴耀晨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7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可否提高病人的疗效、降低死亡率。方法51例因一侧完全性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塞而施行了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病人的资料。术前以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可否提高病人的疗效、降低死亡率。方法51例因一侧完全性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塞而施行了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病人的资料。术前以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the Glasgow Coma Scale(GCS)进行评估。以发病至手术的时间为界将病人分为两组,即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所有生存者在术后3个月按Barthel Index(BI)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晚期手术组病人从发病到手术的平均时间是51h,而早期组为28h。早期组死亡率为14.3%(3/21),而晚期组为26.7%(8/30)。术前出现颞叶钩回疝并有单侧瞳孔散大固定者,在晚期治疗组为80%(24/30),而早期手术组仅为13.5%(3/21)(P<0.001);术后3个月以BI评估病人的神经功能情况是早期组为69.8分,晚期组为61.7分(P<0.05)。结论早期施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水肿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 机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相关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被引量:46
3
作者 李力仙 戴黎萌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0年第3期140-142,共3页
脑缺血后再灌注能诱导免疫细胞激活和细胞因子表达 ,本文论述了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免疫细胞、促炎细胞因子以及具有神经保护功能的抗炎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 。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巨噬细胞与缺血再灌流后继发脑损伤 被引量:7
4
作者 江涛 戴黎萌 载钦舜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8年第2期12-14,11,共4页
白细胞、巨噬细胞与缺血再灌流后继发脑损伤江涛,戴黎萌,载钦舜(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100050)脑缺血后再灌流,Siesj[1]称其为一柄双刃利剑,既可挽救濒临死亡的细胞,又可加重缺血细胞的损伤,加速死亡,称之... 白细胞、巨噬细胞与缺血再灌流后继发脑损伤江涛,戴黎萌,载钦舜(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100050)脑缺血后再灌流,Siesj[1]称其为一柄双刃利剑,既可挽救濒临死亡的细胞,又可加重缺血细胞的损伤,加速死亡,称之为“再灌注损伤”。其中白细胞在脑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损伤 白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巨噬细胞及其趋化因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力仙 戴黎萌 +1 位作者 江涛 戴钦舜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0年第2期89-91,共3页
缺血再灌注能诱导脑组织表达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MCP 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MIP 1) ,并伴有单核 /巨噬细胞的浸润和激活。一方面 ,这些趋化因子的表达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激活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与组织修复 ,是机体防御反应的... 缺血再灌注能诱导脑组织表达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MCP 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MIP 1) ,并伴有单核 /巨噬细胞的浸润和激活。一方面 ,这些趋化因子的表达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激活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与组织修复 ,是机体防御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 ,又可加重组织损伤。文章论述了单核 /巨噬细胞及其趋化因子MCP 1和M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巨噬细胞 趋化因子 脑缺血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tk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6
6
作者 苏君 张相彤 +3 位作者 戴黎萌 刘恩重 戴钦舜 张学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扩增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Stocker株胸苷激酶(tk)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中,构建一个含有tk基因片段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已发表的HSV-I CL101株tk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HSV-I Stocker株核... 目的:扩增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Stocker株胸苷激酶(tk)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中,构建一个含有tk基因片段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已发表的HSV-I CL101株tk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HSV-I Stocker株核酸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UCll9中,进行序列分析,将此基因进一步克隆到含巨细胞病毒极早期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质粒pCR3-Uni中,并对重组子进行酶切鉴定.结果:PGR扩增出1.427Kb大小的片段,通过酶切和序列分析证明含完整的tk基因序列,此序列与CL101株tk基因的同源性为98.5%.酶切证实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株的同源性很高,重组子pCR3-tk含tk基因并获得了正向重组子.结论:克隆的HSV-I Stocker株tk基因与CL101株的同源性很高,重组于pCR3-tk是一种高效真核表达载体,这为今后应用非病毒载体特别是脂质体进行基因转导来研究HSV-tk/CCV系统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I型 TK基因 基因克隆 载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ANP、AVP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戴黎萌 杨富明 +6 位作者 叶远柱 苏君 张相彤 陈会荣 江涛 林志国 李文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为探讨ANP(心钠素)与AVP(精氨酸加压素)在颅脑损伤后的变化。方法:将52例颅脑损伤患者按GCS分为轻、中、重三组。选择2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放免测定血浆及脑脊液中ANP与AVP含量的动态变... 目的:为探讨ANP(心钠素)与AVP(精氨酸加压素)在颅脑损伤后的变化。方法:将52例颅脑损伤患者按GCS分为轻、中、重三组。选择2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放免测定血浆及脑脊液中ANP与AVP含量的动态变化,采用t检验。结果: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ANP降低而AVP升高,以重型伤的变化最明显。结论:ANP与AVP的代谢异常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同时也为ANP类似物及AVP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证明ANP与AVP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心纳素 精氨酸加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器械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并发症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立 刘明轩 +2 位作者 刘书成 戴黎萌 孙福恒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1年第4期215-216,共2页
利用显微器械行小切口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创伤轻,效果好,不失为一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但掌握不当,亦有严重并发症出现.我院1986~1989年共施行手术220例,术后11例发生椎间隙感染,11例硬脊膜破裂致脑脊液漏,发生率各为5%.本文重点介绍... 利用显微器械行小切口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创伤轻,效果好,不失为一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但掌握不当,亦有严重并发症出现.我院1986~1989年共施行手术220例,术后11例发生椎间隙感染,11例硬脊膜破裂致脑脊液漏,发生率各为5%.本文重点介绍该二种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以供同道参考.椎间隙感染一、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23~57岁.8 例为2间隙突出,3例单间隙突出.其中3例伴后纵韧带骨化,1例伴侧隐窝狭窄.术前检查1例有类风湿性脊柱炎并驼背畸形,1例有“肾盂肾炎”及“肺结核”病史.全部病例术后伤口纱条引流,48小时拔除;1例因尿潴留而持续导尿2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地 戴黎萌 +2 位作者 罗伟坚 万勇 陈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该院40例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40例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观察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该院40例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40例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术后24-48 h颅内血肿清除程度与半年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 h,血肿清除程度〈60%、60%-80%、〉80%比例为52.5%、32.5%和15.0%,对照组为30.0%、20.0%及50.0%,其中观察组血肿清除程度〉80%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ADL分级显示,观察组恢复良好者(ADL1-2级)比例为67.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可靠,对脑血管、脑组织等损伤较小,能够促进术后患者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侧裂入路 经颞叶皮层入路 基底节区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患者血清CXCL12、CXCR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栾宏权 戴黎萌 姚柱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716-1718,共3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和趋化生长因子受体4(CXCR4)水平及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75例;纳入同期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5...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和趋化生长因子受体4(CXCR4)水平及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75例;纳入同期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胶质瘤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分析血清CXCL12和CXCR4的表达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随访期间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间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胶质瘤患者血清CXCL12、CXCR4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患者血清CXCL12、CXCR4的表达与年龄、性别、瘤灶直径、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病理分级和卡氏(KPS)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所有患者1年随访结果显示,33例死亡,42例存活;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质瘤患者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明显增高,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关系密切,可能是评价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趋化因子配体12 趋化生长因子受体4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地 罗伟坚 +3 位作者 徐菲 戴黎萌 陈洪 陈东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外科手...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管导管拔除时间、乳酸水平、葡萄糖水平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动眼神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乳酸水平、葡萄糖水平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共9例(30.0%)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康复,对照组共8例(29.6%)患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康复,2组患者康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9,P>0.05)。试验组患者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 动眼神经麻痹 动脉瘤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酶基因 Stocker 株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君 张相彤 +2 位作者 戴黎萌 刘恩重 戴钦舜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根据已发表的单纯疱疹病毒 I型( H S V I) C L101 株胸苷激酶( T K)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以 H S V I Stocker 株核酸为模板,应用 P C R 技术扩增出1 .427 Kb 大小的片段... 根据已发表的单纯疱疹病毒 I型( H S V I) C L101 株胸苷激酶( T K)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以 H S V I Stocker 株核酸为模板,应用 P C R 技术扩增出1 .427 Kb 大小的片段,并将此片段克隆至载体p U C119 中,通过酶切和序列分析证明含完整的 T K 基因序列,此序列与 C L101 株 T K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90 % ,氨基酸的一致性为976 % ,此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 H S V T K G C V 系统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I型 TK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地 向进 +3 位作者 戴黎萌 吕文 郭伟 罗伟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688-689,69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因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而收治的患者各40例,其中以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患者为保守组,而神经外科收治的4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因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而收治的患者各40例,其中以神经内科收治的40例患者为保守组,而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患者实施显微手术治疗设为显微组,对比两组患者血肿消除时间、住院时间、发生脑积水情况。【结果】显微组血肿消除时间为(13.7±2.6)d,平均住院时间为(18.5±3.2)d,脑积水发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32.5%;保守组血肿消除时间为(23.3±3.4)d,平均住院时间为(34.1±3.9)d ,脑积水发生率为42.5%,并发症发生率6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比传统的保守治疗更具有优势和应用的价值,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缩短血肿消除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脑出血/外科学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窥镜治疗脑积水和颅内囊肿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坤皓 郭伟 +3 位作者 赵永阳 陈东 戴黎萌 吴耀晨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窥镜在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脑内囊肿(液态,良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窥镜手术,选择适当的输出功率,凝固止血时采用功率5~12 W,气化切割时采用功率15~30 W,进行凝固、止血、气化、切...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窥镜在手术治疗脑积水和脑内囊肿(液态,良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窥镜手术,选择适当的输出功率,凝固止血时采用功率5~12 W,气化切割时采用功率15~30 W,进行凝固、止血、气化、切割等手术治疗脑积水和颅内囊肿。随访时间术后6个月至2 a,均经头部CT或MR I复查。结果64例中颅内囊肿16例无复发;脑积水48例,其中46例症状明显得到改善,2例无效者改用内窥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症状改善。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1例,脑室少量出血5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总有效率达96.8%。结论半导体激光配合内窥镜技术治疗脑积水、颅内囊肿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神经内窥镜 脑积水 颅内囊肿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VELD1在脑胶质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时毅敏 魏川江 +2 位作者 唐世洁 唐世平 戴黎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9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MARVELD1的表达。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3例脑胶质瘤组织蛋白和m RNA的表达,并以11例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结果:相较于正常脑组织,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MARVELD1蛋白和m RNA的...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MARVELD1的表达。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3例脑胶质瘤组织蛋白和m RNA的表达,并以11例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结果:相较于正常脑组织,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MARVELD1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MARVELD1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低于Ⅰ-Ⅱ级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P〈0.05)。结论:MARVELD1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脑胶质瘤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MARVELD1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血管内闭塞治疗后循环不可夹闭动脉瘤
16
作者 陈东 蔡坤皓 +1 位作者 郭伟 戴黎萌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 对椎动脉血管内闭塞治疗后循环不可夹闭动脉瘤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用血管内球囊或弹簧圈闭塞椎动脉治疗 9例颅内后循环不可夹闭动脉瘤。结果 血管内闭塞近端椎动脉可使动脉瘤完全闭塞 ,神经受压和占位症状逐步改善、消失。 3例... 目的 对椎动脉血管内闭塞治疗后循环不可夹闭动脉瘤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用血管内球囊或弹簧圈闭塞椎动脉治疗 9例颅内后循环不可夹闭动脉瘤。结果 血管内闭塞近端椎动脉可使动脉瘤完全闭塞 ,神经受压和占位症状逐步改善、消失。 3例经MRI追踪检查的病例显示动脉瘤明显缩小或完全消失。结论 血管内椎动脉闭塞治疗后循环不可夹闭动脉瘤是一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动脉瘤 椎动脉血管内闭塞治疗 血管内球囊 弹簧圈 磁共振成像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的研究
17
作者 陈成 陈锦轮 +4 位作者 赵永阳 吕文 戴黎萌 陈东 陈洪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104-105,共2页
目的:了解颅脑外伤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及其与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颅脑外伤病例,观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分析探讨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幽门螺... 目的:了解颅脑外伤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及其与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颅脑外伤病例,观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分析探讨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阳性的患者有较高比例合并消化遒出血并影响患者预后。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是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道出血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向进 郭伟 +1 位作者 戴黎萌 赵永阳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美罗培南静脉注射并持续腰骶引流术(continued lumbosacral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CLCFD)对术后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0例术后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用美罗培南静脉注射,剂量6g/d,3次/d,共4... 目的探讨应用美罗培南静脉注射并持续腰骶引流术(continued lumbosacral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CLCFD)对术后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0例术后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用美罗培南静脉注射,剂量6g/d,3次/d,共4d。体温正常后注射1.5g/d,3次/d,共3d。腰穿测压后行持续腰骶引流术;在治疗前、后监测患者体温、血白细胞、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及细菌培养。结果用美罗培南注射治疗前各指标升高,治疗1d后各项指标略高(P>0.05),2d逐渐下降,4d即出现颅内压降低,体温、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指标恢复正常;治疗前、后对比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罗培南静脉注射并持续腰骶引流治疗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是临床治疗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持续腰骶引流 鲍曼氏不动杆菌 颅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
19
作者 杨地 罗伟坚 +2 位作者 戴黎萌 万勇 陈成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8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采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40例为治疗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09年7月采取传统去骨瓣减... 目的:探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采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40例为治疗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09年7月采取传统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脑梗死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期表现、疗效和预后。结果治疗组患者生存率90.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0%(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 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与开颅手术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戴黎萌 徐菲 +7 位作者 陈东 梁建 罗伟坚 项威 胡继良 万勇 陈成 王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8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神经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的相关并发症。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进行神经介入术的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和比较神经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的相关并发症。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进行神经介入术的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满意度及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为92.73%(102/11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0%(84/100)(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73%(3/11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00%(10/100)(P<0.05)。观察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14/11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00%(24/100)(P<0.05)。结论神经介入治疗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 开颅手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