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氏综合征筛查中检出28例其他染色体异常 被引量:9
1
作者 戴美珍 王菊清 +3 位作者 金先富 纪东辉 陈雪娇 章鸯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9期44-44,5,共2页
目的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预防和降低唐氏征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的出生。方法对2002年7月至2006年12月参加优生监护的孕15~20周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对高危孕妇抽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9178例孕妇中,除筛查出22例部分唐氏综合征... 目的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预防和降低唐氏征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的出生。方法对2002年7月至2006年12月参加优生监护的孕15~20周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对高危孕妇抽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9178例孕妇中,除筛查出22例部分唐氏综合征、18三体外,还筛查出28例其它染色体异常。结论产前筛查、诊断对减少病残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羊水染色体 异常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效应的探讨 被引量:22
2
作者 戴美珍 钟倩怡 朱敏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8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多态性与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用ikaros软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1466例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1466例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变异多态性78例,其中D、G组短臂增长25例,占32.1%;次缢痕增长(包括1、9和16号... 目的研究多态性与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用ikaros软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1466例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1466例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变异多态性78例,其中D、G组短臂增长25例,占32.1%;次缢痕增长(包括1、9和16号染色体)共26例,占33.3%;小Y 14例,占17.9%;大Y 8例,占10.3%;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5例,占6.4%。结论染色体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不孕不育、生育畸形儿等有关联,临床医生应引起高度重视,其遗传效应及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多态性 核型分析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地区461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戴美珍 钟倩怡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7期41-42,共2页
目的对有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922例患者中共检出异常核型30例,异常率为3.25%(30/922);另检出染色体多态性变异27例,检出率为2.93%... 目的对有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922例患者中共检出异常核型30例,异常率为3.25%(30/922);另检出染色体多态性变异27例,检出率为2.93%(27/922),其中大Y 4例,小Y 1例,qh+9例,D/G组p+或s+13例。异常核型中染色体相互易位15例,罗伯逊易位4例,臂间倒位5例,其它6例。结论染色体畸变是不良孕产史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有不良孕产史夫妇进行染色体检查具有临床意义,同时,染色体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密切相关,其遗传效应及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染色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性激素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戴美珍 沈树标 孙星达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8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 激素 性染色体疾病 克氏征 男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地区65例唐氏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戴美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第6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台州地区 唐氏综合征 细胞遗传学 先天性智力障碍 外周血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性腺发育异常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戴美珍 李伯利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51-351,共1页
关键词 发育异常 临床分析 第二性征发育不良 男性 外生殖器畸形 治疗方案 染色体分析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性征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与临床研究
7
作者 戴美珍 李伯利 陈雪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7期71-72,共2页
目的研究女性性征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用ikaros软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92例性征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92例女性性征异常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29例,主要渺及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及性反转... 目的研究女性性征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用ikaros软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92例性征异常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92例女性性征异常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29例,主要渺及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及性反转;另外,63例核型虽正常,但性征发育不全。结论女性性异常严重影响人类的生育和婚姻质量,婚前对女性可疑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征异常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例男性染色体异常核型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8
作者 戴美珍 李伯利 《浙江预防医学》 2003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了解男性染色体异常核型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 对 12 3例男性染色体异常核型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12 3例男性中 60例 (4 8 7% )为 47,XXY ;6例 (4 9% )为 47,xxy/4 6,xy;7例(5 2 % )为大Y染色体 ;5例 (4 5 % )为 46,... 目的 了解男性染色体异常核型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 对 12 3例男性染色体异常核型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12 3例男性中 60例 (4 8 7% )为 47,XXY ;6例 (4 9% )为 47,xxy/4 6,xy;7例(5 2 % )为大Y染色体 ;5例 (4 5 % )为 46,xy ,del (y) (q11) ;44例 (3 5 8% )为常染色体异常 ;1例(0 8% )为 46,xx男性综合症。结论 男性染色体异常严重影响人类的生育和婚姻质量 ,婚前对男性可疑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染色体异常核型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花粉蛋白诱导NB4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罗文达 任昌明 +4 位作者 朱敏 陈葆国 李伯利 戴美珍 郭群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8-281,共4页
为了研究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诱导人类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的凋亡 及增长抑制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NB4细胞经TCS诱导后细胞膜联蛋白V(annexinV)表达及线粒体膜电 位(△ψm)的改变;用MTT比色法测定TCS... 为了研究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诱导人类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的凋亡 及增长抑制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NB4细胞经TCS诱导后细胞膜联蛋白V(annexinV)表达及线粒体膜电 位(△ψm)的改变;用MTT比色法测定TCS对NB4细胞的增长抑制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做细胞凋亡DNA分析。 结果表明:①TCS时NB4细胞具有明显的增长抑制作用,并随TCS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现象愈加 显著;②NB4细胞经TCS诱导后,annexin V呈阳性表达,随作用时间延长阳性率进一步升高;③线粒体△ψm随着 凋亡细胞的增加而逐渐降低;④DNA电泳呈梯状条带,表明TCS对NB4细胞确实存在诱导凋亡作用。结论:天花 粉蛋白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NB4细胞的增长,并诱导细胞凋亡,为今后TCS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临床治疗 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NB4细胞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上调人肝癌HepG2细胞PTEN基因表达与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伯利 朱敏 +5 位作者 王晨 颜卫华 周美英 陈葆国 戴美珍 干灵红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9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凋亡及与PTEN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冬凌草甲素诱导HepG2细胞的增长抑制;流式细胞术分析DNA倍体测定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碎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凋亡及与PTEN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冬凌草甲素诱导HepG2细胞的增长抑制;流式细胞术分析DNA倍体测定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碎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冬凌草甲素诱导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后PTE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比色法测得冬凌草甲素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随冬凌草甲素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流式细胞术分析HepG2细胞经冬凌草甲素诱导后,细胞凋亡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DNA电泳呈梯状条带。RT-PCR测得PTEN基因mRNA的表达随细胞凋亡增加而逐渐增高。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作用途径可能与上调PTEN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HEPG2 PTEN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风险值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雪娇 陈瑜 +4 位作者 孙玲 戴美珍 干灵红 章鸯 章卫国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18-三体的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结果的临床应用。方法产前筛查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的浓度,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等计算胎儿患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产前诊断采... 目的探讨18-三体的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结果的临床应用。方法产前筛查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的浓度,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等计算胎儿患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产前诊断采用传统的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法。结果对145 658例孕妇进行了产前筛查,筛出18-三体高危孕妇(高危截断值为1∶350)588例,阳性率为0.40%。318例产前筛查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发现了15例18-三体患儿,阳性率为4.72%。对高危孕妇的风险值(n)进行了分级:n≥1/50、1/50>n≥1/100、1/100>n≥1/150、1/150>n≥1/200、1/200>n≥1/250、1/250>n≥1/300和1/300>n≥1/350,分成7级后各级的阳性率依次为17.10%、4.44%、0.00%、0.00%、0.00%、0.00%和0.00%。18-三体胎儿的产前筛查高危孕妇和确诊孕妇集中偏向于n值≥1/100,其余n值级别的孕妇高危比例分布相对比较均匀,但阳性率均为0。另有1 220名未作产前筛查的高龄孕妇和477名筛查低危的高龄孕妇也自愿进行了产前诊断,各发现了2例18-三体患儿。结论结合年龄和生化指标计算的18-三体风险指标可以用于孕妇筛查18-三体的风险估计,而且18-三体的高危人群分布和阳性患儿都集中偏向于n值≥1/100,能为遗传咨询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三体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XY女性性逆转患者的NR5A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雪娇 许惠惠 +3 位作者 潘映秋 戴美珍 范历龙 章鸯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XY女性性逆转患者核受体亚家族5,组A,成员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5 group A member 1,NR5A1)基因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抽提样本外周血白细胞的DNA,对NR5A1的2~7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直接测序,重复实验和克隆测序... 目的分析XY女性性逆转患者核受体亚家族5,组A,成员1(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5 group A member 1,NR5A1)基因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抽提样本外周血白细胞的DNA,对NR5A1的2~7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直接测序,重复实验和克隆测序实验验证检测到的突变,酶切分析筛查110名正常人群排除突变的多态性。结果在5例样本中未检出明显异常的突变,只在样本4中检出1个多态突变(p.G146A),该突变在正常对照人群中检出了37.3%的突变率。结论尽管在本研究中只检出1个基因多态突变,但结合国外报道,NR5A1的基因突变和性逆转的发生还是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逆转 NR5A1基因SF-1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瑞 戴美珍 +1 位作者 沈芝颖 陈葆国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第2期110-111,11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初治患者及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血清IL-6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以38例初治MM及56例RP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IL-6水平,并与31例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对经规范治疗后的38例MM患者进行随访,...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初治患者及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血清IL-6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以38例初治MM及56例RP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IL-6水平,并与31例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对经规范治疗后的38例MM患者进行随访,根据其初始IL-6水平,将其分为高表达IL-6组和低表达IL-6组,比较两组生存曲线。结果年龄比较,MM组较其他各组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感染组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组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IL-6水平与感染组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表达IL-6组与低表达IL-6组生存曲线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Log Rank值为2.613,P=0.106)。结论 MM初治患者及RP患者血清IL-6水平较正常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L-6水平与初治MM患者预后相关性不大,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IL-6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浆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市孕中期产前筛查三年回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干灵红 戴美珍 +1 位作者 伍荷芳 吴为玲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年第2期153-154,160,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在减少先天缺陷儿出生的价值。方法产前筛查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孕妇血清中AFP和Free-βhCG的浓度,根据随机提供的Multical软件,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及神经管缺陷(neuraltubedefect,NTD)的风险率,...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在减少先天缺陷儿出生的价值。方法产前筛查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孕妇血清中AFP和Free-βhCG的浓度,根据随机提供的Multical软件,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及神经管缺陷(neuraltubedefect,NTD)的风险率,对高风险者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三维B超确诊。结果产前筛查11384例孕妇,筛查出高危孕妇为544例,其中21-三体高危为414例,占3.64%,18-三体高危为53例,占0.47%,NTD高危为77例,占0.68%。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三维B超确诊,共检出21-三体胎儿8例,18-三体胎儿1例,性染色体疾病6例,染色体多态性改变21例,NTD12例。结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对减少缺陷儿的出生,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和Free-βhCG孕中期产前筛查18355例结果分析
15
作者 干灵红 石卫武 +1 位作者 戴美珍 伍霞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27期3981-3982,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CG)二联法在孕中期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为主的先天性缺陷的作用。方法2005年7月—2006年6月,对18 355例孕妇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产前检查,采用时间分辨... 目的探讨采用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CG)二联法在孕中期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为主的先天性缺陷的作用。方法2005年7月—2006年6月,对18 355例孕妇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产前检查,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上述2项指标,并结合孕妇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提供的风险计算软件,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及神经管缺陷的风险率,对高风险者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三维B超确诊。结果产前筛查出高危孕妇823例,其中21-三体高危600例占3.27%,18-三体高危44例占0.24%,神经管缺陷(NTD)高危179例占0.98%。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三维B超确诊,共检出21-三体胎儿5例,18-三体胎儿1例,性染色体疾病3例,染色体多态性改变8例,神经管缺陷11例和其他畸形及异常17例。结论对胎儿先天性缺陷,特别是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的胎儿产前筛查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产前筛查对减少缺陷儿的出生、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 产前筛查 染色体异常 神经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干预结合复合保温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对患者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观察
16
作者 戴美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3期2044-2045,2048,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干预结合复合保温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对患者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 目的分析手术室干预结合复合保温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对患者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体温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干预结合复合保温护理可稳定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体温,提高麻醉复苏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室干预 复合保温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F2BPL基因突变相关临床表型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17
作者 章鸯 戴美珍 +1 位作者 何丹丹 陈雪娇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10期16-19,23,共5页
IRF2BPL基因是一种无内含子基因,又称为C14orf4、EAP1或NEDAMSS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被命名为干扰素调节因子-2结合蛋白样蛋白(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2-binding protein-like protein,IRF2BPL)。IRF2BPL基因遗传学变异的临... IRF2BPL基因是一种无内含子基因,又称为C14orf4、EAP1或NEDAMSS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被命名为干扰素调节因子-2结合蛋白样蛋白(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2-binding protein-like protein,IRF2BPL)。IRF2BPL基因遗传学变异的临床表型主要表现为进展性神经发育退行性变、语言发育障碍以及运动性疾病等。本综述阐述了IRF2BPL基因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机制、IFR2BPL基因突变的临床表型、影像学特征以及遗传学特征,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F2BPL基因 进展性神经发育退行性变 大脑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外显子8中14bp多态性与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关系研究
18
作者 丁仙红 颜卫华 +2 位作者 林爱芬 戴美珍 陈雪娇 《检验医学教育》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正常妊娠妇女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cocyte antingen-G,HLA-G)基因外显子8中14bp插入或缺失多态性分布频率,探讨14bp多态性与HLA-G异构体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从144例正常妊娠妇女蜕膜组织... 目的:分析正常妊娠妇女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cocyte antingen-G,HLA-G)基因外显子8中14bp插入或缺失多态性分布频率,探讨14bp多态性与HLA-G异构体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从144例正常妊娠妇女蜕膜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及总RNA。PCR扩增产物经SDS-PAGE后,分析外显子8中14bp多态性的分布频率;RT-PCR分析14bp+/+、14bp-/-基因型与HLA-G异构体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144例正常妊娠妇女中14bp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4bp-/-(占12.5%),14bp+/-(占56.3%),14bp+/+(占31.2%)。其中基因型为14bp+/+,14bp-/-多态性影响HLA-G异构体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基因型14bp+/+能稳定HLA-G3异构体mRNA的表达,但对HLA-G1无影响。结论:HLA-G基因外显子8中14bp多态性能影响HLA-G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多态性 RNA 信使 外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二丁基锡配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方小牛 戴美珍 +1 位作者 李晓红 匡仁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0-684,共5页
利用1,5-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与二丁基氧化锡为原料,在苯-甲苯混合溶剂中回流反应合成了有机锡席夫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晶体结构... 利用1,5-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与二丁基氧化锡为原料,在苯-甲苯混合溶剂中回流反应合成了有机锡席夫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每个独立单元中含有两个分子结构单元,晶胞参数:a=1.29705(6)nm,b=1.36654(7)nm,c=1.68517(8)nm,α=72.059(1)o,β=87.339(1)o,γ=63.435(1)o,V=2.5270(2)nm3,Z=4,Dcalc=1.433 g/cm3,μ=1.119 mm-1,F(000)=1112,R1=0.0563,wR2=0.1530。分子间经典的N—H…N氢键使分子相互缔合形成二聚体,后者再通过范德华作用力结合堆积形成完全的晶体结构。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杀菌活性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对苏云金杆菌(B.thuringiensis)和枯草杆菌(B.Subtilis)的杀菌能力较高,而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杀菌能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Co2O4纳米片电极的非对称混合电容器 被引量:4
20
作者 佟永丽 戴美珍 +3 位作者 邢磊 刘恒岐 孙婉婷 武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30,共6页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采用简单的水热方法在泡沫镍基底上生长了钴酸镍纳米片。结果表明,合成的NiCo2O4纳米片直接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呈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m A·cm^-2时,其面积比电容达到1.26 C·cm^-2;经过1000...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采用简单的水热方法在泡沫镍基底上生长了钴酸镍纳米片。结果表明,合成的NiCo2O4纳米片直接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呈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m A·cm^-2时,其面积比电容达到1.26 C·cm^-2;经过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比电容仍能保持初始容量的97.6%。以NiCo2O4纳米片为正极,活性炭为负极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1.56和4.5 W·cm^-3时,其能量密度分别达到0.14和0.09 Wh·cm^-3。经过10000次循环后,器件仍能保持初始比电容的95%。以上结果证明合成的钴酸镍纳米片电极在未来的储能器件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2O4纳米片 电化学性能 不对称超级电容器 正极材料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