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味子提取物对氯吡格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戴歌心 罗顺斌 +3 位作者 吴伟明 黄爱芳 张秀华 胡国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2024-2027,共4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提取物对氯吡格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为:单用组(单用氯吡格雷)、联用1次组(五味子灌胃1次和氯吡格雷联用)和联用6 d组(五味子灌胃6 d和氯吡格雷联用)。单用组禁食12 h;联... 目的:研究五味子提取物对氯吡格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为:单用组(单用氯吡格雷)、联用1次组(五味子灌胃1次和氯吡格雷联用)和联用6 d组(五味子灌胃6 d和氯吡格雷联用)。单用组禁食12 h;联用1次组大鼠禁食12 h后,灌胃五味子提取物2.4 mg·kg-11次;联用6 d组大鼠禁食12 h后,每日灌胃五味子提取物2.4 mg·kg-1,持续6 d。3组大鼠均予灌胃氯吡格雷30mg·kg-1。给药后尾静脉采血,用HPLC法测定氯吡格雷羧酸代谢物SR26334的血药浓度,DAS(数据采集系统)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统计分析。结果:联用1次组SR26334的AUC(0-t)、AUC(0-∞)、C max、Cl z/F、T max、t1/2z与单用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联用6 d组SR26334的AUC(0-t)、AUC(0-∞)、C max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Cl z/F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两组SR26334的T max、t1/2z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子提取物和氯吡格雷联合用于大鼠时,五味子提取物一次给药,不影响氯吡格雷的体内代谢;五味子提取物长期给药,会使氯吡格雷羧酸代谢产物SR26334的AUC和Cmax减少。临床上两药联合使用时,要注意氯吡格雷的用量,并且加强其药学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提取物 氯吡格雷 SR26334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行为及神经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海娜 徐慧 +5 位作者 余旭奔 王晨之 许巧巧 戴歌心 胡卢丰 张秀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3-378,共6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抑郁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给予ICR小鼠单剂量腹腔注射脂多糖0.5 mg·kg^(-1)建立抑郁小鼠模型。在给予小鼠LPS前每天灌胃给予辛伐他汀,连续给药1周。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悬尾试验、糖水偏...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抑郁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给予ICR小鼠单剂量腹腔注射脂多糖0.5 mg·kg^(-1)建立抑郁小鼠模型。在给予小鼠LPS前每天灌胃给予辛伐他汀,连续给药1周。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悬尾试验、糖水偏好度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前额叶皮层NF-κB p65、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不动时间明显延长,给予辛伐他汀10和20 mg·kg^(-1)能明显减少抑郁小鼠不动时间;糖水偏好度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糖水偏好度明显降低,而给予辛伐他汀10和20 mg·kg^(-1)能增加抑郁小鼠糖水偏好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组小鼠前额叶皮层NF-κB p65,IL-1β和TNF-α明显升高,给予辛伐他汀10和20 mg·kg^(-1)能抑制抑郁小鼠炎性蛋白表达升高。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和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抑郁症 炎症 脂多糖 NF-κB 前额叶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柑果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小凤 朱一力 戴歌心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10-814,共5页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瓯柑的资源,研究了瓯柑果皮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及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是:用80%乙醇在60℃下超声波提取1h、固液比为1∶18、提取3次。瓯柑果皮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143%,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8...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瓯柑的资源,研究了瓯柑果皮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及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是:用80%乙醇在60℃下超声波提取1h、固液比为1∶18、提取3次。瓯柑果皮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143%,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88%(n=6)。此结果为瓯柑药效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 总黄酮 提取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糖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海娜 戴歌心 +3 位作者 徐慧 周申声 王晨之 张秀华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604-606,626,共4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降脂同时对非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有关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降脂同时对非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有关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12月31日,对符合标准的RCT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累计484例非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对空腹血糖的影响差异无统计意义(MD=-1.02,95%CI:-2.10~0.06,P=0.07),对糖化血红蛋白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06,95%CI:-0.10^-0.01,P=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糖影响可能会比阿托伐他汀更加稳定,但是这个差别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血糖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溶剂对抗生素与人血清清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5
作者 林迦勒 戴歌心 +1 位作者 张振南 王学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1-594,共4页
目的研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不同溶剂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米诺和拉氧头孢与人血清清蛋白(HSA)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法,测定荧光值并计算药物和HSA猝灭速率常数(Kq)和结合常数(KA)。结果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米诺和拉... 目的研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不同溶剂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米诺和拉氧头孢与人血清清蛋白(HSA)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法,测定荧光值并计算药物和HSA猝灭速率常数(Kq)和结合常数(KA)。结果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米诺和拉氧头孢与HSA均为静态猝灭,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和头孢米诺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与HSA结合能力均小于0.9%氯化钠注射液,拉氧头孢则有所增加。结论头孢拉啶、头孢曲松、头孢米诺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时,药效较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持久;拉氧头孢在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剂时,药效较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 头孢米诺 拉氧头孢 光谱法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几种头孢菌素和人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6
作者 林迦勒 周子晔 +1 位作者 王学宝 戴歌心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11期1601-1603,共3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C对头孢地嗪、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米诺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结合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测量荧光强度值,确定体系猝灭类型,并计算得出结合常数K_A。结果:这几种头孢菌素素对... 目的:研究维生素C对头孢地嗪、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米诺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结合作用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测量荧光强度值,确定体系猝灭类型,并计算得出结合常数K_A。结果:这几种头孢菌素素对HSA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在维生素C存在条件下,头孢地嗪、头孢他啶和HSA的结合能力未发生明显改变;头孢曲松有所增强;头孢米诺显著减弱。结论:头孢地嗪、头孢他啶与维生素C配伍对药动学影响微小,稳定性良好:头孢曲松和头孢米诺则不宜与维生素C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人血清白蛋白 结合作用 头孢菌素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联用测定人血浆中埃索美拉唑的浓度 被引量:4
7
作者 戴歌心 张振南 +1 位作者 王贤亲 林迦勒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875-1877,共3页
目的:建立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埃索美拉唑含量,为药动学研究提供帮助。方法:血浆蛋白经乙腈溶液处理后,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1 mm×50 mm,5μm),柱温30℃,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1,通过电喷雾离子源,以多... 目的:建立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埃索美拉唑含量,为药动学研究提供帮助。方法:血浆蛋白经乙腈溶液处理后,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1 mm×50 mm,5μm),柱温30℃,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1,通过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离子检测,通道为m/z346.0→197.7(埃索美拉唑)结果:血浆中埃索美拉唑在5 ng.ml-1~100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5 ng.ml-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适用于人血浆中埃索美拉唑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HPLC-MS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氯吡格雷羧酸代谢物SR26334
8
作者 戴歌心 罗顺斌 +1 位作者 林迦勒 陈连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14-2316,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氯吡格雷羧酸代谢物SR26334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SR26334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经高氯酸沉淀,以ZORBAX SB-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0.1%TFA(三氟乙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0 min~4.5 ...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氯吡格雷羧酸代谢物SR26334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SR26334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经高氯酸沉淀,以ZORBAX SB-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0.1%TFA(三氟乙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0 min~4.5 min)、280 nm(4.5 min~6 min)。结果:SR26334浓度在0.5 mg/L~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定量下限为0.5 mg/L;低、中、高三个浓度的相对回收率100.34%~101.78%;日内RSD(相对标准偏差)和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适用于大鼠血浆SR26334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 氯吡格雷 SR26334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替比夫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金辉 周子晔 +1 位作者 王陈翔 戴歌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分析替比夫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全文数据库,就替比夫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收集替比夫定不良反应1 012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42例,对涉及患者的... 目的分析替比夫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全文数据库,就替比夫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收集替比夫定不良反应1 012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42例,对涉及患者的一般情况、联合用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处置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男性41例,5例死亡,均为横纹肌溶解导致。结论临床使用替比夫定应加强监测,避免出现高死亡率的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严重不良反应 横纹肌溶解
原文传递
荧光光谱法研究黄体酮对间苯三酚与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迦勒 周子晔 +1 位作者 胡卢丰 戴歌心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33-2536,共4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间苯三酚与人血清白蛋白在缓冲溶液中、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以及黄体酮对其的影响。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间苯三酚和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结果显示,间苯三酚与人血清白蛋...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间苯三酚与人血清白蛋白在缓冲溶液中、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以及黄体酮对其的影响。根据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间苯三酚和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结果显示,间苯三酚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为静态猝灭,且两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随黄体酮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黄体酮可延长间苯三酚在人体内的作用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间苯三酚 黄体酮 血清白蛋白 结合作用
原文传递
分光光度法测定聚维酮碘中的碘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振南 戴歌心 +1 位作者 孙哲 王学宝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67-1670,共4页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聚维酮碘溶液中碘含量的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将聚维酮碘溶液中结合碘转化为游离碘,用二氯甲烷萃取碘,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碘的二氯甲烷溶液在504nm处有最大吸收,有效碘浓度在0.0001—0.002mo...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聚维酮碘溶液中碘含量的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将聚维酮碘溶液中结合碘转化为游离碘,用二氯甲烷萃取碘,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碘的二氯甲烷溶液在504nm处有最大吸收,有效碘浓度在0.0001—0.002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n=9)为99.48%。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聚维酮碘溶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聚维酮碘
原文传递
雷贝拉唑对大鼠体内稳态时氯吡格雷药动学的影响
12
作者 吴伟明 黄成坷 +2 位作者 王军 戴歌心 王增寿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对氯吡格雷在大鼠体内稳态时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氯吡格雷(ig,30 mg·kg-1·d-1)、雷贝拉唑(ig,8 mg·kg-1·d-1)+氯吡格雷(ig,30 mg·kg-1·d-1)、奥美拉...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对氯吡格雷在大鼠体内稳态时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氯吡格雷(ig,30 mg·kg-1·d-1)、雷贝拉唑(ig,8 mg·kg-1·d-1)+氯吡格雷(ig,30 mg·kg-1·d-1)、奥美拉唑(ig,8 mg·kg-1·d-1)+氯吡格雷(ig,30 mg·kg-1·d-1),连续7 d。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HPLC-DAD测定血浆中氯吡格雷羧酸代谢物SR26334的浓度,用DAS3.0处理经时血药浓度数据,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单用组比较,雷贝拉唑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AUC0-∞,MRT0-t,t1/2z,CLz/F,ρmax和ρ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max由(1.17±0.41)h减少为(0.58±0.20)h(P<0.01);奥美拉唑组的AUC0-t和AUC0-∞增加了约20%(P<0.05),MRT0-t显著延长(P<0.01),CLz/F下降了20%(P<0.05)。结论长期合用雷贝拉唑后可以加快氯吡格雷体内代谢为SR26334的速度,但对于其代谢程度没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SR26334 药动学 药物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奥卡西平的浓度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超 王志强 +1 位作者 张梅君 戴歌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95-2497,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奥卡西平浓度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血浆蛋白经三氯乙酸处理后,采取峰面积外标法,用symmetryC18反相色谱柱,柱温25℃,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奥卡西平浓度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血浆蛋白经三氯乙酸处理后,采取峰面积外标法,用symmetryC18反相色谱柱,柱温25℃,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血浆中奥卡西平在1.1μg/ml^275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56900C+76300.R=0.9998。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分析快速,可用于奥卡西平血药浓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奥卡西平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宁泌泰胶囊及其有效单体对炎症相关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甜莺 戴歌心 +2 位作者 郑雷 郑永克 林晓忠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对炎症相关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稳定转染STAT1和STAT3-luciferase报告基因质粒的Hep G2细胞,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将细胞悬液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宁泌泰溶液对IL-6激活的STAT3... 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对炎症相关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稳定转染STAT1和STAT3-luciferase报告基因质粒的Hep G2细胞,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将细胞悬液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宁泌泰溶液对IL-6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以及γ-干扰素(IFN-γ)激活的STAT1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同时,检测宁泌泰主要单体成分小檗碱和槲皮素,以及小檗碱和槲皮素联用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宁泌泰溶液10.0 mg/ml、5.0 mg/ml和1.0 mg/ml对STAT3信号通路抑制率分别为98.07%、84.65%和12.57%,IC50为5.865 mg/ml;小檗碱100μmol/L、120μmol/L对STAT3信号通路抑制率分别为48.73%、66.31%,槲皮素20μmol/L、100μmol/L对STAT3信号通路均无抑制作用,小檗碱和槲皮素联用(100μmol/L+20μmol/L,120μmol/L+100μmol/L)对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率分别为53.99%、91.54%。而宁泌泰溶液对STAT1信号通路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宁泌泰胶囊选择性抑制了STAT3信号通路,小檗碱可能为其有效成分之一,且小檗碱和槲皮素具有协同作用,这可能是宁泌泰胶囊抗炎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泌泰胶囊 STAT3信号通路 炎症 小檗碱 槲皮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