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波小七孔风景区岩溶森林的生态特征浅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戴亚南 邓艳 李恩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98-102,共5页
小七孔风景区位于黔南岩溶区荔波县境内,区内岩溶地貌发育、峰丛洼地、峰丛槽谷非常典型,岩溶森林奇特.在此介绍该区的基础地质、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论述了该岩溶森林在恶劣环境下,仍具有较强的原生性、小生境多样性以及对岩溶环境... 小七孔风景区位于黔南岩溶区荔波县境内,区内岩溶地貌发育、峰丛洼地、峰丛槽谷非常典型,岩溶森林奇特.在此介绍该区的基础地质、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论述了该岩溶森林在恶劣环境下,仍具有较强的原生性、小生境多样性以及对岩溶环境适应和生态系统稳定的演化特点,最后指出这种独特的岩溶森林系统具有先天脆弱性,应注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荔波小七孔风景区 岩溶森林 生态特征 岩溶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30
2
作者 戴亚南 彭检贵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1期78-82,共5页
海岸带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全球经济财富大部分产生于海岸区域,但海岸带由于受到多种作用力的交互影响,客观上存在各种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分析海岸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问题,构建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框架... 海岸带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全球经济财富大部分产生于海岸区域,但海岸带由于受到多种作用力的交互影响,客观上存在各种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分析海岸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问题,构建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框架,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促使海岸带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从海岸带自然发展状态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特点。由于江苏海岸带平缓及淤泥质特征,随着全球海平面上升,海岸带侵蚀加剧,潮滩淹没面积增大。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滩涂围垦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危害日益凸显,使江苏海岸带生态环境呈现出明显的脆弱性。针对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设定海岸带自然环境特点和人类活动两大因素作为压力指标,海岸带在承受此两方面压力下,其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及潮滩等呈现相应的发展状态,针对这种发展状态,提出了应对措施,从而构建了该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海岸带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两方面,共选取反映海岸带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和海岸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15个指标,初步建立了江苏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特点和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建议:(1)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体系;(2)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3)采用工程修复和生态修复海岸带生态环境;(4)加强海岸带污染物排放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评价 海岸带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水台泉华台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浅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戴亚南 游省易 +1 位作者 李强 刘再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7-232,共6页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 ,阐述了滇西北高原上白水台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 ,评述了该旅游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白水台泉华台地环境系统脆弱性特点的基础上 ,遵循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内涵要求 ,提出在该旅游区适宜开展生态旅游 ...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 ,阐述了滇西北高原上白水台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 ,评述了该旅游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白水台泉华台地环境系统脆弱性特点的基础上 ,遵循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内涵要求 ,提出在该旅游区适宜开展生态旅游 ,针对该旅游区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该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提出了修渠引水以增加泉华台面水流量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白水台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生态旅游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海洋灾害类型及其防治探讨 被引量:22
4
作者 戴亚南 张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7-1420,共4页
根据江苏沿海地区的地质地貌及气候的特点,综合分析了危害江苏沿海的海洋灾害类型,主要有海洋地质灾害、气候灾害和生物灾害等三种类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岸侵蚀、海岸坍塌、和海平面上升;气候灾害主要包括台风风暴潮;生物灾害主要包... 根据江苏沿海地区的地质地貌及气候的特点,综合分析了危害江苏沿海的海洋灾害类型,主要有海洋地质灾害、气候灾害和生物灾害等三种类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海岸侵蚀、海岸坍塌、和海平面上升;气候灾害主要包括台风风暴潮;生物灾害主要包括赤潮、湿地滩涂面积缩小等。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1)加强对海岸带地质背景和地质灾害研究,应用GIS和RS等先进技术建立海洋灾害信息系统;(2)加强海防工程建设,加高海堤提高质量,以防御灾害性海浪、风暴潮等侵袭;(3)应用生态学原理,建立沿海生态防护网,增强对风暴潮抵御能力保护沿海湿地资源;(4)加强对海洋灾害及防御知识的教育和对防灾减灾的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海洋灾害 防治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地区生态可持续性 被引量:9
5
作者 戴亚南 贺新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95-602,共8页
基于长株潭地区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针对生态足迹方法的产量因子参数进行改进,利用区域产量因子代替全球产量因子,对长株潭地区1986—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 基于长株潭地区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针对生态足迹方法的产量因子参数进行改进,利用区域产量因子代替全球产量因子,对长株潭地区1986—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着重采用两种预测方法对该地区2007—201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容量进行预测。两种预测方法分别是二项式曲线预测模型和灰色GM(1,1)模型,对长株潭地区1986—2005年20a的人均生态足迹与时间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出二项式曲线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用两种预测模型预测了长株潭地区的人均生态容量,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选取精度最高的模型分别预测研究区未来10a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容量。未来10a人均生态容量增长平缓(年平均增长率1.8%),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快(年平均增长率达16%),相应的人均生态赤字增长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最小二乘法 GM模型 长株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经济理论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戴亚南 张鹰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2,共4页
以江苏沿海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再引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江苏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三市的区位特点,选择三市作为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确定各市... 以江苏沿海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再引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江苏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三市的区位特点,选择三市作为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确定各市的主导产业,最终达到缩小江苏沿海与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快江苏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江苏海洋经济势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创新 海洋经济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在岩溶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必然性 被引量:7
7
作者 戴亚南 况明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92-95,共4页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兴旅游方式 ,是应全球提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而产生的。开展岩溶地区生态旅游是为了促进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岩溶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 ,针对生...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兴旅游方式 ,是应全球提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而产生的。开展岩溶地区生态旅游是为了促进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岩溶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 ,针对生态旅游的内涵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 岩溶地区 旅游业 必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海岸带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量:3
8
作者 戴亚南 彭检贵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6-219,共4页
为了实现江苏省海岸带地区经济发展,根据该地区自然状况特点,结合社会经济等资料,分析了江苏省海岸带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该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资金、技术、智力等资源不足,以及经济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针对海岸带生态环... 为了实现江苏省海岸带地区经济发展,根据该地区自然状况特点,结合社会经济等资料,分析了江苏省海岸带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该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资金、技术、智力等资源不足,以及经济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针对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落后的矛盾,探讨了在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状况下发展循环经济之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在保护海岸带的自然生态基础上,发展清洁型工业和生态农业,培养特色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性 循环经济 制约因素 江苏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增长极理论与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被引量:15
9
作者 戴亚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2-394,共3页
文章论述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的内容,指出这两种理论在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把海洋经济发展划分为区域经济,通过分析认为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引入增长极理论,来对... 文章论述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的内容,指出这两种理论在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把海洋经济发展划分为区域经济,通过分析认为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引入增长极理论,来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进行新一轮的指导与开发。结合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3市的区位特点,选择3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根据资源优势、经济基础等,确定了各市的主导产业,最终达到缩小沿海与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同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海洋经济实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扩散作用 海洋经济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浅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戴亚南 《热带地理》 2002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保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金佛山属于高山森林岩溶区,在其脆弱的生态系统中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已被划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中分析了该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保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金佛山属于高山森林岩溶区,在其脆弱的生态系统中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已被划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中分析了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针对其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几点对策:(1)在保护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积累资金;(2)管理中各部门明确职责,协调关系,分工合作;(3)加强科研考察,为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更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 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水河钙华形成的水化学特征与碳稳定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亚南 刘再华 《热带地理》 2003年第4期324-328,共5页
介绍了贵州小七孔景区的地质构造、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条件,结合野外监测和室内水化学分析结果,阐述了响水河钙华形成的水化学时空变化,发现钙华沉积主要发生于气温较高,日照强烈的白天。并利用碳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推断该景区内... 介绍了贵州小七孔景区的地质构造、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条件,结合野外监测和室内水化学分析结果,阐述了响水河钙华形成的水化学时空变化,发现钙华沉积主要发生于气温较高,日照强烈的白天。并利用碳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推断该景区内河成钙华主要是起源于生物成因产生的CO2溶解石灰岩而后在河流下游产生方解石沉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华 水化学特征 碳稳定同位素 古环境 水化学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黄龙洞地质遗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戴亚南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年第2期79-80,共2页
黄龙洞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保贵地质遗迹,其奇特的岩溶地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旅游景观,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列定的"4A"王牌旅游景点之一;鉴于其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特点,对其开发的思路必须是科学可行的,开发模式必须符合... 黄龙洞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保贵地质遗迹,其奇特的岩溶地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旅游景观,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列定的"4A"王牌旅游景点之一;鉴于其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特点,对其开发的思路必须是科学可行的,开发模式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观;解释了地质遗迹旅游资源的特征,对黄龙洞地质遗迹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就解决景区淡旺季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了3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可持续发展 张家界黄龙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佛山岩溶环境与经济开发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戴亚南 况明生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岩溶环境是一种缺土、缺水、富钙的极不稳定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 ,现代岩溶环境研究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本文从金佛山岩溶环境的形成地质背景角度分析了该脆弱岩溶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滞后作用 ,探讨了在该区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经... 岩溶环境是一种缺土、缺水、富钙的极不稳定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 ,现代岩溶环境研究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本文从金佛山岩溶环境的形成地质背景角度分析了该脆弱岩溶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滞后作用 ,探讨了在该区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开发的问题 ,提出不能以牺牲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来发展经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环境 经济开发 资源优势 金佛山 重庆 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关系探讨——以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亚南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3,10,共4页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有利于自然保护区健康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但在实际工作中 ,两者关系往往难以协调。本文以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分别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以及保...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而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有利于自然保护区健康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但在实际工作中 ,两者关系往往难以协调。本文以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分别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从反面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建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保护区 金佛山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佛山岩溶环境与经济开发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亚南 《四川环境》 2002年第4期55-57,共3页
岩溶环境是一种缺土、缺水、富钙的极不稳定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金佛山岩溶环境的形成 ,探讨了该区现有的资源优势及其岩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经济发展的滞后作用 ,并针对该区存在的资源优势和环境劣势 ,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开... 岩溶环境是一种缺土、缺水、富钙的极不稳定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金佛山岩溶环境的形成 ,探讨了该区现有的资源优势及其岩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经济发展的滞后作用 ,并针对该区存在的资源优势和环境劣势 ,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开发措施 ,指出金佛山经济开发不能以牺牲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代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环境 经济开发 金佛山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岩溶环境开发中的意义——以金佛山岩溶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亚南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年第4期48-49,共2页
岩溶环境由于其特殊的水、土、植被结构组合特征 ,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这极大地阻碍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金佛山岩溶环境除具有岩溶环境的共同特点外 ,还具有生物多样性 ;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此基础上逐步展开经济开发工... 岩溶环境由于其特殊的水、土、植被结构组合特征 ,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这极大地阻碍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金佛山岩溶环境除具有岩溶环境的共同特点外 ,还具有生物多样性 ;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此基础上逐步展开经济开发工作 ,有利于金佛山岩溶区的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岩溶环境开发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 经济 社会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页岩的资源功能和环境效应 被引量:35
17
作者 彭渤 吴甫成 +3 位作者 肖美莲 谢淑容 吕焕哲 戴亚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利用ICP-MS等分析技术对典型黑色页岩的微量元素及P、S等组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黑色页岩的化学特征、风化机制和微量元素富集特征,阐明了黑色页岩的资源功能和环境效应。结果表明,黑色页岩不但富含多种矿产资源,产有大型、超大型多金属... 利用ICP-MS等分析技术对典型黑色页岩的微量元素及P、S等组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黑色页岩的化学特征、风化机制和微量元素富集特征,阐明了黑色页岩的资源功能和环境效应。结果表明,黑色页岩不但富含多种矿产资源,产有大型、超大型多金属矿床,而且可用作复合化肥以改良土壤。同时,黑色页岩因风化分解释放CO2、产生酸性矿排水、释出重金属元素等而可能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引起环境问题。开发利用黑色页岩不但要充分认识其资源功能特征,拓宽其应用途径,而且要特别注意其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环境效应 资源功能 微量元素 环境问题 多金属矿床 重金属元素 分析技术 化学特征 富集特征 矿产资源 改良土壤 复合化肥 分解释放 功能特征 开发利用 应用途径 ICP 超大型 CO2 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水台钙华沉积成因及主要沉积类型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强 戴亚南 +1 位作者 游省易 刘再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白水台钙华景区是我国最大的冷泉型淡水泉华台地之一 ,其形成是由于大气降水通过玉席谷向斜构造及北西侧的断层构造向下渗透并接受来自深部地层的 CO2 补给 ,尔后岩溶地下水径流至白地盆边缘受到三叠系碎屑岩的阻挡呈带状出露于地表 ,C... 白水台钙华景区是我国最大的冷泉型淡水泉华台地之一 ,其形成是由于大气降水通过玉席谷向斜构造及北西侧的断层构造向下渗透并接受来自深部地层的 CO2 补给 ,尔后岩溶地下水径流至白地盆边缘受到三叠系碎屑岩的阻挡呈带状出露于地表 ,CO2 自水中逸出造成 p H升高 ,Ca CO3过饱和而发生沉淀 ,形成形态极其优美的钙华景观。但目前由于泉水流量的减少以及人为的干扰 ,白水台钙华景观正处在退化之中 ,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沉积成因 白水台钙化景区 沉积类型 大气降水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山冰川系统结构、近期变化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淑红 谢自楚 +2 位作者 戴亚南 刘时银 王欣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23,共9页
地跨中、俄、哈、蒙四国的阿尔泰山共有冰川面积约1 700 km2,其中中国约280 km2,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约880 km2,可作为统一的冰川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应用中国及前苏联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本系统冰川的结构特征。表明本区冰川平衡线约... 地跨中、俄、哈、蒙四国的阿尔泰山共有冰川面积约1 700 km2,其中中国约280 km2,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约880 km2,可作为统一的冰川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应用中国及前苏联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本系统冰川的结构特征。表明本区冰川平衡线约为2 983 m,为中国的小型冰川(平均面积0.8 km2)作用区。应用最新的遥感影像与冰川编目数据对比,计算出近40~50 a来,已有208条冰川消失,总面积退缩12%,其中南侧中国为31%,北侧俄、哈两国为7%,这个差别与阿尔泰山南、北两地区近数10 a来气温上升幅度不同有关。应用冰川系统模型计算,阿尔泰山南、北两侧冰川径流在20世纪70~80年代达到最大,然后均逐渐减少,在增温为0.05℃/a的情景下,到本世纪末,阿尔泰山冰川将趋近完全消失,其中中国只剩下3%,俄、哈两国也还只有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冰川系统结构 近期变化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学和钙华碳氧稳定同位素在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以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响水河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再华 戴亚南 林玉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7-454,T005,共9页
文章报道了响水河河水的现场监测结果 ,得到响水河河水的Ca2 + 和HCO-3非常低 ,这明显与河床中大规模钙华的存在和景区内发育的茂密植被不匹配 ;并仔细观察发现 ,钙华表面有被侵蚀的痕迹 ,如溶蚀槽和溶蚀坑等 ,这说明目前所见钙华可能... 文章报道了响水河河水的现场监测结果 ,得到响水河河水的Ca2 + 和HCO-3非常低 ,这明显与河床中大规模钙华的存在和景区内发育的茂密植被不匹配 ;并仔细观察发现 ,钙华表面有被侵蚀的痕迹 ,如溶蚀槽和溶蚀坑等 ,这说明目前所见钙华可能是过去环境条件下的产物。根据钙华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分析得出 :近 4 0 0 0年来 ,该地区总的气候环境变化趋势是 4 0 0 0~ 340 0aB .P .为相对温暖湿润期 ,植被生长好 ,为良性生态期 ;340 0~2 0 0 0aB .P .前期仍比较温暖但干燥 ,后期到 2 0 0 0aB .P .左右变得比较凉爽 ,从这一冷期到大致 90 0aB .P .前后 ,气候有些波动 ,但幅度较小 ,夹有冷暖干湿的交替 ;而 90 0aB .P .至今 ,钙华碳氧稳定同位素值的急剧增加 ,反映出气候的冷干和源区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的水土流失增加 ,岩溶石漠化加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钙华碳氧稳定同位素 古环境重建 岩溶石漠化 响水河 贵州荔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