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液-液分离设备——斜板沉降器 被引量:14
1
作者 戚俊清 刘亚莉 +1 位作者 许培援 佘庆彦 《化工机械》 CAS 1998年第6期48-52,共5页
介绍了斜板沉降器的结构和操作特性,并对液滴在斜板层膜上的聚结过程以及影响液滴聚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液滴在斜板上有效聚结作为斜板沉降器的设计依据,最后对斜板沉降器的进一步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液液分散体系 斜板 沉降器 聚结 分离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板沉降器的分离特性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戚俊清 刘亚莉 +2 位作者 许培援 张华林 佘庆彦 《化工机械》 CAS 1999年第4期192-195,共4页
介绍了斜板沉降器的分离特性及结构原理,通过实验研究了斜板沉降器的板间距、板倾角等结构参数对处理负荷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结构参数的一般设计原则。
关键词 斜板沉降器 分散带 分离 沉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在斜板层膜上聚结时间的计算 被引量:6
3
作者 戚俊清 刘亚莉 +1 位作者 许培援 刘宗平 《化工机械》 CAS 2000年第2期83-85,100,共4页
在对聚结过程和分离界面处液滴与层膜流体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单个液滴在斜板层膜上聚结时间模型,模型计算值与BlassE等人报道的实验结果误差小于10%。
关键词 液滴 层膜 聚结时间 斜板 沉降器 计算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板沉降器及油水体系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戚俊清 刘亚莉 +1 位作者 许培援 刘宗平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00年第1期29-33,共5页
介绍了斜板沉降器的结构特性及处理负荷与结构尺寸、体系物性的关系。实验研究了苯水体系在不同分散相浓度下 ,斜板间距和板倾角与沉降器比负荷及容积利用效率的关系 ,表明对一定的分散带厚度、板间距、板倾角存在着最宜设计。
关键词 斜板沉降器 比负荷 容积利用效率 分离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板沉降器板间距对处理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戚俊清 刘亚莉 +2 位作者 许培援 张华林 佘庆彦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51-55,共5页
在介绍斜板沉降器结构及操作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处理负荷与结构尺寸、体系物性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了斜板沉降器板间距对处理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板沉降器的处理负荷与同尺寸的普通重力沉降器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一定的分散带厚... 在介绍斜板沉降器结构及操作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处理负荷与结构尺寸、体系物性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了斜板沉降器板间距对处理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板沉降器的处理负荷与同尺寸的普通重力沉降器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一定的分散带厚度,板间距与处理负荷间存在着最宜设计,该最宜设计值取决于物系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板沉淀器 处理 载荷 分散带 板间距 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机转鼓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戚俊清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1期7-13,共7页
本文以转鼓的重量为目标函数,以强度约束、位移约束、几何约束为约束条件,采用有限元法作应力分析,混合惩罚函数法进行寻优.本文所编制的优化程序可用于多种离心机转鼓的优化设计,并且不受转鼓结构的限制.
关键词 离心机转鼓 优化设计 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板沉降器中第三组分对高浓度液—液分离的影响
7
作者 戚俊清 刘亚莉 +1 位作者 许培援 梁新 《流体机械》 CSCD 2001年第4期24-26,共3页
介绍了斜板沉降器的处理负荷与分散带高度及容积利用效率的关系 ,实验研究了分散体系中加入第三组分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对沉降器处理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板沉降器对含有表面活性剂存在的物系 ,具有较好的分离特性。
关键词 斜板沉降器 分散带 处理负荷 SDS 液-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筛板精馏塔点效率的研究
8
作者 戚俊清 刘亚莉 +1 位作者 王云霞 鲍彤华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7-70,共4页
依据溶质渗透理论 ,得出了汽、液相传质单元数与传质系数、汽液接触时间、相界面积、物系性质及塔板结构的关联式 .采用汽相平推流液相完全混合模型计算点效率 ,计算值以 Col-burn推导的雾沫夹带对塔板效率的影响关系进行修正 .经小型... 依据溶质渗透理论 ,得出了汽、液相传质单元数与传质系数、汽液接触时间、相界面积、物系性质及塔板结构的关联式 .采用汽相平推流液相完全混合模型计算点效率 ,计算值以 Col-burn推导的雾沫夹带对塔板效率的影响关系进行修正 .经小型筛板塔在全回流条件下的实验验证 ,点效率的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在正常操作范围内 ,误差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板精馏塔 点效率 塔板效率 传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BA-VAc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和平 李梦琴 +2 位作者 王晓曦 戚俊清 薛惠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5-138,共4页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玉米淀粉与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合反应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单体浓度0.97mol/L,引发剂浓度9.1×10-3mol/L,反应温度68℃,反应3h时,反应体系的接枝率较高。通...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玉米淀粉与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合反应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单体浓度0.97mol/L,引发剂浓度9.1×10-3mol/L,反应温度68℃,反应3h时,反应体系的接枝率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笔者以该接枝共聚物为基料,采用计算机辅助法设计出最优工艺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醋酸乙烯酯 接枝共聚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油水分离的聚结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亚莉 吴山东 +1 位作者 戚俊清 许培援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9-132,共4页
对处理油水乳化液聚结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聚结床类型与材料、聚结的过程以及影响聚结性能的参数。重点介绍了多孔聚结床、颗粒聚结床和纤维聚结床的研究与应用;总结了液滴聚结过程中的接近机理、粘附机理和释放机理;详... 对处理油水乳化液聚结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聚结床类型与材料、聚结的过程以及影响聚结性能的参数。重点介绍了多孔聚结床、颗粒聚结床和纤维聚结床的研究与应用;总结了液滴聚结过程中的接近机理、粘附机理和释放机理;详细叙述了填料表面性质、尺寸和流速、聚结床厚度、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因素对聚结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研究者对影响参数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结论。根据其研究状况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其中聚结机理和影响参数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提出了聚结技术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油水分离 聚结技术 聚结床 聚结过程机理 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物系液-液萃取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计算
11
作者 戚俊清 刘亚莉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17-20,共4页
本文从液-液两相级式接触萃取出发,在IBM-PC微机上调试出了用于三元物系液-液萃取过程的设计计算和操作计算的程序。该程序收敛速度快,精度高,可替代工业上传统的绘图求解法和繁琐的逐级计算法,而且对工业萃取的优化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三元物系 萃取 液-液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醇琥珀酸单酯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葛虹 许培援 +1 位作者 戚俊清 王培义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5-17,共3页
用正交试验法对十六醇琥珀酸单酯磺酸钠(MS16)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在复合催化剂存在下的最佳合成条件,讨论了它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十六醇 琥珀酸酯磺酸钠 顺酐 合成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sh在化工原理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亚莉 戚俊清 许培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4期58-61,共4页
以Flash软件为平台,对化工原理的全部教学内容进行了动画设计与制作,其中包括:工艺过程、图解过程、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等内容,使得课堂上枯燥无味的静态界面变成了引人入胜的动态效果,丰富了教学内... 以Flash软件为平台,对化工原理的全部教学内容进行了动画设计与制作,其中包括:工艺过程、图解过程、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等内容,使得课堂上枯燥无味的静态界面变成了引人入胜的动态效果,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多媒体课件 FLASH软件 应用 教学内容 动画设计 工艺过程 工作原理 结构特点 动态效果 课堂 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槽干气密封端面流场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亚莉 戚俊清 +1 位作者 冯士伟 彭春江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45,共5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干气密封端面间流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动环旋转时的气膜、槽区以及坝区流场的压力及速度分布,对计算结果与Whipple螺旋槽窄槽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气膜层受螺旋槽的泵入和离心惯性力的双重作用,槽区气... 采用有限元法对干气密封端面间流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动环旋转时的气膜、槽区以及坝区流场的压力及速度分布,对计算结果与Whipple螺旋槽窄槽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气膜层受螺旋槽的泵入和离心惯性力的双重作用,槽区气体沿径向存在速度梯度,从而引起能量损失,使密封端面的气膜压力下降,影响气膜刚度及密封组件的泄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槽 干气密封 流场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列燕尾槽干气密封端面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华东 戚俊清 +3 位作者 许培援 刘亚莉 蔡立芳 吴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82,共5页
从计算流体动力学出发,应用AutoCAD软件建立双列燕尾槽的三维几何模型,使用Gambit软件对从整体模型中切割下来的计算区域进行网格划分,采用Fluent软件对其端面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端面压力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使用Fluent软件分析... 从计算流体动力学出发,应用AutoCAD软件建立双列燕尾槽的三维几何模型,使用Gambit软件对从整体模型中切割下来的计算区域进行网格划分,采用Fluent软件对其端面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端面压力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使用Fluent软件分析干气密封是可行的;燕尾槽干气密封具有较好的动压效应,动压效应主要发生在槽区,且迎风面要好于背风面;在燕尾槽的槽尾处会产生尖角效应,在迎风面和背风面分别增强和消弱动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双列燕尾槽 数值模拟 动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生产装置中急冷锅炉结焦过程的数学模型与工业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和平 戚俊清 +3 位作者 朱廷哲 邹仁 李立新 娄强昆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00-603,共4页
试验研究了乙烯生产装置中急冷锅炉 (TLE)的结焦过程 ,提出轻柴油裂解生产乙烯时TLE结焦机理为传质、冷凝 -表面缩聚反应机理 ,并证实了在TLE结焦过程中存在着特定的转折温度。当壁面温度高于转折温度时 ,传质、冷凝过程为控制步骤 ;反... 试验研究了乙烯生产装置中急冷锅炉 (TLE)的结焦过程 ,提出轻柴油裂解生产乙烯时TLE结焦机理为传质、冷凝 -表面缩聚反应机理 ,并证实了在TLE结焦过程中存在着特定的转折温度。当壁面温度高于转折温度时 ,传质、冷凝过程为控制步骤 ;反之 ,表面缩聚反应过程为控制步骤。根据上述结焦机理建立了TLE结焦过程的数学模型 ,并对工业装置进行了模拟 ,模拟结果与工业实测数据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焦 数学模型 急冷锅炉 裂解 乙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球罐焊后热处理技术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超锋 刘亚莉 +1 位作者 许培援 戚俊清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8-43,共6页
概述了球罐的应用及对焊后热处理的要求,详细介绍了国内球罐热处理技术的新进展,包括电加热法、爆炸法、内燃法、电加热辅助燃油法,还展望了该领域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球罐 焊后热处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压力容器腐蚀裕量的内涵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超锋 陆立颖 +4 位作者 刘建秀 刘应凡 戚俊清 刘亚莉 许培援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9-841,共3页
从"腐蚀裕量"涉及的文献发表年代、数量关系入手,参照文献计量学方法来反映1965-2011年间的"腐蚀裕量"有关的术语的使用规律,并结合"腐蚀裕量"确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讨论了合理控制"腐蚀裕量"... 从"腐蚀裕量"涉及的文献发表年代、数量关系入手,参照文献计量学方法来反映1965-2011年间的"腐蚀裕量"有关的术语的使用规律,并结合"腐蚀裕量"确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讨论了合理控制"腐蚀裕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术语"腐蚀裕量"在中文文献中使用最早;至今的压力容器标准中多数使用"腐蚀裕量";"腐蚀裕度"和"腐蚀余量"在特种设备检验领域、压力容器使用领域交叉混用,而"允许腐蚀度"、"允许腐蚀量"的使用较少;"腐蚀裕量"合理确定需要考虑人的因素、资料因素、压力容器防腐设施、压力容器的制造、操作和检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压力容器设计 腐蚀裕量 术语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烘缸轴承故障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和防范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超锋 付汉卿 +3 位作者 刘应凡 刘亚莉 许培援 戚俊清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50,共5页
分析了在役烘缸轴承故障的危害,以及纸机干燥部运行、烘缸轴承相配部件和润滑因素对烘缸轴承可靠性的影响。从烘缸轴承的合理选择、烘缸轴承的润滑系统设计、干燥部设计和改进方面讨论了在役烘缸轴承故障的防范技术。
关键词 在役烘缸 轴承 故障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粉煤灰的橡塑复合材料研究和开发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超锋 方少明 +3 位作者 周立明 许培援 刘亚莉 戚俊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1,共3页
概述了粉煤灰再利用的必要性及掺有粉煤灰的橡塑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和开发概况,介绍了国内橡塑粉煤灰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开发进展,综述了橡塑粉煤灰复合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 粉煤灰 橡胶 塑料 复合材料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