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俊升与中国近代德育学的早期形塑
1
作者 戚万学 刘新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4,共11页
中国近代德育学的发展在“旧学新知”和“西学东渐”的双重驱动下,从传统学术逐渐向现代学术转变。作为近代德育学术史上的“预流”人物,吴俊升是较早追求中国德育学学科化、学术化、本土化之典型代表。其《教育哲学大纲》《德育原理》... 中国近代德育学的发展在“旧学新知”和“西学东渐”的双重驱动下,从传统学术逐渐向现代学术转变。作为近代德育学术史上的“预流”人物,吴俊升是较早追求中国德育学学科化、学术化、本土化之典型代表。其《教育哲学大纲》《德育原理》等教育哲学和德育学著作,权威性解读了杜威道德哲学思想,洞见式剖析了当时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了德育基本理论。吴俊升对探赜近代中国德育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可称得上近代德育学科独立形态的探索者、德育学术研究的引领者、德育话语系统的改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俊升 德育学 近代教育 道德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时代自主学习的偏离与回归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永超 戚万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7,共7页
数字化时代的自主学习具有学习机制的不可计算性、学习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学习阶段的渐进转换性等特征。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重塑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方式,在助力自主学习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束缚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机、切割自主... 数字化时代的自主学习具有学习机制的不可计算性、学习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学习阶段的渐进转换性等特征。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重塑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方式,在助力自主学习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束缚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机、切割自主学习的内容、干扰自主学习的节奏、抑制学习者的情绪等风险。为了促进人的自主成长与持续发展,要以数字技术应用的理性反思回望自主学习前行之路。这意味着必须回归自主学习的本真,遵循自主学习的动机驱动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内容鉴别力,顺应学习者的时间节奏,敞开学习者的生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数字技术 学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 被引量:84
3
作者 戚万学 唐汉卫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不从人的需要和发展出发,而强调对人的约束,这是一种无人的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的道德,大致包括几层含义:道德是人为的,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是由人的。学校道德教育要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教育中核心的、本体性的地位。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人本主义 教育观念 道德选择能力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有效的品格教育?——美国CEP及其教育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26
4
作者 戚万学 赵文静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4-49,共6页
近 2 0年美国道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学说、研究机构的纷呈迭现。在这场教育改革运动中 ,“品格教育伙伴” (CharacterEducation Partnership,简称 CEP)因提出有效品格教育的 1 1条原则而... 近 2 0年美国道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学说、研究机构的纷呈迭现。在这场教育改革运动中 ,“品格教育伙伴” (CharacterEducation Partnership,简称 CEP)因提出有效品格教育的 1 1条原则而独树一帜。本文旨在对这一研究机构及其教育原则作一简要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 品格教育 教育原则 核心道德价值观 “品格教育伙伴” 道德教育 美国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育振兴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63
5
作者 戚万学 刘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28,共8页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短板,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最大阻碍。加快乡村教育崛起,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乡村教育振兴主要包括教育设施的改善与提高、教育体制机制的优化与变革、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以及乡村教...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短板,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最大阻碍。加快乡村教育崛起,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乡村教育振兴主要包括教育设施的改善与提高、教育体制机制的优化与变革、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以及乡村教师振兴与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其本质是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为此,需要将乡村教育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协调发展、共同振兴;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乡村教育振兴的系统性问题;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转变乡村教育发展方式,增强乡村教育振兴的内驱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乡村教师队伍,为乡村教育振兴做好人才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振兴 乡村振兴 乡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加强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兼论一种新的道德学习观及其教育学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戚万学 唐汉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5,共5页
 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主要还是"教"而非"学"的理论,道德教育的研究从教转向学,不仅有助于催生新的道德教育观念,使道德教育更加自觉化和更加人性化,而且也将有助于新的道德教育范式的生成。在考察道德学习问题...  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主要还是"教"而非"学"的理论,道德教育的研究从教转向学,不仅有助于催生新的道德教育观念,使道德教育更加自觉化和更加人性化,而且也将有助于新的道德教育范式的生成。在考察道德学习问题时,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又是必不可少的三个基本视角。道德学习的实质是实践———建构学习,根据实践———建构学习观,学校道德教育应遵循主体性、实践性、民主性、终身性和情境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问题 学习观 教育学意义 道德教育理论 道德教育观念 学校道德教育 情境性原则 教育范式 建构学习 道德学习 “学” “教” 人性化 自觉化 心理学 社会学 主体性 实践性 民主性 终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课程:道德教育的主导性课程 被引量:11
7
作者 戚万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2-47,共6页
任何对道德教育课程的探讨,都必须以确定这一课程的性质为前提。道德教育课程根本上是实践性的,实践性是道德教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活动课程应是道德教育的主导性课程。对道德教育课程性质的这一界定主要是基于:道... 任何对道德教育课程的探讨,都必须以确定这一课程的性质为前提。道德教育课程根本上是实践性的,实践性是道德教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活动课程应是道德教育的主导性课程。对道德教育课程性质的这一界定主要是基于:道德的实践本质;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活动对道德发展、道德教育的独特功能。实施活动课程应注意:通过学生的自主性活动促进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发展;贯彻兴趣和需要原则;应密切联系当代社会现实生活,使学生在实际参与社会生活中形成道德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课程 道德教育 主导性课程 道德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1
8
作者 戚万学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7-19,共3页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对高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共教育学课程作为体现“师范性”的基础课程,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本文以课程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提出了公共教...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对高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共教育学课程作为体现“师范性”的基础课程,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本文以课程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提出了公共教育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应面向基础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以教学活动和德育问题为重点,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核心,提供能促进学生思考的学习情景素材,提高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探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公共教育学 课程内容 高等师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教育的实践目的论 被引量:16
9
作者 戚万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7,共6页
在对道德本质重新诠释、对其他道德教育目的论进行检讨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善善、恶恶的行为方式;实践目的论的提出凸显了个体道德生成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特征;并... 在对道德本质重新诠释、对其他道德教育目的论进行检讨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善善、恶恶的行为方式;实践目的论的提出凸显了个体道德生成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特征;并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计划——强调在实践中通过实践并且是为了实践的教育计划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权威主义目的 认知主义目的 实践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4
10
作者 戚万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24,共7页
本文拟主要从社会的、历史的视角分析近百年西方道德教育的沿革和嬗变,以期从历史的流变中揭示某些带规律性的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反思和改革有所助益、有所启发的东西。纵观近百年发展史,我们认为,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 本文拟主要从社会的、历史的视角分析近百年西方道德教育的沿革和嬗变,以期从历史的流变中揭示某些带规律性的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反思和改革有所助益、有所启发的东西。纵观近百年发展史,我们认为,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述三个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息息相关,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道德教育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 学校道德教育 近百年 学校德育 新教育 世纪初 道德教育思想 儿童 道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对德育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戚万学 《教育学术月刊》 1993年第2期61-65,共5页
“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乃是理智地探讨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已是当今道德教育理论家的共识,而道德心理学则是“近年来对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最大贡献的一门学科”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 “道德哲学、道德心理学乃是理智地探讨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已是当今道德教育理论家的共识,而道德心理学则是“近年来对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最大贡献的一门学科”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构建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拟定道德教育的计划、完善道德教育的实践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道德心理学对学校德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就当代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对学校德育研究的意义作一粗略的概括,并就目前国内德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坚持的原则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研究 道德教育理论 道德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 两个基本 社会学习理论 学校德育 研究者 汲取营养 柯尔伯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分析与思考——评《中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被引量:2
12
作者 戚万学 《德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本科院校 办学定位 中国 定位问题 焦点问题 发展前景 高等教育 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课程应直面生活 被引量:1
13
作者 戚万学 《基础教育课程》 2006年第11期44-45,共2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逐步走向纵深。小学品德课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都与原来有着很大的不同,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本次小学品德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上可以这样表述:针对目前小学品德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逐步走向纵深。小学品德课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都与原来有着很大的不同,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本次小学品德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上可以这样表述:针对目前小学品德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根据现代品德教育和品德课程应有的特点来进行改革,开发新的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品德课 生活 课程标准 基本精神 品德教育 小学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反道德教育理论”述评
14
作者 戚万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20,共6页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年轻一代的优良品德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自古至今人们所普遍信奉的一种主导思想。然而,与之相反,即否认道德教育的合理性,要求取消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观点,确实也以某种形式存在着。虽然...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年轻一代的优良品德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自古至今人们所普遍信奉的一种主导思想。然而,与之相反,即否认道德教育的合理性,要求取消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观点,确实也以某种形式存在着。虽然这一理论未能形成磅礴之势,却始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国道德教育的实践。了解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较全面地把握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状况,而且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理论 学校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 道德教学 儿童 教育研究 道德发展 重要组成部分 年轻一代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道德教育的两难境地
15
作者 戚万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16,共6页
自教育产生之日起,道德教育就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理论家殚精竭虑,实践者大胆探索,使道德教育这一古老领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纷呈的理论流派、涌现不迭的改革计划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实践策略无不向人们昭示着... 自教育产生之日起,道德教育就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理论家殚精竭虑,实践者大胆探索,使道德教育这一古老领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纷呈的理论流派、涌现不迭的改革计划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实践策略无不向人们昭示着:道德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不容否认,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近些年来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同样需要指出,在这种发展的背后同时存在着某种危机。因为迄今为止,在诸如道德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传授道德规则还是让学生自由选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理论 社会文化 道德教学 道德秩序 道德规则 强硬派 儿童 社会目的 自由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系统的观点谈道德教育研究方法的更新
16
作者 戚万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共产主义道德 教育研究方法 道德教育理论 系统科学 整体功能 道德发展 定性分析 内在机制 科学方法论 系统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欧美几种主要德育课程设置理论评介
17
作者 戚万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88年第2期32-36,共5页
德育是否可以作为一门学科来开设,德育课程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以及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具有何种地位、作用等回题历来是德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将导致不同的道德实践。
关键词 德育课程设置 儿童 传统道德教育 道德教学 德育理论研究 学生 教师 道德概念 道德规则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物细无声——环境的教育力量
18
作者 戚万学 《山东教育》 1999年第26期5-6,共2页
关键词 教育力量 道德教育的目的 隐性课程 隐性教育 教育理念 地域文化 教育资源 道德教育理论 性道德教育 学校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津教育现象的启示
19
作者 戚万学 《山东教育》 2006年第12期6-6,共1页
对宁津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所取得的改革成就早有耳闻,今年10月,《山东教育》杂志又刊发了长篇通讯《“宁津现象”解读——一个农村教学改革区域推进的典范事例》,对“宁津现象”进行了深度报道,引起学界对宁津教育现象的... 对宁津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所取得的改革成就早有耳闻,今年10月,《山东教育》杂志又刊发了长篇通讯《“宁津现象”解读——一个农村教学改革区域推进的典范事例》,对“宁津现象”进行了深度报道,引起学界对宁津教育现象的广泛关注,也激发了我对这一改革成果的好奇和期待。但直至近日与几位好友一同亲赴宁津进行参观考察,并通过听课、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象 课堂教学改革 义务教育阶段 《山东教育》 改革成就 长篇通讯 深度报道 改革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哲学
20
作者 戚万学 《师资建设》 2015年第3期52-54,共3页
对教师的哲学这一问题的探讨,首当其冲面临的问题就是,到底有没有一种所谓的“教师的哲学”,我们又应从何种意义上来界定教师的哲学?关于有无教师的哲学,可以借用美国教育哲学家索尔蒂斯的话来回答:“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 对教师的哲学这一问题的探讨,首当其冲面临的问题就是,到底有没有一种所谓的“教师的哲学”,我们又应从何种意义上来界定教师的哲学?关于有无教师的哲学,可以借用美国教育哲学家索尔蒂斯的话来回答:“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一样,他也应当有自己的教育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哲学 教师 美国教育 教育哲学 哲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