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檀绿枝扦插育苗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惠超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2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青檀 绿枝扦插育苗 插穗 扦插 苗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和实生苗木造林对比试验
2
作者 惠超 罗兆安 黄万顺 《林业科技开发》 2001年第z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苗木造林 实生苗 杉木无性系 对比试验 比较试验 可靠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措施对青檀人工林生物量及檀皮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方升佐 李光友 +1 位作者 李同顺 惠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
调查了青檀 (PteroceltistatarinowiiMaxim .)人工林不同经营措施对林分地上部分生物生产力及檀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密度及墩龄相同条件下 ,单位面积檀皮产量与年龄成正比 ,出皮率与年龄成反比 ;(2 )单位面积檀皮产量年增长以... 调查了青檀 (PteroceltistatarinowiiMaxim .)人工林不同经营措施对林分地上部分生物生产力及檀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密度及墩龄相同条件下 ,单位面积檀皮产量与年龄成正比 ,出皮率与年龄成反比 ;(2 )单位面积檀皮产量年增长以第 3年为最高 ,分别是第 2年和第 4年年增长量的 1 5 8倍和 4 12倍 ;(3)在密度、留萌数及萌发年龄相同条件下 ,单位面积檀皮产量以条墩年龄 12年为最高 ,分别是 6年生和 9年生的 3 32倍和 1 11倍 ;(4)四种造林密度类型 (2 5 0 0、3333、42 0 0和 5 35 0墩 hm2 )中 ,檀皮产量大小顺序为 42 0 0 >3333>5 35 0 >2 5 0 0。 42 0 0墩 hm2 (株行距 1.4m× 1 7m)的林分檀皮产量是 2 5 0 0墩 hm2 (株行距 2m× 2m)林分檀皮产量的 1 6 8倍 ;(5 )在密度、墩龄相同条件下 ,每墩留萌数为 10时 ,单位面积檀皮产量最高。从收获经济生物量 (檀皮 )的角度考虑 ,青檀人工林密度应在 3333~ 42 0 0墩 hm2 之间 ,轮伐期为 3年 ;在条墩年龄为 9年以上的人工林中 ,留萌数以 10条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檀 人工林 生物生产力 檀皮产量 经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低温条件下汽轮机排汽潜热利用的新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善让 陈立军 +4 位作者 郭晓克 惠超 王升龙 卢洪波 徐志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0-153,共4页
提出了环境低温条件下,汽轮机排汽潜热利用(分为内利用和外利用)的新方法。介绍了实现排汽潜热利用的低温型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与高温型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相比,估算了低温型复合循环系统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热工学 空气冷却 复合循环 排汽潜热利用 降耗 减排 排热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CYFRA21-1和CA125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水平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8
5
作者 王秋波 施雪峰 +1 位作者 李巍 惠超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0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3项肿瘤标志物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晚期(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3项肿瘤标志物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晚期(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顺铂+吉西他滨(GP)方案或紫杉醇+顺铂(PC)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后均检测其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结果腺癌患者CEA及CA125水平比鳞癌更高,而鳞癌CYFRA21-1水平比腺癌更高(P<0.05);Ⅳ期、外转移部位数量≥3的患者的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比Ⅲ期、外转移部位数量<3的患者高(P<0.05)。PR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D患者治疗前后3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PD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CEA<15 ng/m L患者的平均PFS、OS均比CEA≥15 ng/m L的患者长(8.48±3.24 VS 5.04±2.03;17.11±5.13 VS 13.11±4.12);CYFRA21-1<5 ng/m L患者的平均PFS、OS均比CYFRA21-1≥5 ng/m L的患者长(8.92±3.47 VS 4.88±2.31;18.01±5.80 VS 13.44±4.75);CA125<30 U/m L患者的平均PFS、OS均比CA125≥30 U/m L的患者长(7.96±3.51 VS 5.91±2.75;16.47±6.52 VS 13.51±5.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对肿瘤分期及病理分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预后水平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CEA CYFRA21-1 CA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与生物质炭配施对春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雨欣 杨卫君 +4 位作者 赵红梅 李大平 宋世龙 惠超 耿洪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了解氮肥和生物质炭配施对北疆灌区春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春小麦品种新春37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氮肥水平[不施氮肥(N0:0 kg·hm^(-2))、常规施氮(N1:300 kg·hm^(-2))、减量施氮(N2:255 kg&#... 为了解氮肥和生物质炭配施对北疆灌区春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春小麦品种新春37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氮肥水平[不施氮肥(N0:0 kg·hm^(-2))、常规施氮(N1:300 kg·hm^(-2))、减量施氮(N2:255 kg·hm^(-2))]和4个生物质炭水平[不施生物质炭(B0:0 kg·hm^(-2))、低量生物质炭(B1:10×10^(3)kg·hm^(-2))、中量生物质炭(B2:20×10^(3)kg·hm^(-2))、高量生物质炭(B3:30×10^(3)kg·hm^(-2))],分析了不同处理下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籽粒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增加春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提高花前同化物转运量、转运效率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促进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改善加工、营养品质。对小麦生长、品质及产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减量施氮配施中量生物质炭(N2B2)处理综合表现最好,且该处理下成熟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达5.12 g·株^(-1),花前同化物转运量、转运效率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0.46 g·株^(-1)、15.32%、17.41%,产量较单施氮肥(N1B0)处理提高22.12%,蛋白质(干基)含量、淀粉(湿基)含量、面筋(湿基)含量、Zeleny沉降值和硬度分别为16.59%、62.12%、31.31%、46.95 mL和63.79。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减量氮肥配施中量生物质炭(N2B2)有利于北疆灌区春小麦高产优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春小麦 产量 品质 北疆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穿孔板消声器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郝宗睿 周忠海 +3 位作者 徐娟 惠超 孙玉婷 牟华 《山东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42-46,共5页
为研究消声结构参数对消声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消声器声场有限元模型,并在模型边界上施加相应的边界条件,通过计算求得不同结构参数下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以分析不同的结构参数对消声器的消声性能的影响。计算发现采用内径20 mm的微穿孔管... 为研究消声结构参数对消声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消声器声场有限元模型,并在模型边界上施加相应的边界条件,通过计算求得不同结构参数下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以分析不同的结构参数对消声器的消声性能的影响。计算发现采用内径20 mm的微穿孔管可有效降低3~6 kHz频段内的噪声,微穿孔管的单节管长应为1/4波长的9倍,管上孔洞按正方形分布,开孔直径0.4 mm,开孔率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声器 有限元 微穿孔板 传递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反馈分布式视频编码中的速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健 惠超 阔永红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8,46,共8页
针对现有比特平面级编码端速率控制算法估计精度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帧级编码端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在编码端利用分层快速运动补偿内插产生高质量的边信息估计,并根据循环移位去除比特平面间的级别性,使每个比特平面的编码速... 针对现有比特平面级编码端速率控制算法估计精度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帧级编码端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在编码端利用分层快速运动补偿内插产生高质量的边信息估计,并根据循环移位去除比特平面间的级别性,使每个比特平面的编码速率均匀化,从而实现帧级别的速率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对中高速运动视频边信息估计质量有明显提升,且解码视频的平均PSNR(peak signal-to-noise ratio)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视频编码 循环移位 运动补偿内插 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控制的电阻加热炉温控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忠海 惠超 +2 位作者 臧鹤超 成园林 张照文 《山东科学》 CAS 2006年第5期45-47,共3页
在实际生产现场中,由于受到参数整定方法烦杂的困扰,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往往整定不良、性能欠佳,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很差,采用自校正PID控制技术,可以适应复杂的工况和高指标的控制要求。自校正PID控制器的参数校正原则是,通过PID参数的... 在实际生产现场中,由于受到参数整定方法烦杂的困扰,常规PID控制器参数往往整定不良、性能欠佳,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很差,采用自校正PID控制技术,可以适应复杂的工况和高指标的控制要求。自校正PID控制器的参数校正原则是,通过PID参数的选取,使系统成为具有期望的闭环特征方程。采用极点配置,寻求一个反馈控制律,使得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位于希望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校正 极点配置 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用量与灌水量对北疆灌区春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颂 杨卫君 +5 位作者 李廷宇 杨梅 陈雨欣 宋世龙 惠超 耿洪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8-666,共9页
为探讨生物炭与灌水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应,以北疆灌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置3个灌水量[4500 m^(3)·hm^(-2)(W0)、4050 m^(3)·hm^(-2)(W1)和3600 m^(3)·hm^(-2)(W2)]和3个生物炭施用量[0 t·... 为探讨生物炭与灌水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应,以北疆灌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置3个灌水量[4500 m^(3)·hm^(-2)(W0)、4050 m^(3)·hm^(-2)(W1)和3600 m^(3)·hm^(-2)(W2)]和3个生物炭施用量[0 t·hm^(-2)(B0)、10 t·hm^(-2)(B1)和20 t·hm^(-2)(B2)]水平,比较分析了不同生物炭用量与灌水量组合条件下春小麦干物质累积、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差异,并运用基于熵值的DTOPSIS法进行综合效应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对春小麦干物质累积量影响均不显著,但可提升籽粒品质,灌水量和生物炭的交互作用对春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影响显著。在W0条件下春小麦籽粒蛋白含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所有施加生物炭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均低于B0W0处理;W1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与W0条件下一致;在W2条件下,籽粒蛋白含量(干基)、面筋含量(湿基)和Zeleny沉降值均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B2W2处理下三个指标均最高。在W0和W1条件下春小麦产量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B1W0处理产量最高,较B0W0处理高16.2%。采用基于熵值的DTOPSIS法分析表明,接近度f值前三名依次为B1W2、B2W2和B2W0处理。因此,生物炭施用量在10~20 t·hm^(-2)、灌水量在3600~4050 m^(3)·hm^(-2)时可实现北疆灌区春小麦节水生产,具有较高的提质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灌水量 春小麦 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诊断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海声 钟丰文 惠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5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及X线表现,探讨X线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X线表现特点。结论X线仍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 强直性 脊柱炎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BP神经网络PID的AUV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惠超 吕成兴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年第5期118-119,共2页
由于自治水下机器人(AUV)动力学的非线性、模型参数以及海洋环境扰动的不确定性,基于常规PID控制的AUV性能通常不够理想。文中应用动态BP神经网络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在线调整,从而使PID控制器具有自适应性以适应AUV工况的变化,仿真... 由于自治水下机器人(AUV)动力学的非线性、模型参数以及海洋环境扰动的不确定性,基于常规PID控制的AUV性能通常不够理想。文中应用动态BP神经网络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在线调整,从而使PID控制器具有自适应性以适应AUV工况的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PID控制 水下自治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转子磁力轴承系统LQ最优控制研究
13
作者 惠超 余海涛 +1 位作者 李红伟 石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在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发电系统(HTR-10GT)的相似性模拟实验装置AMB-PII上,开展针对磁力轴承支承下挠性转子系统的优化控制研究。采用离散质量的集总参数法建立了相应转子动力学模型,通过适当模态截断简化获得了转子系统的状态方程。研究... 在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发电系统(HTR-10GT)的相似性模拟实验装置AMB-PII上,开展针对磁力轴承支承下挠性转子系统的优化控制研究。采用离散质量的集总参数法建立了相应转子动力学模型,通过适当模态截断简化获得了转子系统的状态方程。研究了LQ最优控制方法,分析了权重参数的选择对控制器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输出反馈LQ结合相位补偿的控制器,具有物理意义清晰、系统结构简单和参数易于调节等优点。在AMB-PII实验台架上不仅实现了转子的稳定悬浮,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转子的高阶挠性模态振动,使转子顺利通过了二阶挠性临界转速,最高达到450 Hz。该方法的研究为今后高温气冷堆氦气透平工程的磁力轴承实际应用提供了良好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磁力轴承 挠性转子 临界转速 LQ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惠超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7期996-997,共2页
目的分析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放射科接收并检查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X线检查和DR摄影技术检查。回顾性分析常规X线检查、DR摄影技术检查资料及结果。结果 DR摄影技术检查的图像质... 目的分析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放射科接收并检查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X线检查和DR摄影技术检查。回顾性分析常规X线检查、DR摄影技术检查资料及结果。结果 DR摄影技术检查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50%,明显高于常规X线检查的58.75%(P<0.05)。结论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DR摄影技术的图像质量更好,检查结果可靠,诊断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DR摄影技术 放射科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5
作者 惠超 惠兆森 +1 位作者 庞艳辉 张国栋 《铁合金》 2014年第5期58-61,共4页
依据国内硅铁矿热炉余热利用实际情况,重点分析该行业余热发电在审批、设计、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余热发电如何规范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案。
关键词 硅铁冶炼炉 余热发电 SiO2粉尘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减量配施生物质炭对春小麦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杨梅 赵红梅 +3 位作者 迪丽热巴·夏米西丁 杨卫君 张金汕 惠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82-1589,共8页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单施和与氮肥配施对灌区春小麦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生物质炭及化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2个氮肥施用水平(0、150 kg/hm^(2)),4个生物质炭水平(0、10、20和30 t/h...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单施和与氮肥配施对灌区春小麦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生物质炭及化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2个氮肥施用水平(0、150 kg/hm^(2)),4个生物质炭水平(0、10、20和30 t/hm^(2)),于2020年对新春46号的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在B_(2)N_(1)处理,即氮肥减量(150 kg/hm^(2))与中量生物质炭(20 t/hm^(2))配施下,春小麦群体结构、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达到最佳,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5.04%~32.98%、3.67%~89.82%、5.63%~11.46%、17.95%~81.68%和29.73%。与对照相比,单施生物质炭及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均提高了春小麦产量,增产幅度为7.52%~29.73%。【结论】氮肥减量150 kg/hm^(2)配施20 t/hm^(2)生物质炭(B_(2)N_(1))其增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氮肥 春小麦 群体结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桥吊无线风速仪系统设计
17
作者 惠超 吕成兴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年第1期97-98,共2页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风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使用到风的测量。文中主要介绍了一种专门用于港口桥吊上的小型无线风速仪系统。选用ATMEL公司ATmega64-16AC单片机设计了集数据采集、传输、显示、报警于一体的无线风速仪系统。其主...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风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使用到风的测量。文中主要介绍了一种专门用于港口桥吊上的小型无线风速仪系统。选用ATMEL公司ATmega64-16AC单片机设计了集数据采集、传输、显示、报警于一体的无线风速仪系统。其主要特点是风速测量范围宽、测量精度高、传感器数字量输出,可靠性高,传输距离远,系统功耗低。并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及软件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风向 港口桥吊 无线通信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陈雨欣 赵红梅 +4 位作者 杨卫君 杨梅 郭颂 宋世龙 惠超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183,共10页
为探究氮肥减量条件下添加生物质炭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0(N0)、300(N1)、255 kg·hm^(-2)(N2)3个氮肥水平和0(B0)、10×10^(3)(B1)、20×10^(3)(B2)、30×10^(3)kg&#... 为探究氮肥减量条件下添加生物质炭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0(N0)、300(N1)、255 kg·hm^(-2)(N2)3个氮肥水平和0(B0)、10×10^(3)(B1)、20×10^(3)(B2)、30×10^(3)kg·hm^(-2)(B3)4个生物质炭水平,共计12个处理,研究氮肥减量配施生物质炭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N0B0)相比,各处理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和Mcintosh指数(U)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氮肥常规用量配施中量生物质炭(N1B2)处理土壤微生物AWCD、U值最高,分别为0.93、5.83,分别比N0B0处理提高52.5%、36.3%;氮肥减量水平下,随生物质炭用量增加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呈增加趋势;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酯类碳源,对醇类碳源利用整体偏低,不同处理下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所不同。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群落对6类可利用碳源利用差异主要在于氨基酸类、糖类、酸类和醇类;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标与春小麦产量呈正相关,当减量氮肥配施中量生物质炭(N2B2处理)时,春小麦产量可达8301.35 kg·hm^(-2),与常规施用氮肥(B0N1处理)相比增产22.1%,综上所述,氮肥配施生物质炭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促进春小麦生长,提高产量。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炭在北疆灌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生物质炭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相与二位相直接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19
作者 惠超 康渊 +1 位作者 左引云 刘甫成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3期1880-188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三位相与二位相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高度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直接DR三位相与二位相检查,以手术和复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三位相与二位相直接DR诊断肋骨骨折的准... 目的对比分析三位相与二位相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高度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直接DR三位相与二位相检查,以手术和复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三位相与二位相直接DR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结果三位相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与二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相与二位相直接D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率均较高,但出于辐射剂量的考虑,二位相直接DR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X线摄影 三位相 二位相 肋骨骨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圆柱壳振动传递及声辐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蕴韬 张阿漫 +1 位作者 惠超 姚熊亮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44,共4页
对有限长的敷设阻尼材料的加筋双层圆柱壳进行振动和声辐射试验,测量了壳体的结构响应和水中的辐射声压。对全部敷设隔声去耦材料、内壳全部敷设隔声去耦材料、外壳全部敷设以及外壳部分敷设4种工况下的近场声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单频... 对有限长的敷设阻尼材料的加筋双层圆柱壳进行振动和声辐射试验,测量了壳体的结构响应和水中的辐射声压。对全部敷设隔声去耦材料、内壳全部敷设隔声去耦材料、外壳全部敷设以及外壳部分敷设4种工况下的近场声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单频激振时内外壳间的振动传递特性。结果表明:托板在内外壳的振动传递中起着较大的作用;且内外壳全部敷设隔声去耦材料对抑制振动和声辐射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双层圆柱壳 振动传递 声辐射试验 隔声去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