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切除术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麻醉管理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馥瑞 陈莹 +2 位作者 张蕾 欧阳杰 思永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392-1398,共7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手术过程中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是导致手术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引起HIRI的机制很多,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与自噬、线粒体损伤和钙超载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围...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手术过程中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是导致手术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引起HIRI的机制很多,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与自噬、线粒体损伤和钙超载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可以减轻炎症、抑制细胞凋亡、缓解氧化应激、防止线粒体损伤,从而改善HIRI。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围术期防治HIRI相关麻醉药物的研究进展,旨在总结HIRI主要病理机制和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未来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Liv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HIRI)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liver injury during liver resection surgery and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unsuccessful surgery,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There are many mechanisms that can cause HIRI, includ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 oxidative stress, cell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mitochondrial damage, and calcium overload.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rioperative anesthesia management can reduce inflammation, inhibit cell apoptosis, alleviate oxidative stress, prevent mitochondrial damage, and thus improve HIRI.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esthesia drug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IRI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iming to summarize the main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of HIRI and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anesthesia drug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围术期 麻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紫杉醇诱导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2
作者 欧阳杰 赵海倩 +3 位作者 孔云 牛钦 陈莹 思永玉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EA)对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KCC1、KCC2表达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组(Vehicle组)、紫杉醇组(PTX组)、紫杉醇+电针组(PTX+EA组)、紫杉醇+假电针组(PTX+Sha... 目的观察电针(EA)对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KCC1、KCC2表达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组(Vehicle组)、紫杉醇组(PTX组)、紫杉醇+电针组(PTX+EA组)、紫杉醇+假电针组(PTX+Sham EA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PTX的方法建立PTX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动物模型,建模完成后,PTX+EA组给予“足三里”、“阳陵泉”电针刺激,连续7 d。于紫杉醇注射前2 d和注射后第1、3、5、7、14、21天进行机械撤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痛行为学测试。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脊髓背角组织中钠钾氯联合转运蛋白1(NKCC1)、钾氯联合转运蛋白2(KCC2)和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Vehicle组比较,PTX组大鼠出现双后足机械和热痛觉过敏,脊髓背角组织中NKCC1表达升高和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增加。与PTX组比较,PTX+EA组大鼠在第14、21天的机械和热痛觉过敏得到显著改善,脊髓背角组织中NKCC1和Iba1表达量降低,4组间KCC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有效缓解紫杉醇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NKCC1表达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紫杉醇 神经痛 脊髓背角 小神经胶质细胞 钠钾氯化物协同转运子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后镇痛方式对手术患者恢复期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思永玉 周耘 +2 位作者 李锐 万林骏 黄青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36-838,共3页
目的研究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对手术患者恢复期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39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硬膜外镇痛组(R组),16例,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组(M组),23例,术中全麻,术后静脉吗啡镇痛。维持两... 目的研究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对手术患者恢复期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39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硬膜外镇痛组(R组),16例,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组(M组),23例,术中全麻,术后静脉吗啡镇痛。维持两组Price-Henry疼痛评分≤3分。所有患者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48 h。两组患者在入手术室安静平卧10 min、入SICU后2 h、术后第1天晨、术后第2天晨采集静脉血测定皮质醇浓度。结果术后48 h内,R组心肌缺血发生率比M组低(P<0.05),在术后各时点,R组的皮质醇浓度低于M组(P<0.05)。结论与静脉镇痛相比较,硬膜外镇痛明显减轻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心肌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心肌缺血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和医用生物蛋白胶对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思永玉 王泉云 +2 位作者 徐志勇 施贤清 左云霞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450-451,共2页
目的研究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和医用生物蛋白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组(A组),医用生物蛋白胶(B组),生理盐水组(C组)。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分别涂抹0.5ml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医用生物蛋白... 目的研究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和医用生物蛋白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组(A组),医用生物蛋白胶(B组),生理盐水组(C组)。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分别涂抹0.5ml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医用生物蛋白胶和生理盐水,于术前、术后1,3,5,7,10,14,21d分别测定术侧后肢机械触诱发痛和温度触诱发痛阈值。结果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各时点机械触诱发痛和温度触诱发痛阈值降低(P<0.05),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A组术后机械触诱发痛和温度触诱发痛阈值降低(P<0.05),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α-氰基丙稀酸酯医用胶应用于神经周围可致机械触诱发痛和温度触诱发痛阈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基丙稀政酯医用胶 医用生物蛋白胶 神经 温度触诱发痛 机械触诱发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徐志勇 王晓 +2 位作者 李杰 思永玉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无痛胃镜 微量输注泵 气管插管 表面麻醉 丙泊酚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加黄芪对创伤大鼠白介素-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蔡瑛 黄青青 +3 位作者 苏美仙 万林骏 万晓红 思永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加免疫调节剂黄芪对创伤大鼠白介素 2 (IL 2 )水平的影响。方法 :4 0只 SD大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对照组、创伤后肠内营养治疗组和肠内营养加黄芪治疗组 (每组 10只 )。采用双侧股骨离断及胃内硅胶管置入术...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加免疫调节剂黄芪对创伤大鼠白介素 2 (IL 2 )水平的影响。方法 :4 0只 SD大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对照组、创伤后肠内营养治疗组和肠内营养加黄芪治疗组 (每组 10只 )。采用双侧股骨离断及胃内硅胶管置入术建立创伤及肠内营养模型 ,创伤后 3~ 5小时分别行单纯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加黄芪治疗 6日 ,取血测血清 IL 2水平。结果 :创伤后大鼠血清 IL 2水平明显下降 (P<0 .0 5 ) ;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加黄芪治疗后 ,血清 IL 2水平均上升 ,以肠内营养加黄芪组升高明显 (P<0 .0 5 )。结论 :创伤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肠内营养加黄芪治疗后可提高血清 IL 2水平 ,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黄芪 创伤 白介素-2 免疫功能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加黄芪对创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蔡瑛 黄青青 +3 位作者 万林骏 苏美仙 万晓红 思永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 (EN)加免疫调节剂黄芪对创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4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10只 ,即正常对照组 (A)、创伤对照组 (B)、创伤后EN治疗组 (C)和EN加黄芪治疗组 (D)。双侧股骨离断及胃内硅胶管置...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 (EN)加免疫调节剂黄芪对创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4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10只 ,即正常对照组 (A)、创伤对照组 (B)、创伤后EN治疗组 (C)和EN加黄芪治疗组 (D)。双侧股骨离断及胃内硅胶管置入术建立创伤及肠内营养模型 ,早期 (创伤后 3~ 5h)给予EN及EN加黄芪连续治疗 6天 ,取血测定免疫指标T细胞表型CD4 + 、CD8+ 含量和血清白介素 2 (IL 2 )水平。 结果 :创伤后大鼠CD4 + T细胞、CD4 + /CD8+ 明显降低 (P <0 .0 1) ,血清IL 2水平亦明显下降 (P <0 .0 5 ) ;给予EN及EN加黄芪治疗后 ,CD4 + T细胞、CD4 + /CD8+ 值C、D组均高于B组 (P <0 .0 5 ) ,以D组最明显 (P <0 .0 1) ,血清IL 2水平D组明显上升 (与C组比 ,P<0 .0 5 )。 结论 :创伤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早期EN可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 ,EN加黄芪治疗效果更佳 ,对创伤机体更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黄芪 创伤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地氟醚对脑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血浆IL-6、TNF-a、S100B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娟 张俊 +3 位作者 黄瑞萍 角述兰 王晓薇 思永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地氟醚对颅内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因子-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S100B蛋白的变化,比较七氟醚与地氟醚对颅内肿瘤切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颅内肿瘤切除患者30例,随机... 目的观察七氟醚、地氟醚对颅内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因子-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S100B蛋白的变化,比较七氟醚与地氟醚对颅内肿瘤切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颅内肿瘤切除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地氟醚组(D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凭静脉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分别吸入七氟醚、地氟醚,维持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值1.0,并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6~0.15μg/(kg.min),维持BIS值在(50±5)范围内.2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T0)、切开硬脑膜时(T1)、肿瘤切除后即刻(T2)、术毕(T3)、术后24 h(T4)采中心静脉血3 m L,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中TNF-α、IL-6、S100B蛋白的浓度.结果 (1)血浆IL-6浓度变化的组内比较:S组IL-6在T1、T2、T3时点浓度明显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IL-6在T1、T2、T3时点浓度明显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TNF-α浓度变化的组内比较:S组TNF-a在T1、T2、T3时点浓度明显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NF-α在T1、T2时点浓度明显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中2组患者TNF-a浓度均有明显下降,在T2、T3时点D组浓度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S100B蛋白浓度变化的组内比较:S组S100B蛋白在T2、T3时点明显升高,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S100B蛋白在T2、T3、T4时点水平升高,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T4时点,D组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吸入麻醉剂七氟醚、地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颅内肿瘤切除患者,可抑制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产生,减轻炎性反应,可能对患者脑保护有积极作用;(2)2组颅内肿瘤切除患者随着手术进展,S100B蛋白均增加,均出现脑组织损伤;(3)从IL-6、TNF-α及S100B蛋白的浓度改变上看,似乎七氟醚的脑保护作用强于地氟醚,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地氟醚 IL-6 TNF-α S100B蛋白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应用在无痛胃镜中的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志勇 王晓 +3 位作者 李杰 思永玉 吴俊超 刘进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胃镜的可能并发症。方法:300例成年ASAⅠ-Ⅱ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芬太尼和异丙酚组(99例)、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组(100例)以及5%GS和瑞芬太尼-异丙酚合剂组(101例)。每ml瑞芬太尼-异丙酚合...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胃镜的可能并发症。方法:300例成年ASAⅠ-Ⅱ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芬太尼和异丙酚组(99例)、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组(100例)以及5%GS和瑞芬太尼-异丙酚合剂组(101例)。每ml瑞芬太尼-异丙酚合剂含有瑞芬太尼1.5μg和异丙酚5mg。双盲法静脉缓注5μg/ml芬太尼或5μg/ml瑞芬太尼或5%GS。1min后,静脉缓注异丙酚或瑞芬太尼-异丙酚合剂。异丙酚或瑞芬太尼-异丙酚合剂的角量根据麻醉深度调节,以满足检查需要和不导致低氧血症(SPO2〈90%)为准。结果:瑞芬太尼组较芬太尼组:一般体动发生率较低(P〈0.05),但是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较高(P〈0.05)。虽然呼吸暂停发生率较高(P〈0.05),但是低氧血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剂组较芬太尼组:体动发生率较低(P〈0.05),但是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以及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都较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胃镜时,体动发生少,但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较多见,特别要重视瑞芬太尼-异丙酚合剂可能引起的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胃镜 并发症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右美托咪啶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耘 +1 位作者 欧阳杰 思永玉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时,在罗哌卡因溶液中复合微量右美托咪啶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2例ASAⅠ~Ⅱ级行下肢或输尿管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R组为对照组:0.75%罗哌卡因15 mL+1 mL生理盐水硬膜外注射;D1组:0.75%罗哌卡因15 mL+2...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时,在罗哌卡因溶液中复合微量右美托咪啶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2例ASAⅠ~Ⅱ级行下肢或输尿管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R组为对照组:0.75%罗哌卡因15 mL+1 mL生理盐水硬膜外注射;D1组:0.75%罗哌卡因15 mL+2μg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注射;D2组:0.75%罗哌卡因15 mL+4μg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注射;D3组:0.75%罗哌卡因15 mL+8μg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注射。监测记录注药后0、5、10、15、20、30、40、60、120 min患者心率、平均血压(MBP)以及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恢复时间。结果与R组相比,D2和D3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缩短,D1、D2、D3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缩短(P均<0.05);D2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延长(P均<0.05)。D3组在注药后40、60 min MBP下降明显(P均<0.05)。结论复合微量右美托咪啶可以增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效果,右美托咪啶最佳剂量是4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 右美托咪啶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佩军 思永玉 +2 位作者 黄青青 张自云 岳锦熙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年龄≥70岁的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282例。记录每例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从手术开始到术后连续48hHolter监测,记录... 目的探讨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年龄≥70岁的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282例。记录每例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从手术开始到术后连续48hHolter监测,记录术中情况及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得出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3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22.3%;其中各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心肌缺血13.1%、房颤6%、Lown氏分级Ⅳ级以上的室性早搏4.3%、心绞痛1.1%、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0.4%;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相关的5个危险因素分别为:糖尿病[OR值2.348,95%可信区间为(1.128,4.887),P=0.022]、冠心病[OR值2.848,95%可信区间为(1.147,7.070),P=0.024]、术前ST缺血改变[OR值2.803,95%可信区间为(1.057,7.430,P=0.038]、术中失血量≥1500ml[OR值4.389,95%可信区间为(1.288,14.961),P=0.018]、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OR值3.062,95%可信区间为(1.244,7.539),P=0.015]。结论围术期心血管事件中,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最高,且多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糖尿病、冠心病、术前ST缺血改变、术中失血量≥1500ml、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5个因素为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围手术期 非心脏手术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和CM-DiI荧光双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5
12
作者 窦兴葵 郭涛 +3 位作者 思永玉 万林骏 黄青青 康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13-2517,共5页
背景:细胞移植疗效监测取决于有效的标记方法,从而能够对移植细胞进行示踪。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磁共振对比剂,用SPIO标记细胞可实现对移植细胞进行活体示踪。而荧光活性染... 背景:细胞移植疗效监测取决于有效的标记方法,从而能够对移植细胞进行示踪。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磁共振对比剂,用SPIO标记细胞可实现对移植细胞进行活体示踪。而荧光活性染料CM-DiI无细胞毒性,不影响细胞的生长,适合标记和示踪细胞。目的:观察SPIO及CM-DiI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标记及示踪效果。方法:全骨髓法培养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含50mg/L铁浓度的SPIO及CM-DiI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双标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注入猪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取心脏组织行冰冻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SPIO及CM-DiI在体外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效率高,几乎达100%。经冠状动脉移植4周后心肌组织可找到双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提示SPIO及CM-DiI双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示踪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M-DiI 细胞示踪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扎司琼预防月经期女性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 被引量:7
13
作者 屈启才 思永玉 +2 位作者 胡平 孙臻 姚丹妮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预防月经期女性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月经期女性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扎司琼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预防月经期女性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月经期女性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扎司琼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手术结束前30 min阿扎司琼组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 mg,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50 m L.观察术后48 h内2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对照组和阿扎司琼组患者术后48 h内PONV的总发生率分别为90%和35%,阿扎司琼组48 h PONV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阿扎司琼组,术后恶心呕吐Ⅳ级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扎司琼可以减少月经期女性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降低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司琼 术后恶心呕吐 女性 月经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模拟人系统用于危急重症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 被引量:8
14
作者 万林骏 思永玉 +4 位作者 王嫒嫒 岳锦熙 欧阳杰 周臣 吴鹦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应用综合模拟人系统对本科实习生、住院医师进行心血管急救培训,评估此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专业实习生48人为学生组,住院医师48人为医师组,采用挪威Laerdal综合模拟人系统,进行心血管急救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学员理论考试、... 目的应用综合模拟人系统对本科实习生、住院医师进行心血管急救培训,评估此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专业实习生48人为学生组,住院医师48人为医师组,采用挪威Laerdal综合模拟人系统,进行心血管急救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学员理论考试、操作成绩和心肺复苏质量;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受培训学员的应急能力、团队配合、临床技能、临床思维等能力.结果培训后学员笔试成绩较培训前提高(P<0.05),受训学生心肺复苏质量高于未受训者(P<0.05).培训后学生的应急能力、团队配合、临床技能、临床思维等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应用综合模拟人进行实践教学,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后学员心肺复苏质量、临床能力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人 实习医生 临床实践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雾化联合纤支镜表麻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臣 思永玉 +3 位作者 廖庚进 屈启才 阮天翼 陶建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局麻药超声雾化联合纤支镜表面麻醉用于纤支镜引导的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烧伤后颈部疤痕挛缩需清醒气管插管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采用超声雾化丁卡因+纤支镜气管内利多卡因表麻(A组)和丁卡因鼻咽、... 目的观察局麻药超声雾化联合纤支镜表面麻醉用于纤支镜引导的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烧伤后颈部疤痕挛缩需清醒气管插管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采用超声雾化丁卡因+纤支镜气管内利多卡因表麻(A组)和丁卡因鼻咽、口咽部喷雾+纤支镜气管内利多卡因表麻(B组).记录入室后10 min(T0),纤支镜达声门(T1),纤支镜进入气管内(T2),气管导管过鼻腔(T3),气管导管进入气管(T4)时患者的HR、MAP及Sp O2.记录各组表麻的时间,记录患者在插管操作过程中的躁动及恶心和呛咳发生率.记录患者对清醒插管的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的HR及MAP在T1、T2时较T0时有显著增高(P<0.05),B组患者的HR及MAP在T1、T2、T3、T4时较T0时均有显著增高(P<0.05);组间比较,B组患者的HR及MAP在T1、T2、T3、T4时较A组显著增高(P<0.05).2组患者的Sp O2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躁动及恶心和呛咳的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插管满意度好于B组(P<0.05).结论局麻药超声雾化结合纤支镜气管内表面麻醉可以为纤支镜引导的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提供较喷雾表麻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及更好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醒气管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超声雾化 表面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烧伤程度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柳 角述兰 +1 位作者 思永玉 杨露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77-781,共5页
目的结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研究不同烧伤程度患者高代谢期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烧伤手术患者58例,男45例,女13例,年龄18~60岁,ASAⅡ或Ⅲ级,按照烧伤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n=20)为对照组,瘢痕患者,行瘢痕切除修复... 目的结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研究不同烧伤程度患者高代谢期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烧伤手术患者58例,男45例,女13例,年龄18~60岁,ASAⅡ或Ⅲ级,按照烧伤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n=20)为对照组,瘢痕患者,行瘢痕切除修复植皮术;B组(n=20)为中度烧伤患者,行切痂植皮术;C组(n=18)为重度烧伤患者,行切痂植皮术。B、C组患者无休克表现,处于高代谢期(患者均在烧伤后6~14d施行手术,心排血量增高)。丙泊酚以3.5μg/ml的靶浓度TCI诱导并维持,辅以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维持麻醉,维持BIS值40~60。于丙泊酚TCI前,TCI后1、2、5、10、15、20、30、40、50、60、90min,停止TCI时及停药后1、3、5、8、10、20、30min抽取动脉血3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测定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Cm),用DAS软件计算程序处理数据,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三组实测丙泊酚Cm均高于靶浓度,在TCI后2min升高达到稳态,20min后开始逐渐下降,C组Cm明显低于A、B组(P<0.05);C组的分布容积(V1、V2、V3)、清除率(CL)、消除速率常数(K10)均明显高于A、B组(P<0.05);三组其余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应用丙泊酚TCI需要设定更高的靶浓度及输注速率。中度烧伤患者高代谢期药代动力学参数与非烧伤患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治疗全麻术后导尿管引起膀胱不适的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屈启才 陶建平 +2 位作者 思永玉 孙臻 角述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075-207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术后导尿管引起膀胱不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泌尿外科手术,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80岁,术后在麻醉后监护室自诉有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40)和对照组(C组,n=4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术后导尿管引起膀胱不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泌尿外科手术,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80岁,术后在麻醉后监护室自诉有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40)和对照组(C组,n=40)。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泵注时间为10 min,C组泵注生理盐水20 mL。监测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评估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时的严重程度及镇静分级。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C组SBP、DBP、HR在T1、T2时点较T0上升明显(P<0.05),D组HR在T1时点较T0下降(P<0.05),D组的SBP、DBP、HR在T1、T2时点较C组均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在T3时点未发生膀胱不适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点轻度、中度膀胱不适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2时点轻度镇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3时点与T1、T2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镇静的发生率最低。结论右美托咪定0.6μg/kg能有效减轻全麻术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导尿管 术后 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喉罩置入成功率和不良反应 被引量:8
18
作者 欧阳杰 屈启才 +2 位作者 思永玉 李元 李福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284-3286,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润滑剂及局麻药对全麻喉罩置入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组(A组)与石蜡油组(B组)。麻醉诱导后盲探插入涂抹有盐酸... 目的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润滑剂及局麻药对全麻喉罩置入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组(A组)与石蜡油组(B组)。麻醉诱导后盲探插入涂抹有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或石蜡油的喉罩,记录患者入室时(T_0)、喉罩置入前(T_1)、插入即刻(T_2)、置入后3 min(T_3)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喉罩置入的时间、一次性成功率、术后24 h患者咽部不适、咽痛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T_1、T_2、T_3时点的SBP、DBP、HR低于T0(P<0.05);A组和B组喉罩一次置入成功率分别为90%和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随访患者咽喉不适或咽痛的发生率A组和B组分别为3例和12例(7.5%vs.30.0%),A组低于B组(P<0.05)。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润滑剂用于1代喉罩全麻输尿管镜取石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咽部疼痛或咽部不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 石蜡油 咽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诱导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屈启才 角述兰 思永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行静脉诱导时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复合丙泊酚时舒芬太尼的适合麻醉剂量.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舒芬太尼不同麻醉诱导剂量随机分为A、B、C 3组,每...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行静脉诱导时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复合丙泊酚时舒芬太尼的适合麻醉剂量.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舒芬太尼不同麻醉诱导剂量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开放静脉后,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为2.0μg/mL,当丙泊酚达设定靶浓度时,各组经30 s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0.4μg/kg、0.6μg/kg,接着3组均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8 mg/kg,2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的SBP、DBP、HR.结果与T0比较,T1时刻3组SBP、DBP、HR均下降(P<0.05),C组较A、B组下降明显(P<0.05);SBP、DBP、HR在T2、T3、T4时点A组与B、C组相比上升明显(P<0.05),而B组和C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前血压控制在160/100 mmHg以下的高血压患者中,0.4μg/kg舒芬太尼能有效减轻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高血压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纳布啡和舒芬太尼在无痛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瑞 思永玉 +1 位作者 路明亮 蔡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116-120,共5页
目的比较盐酸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在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中的镇痛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行无痛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患者60例,分为舒芬太尼(S)组和纳布啡(N)组。S组静脉推注浓度为0.002%舒芬太尼0.075 m L/kg,... 目的比较盐酸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在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中的镇痛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行无痛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患者60例,分为舒芬太尼(S)组和纳布啡(N)组。S组静脉推注浓度为0.002%舒芬太尼0.075 m L/kg,N组静脉推注浓度为2%纳布啡0.075 m L/kg。给药3 min以后,两组均接受静脉注射异丙酚1.5~2 mg/kg,静推时间大于60 s。观察记录两组入室后安静状态T0时刻(基础值)、T1时刻(胃镜插入通过食道入口)、T2时刻(胃镜插入后3 min)、T3时刻(胃镜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T4时刻(检查后睁眼)的重要的生命体征,如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手指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无痛胃十二指肠镜检查过程中通过托下颌挤压呼吸气囊辅助呼吸或术中体动次数,检查期间和检查后30 min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和清醒时间。在无痛胃十二指肠检查后和检查结束时5,15和30 min记录VAS评分和Ramsay评分。结果两组在诱导时间,检查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和异丙酚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0~T4时,两组间MAP,HR,RR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30 min时,两组之间的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咳嗽和呃逆发生率,体动和检查结束嗜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低于S组(P<0.05)。结论0.15 mg/kg纳布啡和0.15?g/kg舒芬太尼的剂量配伍异丙酚可以达到适合无痛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的麻醉深度,镇痛是完善的,但纳布啡组检查结束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纳布啡 丙泊酚 胃十二指肠镜 术后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