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权收益的股权再融资信号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浩萍 王立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4-29,共6页
通过探讨西方融资信号理论在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适用性,以及与控制权收益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证明,尽管我国股权再融资传递投资机会和现有资产价值信号的功能被削弱了,但它可以向投资者传递较高控制权收益的信号。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控制权收益 投资机会 现有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股东利润操纵的动机及其监管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浩萍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6-87,共12页
文章通过建立了带有融资资格约束的利益最大化模型,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股东利润操纵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某种特殊情况除外,控制股东总是存在着对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操纵的方向和幅度受到上市公司真实的盈利水... 文章通过建立了带有融资资格约束的利益最大化模型,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股东利润操纵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某种特殊情况除外,控制股东总是存在着对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操纵的方向和幅度受到上市公司真实的盈利水平、融资资格收益要求、控制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比例、控制股东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以及法律监管环境的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利润操纵的发现和处罚机制以及关联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对这一行为发挥的监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润操纵 控制股东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寻租约束与投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浩萍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8-31,共4页
声誉是保障市场化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虽然目前有众多学者都探讨了我国投行声誉机制有效性的问题,但却对影响有效性的因素讨论甚少。本文以投资银行业为例,初步分析了中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的重要构成因素-企业政治寻租对声誉有效... 声誉是保障市场化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虽然目前有众多学者都探讨了我国投行声誉机制有效性的问题,但却对影响有效性的因素讨论甚少。本文以投资银行业为例,初步分析了中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的重要构成因素-企业政治寻租对声誉有效性的影响。政治寻租是指投行利用与政府及官员的关系获得"超额利润,"它将提高声誉投资的机会成本,降低行业竞争以及减少发行公司对投行声誉需求,从而对投行声誉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政治寻租对投行声誉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投行政治寻租能力和政府对发行公司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银行 政治寻租 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允价值的运用与应计利润功能——基于中国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薛爽 徐浩萍 施海娜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5-135,共11页
与现有文献多从价值相关性角度研究公允价值的实施后果不同,本文通过考察我国新准则下应计利润功能的变化来评价公允价值对会计盈余的影响。以200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发现新准则下各期经营性现金流对应计利润的解释能力显著... 与现有文献多从价值相关性角度研究公允价值的实施后果不同,本文通过考察我国新准则下应计利润功能的变化来评价公允价值对会计盈余的影响。以200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发现新准则下各期经营性现金流对应计利润的解释能力显著下降,应计利润与上期现金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与本期现金流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都所有减弱,但与下期现金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对之的预测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收益的确认更加及时和充分。鉴于新准则对会计盈余、特别是应计利润的系统性影响主要来自于公允价值的运用,这些证据表明实施公允价值能够增强应计利润确认经济收益功能,但会削弱其降低现金流噪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应计利润 现金流噪音 经济损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IPO发行折价:基于政策信号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22
5
作者 徐浩萍 陈欣 陈超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3-149,共17页
IPO发行折价是企业上市的一项重要融资成本。我们发现2002~2005年国有企业的IPO发行折价比非国有企业平均高出29.95%。已有文献大多从代理成本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则从政策信号理论出发探讨其原因。政策信号理论认为,国有企业较高... IPO发行折价是企业上市的一项重要融资成本。我们发现2002~2005年国有企业的IPO发行折价比非国有企业平均高出29.95%。已有文献大多从代理成本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则从政策信号理论出发探讨其原因。政策信号理论认为,国有企业较高的IPO折价是政府在私有化进程中主动向市场投资者传递的政策信号,表明维护长期股权价值的政策主张。我们发现,国有企业中政府私有化意愿较弱的公司IPO折价较高;国有企业IPO发行折价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股权控制链的长度显著负相关,这些关系皆不存在于非国有企业;此外,国有企业,特别是政府私有化意愿较弱的公司,发行后长期股权回报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这些证据都与政策信号理论一致,而不能完全被代理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发行折价 国有企业 私有化 政策信号 代理成本
原文传递
投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性——执业质量与市场份额双重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05
6
作者 徐浩萍 罗炜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36,共13页
本文从“事后的”IPO折价、投行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发行公司质量等多个角度检验了中国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和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市场份额和执业质量两个维度衡量投资银行声誉。其中,投行执业质量用投行承销的IPO公司会计业绩“... 本文从“事后的”IPO折价、投行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发行公司质量等多个角度检验了中国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和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市场份额和执业质量两个维度衡量投资银行声誉。其中,投行执业质量用投行承销的IPO公司会计业绩“变脸”率来衡量。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单纯考虑市场份额或执业质量时,这些变量对IPO发行折价均无显著影响,但若同时将两者纳入分析框架,并考虑其交互作用,投行声誉的作用就能显著表现出来:市场份额高且执业质量好的投行可以显著降低IPO发行折价,并且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数量以及更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誉 市场占有率 执业质量 IPO折价
原文传递
新股定价基础:历史业绩还是技术创新?——基于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徐浩萍 施海娜 金彧昉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1-206,共16页
本研究以中国创业板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历史业绩和技术创新两类信息在新股定价不同阶段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新股定价的各个阶段,历史业绩,特别是反映盈利水平的总资产收益率都是定价最重要的因素。创新信息仅仅在发行阶段被一级... 本研究以中国创业板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历史业绩和技术创新两类信息在新股定价不同阶段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新股定价的各个阶段,历史业绩,特别是反映盈利水平的总资产收益率都是定价最重要的因素。创新信息仅仅在发行阶段被一级市场投资者——特别是询价对象——视为定价基础,而二级市场投资者并未将创新信息作为价值判断的考虑因素。这与成熟市场成长性企业定价中创新信息的核心作用以及历史业绩的弱势地位形成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股定价 历史业绩 创新信息
原文传递
会计盈余质量、新股定价与长期绩效——来自中国IPO市场发行制度改革后的证据 被引量:63
8
作者 徐浩萍 陈超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5-38,共14页
以往的研究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前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些行为导致了市场对新股错误定价以及发行后长期绩效下降。本文以发行制度改革后2002~2005年IPO公司为样本,用可操纵应计利润衡量盈余质量,得到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 以往的研究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前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些行为导致了市场对新股错误定价以及发行后长期绩效下降。本文以发行制度改革后2002~2005年IPO公司为样本,用可操纵应计利润衡量盈余质量,得到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我们没有找到证据支持IPO公司在发行前普遍存在运用会计手段进行的盈余管理,但规模较小、成长性较高并处于非保护性行业的企业盈余质量较差;对这些公司,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能基于盈余质量因素显著调低对公司新股的估价,使发行价格和市场价格不受盈余管理的误导。此外我们还发现,新股发行后长期绩效的下滑并不能归因于对发行前较差盈余质量的错误定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操纵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 IPO定价 长期业绩
原文传递
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的跨市场效应——对债券融资成本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2
9
作者 徐浩萍 杨国超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7,共11页
文章研究了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联动机制,股票市场过度乐观的投资者情绪或者传染到债券市场,或者理性投资者为规避泡沫风险而投资债券套利,两者都会提高债券的需求,从而降低债券的融资成... 文章研究了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联动机制,股票市场过度乐观的投资者情绪或者传染到债券市场,或者理性投资者为规避泡沫风险而投资债券套利,两者都会提高债券的需求,从而降低债券的融资成本。实证结果表明,债券发行决策时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越高,债券发行利率就越低;这一作用对信用等级高、经营业绩好、政府控股的企业以及含股权选择的债券影响更加显著,从而支持了理性套利假说;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与企业债券融资倾向正相关,从而进一步支持了投资者情绪更高时债券融资成本更低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债券融资成本 债券风险 债券类型
原文传递
政府角色、所有权性质与权益资本成本 被引量:87
10
作者 徐浩萍 吕长江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7,共7页
基于我国各地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的差异,本文研究政府角色转变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会产生两个效应:一方面,增强企业经营行为和经营环境的可预期性,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即"... 基于我国各地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的差异,本文研究政府角色转变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会产生两个效应:一方面,增强企业经营行为和经营环境的可预期性,从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即"可预期效应";另一方面,会减少对企业的保护,增加企业的风险,提高权益资本成本,即"保护效应"。两个效应的强弱与企业所有权性质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是地方政府的企业,"保护效应"比较强,抵消了"可预期效应"的作用,政府角色转变对权益资本成本没有显著影响;对非国有企业,政府保护比较弱,因此在"可预期效应"的作用下,权益资本成本随着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减小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所有权性质 权益资本成本
原文传递
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被引量:172
11
作者 徐浩萍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考察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质量,发现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鉴别会计盈余管理的程度,这种鉴别的能力与盈余管理的手段有关。相对操控的经营性应计利润而言,注册会计师在对以操控非经营性应计利润...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考察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质量,发现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鉴别会计盈余管理的程度,这种鉴别的能力与盈余管理的手段有关。相对操控的经营性应计利润而言,注册会计师在对以操控非经营性应计利润为手段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审计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审计质量还和盈余管理的方向有关,虽然注册会计师对以增加利润为目的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敏感,但是与对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审计比较,并没有体现出更高的审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盈余管理 独立审计 审计质量 中国 注册会计师 财务报告 上市公司 审计意见
原文传递
投资银行声誉与发行公司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浩萍 戴晓娟 《南大商学评论》 2006年第4期81-96,共16页
本文研究了用市场占有率衡量的投资银行声誉和上市公司配股后长期经营业绩以及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占有率前十名的投行,对应的上市公司配股后两年经营业绩增长和市场收益率并不优于其它公司,但从市场收益的稳定性来... 本文研究了用市场占有率衡量的投资银行声誉和上市公司配股后长期经营业绩以及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占有率前十名的投行,对应的上市公司配股后两年经营业绩增长和市场收益率并不优于其它公司,但从市场收益的稳定性来看,声誉高的投行承销的公司具有一定的优势。与国外已有的结论不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行的声誉信息并不意味着发行公司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或者较高的现有资产价值,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行公司市场风险的大小。另外,投行声誉和发行公司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市场份额排名在第6—10名投行承销的发行公司市场收益率稳定性优于其它投行承销的公司,这可能是因为这类投行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面对市场风险更加谨慎地选择业务对象,并据此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银行声誉 长期业绩 市场收益率 市场风险
原文传递
二元股权结构下股权再融资的价值效应——对流通股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浩萍 《中国会计评论》 2005年第2期329-342,共14页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二元股权结构下股权再融资对流通股权价值的影响。在非流通股放弃配股权的前提下,股权再融资会给流通股同时带来"股权成本效应"和"控制权收益效应",即股权再融资会降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提...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二元股权结构下股权再融资对流通股权价值的影响。在非流通股放弃配股权的前提下,股权再融资会给流通股同时带来"股权成本效应"和"控制权收益效应",即股权再融资会降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对流通股价值产生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非流通股东在再融资过程中付出的成本,控制权没有约束的条件下,它会通过掠夺流通股价值,扩大控制权收益来补偿这一成本,即所谓"控制权收益效应"。"股权成本效应"的强弱取决于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融资成本的差异,而"控制权收益效应"的强弱取决于非流通股东付出的成本。根据这两个效应,我们可以解释不同公司股权再融资导致的流通股价格变化的差异。本文还对非流通股东不放弃配股权的情形进行了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股权成本效应 控制权收益效应
原文传递
增发决策负反应:信号传递还是逆向选择?——兼评“增发市场反应研究及理论解释”
14
作者 徐浩萍 《中国会计评论》 2004年第2期431-436,共6页
增发作为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之一,在各国都是上市公司募集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选择。在我国,它却备受到市场投资者的诟病,成为流通股东和非流通控制股东矛盾)中突的焦点。就最近的事件来说,曾有媒体征集到4000多中小股东联合签名反对宝钢... 增发作为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之一,在各国都是上市公司募集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选择。在我国,它却备受到市场投资者的诟病,成为流通股东和非流通控制股东矛盾)中突的焦点。就最近的事件来说,曾有媒体征集到4000多中小股东联合签名反对宝钢集团的巨额增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发 逆向选择 信号传递理论 股权再融资 负反应 理论解释 市场投资者 决策 反应研究 中小股东
原文传递
中国上市公司如何评价它们的CEO
15
作者 徐浩萍 施海娜 《中国管理会计》 2020年第3期80-91,共12页
上市公司如何评价高管,特别是CEO,是业绩评价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追踪董事会与高管签订的薪酬契约来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本文依据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考核办法》,搜集了对CEO现金薪酬... 上市公司如何评价高管,特别是CEO,是业绩评价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追踪董事会与高管签订的薪酬契约来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本文依据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考核办法》,搜集了对CEO现金薪酬考核评价指标的数据。通过对所涉及的50个评价指标进行系统分类以及描述性统计发现,79%的样本采用多指标体系,其中大多数样本会同时使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的使用频次高于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中除了最常用的利润指标外,还包括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反映经营活动过程的指标;非财务指标包含29个具体指标,其中使用频次和比例最高的是负面清单类非财务指标,即要求CEO避免发生的行为或后果。同时,非财务指标中包含大量的主观性指标,这种主观性特征的后果有待在未来研究中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绩评价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评价标准 主观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声誉、制度环境与债务融资——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71
16
作者 叶康涛 张然 徐浩萍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1-183,共13页
本文考察了民营公司最终控制人的声誉是否影响民营公司的债务融资。基于2002~2007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我们发现最终控制人若遭到媒体负面报道,则下一年债务融资规模更低。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在决定贷款决策时,会考虑借款人的声誉。... 本文考察了民营公司最终控制人的声誉是否影响民营公司的债务融资。基于2002~2007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我们发现最终控制人若遭到媒体负面报道,则下一年债务融资规模更低。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在决定贷款决策时,会考虑借款人的声誉。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则声誉对债务融资的影响越弱。这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减少了对声誉等非正式契约的依赖,即声誉和市场化程度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誉 债务融资 媒体报道
原文传递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中投资银行市场竞争力构建与作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施海娜 徐浩萍 陈超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113,共19页
本文以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板IPO市场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投行市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以及对新股盈余质量和发行折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分析师研究能力、承销历史上客户发行折价以及IPO后市场业绩等执业质量因素是投行市场竞争力的... 本文以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板IPO市场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投行市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以及对新股盈余质量和发行折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分析师研究能力、承销历史上客户发行折价以及IPO后市场业绩等执业质量因素是投行市场竞争力的来源,而股权背景并不能帮助其获得更多客户;其次,投行市场竞争力与发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以及发行折价显著负相关,说明投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鉴证IPO盈余质量,并由此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融资成本。本研究为在中小企业市场上投行声誉机制有效性提供了全面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银行 市场占有率 中小企业板
原文传递
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者还是短期机会主义者? 被引量:153
18
作者 刘京军 徐浩萍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154,共14页
根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特点,按照其换手率特征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投资者与短期机会主义者。在此基础上,从长期、短期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短期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变化比例对收益率以及市场的稳定性的影响较... 根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特点,按照其换手率特征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投资者与短期机会主义者。在此基础上,从长期、短期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短期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变化比例对收益率以及市场的稳定性的影响较长期投资者显著影响市场收益率和市场稳定性。结论表明短期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变化导致加剧了市场波动,而长期机构投资者对稳定市场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长期投资
原文传递
政府推动下的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娄贺统 徐浩萍 《中国会计评论》 CSSCI 2009年第2期191-206,共16页
本文以信息技术、电子与医药、生物制品三个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研发人员比重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研究了我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研发人员比重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进一步地,本... 本文以信息技术、电子与医药、生物制品三个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研发人员比重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研究了我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研发人员比重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进一步地,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税种、不同优惠工具激励效应的差异。我们发现流转税优惠的激励作用大于所得税优惠。在享受所得税优惠的样本中,税基优惠企业的研发人员比重高于税率优惠企业,但这一点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税收优惠 研发人员比重
原文传递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会计实证研究——中国第四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军雄 洪剑峭 徐浩萍 《中国会计评论》 2006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为促进实证研究范式在我国学术界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我国会计学术研究的质量,进而提升我国会计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2005年12月10—11日,在复旦大学新落成的光华楼举办了“中国第四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
关键词 实证会计 中国会计 实证研究 国际视野 研讨会综述 学术研究 国际影响力 国际研讨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