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桩检测中声测管不平行问题及桩身完整性评估方法综述
1
作者 庞军 吴红刚 +2 位作者 牌立芳 宁峙名 徐汶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91,共14页
基桩检测中桩身完整性的评估很有必要,声波透射法因优势突出而被广泛应用于基桩完整性检测领域。为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声波透射法在基桩完整性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之处,首先,有序梳理了1997-2021年间的相关文献,整理归纳了声波透... 基桩检测中桩身完整性的评估很有必要,声波透射法因优势突出而被广泛应用于基桩完整性检测领域。为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声波透射法在基桩完整性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之处,首先,有序梳理了1997-2021年间的相关文献,整理归纳了声波透射法在基桩检测领域中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历程,结果发现,声测管不平行问题和桩身完整性评估方法的选用是影响基桩完整性评估结果的关键因素;其次,按照先识别、再修正、后评估的逻辑顺序,阐述了声测管不平行问题对桩身完整性评估结果的影响,分析声测管不平行现象有别于桩身缺陷的声学参数曲线识别特征,总结概括了专家学者提出的声测管不平行修正方法和桩身完整性评估方法的种类、原理、适用性和优缺点,结果发现,目前修正方法只能减小却不能消除声测管不平行问题对评估结果的影响,且目前基桩完整性评估方法的精确性、可操作性及经济性间平衡性较差;最后,基于研究现状不足和时代技术发展,提出声测管不平行修正方法和桩身完整性评估方法应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建议,以期对基桩完整性检测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检测 声波透射法 声测管不平行问题 桩身完整性评估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斜坡中微型桩及油气管道变形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2
作者 马彦军 吴红刚 +3 位作者 秦昌乐 庞军 谌清 徐汶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741,共14页
为探究不同形式微型桩加固下的滑坡-管道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和破坏演变过程,以西南山区天然气管道滑坡抢险工程为背景,开展注浆常规桩和注浆花管桩防护边坡的大型室内模型试验。以应变、土压力传感器和百分表对滑坡系统内结构物的相应指... 为探究不同形式微型桩加固下的滑坡-管道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和破坏演变过程,以西南山区天然气管道滑坡抢险工程为背景,开展注浆常规桩和注浆花管桩防护边坡的大型室内模型试验。以应变、土压力传感器和百分表对滑坡系统内结构物的相应指标进行监测,通过对桩体弯矩、土压力和桩顶位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滑坡体系中,由桩、滑体和管道组成的系统在滑坡发育中的变化具有协调一致性,变形可分为4个阶段:初始阶段、均匀变形阶段、快速变形阶段和破坏阶段。微型桩主要以发生在滑带附近的弯剪破坏为主,在滑带附近,桩前土压力达到最大值,花管桩以滑带为轴具有旋转趋势,导致桩底产生较大的土压力。弯矩大小整体上呈现出“S”形曲线分布,并且由于桩顶承台的联系作用,桩体上部产生较大弯矩。花管桩一侧由注浆形成的桩土复合结构能更好地抵抗滑坡推力,桩体达到极限强度并破坏之后,复合结构仍然能起到一定的抗滑作用。通过多元融合数据分析,观察到管道变形发生时间较晚,为抢险工作提供了时间窗口。管道主要表现为受弯破坏和挤压破坏,接口位置为管道防护的薄弱点。微型桩在山区油气管道防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对微型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模型试验 微型桩 油气管道 变形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